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学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提出各自的主张,后世将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出现(     

A.推动法家成为主流思想

B.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C.体现了宗法观念的衰落

D.导致了礼乐制度的消亡

2、如表所示为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我国对外活动系列事件。这些活动表明我国(     

时间

事件

1996年4月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首脑在上海举行会晤,正式形成“上海五国”机制。

2000年9月

在中国倡议下,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中、美、俄、英、法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联合国历史上的首次会晤。

2000年10月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

2001年6月

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B.与周边国家联系紧密

C.外交手段更加强硬

D.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3、在下列划线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隋朝及①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②谷物棉布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③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安史之乱后,朝廷负担遽增。唐德宗年间,改行④杨炎的两税法

A.①

B.②

C.③

D.④

4、如表所示是唐代韩愈和柳宗元的部分言论。据此可知,两人都(     

思想家

言论

韩愈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柳宗元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A.以复兴儒学正统为己任

B.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

C.主张重建民众儒学信仰

D.肯定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5、据统计,至1926年7月,湖北省建立起农民协会等革命组织的有十余县,参加的农民有三万余人。到1927年3月初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有组织的农民已达八十万,农民协会能直接领导的农民群众约五六百万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发生转移

B.国民革命促进农民运动发展

C.人民群众土地革命斗争热情高涨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得到认同

6、下表为不同历史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并成为定制

A.扩大了官吏来源

B.得到了不断完善

C.提升了人才素质

D.解决了考试弊端

7、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下列关于世界殖民体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实质是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奴役

③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④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1894年,郑观应还只是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以严复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不再提什么“盛世”之类的话,而是直截了当地呼唤“救亡”,要求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中日战争加剧民族危机

B.知识分子思想解放程度加深

C.西方学说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D.中国的近代化进入到新阶段

9、表是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一厂资本额与利润状况表。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年份

锭数

资本额/两

利润/两

1912

40800

1130000

326985.232

1913

40800

1130000

367691.972

1914

40800

1130000

347573.760

1915

60000

2000000

275649.933

1916

60000

2000000

62920.316

1917

60000

2000000

796768.530

1918

60000

2000000

638669.775

1919

60000

2500000

2644451.615

1920

60000

2500000

2077007.445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列强加快了对华资本输出

C.提倡国货运动取得巨大成功

D.新文化运动具备经济基础

10、清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改土归流之后,新设州县土民争相纳赋、当差、入学,土民所修宗谱的族规、族训中,“输国赋”“急赋税”等都是常见的条款。由此可以推知,改土归流(       

A.主要目的是增加赋税收入

B.加强了土民对国家的认同

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激化了改流区的社会矛盾

11、1928年,国民政府通过《海关进口税则》,把进口货物分为七类,其税率为7.5%—27.5%不等;1931年1月,又把进口货物分为十二类,最高税率提高到50%;1933年更是把最高税率提高到80%。关税也由1913年占财政总收入的21%,上升到1931年的51%。这表明当时(     

A.列强扩大商品输出以抢占国内市场

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C.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D.关税自主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12、某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它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据此可知,戊戌变法(     

A.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B.推广了西方科学技术

C.拉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D.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

13、“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材料所涉及的制度是(     

A.南北面官制

B.羁縻府州制

C.猛安谋克制

D.四等人制

14、下图是拍摄于1980年的老照片,可以用于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北京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店”

A.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确立

C.北京地区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15、574年,北周武帝下令“断佛、道二教,经象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从而将三百万僧人收为编户。这客观上反映了佛教(       

A.严重威胁儒家正统地位

B.不能满足朝廷精神统治需求

C.遭到了唯物主张的否定

D.严重影响了官府的赋役征收

16、唐初,在高宗时做到宰相的十一人中,明经擢第者二人——裴炎、张文瓘,二人均为中高级官吏子弟;进士及第的有九人,其中真正寒士出身且父祖也没有官位的,只有郭正一、高智周二人。这一现象体现出,唐初(     

A.士族影响并未消退

B.门阀士族退出历史舞台

C.科举取士发展较快

D.科举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17、量化比较是历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据下表推知,乙处的关键词汇应是(       

