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用诗笔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和感受,全面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段时期的社会现实,其作品被称之为“诗史”。

B.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他与元稹并称“元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C.“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师说”即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D.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被后人称为“亚圣”,主张“性恶论”;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主张“性善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3、下列对修辞格的运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合把清浊分辨”中的“清浊”是借代,代指是非。

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中的“盗跖”“颜渊”是借代,代指坏人、好人。

C.“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是对比。

D.“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是拟人.

4、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关汉卿,元代戏曲家,被成为“曲圣”。代表作有杂剧《窦娥冤》,散曲《一枝花·不伏老》等。

B.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剧本由曲、白、词三部分组成,剧本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角色有末、旦、净等。

C.《窦娥冤》中用到“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亢旱三年”四个典故,分别涉及的人物是周朝的苌弘、神话中的杜宇、战国的邹衍、汉朝的孝妇。

D.《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 衔接剧情)。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

5、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译:女子的心情很不爽快,因为男子的所作所为背离初心。

B.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译:人在与他人相处中,很快地就度过一生。

C.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译:将要有所作为大展宏图时,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得到安定。

D.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译:盘庚迁都殷地,连百姓都相互抱怨,并不特别是朝廷的士大夫啊。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猪年大年初一当天,8部电影集体上映,当日票房超14亿元,创国内单日票房新高。如今,过年看电影,已成为很多人春节的“必选项目”。

“科幻”成为今年春节电影档主题词。据国家电影资金办初步统计,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映5天,成为领跑春节档的票房“黑马”。而充满科幻元素的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紧随其后。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成为各地的一项新年俗,很多影城春节期间日均上座率增长十分明显。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有超过1.1亿人次到电影院观影,全国电影票房超过50亿元。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说,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满足了观众多样化、差异化观影需求。

(摘编自于佳欣《变化中彰显中国发展活力——透视过年方式之变》,2019年2月11日新华网)

材料二:

《流浪地球》票房已超30亿,收获了票房,也收获了口碑,展现了中国人全球意识的不断增强。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中国电影开始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认为:“中国电影历史题材多、现实题材正在崛起,但未来题材一直未有突破。《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极大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与好莱坞不同的是,中国科幻是把整个人类当作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说:“‘带着家园流浪’,这样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认为,该片充满着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义,既有家园情结,又透视出家国情怀。

《流浪地球》的热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观众的如潮好评中,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在走向成熟,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摘编自牛梦笛《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2019年2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根据有关数据,截至2月10日18时,春节档内地电影票房累计超过55亿元,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均破10亿元:《流浪地球》票房19.24亿元,《疯狂的外星人》票房14.10亿元,《飞驰人生》票房10.13亿元。

实际上,票房创造历史新高并不让人意外,其背后是我国迅速增长的文化市场。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6万家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占我国2018年GDP的十分之一,可见我国文化产业体量庞大;同时从8.2%的增速来看,也高于GDP6.7%的增速,其中文化服务业34454亿元,增长15.4%。

距离普通民众最近的文化产业消费,就是电影市场。电影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市场的火爆体现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我们从中捕捉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消费信号,即我国居民已经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产业的消费,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可逆转的消费新趋势。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代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当前文化产业规模扩张迅速,我们依旧缺乏一些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当然了,推动文化领域全产业链发展,有关部门也需要发挥作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打破文化企业发展的种种束缚,释放出文化企业的真正生产力。我国一些文化事业单位集聚了很多的人才等资源,有着非常强的实力与基础,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的“压舱石”,激活这些资源必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上台阶,其中不少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或将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的龙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正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在不断扩张文化产业规模的同时,还应深度挖掘IP价值,建立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外媒评《流浪地球》称,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好莱坞式“太空竞赛”,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培育出更多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

(摘编自盘和林《春节档电影票房超55亿,我们还缺点啥》,2019年2月11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猪年春节期间,有关观影人次、电影票房和上座率等统计数据显示,看电影已成很多人过年时的一项必选项目。

B. 猪年春节档的8部电影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电影行业相关人士认为这已经能够满足观众的各种需求。

C. 《流浪地球》的导演认为该片表现出的家园情怀不同于好莱坞科幻大片,专家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

D. 材料中专家对《流浪地球》的热映有各种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解读,但他们都认同该片具有极大的正面价值。

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居民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产业消费是我国电影市场火爆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B. 我国一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种种束缚一旦打破,释放出文化单位的真正生产力,必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C.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体量庞大,2018年营业收入占当年GDP的十分之一,文化产业15.4%的增速更是GDP6.7%增速的两倍多。

