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0月25日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

A.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2、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部,各置刺史,秩六百石。刺史的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六条之中,有一条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针对郡守二千石。西汉刺史的设置(     

A.促使地方行政效能提高

B.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解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D.造成地方机构重叠加重负担

3、南宋时期,南方士人在政府中占压倒性名数,与东晋南朝“侨人”掌权之格局大为不同。到元朝时,有南人抱怨“今世之士,生于南方者,为时所弃,恒不得为显官”,甚至有人为求仕不得不“诡籍于北,而讳弃父母之邦”。这种变化说明元朝(       

A.文化重心与政治中心重合

B.士人价值观念的根本改变

C.统治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D.南人被排斥在统治阶级外

4、据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的《登科录》记载,这一年录取的进士一共是601人。有学者进行过统计,三分之一的进士有官僚背景,另外三分之二没有官僚背景。这表明(     

A.门阀士族衰落

B.阶层流动增加

C.科举规模扩大

D.人身控制松弛

5、子路向孔子请教怎么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至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四周的人。”“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所有的百姓。”孔子的“君子说”(     

A.强调统治者应加强道德修养

B.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C.希望伦理纲常成为社会主流

D.蕴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6、下表中博物馆名称的来源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有关。这项制度是(     

名称

晋国古都博物馆

齐文化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所在地

山西省

山东省

北京市

A.内外服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隋唐时期,针对这一局面实行了(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租调制

8、每个年代都有它的流行语,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它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心中尘封的记忆。下列属于1956-1966年流行语的是(     

A.人民公社、学习雷锋、大庆精神

B.土地改革、五年计划、抗美援朝

C.阶级斗争、两弹一星、乒乓外交

D.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

9、“割让辽东半岛、台湾金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彭湖列岛;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上述是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推断,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到了秦汉以后,国家形态结构演变为以郡县制为机制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结构。在这样的国家形态结构内,以汉民族为核心的包括众多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体已开始形成。这说明秦朝(     

A.实行“中央—郡县”制的国家形态结构

B.采取军事行动最终结束了分裂局面

C.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其统治短暂

D.周围的戎狄蛮夷开始融入华夏民族

11、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经济重心南移方面的记述,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记述

文献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南朝宋)

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新唐书》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明李釜源《地图综要》

A.明清时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北宋时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

C.南朝时湖广地区已成为全国主要产粮区

D.唐朝时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定型

12、1961年,中国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病毒;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并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从此中国人民再也不用惧怕帝国主义的核威慑;1965年9月17日,中国成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上成就的取得(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主要源于苏联的大力援助

C.得益于“双百方针”的实施

D.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13、在服饰上,唐代宽袍大袖,无论男女都爱着胡服;宋代则相对修身适体,尤其是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背子的“遮掩”功能加强。这反映出宋代(     

A.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

B.社会重理的审美意趣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追求个性的思想意识

14、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唐山、天津等地视察时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谈话(       

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助推党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

C.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D.实现了党在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

15、有学者认为,宋夏战争中,虽然西夏军队在战争中大败宋军,但由于北宋停止了岁赐,关闭了榷场,不准青白盐进入宋境,导致西夏粮食、布帛、茶叶及日用品供给奇缺,物价飞涨,引起各族不满,最终促成和谈。该学者意在强调(     

A.宋朝控制着西夏的经济命脉

B.经济实力决定战争胜负

C.经济的互补性制约战和关系

D.经贸往来影响政权关系

16、观察历史地图有利于形成时空观念。对下列如图和如图战役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图1是进入相持阶段后取得的最大胜利;图2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B.图1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图2的胜利,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C.图1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图2使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图1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图2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

17、表是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一厂资本额与利润状况表。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年份

锭数

资本额/两

利润/两

1912

40800

1130000

326985.232

1913

40800

1130000

367691.972

1914

40800

1130000

347573.760

1915

60000

2000000

275649.933

1916

60000

2000000

62920.316

1917

60000

2000000

796768.530

1918

60000

2000000

638669.775

1919

60000

2500000

2644451.615

1920

60000

2500000

2077007.445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列强加快了对华资本输出

C.提倡国货运动取得巨大成功

D.新文化运动具备经济基础

18、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现象是

A.八国联军侵华与政局动荡

B.帝制倾覆与人民当家作主

C.帝制复辟与政府更替频繁

D.帝制倾覆与共和政体飘摇

19、唐诗内容的广泛性是空前的,它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全面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可以说,唐诗是唐代社会的一部生动的艺术的历史。由此可见(       

A.学术研究应回归世俗生活

B.三教合一赋予唐诗丰富内容

C.倡导以唐诗解决现实问题

D.社会政治经济影响文学艺术

20、唐朝的三百六十九个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战败投降的突厥酋长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以及铁勒酋长契达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计其数,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体现了唐朝(     

A.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B.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加强

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着朝政

D.通过联姻方式来巩固边疆

21、考古人员发现,大汶口遗址随葬品数量各不相同,其中21座墓有猪头1头、10座墓有猪头2头、6座墓有猪头3头、2座墓有猪头4头、3座墓有猪头5头、1座墓有猪头14头。据此可以推断,大汶口文化(       

A.畜牧业发达

B.早期国家形成

C.私有制出现

D.神权色彩浓厚

22、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称,地处蔚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碧村遗址,距今约4200年至3800年,该遗址是一处具有内外双重城墙的石城聚落。碧村先民借助遗址南、北、西三面环河临沟的天险,在遗址中部、东部各修筑一道城墙及城门,控制通道。外城门形制规整,结构严密,具有明显的防御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时期(     

A.注重血缘的宗法制度

B.日益严峻的部落纷争

C.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十分明显的阶级对立

23、20世纪初,革命党人运用传统的诗词、戏曲等艺术,又吸收外来的话剧、漫画等,生动形象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清革命的时代主题。革命党人的这些活动(     

A.推翻了清朝统治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促进了思想解放

D.发展了资本主义

24、西汉时西域的大量植物随着商业交流而遍布中国的土地,如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四大作物,还有胡麻、胡葱、黄瓜等;印度和罗马的马戏和戏法也从西域传入中国。这说明(     

A.东西方文明开始直接联系

B.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交流

C.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融

D.西汉与罗马文化同源一体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________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

26、1946年7至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_______进攻。

27、13世纪初,英国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_____________,以限制王权。实质是解决_______与封建贵族的矛盾斗争。影响:逐渐形成召开由国王和贵族院、平民院组成的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后来,《大宪章》里的封建贵族权利逐步演化成普通的宪法权利。

28、国民党失败原因: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___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___,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29、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意义

(1)具有开创性、奠基性。

(2)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________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30、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准确辨识事件发生国的地理位置,将事件字母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

A.英国工业革命B.日本明治维新C.设立总理衙门

D.践行铁血政策E.颁布《解放宣言》F.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31、_______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_______等。他们借助传播科学知识来达到_______的目的,与一些开明的中国_______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_______知识。

32、沙俄:17世纪中叶,___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_______前期,清军围攻侵占_______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_______年,两国签订《______________》,从法律上确定______________流域包括___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3、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________,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________,淞沪会战结束

34、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开赴________,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什么叫开元盛世?

36、开眼看世界有何历史意义?

37、政局动荡不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事件?

38、宦官专权的表现?

39、16~18世纪,英国进行的海外殖民活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史实,概括归纳并简要分析英国夺取世界殖民霸权的经过和条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