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选出对“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料想到秦王特意用欺诈的手段假装着给赵国城邑,赵国实际上不能得到。

B.蔺相如猜想秦王故意装作给赵国城邑,实际上不可能得到。

C.蔺相如料到秦王故意用欺骗的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赵国实在不可得。

D.蔺相如料到秦王只不过是用欺诈的手段假装着给赵国城邑,赵国实际上不能得到。

2、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②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③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A.比喻             拟人             设问

B.比喻             对偶             反问

C.对偶             拟人             设问

D.对偶             比喻             反问

3、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 而耻学于师

C.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 吾从而师之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能书而欲搁笔   竟:完成

B.必不能失吾之悲   禁:禁止

C.使之我   肖:像

D.汝幸而我   偶:婚配,嫁给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以饥馑   批大隙,导大窾,其固然

B.为国礼   爪其肤验其生枯

C.就有道正焉   根拳土易

D.大国之间   风舞雩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稻   香

符浩勇

李群忙完应酬,从亿丰商厦出来时已是晚上八点。他刚步入中年,却已是省城商业总公司的副总经理。这次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应聘者各显神通,各个途径的招呼铺天盖地,让他应接 不暇。而二十多年前,他只身来到这座城市,却是举目无亲……

那年,家乡遭荒,娘给他一个地址,让他进城找一个叫贾良的人,说他在家乡当过知青, 会帮忙的。走的前夜,他和青梅竹马的稻香道别,他动情地说:“等我在城里站稳脚,就回来接你。”稻香却婉拒了:“你进城去了,就好好地奔前程,别惦记我了。”说罢转身就走。他没有去 追她,却暗暗下了决心,在城里有出息了一定好好待她,就像他曾发誓不会忘记秋天田野的稻 香。

次日,他挤上客车一路颠簸到了省城,好不容易辗转打听,来到一家门前。他敲开门,门 里挤出一张中年男人的长脸,警惕地盯着他:“你找谁?”他说:“我来找贾良,他在我的家乡 当过知青……”那张长脸皱了皱眉说:“贾良不住这里了,他早搬走了。”他急忙问:“那他搬到 哪里去了?”长脸回答说:“城里这么大,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针,哪里去找他,你还是回家去 吧。”说罢关上了门。

第二天他去找工,准备先挣回家的盘缠。他走过几条街道,问了好多家店铺,也没找到工 作。他饥肠辘辘,看着店铺里熏蒸出笼的包子,记起了家乡田野的稻香。忽然,他发现一个七 八岁的小女孩在街边哭着,看样子显然是迷了路,一副又饿又怕的样子。许多人停下来看她, 却又都走开了。他想起小时候有一次稻香上山打柴迷路的情景,就上前去,用他身上仅有的钱 买了一块烧饼给了她。女孩不哭了,跟着他又拐过一个街口,却说不清家到底在哪里,他正焦 急,女孩的父亲突然出现,问清缘由后,对他谢天谢地。他已身无分文,正犹豫要不要索要回 家的路费,没想到女孩儿的父亲问:“你是进城找工作的吧?要不到我们公司来干吧。”他喜出 望外,差些流泪跪了下去。

在公司,他勤勉、上进,很快便在对外营销方面独当一面。在一次公司收购兼并另一家公 司时,他在一张人员花名册上看到了贾良的名字。起初他还想天下之大,同名同姓的人多了, 等真正见到贾良时,发现居然正是当初自己刚进城时敲门后见到的那个长脸的中年男人。贾良 见到他时,脸也“唰”地红透了,不敢正视他。

如今二十年过去,李群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有了一个温馨而安逸的家庭,妻子勤勉贤 惠,女儿争气上了大学。尽管这些年在城里打拼滚爬,疲于奔波,但每当驱车回到居住的小区, 看到楼上亮着柔和灯光的窗户,还有妻子倚窗期待的身影,他就感到无限幸福和温暖。

他开车缓缓滑进车库,刚走出来,就有个女孩儿上前拦住他。他认为是为这次公司招考找 他的,故作惊讶地问:“你找谁?”

