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降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B.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
C.阿Q虽然有些志忑,却并不很苦闷,因为他那土谷祠里的卧室,也并没有比这间屋子更高明。
D.秀才听了这庭训,非常之以为然,便即刻撤消了驱逐阿Q的提议。而且叮嘱邹七嫂,请伊万不要向人提起这一段话。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三甲医院所谓“一床难求”,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短缺,是医疗资源分布与病人就医选择不匹配,而非绝对数量不足。如果大医院盲目扩张,无异于抱薪救火。
②考试越考越细,为迎合考试,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③只有掌握了社会主义的文艺思想,才能真正在文艺评论中切中肯綮,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民评论家,才能创作出一个又一个文艺评论的扛鼎之作来。
④曾几何时,十几年寒窗磨剑,到头来看到成堆的稿纸,难以变成铅字,他内心无比痛苦。
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的危言危行与当时的封建权贵格格不入,终究怡然纵白鹿,骑巡访名山。
⑥经过多年探索,南泥湾人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科学种田,科学养畜,农牧结合的穷家富路。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忠不往。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累迁内殿直都知。
(节选自《宋史·王汉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B.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C.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D.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4、下列画横线词语的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
辛老师,今天我身体有些不舒服,不能和同学一起光临①您家看望②您,实在抱歉③。等病好后再登门拜访,具体时间,另行通知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下列对咏梅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幽香粉艳谁人见?时有山禽入树来。(反问)
B.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裁。(比喻)
C.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拟人)
D.五更醒梦香封屋,千里怀人月在峰。(对偶)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云”端,传统艺术正在形成新生态,京胡拉着抖音神曲,昆曲玩起了快闪,西北花儿唱出摇滚风……各类传统文化艺术纷纷换上“新颜”,成为一股潮流。如火如荼的热闹场面充分证明:传统艺术要“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所谓“活”,在表演内容上要鲜活,不断吸收时代与生活的“源头活水;在表现形式上要活泼,勇于尝试以跨界、混搭等方式开拓创新,实现审美时尚化;在传播场域上要活跃,善用最新的媒介手段,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更频繁的亮相,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
此次“云”端表现十分抢眼的戏曲艺术,就遵循了上述模式。特别是在形式多元和传播活跃度方面有很大突破。大部分创作者选择了直播这种时下流行的网络工具。直播内容无不经过精心设计,突破了以往主流院团官方宣传视频的套路,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板块。恰如麦克卢汉那句名言“媒介即讯息”,内容必须符合传播工具的特性,才能发挥出优势效应。
另一个典型样本是民乐艺术。在传统艺术门类中,民乐出发较早、走得更远,其线上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并已开始向线下移植。在哔哩哔哩网站的跨年演唱会上,琵琶演奏家方锦龙的表演成为爆点,当民乐、爵士乐、电音等音乐混搭,古曲和动画、电影主题曲串烧,传统艺术的时尚之美尽显。而在北京民族乐团的新年音乐会上,几首流行音乐曲目、游戏配音演员的朗诵,成为吸引年轻人走进音乐厅的契机,现场气氛的火热,让乐团对未来充满期待。民乐近两年不断走红,正是由于内容与形式的大胆跨界、年轻态表达,在年轻人心目中,民乐已经打上了“时尚”“酷”的标签这不仅惠及线下演出,还催生出综艺节目《国乐大典》和影视剧《闪光少女》等以民乐为主要元素的作品,使传统艺术的魅力真正融入了日常生活。
民乐的发展轨迹和近来“云”文艺的经验,还彰显出艺术传播者的重要性。大众走近传统文化艺术,需要更多专业的“引路人”。
传统艺术借助互联网发力,早已有之。但主要是少数从业者的个人行为,有机会亮相的,也多为业界名家。而此次“云”文艺热潮,主要特征就是规模化、专业化,将名家名角这“一棵树”背后的整片“森林”都拉入互联网这个新场域。一些在舞台上不那么受关注的配角和行当成为网红,一些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年轻演员有了更多施展空间,一些靠艺术家“单打独斗”无法实现的创意,在全团的倾力合作下得以完成。正是大量专业“引路人”的集中涌现,将普通人与传统艺术的距离拉近了一大步。未来,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艺术从业者都应时刻保有“引路人”的自觉,在普及传播方面持续发力。
网络受众的年轻化以及审美的多元化,一直在推动传统艺术,但新生态的形成需要时间,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引起质变。“云”文艺热潮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契机,成为传统艺术转型的一副催化剂。不难预见,那些适应了新生态的演出院团,会将新的创作思维、表达方式和发展理念带到线下,最终实现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活化传统艺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领略艺术之美,是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使命。
(摘编周飞亚朱悦华《传统艺术“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 )
A.内容与传播工具的特性是否契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统艺术是否受到观众欢迎。
B.琵琶演奏家方锦龙的表演成为爆点,通过新的方式彰显出传统艺术的时尚之美。
C.在传统艺术门类中,民乐率先求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D.“云”文艺热潮加速了传统艺术转型,为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当下各类传统文化艺术出现的新面貌、新潮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将戏曲和民乐比较,论证了二者在“云”端的表演内容及表现形式的不同。
C.文章介绍了民乐的发展轨迹和近来“云”文艺的经验,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
D.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未来,既有对传统艺术现状的分析,也对其发展提出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艺术在表演内容、表现形式及传播场域上下功夫,才能“活”起来。
B.民乐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大胆跨界,被年轻人打上了“时尚”“酷”的标签。
C.如果有传统艺术从业者的自觉引领,就能让普通大众走近传统文化艺术。
D.网络受众的年轻化和审美的多元化,推动传统艺术的演变,形成了新生态。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所说的“__________”表达了对自己整天思索的反省,以“__________”一句则指出自己曾经踮起脚远望的不足。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一句写出阿房宫走廊蜿蜒曲折的样式,而“________”一句则指出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的特点。
(3)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作者对自己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的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借古讽今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 果不能以秦亡为戒,仍会重蹈历史覆辙。
(3)《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蜀汉处在危急存亡的时刻,从反面劝诫后主刘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堵塞臣子们忠言劝谏的道路。
