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B.这次你到基层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

C.张建祝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

D.明日老友相聚,不烦你出门,请于府上恭候,我会按时前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夹)乎大国之间

(等到)及三年

B. 迨诸父异(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是分了家)

余自束发(表示男子初成年,20岁以上)读书轩中

C. (结交,亲附)赢而不助五国也

宗庙之事,如(诸侯相见)同

D. 其言不(谦让)

(深远)不知其所之也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之以严刑 董:督察 士大夫多以不国事   恤:体恤

B.义而后动 度:考虑 人君神器之重   当:承担

C.终者盖寡 克:能够 所操之多异故也   术:方法、主张

D.惧谗邪,则思正身以恶  黜:排斥 永保无疆之 休:休养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外连衡而诸侯 ②燕赵之收藏   ③仓皇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④顷之未发,太子之 ⑤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⑥烛之武退秦师

⑦汝之纯明宜其家者  ⑧假舟楫者,非能也 ⑨有泉出 ⑩单于其节

A.①⑥/②④⑩/③/⑦⑨/⑧⑤ B.①⑥⑧/②③/④⑦⑨⑩/⑤

C.①⑤⑥/②③⑨/④⑩/⑦⑧ D.①⑥/③⑨/④⑩/⑤⑦⑧/②

5、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乡人号之“驼”   以其后名之曰“褒禅”

B.乡曰丰乐乡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他植者则不   有穴窈

D.爪其肤验其生枯   敛赀财送其行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历史上普遍恒久的特征,主要指人类文化在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多样,如文化内容上的差异、文化地域上的特色等。多样性是世界文化拥有魅力的前提,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一个国家,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才真正富有意义。然而,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加剧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紧张。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形常常是处于强势文化一方对于弱势文化采取了“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由此导致的文化冲突就在所难免,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经用“挑战 与应战”来指称这种文化互动模式。今天,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常在“文化普遍性”与“文化个性”之间纠结。在人类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那么,如何致力于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呢?

首先,要注意把握文化个性同普遍性、民族性之间的合理张力。人类的现代化实践推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但不可能完全取消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本土性,因为人类需要结构的差异性和理想欲求的丰富性,只能由文化的多样性来表达和满足。文化的恒常价值常常是渗透于文化多样性之中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文化多样性来抵抗、纠正、平衡单一的资本与市场逻辑,不能让现代化、工业化以及物质的增长取代文化的进步、精神的富有。唯其如此,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才可能真正实现。

其次,在今天文化多样性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培养宽容精神。宽容性原则是文化一体化时代不同文化间理解与沟通的基本准则,它意味着我们要以一种包容的、不抱偏见的心态来看待与自己相异的文化。尤其是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 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唯有宽容,才有文化的繁荣与人类的进步。那种把他者文化视为异端,只将本位文化定于一尊的时代必将终结,人类未来将在宽容的心态下体认各种文化的生动性内涵。

再次,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 双向承认的过程: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来理解“他者”文化。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我们提倡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就意味着承认“他者”文化的合理性、存在价值,通过平等对话来借鉴、吸 收有益于自己文化的因素,实现自身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我们坚持各国间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的兼容并蓄,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 中国作为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国家,意味着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对 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积极推动和谐世界的建构。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内容差异、地域特色等带来文化表现形式的不同,造成了不同文化剧烈的冲突。

B.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让世界文化具有魅力,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未来有着重要意义。

C.强势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推动了弱势文化的发展。

D.现代化、工业化必然带来物质的增长和文化的进步,缓和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阐述了文化多样性形成的意义。

B.文章立足文化多样性的背景,倡导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宽容,加强理解与对话。

C.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论证了当前背景下注重文化普遍性,不利于守护文化个性。

D.文章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化多样性的形成、维护,表明了着眼未来的文化多样性立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对话的深入开展,弱势文化将会越来越处于劣势,最终被强势 文化吞噬。

B.发展中国家应当在保持自我文化个性的基础上汲取吸收发达国家的文化营养,丰富并发展本国文化。

C.“自身”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开展对话和借鉴,有利于促进双方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进步。

D.不断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进一步理解“他者”文化的合理性,对丰富自身文化有益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用香蕙作佩带而遭到贬黜,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曹操对贤才雄才渴求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通过与“小人”对比,说明君子光明磊落,无忧不惧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阿房宫赋》中描写宫中走廊萦绕曲折,屋檐突起犹如牙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氓》叙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游山西村》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淳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的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

(3)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或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3)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____?(《楚辞·渔父》)

(4)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收尾》)

(5)玉户帘中卷不去,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7)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高適《燕歌行》)