女孩儿说:“我来找李群叔,是我娘叫我来的,我娘叫稻香。”他凝眼一怔,仿佛看到稻香 轻盈的身影。刚进城两年时,他回家乡,还带了城里的礼品去见稻香,她却已经嫁人了,山里 的风霜削走了她的俊俏,她衷心祝贺他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再后来,母亲过世,他就很少回家乡了。这些年因为业务忙于应酬,一次次盛宴的记忆荡然无味,也早忘却秋天田野的稻香。现 在莫非家乡又遭了灾,稻香才想起了他,让女儿来投靠他?眼下已不是二十年前了,农民工涌 进城来,就业的机会极少,竞争非常激烈。况且找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她要住多长时间? 家里的房间也不宽敞。他不动声色地对女孩说:“李群已经不住这里了,他早就搬走了。”女孩 儿急问:“那他搬到哪里去了?”他说:“在城里,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针,你找不到他的,还 是回家去吧。”刚一说完,他就觉得这句话似曾耳闻,竟出自自己的嘴里。

女孩儿向他道谢准备离去。他忽然想起贾良。他心里一抖,记起稻香当年的温情,对女孩 儿说:“刚才没认出来,我就是你李群叔,先进家里住下吧,进城找工作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

女孩儿听了,向他嫣然一笑,说:“李群叔,你误会了,我不是来找工作的,我去年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上班,这次家乡要修大桥,我回去了一趟,我娘让我给你带土特产来了。” 他听了很羞愧,一脸窘态。待女孩走后,他忽然记起前不久接到过一张家乡的庆典请柬,

他原打算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但此刻他决定了,不管多忙也要回一趟乡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李群发誓在城里站稳脚就回去接稻香时,稻香的婉拒表现了她的清醒,也暗示她有独立的个性,这与下文稻香的女儿并不是寻求李群帮忙的情节照应。

B. 小说写贾良后来见到李群时,“脸‘唰’地红透了”,这一神态描写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出贾良由于当初自己欺骗李群,现在露馅儿而导致的窘态。

C. 李群早已忘记了恋人稻香,对她不复有当年的爱怜之情,再加上自家的房间不宽散,所以不肯收留稻香之女,而他所说的话竟和当年贾良说的一样。

D. 李群本来是不肯参加家乡的那个庆典的,但后来却决定无论多忙也要回去一趟,说明他惭愧于自己在稻香的女儿面前的言行,改变了错误的处世态度。

2小说的主要写作目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借贾良这一人物来突出小说的写作目的的?请简要分析。

3李群帮助小女孩儿的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极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反思、悔悟和庆幸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作者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为伴的闲适生活。

(3)《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回家后,四处走走看看,看到云从山头冒出,鸟飞回巢中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任选6空)

(1)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之学者必有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余韵徐歇。

(4)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6)无人信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

(7)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他人作嫁衣裳。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肯定人民的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3)在《阿房宫赋》中,文末总结秦灭亡的教训,并借以讽今,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从秦的灭亡中吸取教训,仍要重蹈历史覆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推崇从师的优良学风,其中点明写作《师说》的直接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一句写出了南朝宋文帝的惨败,和前面写其父刘裕如虹气势的诗句“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批判。

(3)《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也要有所凭借。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言其极目万里且声闻遐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表现自己政治上高瞻远瞩,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蜀道难行,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

(3)《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在横线处默写出正确的语句。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___

(2)《阿房宫赋》里写宫女们盼望皇帝前来的语句是:雷霆乍惊,_____;辘辘远听,__________

(3)《阿房宫赋》里写强大的秦国瞬间被推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阿房宫赋》最后,警示当朝统治者,如果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将重蹈秦灭亡之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后出塞五首(其二)

杜甫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注)①东门营: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明征兵的地点。②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③悲笳:静营之号。④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描写部伍生活的五言古体诗,从本诗题目可以看出,杜甫的“后出塞”诗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B.开头两句交待新兵入伍的时间、地点及出征的去向,一“朝”一“暮”,反映出军旅生活特有的紧张多变的气氛。

