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撤换 暮色 横七坚八

B.清晰 严历 腾云驾雾

C.纪念 奥秘 通情打理

D.洋溢 修补 摇头晃脑

2、对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么漂亮的房屋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呢?它们是用各种各样的塑料,轻质高强度的钢丝,玻璃纤维和轻金属建造的。而房屋的主体结构材料则是用“新世纪混凝土”轧制成的。“新世纪混凝土”的强度比钢材还要大,重量却比木材还要轻。

A.介绍未来房屋的漂亮外观

B.介绍未来房屋的建造材料

C.介绍未来房屋的建造过程

D.介绍未来房屋的内部构造

3、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巴学园的“巴”徽记表达校长希望孩子们在   两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A.品德和智力 B.身体和心灵 C.身体和智力

2洛基作为豆豆的朋友,和她一起分享快乐与成长,带给了她很多难忘的时光,请问书中的洛基是  

A.男孩 B.女孩 C.牧羊犬

4、[字义]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字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路着溪流。(“迎”字说明了作者是逆着溪流往山上去)

B.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把老鼠等出来不可!(“非”体现了猫十分尽职,也表达了作者对猫的赞赏)

C.逢老媪磨铁杵。(“方”的意思是方正,说明了老媪把铁杵磨成了正方形)

D.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了回来。(“压”字说明了敌人的炮火猛烈,我军受阻难以前行,写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抚摸  下跪  捶打

B. 玩强  脱身  招惹

C. 混乱  握手  摔倒

D. 掐住  念书  年级

6、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你的启示是:(   

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先人后己。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去拿取。

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

7、班级举行“中国神话故事会”,下列故事不适合的是( )

A.《盘古开天地》

B.《女娲补天》

C.《夸父逐日》

D.《普罗米修斯》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成语填空。

____________ 眉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地裂

窃窃____________ 刚正____________ 呼风____________

划波浪线的词语让我想到《______________》这本书中的___________(谁)。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_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3】三、四句诗,是写诗人追思那个叫_______的楚霸枭雄,追随__________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一个“______”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

【4】这首诗起笔落处,__________,力透人__________,直指人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优雅的清洁工

在我住的县城,有一位年轻的清洁工,他每天早上拉着垃圾车经过我家门前时,我提着垃圾袋向他走去,他总是微笑着,在垃圾车旁,优雅地做一个请的姿势,就像在说“欢迎光临”。

   他总是打扮得很整洁,甚至是时髦,干干净净的,像是在做一件很体面、荣耀、骄傲的事。有一次,我还看见他对准了地上的一个烟蒂,摆出打高尔夫球的姿势,一杆把烟蒂打入离人两三步的簸箕里,还顽皮地给我扮了一个鬼脸……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正值青春年华。只知道他原来在宾馆当迎宾先生,后来因为老父亲病了,回老家照顾病人,同时兼做了一名清洁工。

与垃圾打交道中,他总能抱着一颗感激的心,因为有事做是最重要的。被他优雅、自信、有礼的言行所感动,每次倒垃圾时,我都不忘说声“谢谢”。对此,他很激动,他说,他永远不会看轻自己,但仍然在乎别人的尊重与肯定。

他把“劳动”演绎得尊贵无比。

一天见他一次,真是三生有幸。因为,他不仅帮我们带走了垃圾,也净化了我们日渐蒙尘的内心。

【1】读短文第一自然段,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并提出一个问题,写下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时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回答,除扫烟蒂外,从哪里还可以看出清洁工的“优雅”?

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一谈你对“优雅”一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认真读短文,为什么作者说“一天见他一次,真是三生有幸”?请你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6】读了这篇文章后,请谈谈你对劳动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文中把________比作城墙,形容浪头_______

2文中画线的改为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好吗?说说为什么?

3这段话描写出了潮来之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童年的泥巴

梦里多少回走进故乡,走进满目青山的孩提年代。那条清澈的小河还是往昔的模样吗,那群泥猴儿一样的乡下孩子,还在玩着河泥、唱着清亮亮的童谣吗……“捏呀捏,捏个小巴狗,摇摇尾巴跟娘走;捏呀捏,捏只大花猫,捉了老鼠喵喵喵……”

这风一样的日子哟!

