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为部分文献对17世纪苏州的描述。这些描述反映出当时的苏州( )
内容 | 出处 |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 《明神宗实录》卷361 |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 | 《明神宗实录》卷361 |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4 |
A.贫富悬殊严重
B.社会矛盾尖锐
C.土地兼并盛行
D.雇佣关系发展
2、著名冷战史专家沈志华指出:“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结果是苏联将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朝鲜发动突击战,迅速统一朝鲜半岛。"从中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的结论是
A.苏联和朝鲜合伙阴谋发动了朝鲜战争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导致朝鲜战争爆发
C.新中国的对苏外交政策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D.毛泽东个人的政治决断力征服了斯大林
3、据《资治通鉴》记载:“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 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历代之盛,极于此矣。”这一朝代是( )
A.西周
B.隋朝
C.南宋
D.明朝
4、1950年,上海出台的电影院影片上映政策中规定,“每四周上映国营票、苏联片各百分之廿五、大部分影院上映的英美片每四周不能超过百分之廿五、其余时间则上映私营国产片”。这一规定( )
A.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B.深受对外关系政策的影响
C.表明意识形态工作逐渐淡化
D.实质是对电影行业的垄断
5、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玉琮、玉璧被古人视作沟通天地的神器,更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基本来自大型墓葬中,而于小墓则罕有发现。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
A.出现社会等级分化
B.神权具有至高地位
C.贵族垄断祭祀权力
D.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6、1890年,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时,为了解决铁厂的原料、燃料问题,他推动建立了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等一批近代工矿企业。此外,他还大量选派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以培养铁厂所需人才。由此可知,汉阳铁厂的创办( )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有效抵御了西方经济的入侵
D.巩固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
7、如表为考古发现的三处距今约8000—7000年前的远古文化类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
文化类型 | 时间 | 分布地点 | 陶器特征 |
裴李岗文化 | 距今约8000—7000年前 | 在河南省广泛分布 | 典型器物有双耳罐、平底钵、圆底钵、三足钵等。 |
磁山文化 | 距今约8000—7600年前 | 主要在冀南等地 | 陶盂和陶支脚等,盂一般为直壁筒形。 |
老官台文化 | 距今8000—7000年前 | 主要在陕、甘境内的渭河流域。 | 深腹罐、圜底钵大都带有三足。 |
A.国家形态出现
B.文化多元一体
C.区域分工明确
D.原始农业发达
8、宋代,儒学家们突破了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这一体系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
A.二程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
9、骆秉章、曾国藩、李鸿章等在与太平天国对抗的同时,先后在长江流域各省推行“减赋”。其主要用意是( )
A.筹集湘军、淮军军费
B.建立天下大同的社会
C.建立反英法联军联盟
D.与太平天国争夺民心
10、汉初“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因此,汉代实行( )
A.推恩令
B.分封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
11、如图为中国近代史上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在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B.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
C.体现敌后战场渐成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D.促使人民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1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提到:严格说来,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据此可知( )
A.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B.秦汉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先秦以前通过实行郡县制达到封建统一
D.秦汉时期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已趋成熟
13、西汉经过文景二帝的治理,至汉武帝即位时,已经是“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主要得益于( )
A.币制改革的成功
B.阶级矛盾的缓和
C.休养生息的政策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4、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
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独立与进步
D.民权与平等
15、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其中,最能体现其改革意图的措施是( )
A.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
B.按田亩缴纳地税
C.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D.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
16、宋代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突出表现为( )
①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②重视家世的门第观念淡化
③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④佛教盛行并且渐趋本土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1902年,梁启超《新史学》问世,主张要以“民统”代替“君统”,以“国史”代替“朝史”,以“民史”代替“君史”。梁启超的主张旨在( )
A.否定传统史学的价值
B.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
C.激发国人的国家意识
D.倡导反清的武装起义
18、汉代九卿之一的少府掌供御服及宫殿陈设等职。到隋唐时,这些职能已经统归为皇帝服务的由从门下省独立出来的殿内省专门掌管。这表明了( )
A.家务官与政务官逐渐分离
B.九卿仅是汉代皇室的家臣
C.汉唐中央官制发生大变革
D.殿内省是家国一体的产物
19、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说到:九品中正之制,自何起乎?曰:古代用人,以德为主。德行必本诸实事,而行实必征之乡里,故汉世风气,最重乡评。“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由此可见,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兴起( )
A.继承了察举制乡里清议的传统
B.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C.将选官权力从地方收归到中央
D.顺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20、据记载,明初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宣宗以后,渐通文墨,凡每日奏章文书,除皇帝亲批数本外,皆由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太监分批。这一变化导致( )
A.宦官与皇帝共同决策
B.宦官官秩地位提高
C.内阁地位被宦官取代
D.专制皇权日趋强化
21、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有( )
①繁重的徭役 ②赋税沉重 ③法律严苛 ④秦二世的暴政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22、20世纪20年代初,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如广东青年彭湃在其撰写的《告同胞》中说:““政府’利用法律,来榨取我们的财产,扩充军备……遂致社会时时酿出种种的变乱……根源在于“社会制度之罪恶’。我们不得不找个治疗的手术——‘社会革命’”。据此可知,当时( )
A.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扩大
D.社会革命已成为社会共识
23、《九章算术》中的“方田”讲田亩面积计算,“衰分”讨论按比例分配赋税与徭役,“均输”解决赋役的合理负担问题,“商功”解决筑城、开渠等土木工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据材料,可推知《九章算术》( )
A.阐述五行相克相生的理念
B.聚焦商品交换活动的方式
C.介绍近代西方的数学知识
D.注重解决社会的实际需要
24、《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有关“国耻”和“亡国”的论述开始成为书刊讨论的热点,《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其更成为书刊关注的焦点。据统计,仅1901-1910年,有关“国耻”和“亡国”论述的书刊单行本就有30余种,其中包括朝鲜、埃及、印度、波兰的亡国史。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出版机构对国际形势的关注
B.近代书刊振奋了国人的精神
C.清廷利用民间力量打击外洋
D.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焦虑
25、这场运动源于对________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________,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________和________牢牢地束缚着
26、辽
①________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国号________
②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________。________负责农耕民族事务,________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食物
27、南宋的偏安
1127年北宋金攻灭,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虏,史称________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南宋。南宋与金多次战争,最终在1141年年与金订立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________。________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28、过程
(1)开始:________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左”倾错误领导人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巨大。
(2)转折:________
①时间:1935年1月。
②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开始确立以__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红一军长征过程: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________→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4)结束
①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29、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高峰,面向________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30、宋朝是中国古代________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________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31、古代希腊人创作的________,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32、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33、庐山谈话会:1937年7月17日谈话会上,________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
34、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_______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_______和_______。
35、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36、宋明理学的内容,影响
37、国家治理
(1)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杰出帝王在政权建设和国家治理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将下列政治作为与相应的帝王匹配。(填写字母)
A.创设郡县制度 B.采取“无为而治”政策 C.统一女真,建号大金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E、遣文成公主入藏 F、设立军机处,商议军情
G、派遣郑和下西洋 H、实行推恩令 I、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J、凿通京杭大运河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 隋炀帝: 宋太祖:
唐太宗: 明成祖: 努尔哈赤: 康熙: 雍正:
(2)任选一帝王的作为,简述其意义或影响。
38、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9、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