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句子,“之”用法与“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

A. 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

B.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C.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 佯狂不知所之者

2、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理解: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理解: 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C.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理解:承继先前的基业,由于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

D.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理解: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3、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晒笑   千乘(shèng   珠砾   剽(piáo)掠

B.草芥   沂()水   锱珠   暴(bào)霜露

C.谗言   喟(kuì)然   逦迤   囷囷(qūn)焉

D.殆尽   赂()秦   娇固   直栏横槛(kǎn

4、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④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⑥连辟公府不就

⑦何以知燕王 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⑨使快弹数曲 ⑩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①⑩/②⑤/③⑨/④⑦/⑥⑧ B.①⑧/②⑤/③⑨/④⑦/⑥⑩

C.①⑩/②③/④⑤/⑥⑧/⑦⑨ D.①⑧/②③/④⑤/⑥⑩/⑦⑨

5、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②   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摒弃功利性③   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④  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 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  ⑥ 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A. 其实这 而   要 确定 所以 /

B. 这其实 / 能 认为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却   会   / 可能   就是

D. 这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

茹志鹃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主攻团的团长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支援。

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地自个儿向前走了。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

很久没有赶上他,我的双脚胀痛得像火烧。我向他提出休息一会儿后,自己便坐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地方坐下,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凭经验,我晓得这一定因为我是个女同志。我着恼地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他立即张皇起来,局促不安,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我们到了包扎所,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不一会儿,我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却是空空的。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

我们走进院子里,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我看她头上已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

她拿出来的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斯”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①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那位新媳妇也来了,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半夜,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我就把他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他为了救我们,自己一下子扑在冒烟的手榴弹上……”

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一张熟悉的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我强忍着眼泪,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

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②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小战士的脸。

(1958年3月,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选材颇具匠心。它是战争小说,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激烈,而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前沿包扎所里的故事。

B.通讯员肩上的步枪筒里先前插了几根树枝,后来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小战士的天真、乐观、热爱生活。

C.这篇小说人物刻画都从外貌描写开始,通讯员“高挑挑的个子”,新媳妇“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

D.这篇小说结构细致紧密,前后照应,浑然一体;描写紧扣人物,个性鲜明;文字繁简适当,浓淡合度,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文中两处划线句分别表现了新媳妇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百合花”为题,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封狼居胥,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______,春光融融;______,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4)____________,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留客住

柳永

偶登眺。凭小阑、艳阳时节,乍晴天气,是处闲花芳草。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烟村院落,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

旅情悄。远信沉沉,离魂杳杳。对景伤怀,度日无言谁表。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从词人登楼远眺写起,描写了艳丽明媚的季节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丽明快的基调。

B. “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出云雾散去、远山重重,南海浩瀚无垠的壮阔画面。

C. 上阕最后结句“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中的数声鸟鸣引出下阕开头的“旅情悄”,引出了作者心中的无限情思。

D. 这首词延续了柳永一贯的婉约词风,注重铺叙手法的运用;下阕“沉沉”“杳杳”“盈盈”“隐隐”等叠词的应用,使词作韵律悠长、情感真挚动人。

2这首词与《雨霖铃》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字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慈父背 “见+动词”偏指一方

B.而刘夙疾病 缠绕

C.责臣慢 拖延

D.门衰薄 命运

【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说正确的是( )

A.期功,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

B.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C.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后作一般读书人的泛称。

D.太子,中国古代帝王的长子,是王朝中王位或皇位的继承人,又称王储、皇储或储君。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所陈之情,有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还有对祖母刘氏的孝情等。

B.文章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有不事二主之心。

C.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D.文章层层推进,直截了当,情真意切地陈说了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的百态千姿,人生的喜乐顺逆,让我们爱恨歌哭,让我们体味面对。

请以“总有一个理由让我微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主旨明确,感情真挚,思路清晰,书写工整,符合文体要求,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