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表所示清朝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

事件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

1727年

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62年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B.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多民族国家巩固与统一

D.封建统治危机的初显

2、《后汉书·樊宏传》中记载:“(樊)重……世善农稼,好货殖……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该材料说明东汉时期(       

A.精耕细作农业不断发展

B.土地兼并加剧阶级矛盾

C.地方豪强威胁君主权威

D.田庄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3、武昌起义之后,士绅、商会在各革命政权中都占有不少重要职位。湖北广济的农民成立了农林党。妇女们也成立了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党团组织。这表明,辛亥革命(     

A.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B.促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

C.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D.推动了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4、1911年11月13日,《民立报》报道:“自鄂事发生后,粤垣官吏异常戒严,民间谣言尤多,无日不宣传党人将于某日举事。粤督大恐,因邀集省中大绅江孔殷、梁鼎芬等筹商解息之策。”这可用于解释(     

A.辛亥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B.武昌起义重创北洋军阀

C.清廷专制统治难以维系

D.广东革命力量较为强大

5、下图是创作于1958年的宣传画《新来的拖拉机手》。该作品反映出(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显著

B.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

C.一五计划成就影响农业生产

D.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6、2017年4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该试验区包括沈阳、大连、营口三大片区。下图所示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的办公楼所在地。这可用于说明辽宁(     

A.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

B.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D.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7、据学者统计,秦自武王到始皇时代的百年间共有丞相21位,其中异国人占到了60%以上,如楚人李斯、魏人吕不韦等。这一现象表明(     

A.秦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B.用人唯贤成为诸侯共识

C.士人活跃加剧诸侯争霸

D.人才聚集推动统一趋势

8、《韩非子·定法》曰:“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商君死而秦法存的根本原因是,变法(     

A.剥夺和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B.顺应了历史潮流

C.为秦统一法律奠定了基础

D.得到统治者支持

9、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政府不仅任命希腊正教的头面人物为希腊正教徒的大教主和文职首领(管辖希腊人及不同族群的东正教徒),还分别任命了亚美尼亚教派的主教和伊斯坦布尔的犹太教大拉比为各自的首领。此举反映出

A.帝国统治模式的创新

B.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

C.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

D.政教分离的政治特点

10、如表所示为法国公共意见研究所针对中国问题所做的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据表中数据可推断,当时(     

时间

认为法国应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众所占比例

认为法国不应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众所占比例

未表态者所占比例

1950年2月

28%

32%

40%

1954年8月

43%

24%

33%

A.资本主义阵营走向分化

B.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C.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D.中国开展积极外交提高国际声誉

11、考古发现,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有11条堤坝。根据初步研究,这个水利系统应为良渚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设计的城外有机组成部分,可能具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诸方面综合功能。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A.水利系统促进早期农业产生

B.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北方

C.展现出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

D.已经具备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形态

12、1962年冬,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焦裕禄大胆整顿,积极革新,闯出了一条适合兰考发展的新路子。当时焦裕禄进行革新的政策支持是(     

A.中共八大提出尽快变为先进工业国

B.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中共中央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13、1873年—1893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口贸易净值从10600万元增长至21900万元,出口贸易净值从10000万元增长至16700万元。据此可知(     

A.外国对中国商品需求量相对有限

B.中国外贸呈现出超态势

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在名前”旨在说明(       

A.郡县制影响深远

B.中西方书写习惯不同

C.专制主义的强大

D.家族宗法制观念浓厚

15、郑州大河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从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色,而且还有东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岭文化的元素。这表明当时(       

A.大河村处于旧石器时代

B.区域文化存在着交流交融

C.手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D.社会活动呈现较强组织力

16、东晋孝武帝时,贾弼之广收百氏谱记,写成了《姓氏簿状》,建立了正式的士族家谱档案;南朝王僧孺以此为基础改定百家谱,著有《十八州谱》等著作。这些现象(       

A.确立了血缘宗法制度

B.受到了门阀士族制度影响

C.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D.践行了儒家以德治国理念

17、据图可推知,这一时期(     

A.民族交融趋势明显

B.战争是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

C.北宋民族政策软弱

D.封建农耕区域得到极大拓展

18、1938~1941年,国民党政府先后与美国签订了《桐油借款》《华锡借款》《鸨砂借款》《金属借款》等合同。这一时期向美国出售的桐油、锡矿、鸨砂等产品“较以前增多,货价亦较高”,同时也进口美国工农业产品。这些商贸条约的签订(     

A.说明国民党政府出卖国家权益

B.利于增强抗战物质基础

C.导致了国内工业发展难以为继

D.违背了当时的经济规律

19、元朝在行省划分时将山川之险融入区域之内,形成了区域间犬牙交错,相互牵制的地理格局。这样做(     

A.彻底实现地区之间的和平

B.体现了民族歧视政策

C.有利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据

D.维持了地方原有划分

20、下图反映的是2016~2020年中国科技成果登记数及其增速情况。由此可知,当今中国(     )

A.科学技术取得全面突破

B.科技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C.政府鼓励支持科技创新

D.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1、习总书记在某纪念活动中发表讲话,认为这一事件“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他纪念的历史事件为(     

A.反割台斗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22、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宣称“我们不应再走欧美、日本的错路”。毛泽东热情的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其必将普及于世界。一些老同盟会会员,也在这时开始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推动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B.辛亥革命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面貌

C.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已经展开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开始

23、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其背景是中国(     

A.社会生活新气象出现

B.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

D.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24、在袁世凯、张之洞等的奏请和立宪派的压力下,清政府于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有4人,被称为“皇族内阁”。此举(     

A.意在促进传统政治转型

B.根本上冲击了专制政治

C.壮大了革命反清的势力

D.提高了内阁的运行效率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目的:强化________,维护政权稳定

26、表现

(1)小说

①元末明初:________和罗贯中各自创作《水浒传》和《________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________体的写作体裁。

②明朝中期:________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________》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③清朝中期:________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________主义文学的高峰。

(2)戏曲

①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________,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和清朝________等。

②舞台演出:昆曲长期流行;清朝________年间,形成________,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27、________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重大战斗。北洋水师在战斗中全军覆没。

28、改革首先在_______取得突破。______________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到1983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29、公元前3100年左右,如果你来到古代埃及,有幸与当时的法老进行交谈。在目睹修建的金子塔同时,在赞叹其宏伟的同时,不仅要问为什么要修建?法老告诉你,他相信________,下辈子还会统治埃及。

 

30、为了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31、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 从武力到和平:1979年元旦,发表《________》,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2. 20世纪90年代新突破: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形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 ”的重要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3)1993年4月,新加坡“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3. 2005年3月,通过《________》。

4.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________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32、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________所代替,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33、1936年,________发展到三万余人。在共产党员________________等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34、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目的

措施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派___出任地方知州,设____管地方财政,转运使、四监司、通判从不同角度对各州进行监控。将____编入禁军。

为分散机构权力

在中央设____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行政权;____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北宋实行_____的方针,用_____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_____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辛亥革命的性质?意义?

36、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

37、按时间顺序列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历史事件。

38、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活动有哪些?

39、什么叫开元盛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