天蓝蓝,水蓝蓝,风儿轻轻,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乡下孩子终于盼来了放秋假的日子,三五成群撒欢儿奔向那片白亮亮的西河滩。河床大片大片裸露出来,积着一层层油汪汪的黑泥、红泥,这些泥巴黏性极好,是我们捏泥人、做泥哨的绝好材料。

我们光着小脚丫,在滑腻、舒适的泥里踩呀踩,踩出积在底下更黏的泥巴,一捧又一捧运到河滩上。我们用一双灵巧的小手捏来捏去,还一边咿咿呀呀地唱着脆生生的童谣:"捏呀捏,捏个大的你看看。这个家伙力气足,帮助阿爸把田犁……”不长时间,一头水牛捏了出来。我们一个个咧着嘴,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乐得直蹦高。一会儿,那边露着一排白牙的“黑泥鳅”吹起了刚刚晒干的红泥哨儿,顿时,满河道回响起清亮亮、脆生生的童谣,为秋日沉寂的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机。

饿了,累了,我们这些孩子自有妙法对付:“扑通扑通”扎进小河,在水草丛中随便抓摸几把,总会有意料之中的收获。将自己收获的野味开膛破肚冲洗干净,把事先带来的食盐均匀地撒上,采来碧绿的荷叶裹了,挖了干净的优质红泥密封,然后投入一堆旺旺的野火中烧烤。时候差不多了,一缕缕奇异的香气直往鼻子眼儿里钻。这时,那边一伙送来了泥烤的鲜花生、老地瓜、青皮玉米棒子。在河滩上摆下野餐,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吃得爽口舒心……

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

(选文有删改)

【1】短文主要写了“我”童年快乐生活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__”句子中的“盼”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撒欢儿”一词体现了_____________

【3】画“ ”句子中的“黑泥鳅”指的是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能够体会到“我们”童年生活的___________

【4】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与短文第2自然段“这风一样的日子哟!”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

B.短文第4自然段,引用捏泥人、泥物时唱的童谣,既风趣幽默,烘托了主题,又增强了短文的感染力。

C.“这风一样的日子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将童年的时光与风联系在一起,更加形象地表现了童年时光的美好和短暂。

13、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

他们的屋后(倘   淌)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   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下面画“√”。

【2】选段描绘了两个场景图,请分别给图取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又是指的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令人怀念的少年小英雄

芦荡小英雄

微山湖,芦   丛,这里本来就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地方,再加上小英雄牛娃捉弄小鬼子的故事,真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天,日本鬼子要从莲花镇给土地庙据点的敌人补充一批枪支。我区委接到这个情报后,立即派区武装小分队老马去小鲁庄组织民兵,中途截击敌人,夺取枪支。放鸭的小牛把送枪的鬼子和伪军引诱到芦苇丛里的蛤蟆   湾,老马和民兵们一举歼灭了敌人。

小铁头夺马记

骑马奔   是许多孩子的向往,当一名小骑兵跃马扬刀多威风啊,何况小铁头夺的是鬼子队长的马呢! 

日本鬼子到刘家庄来搜捕八路军伤员,儿童团员小铁头决定去报告八路军骑兵连。路远来不及,他大胆的夺了鬼子队长的大红马,奔向骑兵连驻地。敌人出动自行车队猛追,小铁头催马过营地,闯岗楼,渡运河,把敌人引进骑兵连的埋伏圈一举   灭,小铁头最后也成为一名英勇的小骑兵。

海娃(鸡毛信)

送情报是小英雄最常见的任务之一,而海娃送的插着鸡毛的信显然是这类故事中最受欢迎的。 

儿童团长海娃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一次,他替抗日游击队送一封紧急重要的信,路上遇到了敌人。敌人把他捉起来,要他带路。海娃一心想完成送信的任务,机智的和敌人展开了斗争。最后他冒着危险甩开了敌人,把信送到了。八路军根据这封情报,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1)给加点的字注音。(5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据点——

歼灭——

3各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少年英雄的事迹。(3分)

芦荡小英雄牛娃:  

小骑兵小铁头:  

儿童团长海娃:  

(4)读了这几则少年英雄故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3分)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下列不同地域的造人神话,你觉得哪个更神奇?为什么?

①中国神话说,最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于是她就把绳子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②澳大利亚神话说,创世者在树皮上面放了些调好的泥土,先造成一个人形,然后,使劲往他们的嘴里、鼻孔里和肚脐里吹气,这些小人立刻动了起来。

③希腊神话说,普罗米修斯用泥土和河水调和,按照天神的模样,捏成人形。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了善与恶两种性格,将它们封进人的胸膛里。而他的朋友智慧女神雅典娜向泥人吹进了神气,使他们获得了灵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在今年的寒假期间,读了一篇童话故事《野天鹅》。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故事中的艾丽莎经历了很多磨难,救出了自己的哥哥们。读了这篇故事之后,我的心晴久久不能平表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四处错误。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四大节日,龙舟赛是舞钢市端午节期间最繁重的节庆活动。这一天。龙泉湖上激情燃烧,号子声、锣鼓声、加油声,声声不息,振动云霄。

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语段中的错误(4处错误)。

学校的课外活动真是五花八门。夏天,我们到菜地里观察黄瓜、西红柿、玉米、茄子的生长。秋天,我们带领老师到公园里欣商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文苑。

题目: 吸引了我

提示:大自然是个万花筒,丰富而多彩。它的奇妙充满无穷的吸引力。是什么引了你呢?是一株小草、一只鸟儿,是一种现象、一次实验,还是……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作文不少于300字;

(2)要写出被吸引的原因,写清楚自己的感受;

(3)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