(2)《琵琶行并序》中表现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绘刚登上泰山后所看到的雪景。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诸葛亮无意功名,淡泊名利。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边塞沙漠的黄昏景象。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作者身居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告诉人们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同时也是从听者感受的角度写乐曲声中止时的效果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12、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在此基础上他还要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2)《论语》借助松柏来表达什么样的人是君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提出的儒家接人待物之道德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①庙里低含雨,宋玉②宅前斜带风。
不嫌③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④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注)①巫娥,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②宋玉,战国楚国人,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仕途坎坷,政治上终不得志。③不嫌,一作“莫将”。④与桃花,一作“感杏花”。
本诗的颔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为人叹服。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仪事。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官。应历间,累迁翰林学士,出入禁闼十余年。保宁间,兼政事舍人,数延问古今治乱得失,奏对称旨。上多昉有理剧才,改南京副留守,决讼平允,人皆便之。迁工部尚书,寻改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顷之,拜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乾亨初,监修国史。统和元年,告老,不许。进《尚书·无逸篇》以谏,太后闻而嘉奖。二年秋,诏修诸岭路,昉发民夫二十万,一日毕功。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八年,复请致政。诏入朝免拜,赐几杖,太后遣阁门使李从训持诏劳问,令常居南京,封郑国公。初,晋国公主建佛寺于南京,上许赐额。昉奏曰:“诏书悉罪无名寺院。今以主请赐额,不惟违前诏,恐此风愈炽。”上从之。表进所撰《实录》二十卷,手诏褒之,加政事令,赐帛六百匹。九年,荐韩德让自代,不从。上以昉年老苦寒,赐貂皮衾褥,许乘辇入朝。病剧,遣翰林学士张干就第授中京留守,加尚父。卒,年七十五。上嗟悼,辍朝二日,赠尚书令。遗言戒厚葬。恐人誉过情,自志其墓。论曰:景宗之世,人望中兴,岂其勤心庶绩而然?盖承穆宗醟虐之馀,为善易见,亦由群臣多贤,左右弼谐之力也。室昉进《无逸》之篇,郭袭陈谏猎之疏,所谓仁人之言, 其利溥哉。
(节选自《辽史》卷九)
【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
B. 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 度修/明朝无异议
C. 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
D. 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名称,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
B. 民夫:被征募服劳役的农民。古代农民还有拙荆、黔首的称呼。
C. 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君主,解除政务职责,辞官退休。
D. 手诏:皇帝亲笔写的命令,然而后期帝王的手诏常常由人代笔。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室昉潜心治学。他二十多年足不出户,一心研学,竟然到了同乡人都不认识他的地步。
B. 室昉善理政务。他善于处理繁难事务,能够公平合理判决案件,能够让大家觉得满意。
C. 室昉心系百姓。他整治公害和积弊,知无不言,力求降低赋税,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
D. 室昉摒弃陈习。他遗言严禁厚葬,担心皇帝为他撰写墓志铭赞誉过度,自己亲自操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保宁间,兼政事舍人,数延问古今治乱得失,奏对称旨。
(2)室昉进《无逸》之篇,郭袭陈谏猎之疏,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15、古代许多诗词作品,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请鉴赏本单元诗词中的写景艺术,参照其写景的相关手法,写一段文字,借景物描写表达某种思想情感。不少于300字。
(链接1)
柏舟
《诗经•邶风》
泛彼柏舟①,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②我无酒,以遨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③。亦有兄弟,不可以据④。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⑤。
忧心悄悄⑥,愠于群小。觏闵⑦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⑧。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⑨?心之忧矣,如匪澣衣⑩。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链接2)
采薇
《诗经•小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①之故。不遑启居,
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②维何?维常③之华。彼路④斯何?君子⑤之车。戎车既驾,四牡⑥业业⑦。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⑧。君子所依,小人⑨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⑩。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链接3)
湘江曲
张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
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
白茫茫鹧鸪飞。
(链接4)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链接5)
野夕答孙郎擢①
何逊②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
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馆无宾客,幽居乏欢趣。
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何逊(472?—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梁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曾任水部郎、仁威庐陵王记室等职。
(链接6)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链接7)
水夫谣
王建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链接8)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①
黄庭坚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②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③群羊置莫问,叔度④千顷醉即休。
谁倚舵楼吹玉笛,斗杓⑤寒挂屋山头。
[注]①此诗为诗人离京赴太和县任时告别友人之作。黄十七:黄介,字几复。②涴:污染。③初平:黄初平,《神仙传》曾记其牧羊成仙之事。④叔度:东汉黄宪,志向高洁,不应官府征辟,时人赞其气度“汪汪若千顷陂”。⑤斗杓:北斗星。
(链接9)
满江红①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①此词为词人游宦泊船桐江时所作。②长川: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曾随曹操出征,有《从军行五首》记其事。
(链接10)
念奴娇
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①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②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③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注]①闹红:盛开的荷花。②三十六陂:这里指很多水塘。③菰、蒲:都是水草。
(链接11)
秋兴八首(其二)
杜甫
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
画省③香炉违伏枕④,山楼粉堞⑤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链接12)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链接13)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