表中共四次党代会报告中的关键词频次量化统计表

关键词汇

频次、党代会

十二大

147

7

37

12

十四大

169

11

29

58

十六大

118

0

10

50

十八大

162

0

1

24

A.社会主义

B.计划

C.资本主义

D.市场

18、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君者,天下之大害也”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9、下表为西汉政府与南越的相关史实。表中史实体现了西汉政府(     

时期

史实

汉高祖时期

汉高祖十一年夏季,南越王赵佗接受汉高祖所赐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朝的藩属国

汉武帝时期

元鼎四年,南越王赵兴和群臣请求归属汉朝,请求比照内地诸侯,三年朝见天子一次,撤除边境的关塞。元鼎五年,汉武帝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元鼎六年,南越国灭亡

A.保持边疆地区稳定

B.实施民族和睦政策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强化郡国并行政策

20、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其最主要的标志是(     

A.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兴建

C.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

D.井田制的实施

21、下图是新疆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唐代《双童图》,图中左边小孩手中所抱的卷毛小狗在当时被称为“拂菻狗”,这种狗于7世纪初出现在中原,是高昌王向唐朝贡献的礼物,“中国有拂蒜狗,自此始也”。这一作品印证了(       

A.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平等

B.朝贡贸易体制日益成熟

C.绘画技法深受拂菻影响

D.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

2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不断变化,唐朝_________的实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横线处应填

A.井田制

B.均田制

C.两税法

D.募兵制

23、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材料旨在说明

A.商人自觉承担传播文化使命

B.中阿文化交流活跃

C.阿拉伯成为文明交流的桥梁

D.亚洲文明领先世界

24、有学者认为,东吴时南方地区已出现“再熟之稻”,东晋后又出现“三熟之稻”……双季稻与三季稻的出现,主要是利用南方炎热的气温、充沛的日照和雨水,同时也需要栽培技术与之配套。由此可见,该学者强调当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优良品种引进

C.北方人民南迁

D.社会相对稳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在华盛顿签署,标志着________

26、国民党失败原因: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___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___,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2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继承和发展,是________的最新成果,是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________

(2)在________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为实现________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________年3月11日,第___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________和重大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了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28、公元前________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29、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________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0、_______年初,以中、美、英、苏4国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____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

31、南宋的偏安

1127年北宋金攻灭,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虏,史称________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南宋。南宋与金多次战争,最终在1141年年与金订立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________________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32、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实行“________”,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日军将粮食规定为军用物资,实行“________”,强行“争购”和“配给”,造成普遍的饥馑和死亡。他们还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33、百团大战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图谋以“_______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2)_______年下半年,八路军以破袭日军___________为主要目标,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3)随着战役的展开,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称为“_______”。

(4)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摧毁大量敌人_______,缴获大批枪炮、物资,打破了日军的“_______”。

(5)_______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34、________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分权与制衡是美国宪法中的重要原则,如何理解美国宪法中的这一原则?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省督抚提镇曰:“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福建、浙江、广东、南京四省近海处各移内地三十里,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食之粮,饿殍已在眼前。如福清二十八里,只剩八里。长乐二十四都,只剩四都。”

——摘编自《清世祖实录》等

材料二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七月,上曰:“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向虽严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曾断绝?”……“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令海洋贸易,实有益于民生”。“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分转输协济之劳。……故令开海贸易。”

——《清圣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颁布禁海令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调整海禁政策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长期影响。

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欧国家开始完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了世界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新航路开辟对于欧洲的影响什么?

(2)对于亚、非、拉地区的影响是什么(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角度说明)(5分)

(3)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是什么(3分)

(4)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对列强对华的侵略战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列强对华的侵略战争(3分);分析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有什么变化?(2分)

38、列举罗马法律的四个阶段并阐述其变化的原因。

 

39、近代史上,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共产党和国民党先后进行了两次合作,现在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国共两党的高层正在频频接触。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两党合作后,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

(2)抗日战争开始后,两党再次合作,请写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的统一战线的名称。写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