C.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勾勒出军旅生活的多重画面,创设苍凉悲壮的氛围,以悲笳阵阵,表达战士们反战思乡之情。

D.这首诗的结尾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新兵初入军营的好奇和对统兵将领的称赞,也暗含作者对朝廷黩武开边的讽意。

2这首诗勾画出哪几幅军旅生活的图景,各突出了军队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智兴,字匡谏,怀州温人。少骁锐,为徐州牙兵,事刺史李洧。洧弃李纳,挈州自归。纳怒,急攻洧。智兴能驶步,奉表不数日至京师告急,德宗出朔方军五千击纳,解去,自是为徐特将。讨吴元济也,李师道谋桡王师,数侵徐救蔡。节度使李愿遣智兴率步骑拒贼。其将王朝晏方攻沛,智兴逆击,败之,朝晏脱身保沂州。进破姚海兵五万于丰北,获美妾三人智兴曰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即斩以徇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夜战狄丘复破之累迁侍御史。元和十三年,伐师道,智兴以步骑八千次胡陵,与忠武军会,以骑畀其子晏平、晏宰为先锋,自率军继之。坏河桥。收黄队,攻金乡,拔鱼台,俘斩万计。贼平,进御史中丞。明年,召还为沂州刺史。长庆初,河朔用兵,加检校左散骑常侍,充武宁军副使、河北行营诸军都知兵马使,帅兵三千度河。属朝廷用崔群为武宁节度使,群畏智兴难制,密请追还京师,未报。李㝏攻宋州,智兴悉锐师出宋西鄙,破之漳口。㝏平,加检校尚书左仆射。李同捷以沧德叛,智兴请悉师三万赍五月粮讨贼,诏拜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沧德行营招抚使。既战,降其将十辈、锐士三千,遂拔棣州。诸将闻,战愈力,遂有功。入朝,燕麟德殿,赐予备厚。册拜太傅,封雁门郡王,进兼侍中。改忠武、河中、宣武三节度。卒,年七十九,赠太尉。

(节选自《新唐书·王智兴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获美妾三人/智兴曰/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即斩以徇/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夜战狄丘/复破之/累迁侍御史

B. 获美妾三人/智兴曰/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即斩以徇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夜战狄丘/复破之/累迁侍御史

C. 获美妾三人/智兴曰/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即斩以徇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夜战狄丘/复破之/累迁侍御史

D. 获美妾三人/智兴曰/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即斩以徇/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夜战狄丘/复破之/累迁侍御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表,古代文体,给皇帝的书信,奏章,用于较重大的事件。“奉表”即“上奏章”。

B. 王师,即天子的军队,杜甫有“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的诗句。

C. 御史中丞,主要负责将百官的奏章呈递给皇帝等事务,职位略低于侍御史。

D. 册,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册拜”即以册书授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智兴勇猛敏锐,能快速行进。刺史李洧率徐州归顺朝廷,受到李纳的攻打,王智兴迅速到京城告急,朝廷发兵击败了李纳。

B. 王智兴听从调遣,常能克敌制胜。接受节度使李愿的命令,率领步兵和骑兵抵抗贼军,在沛县击败了前来攻城的叛将李师道。

C. 王智兴屡立战功,深得朝廷器重。朝廷出兵河朔,任命他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充任武宁军副使等职;崔群请求朝廷把王智兴调回京师,朝廷没有答复。

D. 王智兴忠于朝廷,主动请缨平叛。李同捷占据沧德反叛,王智兴请求率领军队前去讨伐,交战后,降服敌将和精兵,攻占棣州,取得成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智兴以步骑八千次胡陵,与忠武军会,以骑畀其子晏平、晏宰为先锋,自率军继之。

(2)既战,降其将十辈、锐士三千,遂拔棣州。诸将闻,战愈力,遂有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引用此句,运用比喻论证方法,把六国用土地贿赂秦国的事实和导致灭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请你也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简单论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2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