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中所标记的地点与中共相关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

C.召开古田军事会议

D.召开遵义会议

2、据学者统计,秦自武王到始皇时代的百年间共有丞相21位,其中异国人占到了60%以上,如楚人李斯、魏人吕不韦等。这一现象表明(     

A.秦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B.用人唯贤成为诸侯共识

C.士人活跃加剧诸侯争霸

D.人才聚集推动统一趋势

3、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A.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

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受曾国藩奏折的影响,清政府开始创办(       

A.军事工业

B.民用企业

C.新式学校

D.近代海军

5、在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彩陶龙盘和大量玉器,其中“龙”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玉琮则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出土的彩绘高领折肩尊、篮等陶器还具有良渚文化的因素。这表明(     

A.旧石器时代手工业发展迅速

B.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

C.中国大地出现邦国林立局面

D.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6、阅读下图,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I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II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III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

A.中原文化区出现了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B.甘青文化区完全属于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

C.考古工作者在江浙文化区发现了大量的粟

D.中华文化星罗棋布奠定多元一体发展基础

7、据居延(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汉简记载,汉代边防部队中从事耕作和兴修水利的士兵分别称为“田卒”和“河渠卒”。罗布泊出土的汉简中也有关于汉代戍卒从事农耕的记录。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A.修建长城的必要性

B.西北边疆得到开发

C.北方农耕已经普及

D.民族关系较为融洽

8、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在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激化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彻底解决

9、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批规模庞大的“巨型企业”,如美孚石油公司、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等。这一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初步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产生

C.生产集中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D.激烈竞争导致企业利润大幅降低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场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在这场运动中(       

A.前期的运动中心是上海

B.学生提出“打倒土豪劣绅”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诞生

11、如表为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期间,先后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据此可推知,这些法令的颁布(     

时间

法令名称

1912年1月

《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

1912年3月2日

《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禁烟文》

1912年3月

《大总统令内务、司法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

1912年3月13日

《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

A.彻底革除了社会陋习

B.促进社会形成新风尚

C.加快了革命思想传播

D.推动了社会全面转型

1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使用“中国”一词的频率逐渐超越了“天朝”。这说明(     

A.清政府逐渐形成近代国家意识

B.“天朝上国”观念彻底改变

C.中国近代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D.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13、元代设立的行省制度,是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能够做到使行省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正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据此可知,元朝行省制度(     

A.削弱了地方政府权力

B.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C.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

14、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冲杀上来。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妖术”。这段话反映了火药(     

A.出现于元朝时期

B.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C.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

D.运用于军事战争

15、20世纪初,学界开展了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问题的论战。梅兰芳开始了“京剧改良运动”,排练时装新戏与古装新戏,为梅兰芳京剧艺术的流派形成甚或整个京剧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戏剧行业(     

A.实现了中西艺术的融合

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C.探索着未来发展的出路

D.顺应了反帝反封建的潮流

16、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域“路”虽建立在唐代“道”的基础上,但其划分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路”的划分(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凸显了君主专制

D.奠定了省制基础

17、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雷锋、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张桂梅等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他们的共同精神品质是(     

A.公平竞争

B.英勇斗争

C.勤俭节约

D.求实奉献

18、秦建立统一集权国家后,蒙恬于公元前215年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公元前213年,蒙恬又取高胭、阳山,并将战国秦、赵,燕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这些做法(       

A.有助于国家大一统的实现

B.旨在维护北部边疆秩序的稳定

C.凸显了农耕文明相对优势

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的权威性

19、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夺取政权,通过改革,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他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发生上述事件的诸侯国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下列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出现时间最早的是(       

A.

B.

C.

D.

21、被誉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第一人”的陈光说:“十年改革,改来改去企业还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从今天开始,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了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这表明当时我国(     

A.市场经济为社会共识

B.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

C.政企不分现象的存在

D.所有制结构正发生改变

22、有学者认为,“‘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指(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C.真正实现人民民主

D.实现中华民族独立

23、两汉创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对下列著作评价正确的项是(     

选项

史实

评价

A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C

《汉书》

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神农本草经》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A.A

B.B

C.C

D.D

24、1901年6月,清廷正式向列强宣战,东南督抚随即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并签订“上海租借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归南洋大臣……切实保护”等条款。这一现象(     

A.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反映了政府以保境安民为要

D.体现了适应外交近代化的需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胜利,是_______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_______,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________皇帝在________推动下,颁布“________”诏书。此后的________天里,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________

27、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三大改造。农业: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_________,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_________;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_________的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_________在我国基本建立。

28、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___________;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分别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增开___________为商埠。

 

29、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________达到。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________________技术,是在________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________是必然的

30、国民素质和文化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事业增速较快,文化产业持续发力,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________

31、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

 

32、________,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________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________

33、评价:达到了________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________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________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________

34、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的构想,就是在_______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请写出开辟新航路的两位著名航海家。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在跨越。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各自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

(3)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6、列举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的盛世和朝代。

37、思考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8、中共十四大(1992年)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什么目标?

39、请全面客观地评价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