D. 《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在猪年春节档收获了口碑和票房,外媒认为它是中国电影业加入好莱坞式“太空竞赛”的开始。

3以上三则材料都报道了《流浪地球》的票房情况,它们报道的意图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起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⑵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⑶《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孤独凄凉,便觉时光难捱,而在《醉花阴》也有极类似的情绪传达,那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雨霖铃》中写留恋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永,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了诗人南征途中所见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颔联“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首联中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有先扬后抑的效果。

C.颈联“南征日”对“北望心”,为流水对,且两句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更衬托出诗人对国家的失望。

D.尾联“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两句正是诗人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思想以及悲剧命运的总结。

【2】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简要回答。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延鸾,字翔仲,饶州乐平人。甘贫力学,既冠,里人聘为童子师,遇有酒食馔,则念母藜藿不给,为之食不下咽。登淳祜七年进士第,调池州教授。宝祜三年,迁太学录,召试馆职。时外戚谢堂厉文翁、内侍卢允升董宋臣用事,廷鸾试策言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大与时迕,迁秘书省正字。初,丁大全令浮梁,雅慕廷鸾,弥欲钩致之,廷鸾不为动。试策稍及大全,及廷鸾当轮对,大全私谓王持屋往间焉。廷鸾素厚持屋且同馆,不虞其谍也,密露大意。持垕绐曰:君犹未改秩,姑托疾为后图乎?延鸾曰:此微臣千一之遭,其何敢不力。持垕以告大全,及候对殿门,格不得见。翼日,以监察御史朱熠劾罢。宋臣遣八厢貌士索奏稿,稿虽焚,闻者浸广,而廷鸾之名重天下。开庆元年,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景定元年,兼沂靖惠王府教授。时大全党多斥,宋臣尚居中,言路无肯言者,诸学官抗疏,疏上即行。会日食,与秘书省同守局,因相与草疏。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宜无与以重吾过廷鸾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越数日,宋臣竟坐谪,徙安吉州。兼权枢密院编修官。时贾似道自江上还,位望赫奕,廷鸾未尝亲之。度宗初年,诏询故老,专以修攘大计叩之赵葵。葵极意指陈曰:老臣出入兵间,备谙此事,愿朝廷谨之重之。似道作色曰:此三京败事者。廷鸾每见功赏稽迟,将校不出死力,于边阃升辟,稍越拘挛。似道颇疑异己,黥堂吏以泄其愤。及辞相位,帝恻怛久之曰:丞相勉为朕留。廷鸾言:陛下与元老大臣惟怀永图,臣死且暝目。顿首涕泣而退。自罢相归,又十七年而薨。

(选自《宋史·马廷鸾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宜无/与以重吾过/廷鸾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

B.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宜无与/以重吾过/廷鸾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

C.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宜无与/以重吾过/廷鸾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

D.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宜无/与以重吾过/廷弯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戚:指与皇帝、皇后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往往通过血缘关系而拥有权力。

B.试策:古代考试取士的方法之一,以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

C.故老:一般指年龄大而见识多的人,文中指天子的老臣或资望高深的大臣。

D.顿首: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也常常作为敬辞用于书信、奏表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廷鸾颇有学问,富有孝心。马廷鸾二十岁就被同乡聘请为老师,碰上有酒菜的食物就想起母亲连野菜都吃不上,并因此难受得吃不下饭。

B.马廷鸾不惧权势,直言上书。当时外戚、内侍掌权,马延鸾应考试策时直言加强君主仁德,加重宰相权力,招揽正直的大臣,提防亲近的宠臣。

C.马廷鸾交友不慎,被人算计。当轮到马廷鸾策对时政时,丁大全让王持垕前往试探,马延鸾一向厚待王持垕,向他透露了大致内容,但没料到他是密探。

D.马廷鸾尽心公事,遭遇忌恨。马廷鸾常常见到军中办事不力的情况,于是对边帅的提升征召加以牵制,贾似道便怀疑这是与自己作对,将他直接问罪。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各地支援武汉,出现了一批批的90后白衣天使,他们担起了疫情的重任。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勇敢奔赴前线,遏制疫情,保护亿万中国人。

作为高中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格式要求:文题居中写在规定位置,为美观、醒目,易得高分,标题上空一行,下空一行。文章从第四行开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