1、“(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上述内容出自于( )
A.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
B.中共“二大”最低纲领
C.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
D.国民革命军北伐誓词
2、《三国演义》里“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和一场战役有关,这场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3、2023年12月9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进展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研究发现,对辽宁建平牛河梁、山东章丘焦家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四川广汉三星堆在内的29处核心遗址的探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与收获。这些遍布中国南北的古代遗址,反映的特征是( )
A.生产规模巨大,人地关系和谐
B.精耕细作农业,社会贫富分化
C.多元一体发展,以中原为核心
D.集中聚族而居,人民安居乐业
4、北宋都城汴京每年三月都会在金明池举办各种水戏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东京梦华录》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人水”(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北宋( )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崇文抑武,革故鼎新
C.中外交流,社会繁荣
D.城市繁华,文体活跃
5、“迁都洛阳好,举目眺黄河。胡地民风殄,汉家文教播。三长制谐和。本已尊孔子,何为崇佛陀。”该诗提及的帝王是( )
A.秦二世
B.汉武帝
C.汉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6、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用汉字、穿汉服、与汉人通婚。这些做法( )
A.激化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推动了民族交融
D.导致了政权并立
7、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 )
A.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C.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标志着北伐战争拉开序幕
8、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从历史上看,人民军队的创立发端于(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9、辽朝南北面官制度和金朝“猛安谋克"制度的共同特点是
A.借鉴了汉族先进政治制度
B.带有民族歧视的色彩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灵活性
D.具有浓厚的血缘关系
10、《骑马带猞猁双垂髻彩绘女俑》(如下图)出土于唐朝金乡县主墓,这一陶俑呈现的是唐代贵族妇女带着助猎的猞猁,身穿胡服,骑着骏马外出狩猎的场景。该陶俑可用以说明唐代( )
A.习俗胡化已成为主流
B.妇女的政治地位提高
C.贵族生活的奢侈腐化
D.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象
11、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
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
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大量使用陶器、玉器
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
12、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交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刺激海外贸易的发展
B.遏制地主势力的膨胀
C.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
D.大力地加强人身控制
13、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凡《秦纪》之外的历史书籍及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限期烧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禁止私学,欲求学的以吏为师;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此举意在( )
A.发展教育事业
B.促进民族融合
C.加强专制统治
D.强化地方治理
14、1914—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推动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 )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文中所说的“进步”是指( )
A.洋务事业由军事发展到教育、交通和民用工业
B.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C.近代化的路径由实现国家富强到争取民族独立
D.社会变革方式由中体西用到维新改良再到革命
16、19 世纪70年代,清廷内部出现海防和塞防之争。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派,主张“海防”为重,“塞防”为轻,移“塞防”之饷以助“海防”。 而以左宗棠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这一争论( )
A.稳固了传统的宗藩关系
B.推动了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
C.意在应对边疆地区危机
D.旨在应对西方列强的瓜分狂潮
17、如果要研究距今约 5000 年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长江下游的历史,可选择( )
A.良渚古城遗址
B.姜寨遗址
C.龙山文化遗址
D.红山文化遗址
18、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改革开放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源泉
C.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19、神册六年(921年),耶律阿保机命大臣制定辽法。其中,《决狱法》对契丹等游牧民族的不同习惯法作了调整,保留了不少草原传统法律条文;适用于汉族的《律令》则沿用唐朝律法断案。由此可得知,辽法( )
A.颁布代表法律体系完备
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C.制定照搬中原王朝律法
D.完全保留了游牧民族的传统
20、战国时期在郡县之外仍设有封君,封君拥有大小不同封邑,有征收赋税及其它特权。但在其封邑之内,必须接受国君命令,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到封邑,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分封制度重新恢复
B.国君封君权力相互制约
C.中央集权趋势明显加强
D.地方监察制度逐步确立
21、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
A.华东野战军组织孟良崮战役
B.三大战役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22、如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这一时期军工企业具有
A.官僚资本主义特征
B.半殖民地性质
C.民族资本主义性质
D.政府主导特征
23、据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吴江县(属于苏州)丝织业情况:“绫稠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洪熙、宣德)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成化、弘治)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稠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
①商品经济在我国居主导地位 ②江南地区的农民从事副业生产
③手工业中有新的经营方式 ④新型的工商业市镇开始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古代农学名著是( )
A.贾思勰《齐民要术》
B.孙思邈《千金药方》
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25、当时,________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26、646年孝德天皇开始_________经过半个多世纪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27、背景
(1)1930年10月—1933年3月,红军先后四次打退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_”。
(2)________年9月,蒋介石“围剿”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________次反“围剿”失利。
28、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________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29、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 ②设河西四郡 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 ⑤建立榷场 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 | 事件 |
战争 |
|
和亲 |
|
改革与管理 |
|
经济交往 |
|
30、比较而言,________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________的局面。内廷宦官机构________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________,控制________,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31、科技
时期 | 朝代 |
|
|
魏晋南北朝 | ________ | 数学 | 祖冲之精确的算出圆周率, |
________ | 农书 | 贾思勰著述的________是________ | |
________ | 地理 | 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________》,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 |
隋唐 | ________ | 桥 |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
________ | 印刷 | 我国已经有了雕版印刷品。 | |
唐朝 | 火药 |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________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 |
唐朝 | 天文 | 天文学家僧一行测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 |
唐朝 | 医学 | 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完成《________》它全面总结了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 | |
唐高宗时编写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
32、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________
33、主要内容
富国方面 |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________、拨巨资从事________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________ |
强兵方面 |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________”的征兵制,取代________ |
34、措施(1)富国: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________、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对农民进行________管理和军事训练,逐渐恢复“________”的征兵制,取代________。
3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集中体现,对我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请回答:
(1)简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哪两对基本矛盾?举例说明
(3)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呈现出怎样的的趋势?指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的标志。
36、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是什么?(从思想、阶级、个人、组织和外部因素等思考)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内忧外患,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以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醒天下。
材料二2010年谁最红?小沈阳。“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的网民。
材料三2011年春晚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这来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却成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重复节目。在一片唏嘘声中,春晚开始思索新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3)现今大众传媒上,明星的生活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结合所学的知识你如何看待明星越来越高的离婚率?
38、维新运动的序幕?为维新变法奠定理论基础的著作?
39、什么叫“郑和下西洋”?其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