(8)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湖中

白居易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注]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5岁,三月四日除苏州刺史,五月五日到任。某秋日夜泛太湖,写了这首吟诵太湖的七言律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出游时间,描绘一幅水天一色、湖水青绿、湖滨树影重叠的夕照图。

B.颈联情感炽热,刻画出一个喜欢音乐、喜欢喝酒、酒醉后还要写诗的诗人形象。

C.颈联用词精准,“幸无”与“何妨”两词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对太湖美景的喜爱。

D.尾联写诗人和随从夜宿湖上,照应题目,点明题旨,收束平静自然,韵味幽远。

2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写景是本诗的一大艺术特色,请结合颔联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胡惟庸,定远人。归太祖于和州,授元帅府奏差。寻转宣使,除宁国主簿,进知县,迁吉安通判,耀湖广佥事。昊元年,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已,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正月,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久之,进左丞相,复以广洋为右丞相。

自杨宪诛,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大将军徐达深疾其奸,从容言于帝。惟庸遂诱达阍者福寿以图达,为福寿所发。御史中丞刘基亦尝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轶医视,遂以毒中之。基死,益无所忌。与太师李善长相结,以兄女妻其从子佑。学士吴伯宗劾惟庸,几得危祸。自是,势益炽。其定远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数足,谀者争引符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惟庸益喜自负,有异谋矣。

吉安侯陆仲亨自陕西归,擅乘传。帝怒责之,日:“中原兵燹之余,民始复业,籍户买马,艰苦殊甚。使皆效尔所为,民虽尽鬻子女,不能给也。”责捕盗于代县。平谅侯费聚奉命抚苏州军民,日嗜酒色。帝怒,责往西北招降蒙古,无功,又切责之。二人大惧。惟庸阴以权利胁谤二人,二人素戆勇,见惟庸用事,密相往来。尝过惟庸家饮,酒酣,惟庸屏左右言:“吾等所为多不法,一旦事觉,如何?”二人益惶惧,惟庸乃告以己意,令在外收集军马。又尝与陈宁坐省中,阅天下军骂籍,令都督毛骧取卫士刘遇贤及亡命魏文进等为心膂,日:“吾有所用尔也。”太仆寺丞李存义者,善长之弟,惟庸婿李佑父也,惟庸令阴说善长。善长已老,不能强拒,初不许,已而依违其间。惟庸益以为事可就,乃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与期会。又遣元故臣封绩致书称臣于元嗣君,请兵为外应。事皆未发。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阴告四方及武巨从己者。

(选自《明史·胡惟庸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B.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C.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D.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指的是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B.陟指的是官吏的罢黜,降职。

C.封事:原是奏疏体之一,百宫上奏机密事,为防泄露,便要密封呈进,故称封事,亦称“封奏”“封章”。后来泛指奏疏。

D.符瑞:符,符命,儒家、方士所说的表明君主“受命于天”的一种所谓的祥瑞征兆。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惟庸,定远人。在和州归附太祖。后任太常寺少卿、本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左丞。因丞相人选难觅,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不设丞相。惟庸于是独专中书省事务。

B.皇上认为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他为此当了多年独相。大将军徐达极恨他奸恶,向皇上告发了他。惟庸于是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害徐达,

C.后来刘基生病,皇上派惟庸对刘基下毒。刘基死后,他更加无所顾忌。在他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献媚的人争栩说这是祥瑞之兆。惟庸更加高兴和自负,从此有了异心。

D.惟庸曾与陈宁坐在中书省中,阅览天下兵马簿籍,令都督毛骧将卫士刘遇贤和亡命之徒魏文进收为心腹,惟庸派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又派元旧臣封绩致书元朝,向元朝嗣君称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

(2)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惟庸益喜自负,有异谋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迈不过的坎。当新冠病毒疫情来临时,白衣天使们不畏艰险,逆风而行;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公安交警不辞辛苦,奋战前线;社区物业人员守土有责,毫无怒言;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守护群众安全;媒体记者快速反应,及时报道。

爱心人士志愿者捐款捐物,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学校师生网络教学,生产服务一线员工坚守岗位,守望相助……各行各业携手同行,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当代国人的“硬核”担当。

也有人刷流量、蹭疫情,盲目传谣,哄抢物资,甚至谩骂工作人员、袭击干警。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从材料中任选一个对象,以“抗疫路上,为你而歌”为标题,给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硬核”担当的国人写一封慰问信。

②为开学“科学道德素养与战胜灾难”的主题班会写一篇发言稿。

③生命因独特弥足珍贵。反思疫情爆发、抗疫过程,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给世界疫情发展严重的国家写一封建议书,落款为“来自中国的一名考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格式要求:文题居中写在规定位置,为美观、醒目,易得高分,标题上空一行,下空一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