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春省亲后怕荒了大观园,便下谕让众人住进去,宝玉选的是哪一处?( )
A.怡红院 B.蘅芜院 C.缀锦阁 D.潇湘馆
2、下列各选项中文言特殊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振之以威怒 青,取之于蓝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蚓无爪牙之利 无乃尔是过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是社稷之臣也 铸以为金人十二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不拘于时 赵尝五战于秦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下列文言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B.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C.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D.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5、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B.阴知奸党名姓 阴,暗中
C.衡少善属文 属,作文 D.再迁为太史令 迁,迁升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谆谆嘱托,激励着广大青年勇挑重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园子村包村扶贫干部肖华龙一直关注着疫情防控的动态。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同龄人的感人事迹,也激励着这位大学毕业后便投身脱贫攻坚的年轻人。谈起工作,肖华龙充满干劲,“现在的工作重心是帮助村民巩固脱贫成效,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不能落后!”
23岁的黄子高去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到西藏拉萨中学支教。自学校线上教学开展以来,黄子高每天都要花费数小时进行备课,力争为雪域高原的孩子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虽不能去前线抗疫,但我可以在教书育人中贡献力量。我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与奋战在抗疫一线和各条战线的青年一起,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他说。
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战“疫”一线前辈们的故事,已经成为这段日子里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生赵虹乔的习惯。“他们以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己任,不畏艰险,舍生忘死,是我学习的楷模。”赵虹乔说,“作为一名医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过硬本领,时刻准备着,将青春的光彩挥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摘编自《彰显蓬勃力量交出合格答卷——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激励广大青年勇挑重担,继续奋斗》)
材料二:
“撒娇”“卖萌”“宝宝”“小确幸”……类似这些词语是部分90后、00后身上的标签,很多人也在担心这些年轻人能否扛起未来的重担。就在今天这场看不到敌人、看不到硝烟,但却要直面生死的战场之上,这些青年人展现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围绕“爱国是最大的责任担当”“青年是爱国担当的生力军”“让青春奋斗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等话题,冯秀军为观众们讲述了战“疫”里的最美青春。
课堂上,一幅幅战“疫”图片和一段段生动的故事,展现出当下青年人的青春“蝶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一代代青年的爱国奋斗历程。冯秀军强调,“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承之中,青年,就是每一个时代的接棒人。父辈终会老去,青年必须接过前人肩头的担子和责任。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也有自己的责任担当。每一代青年担当责任的样子,成就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当下和未来。”
(摘编自2020年3月10日人民网报道《全国大学生同时在线!现象级“思政大课”云端开讲》)
材料三:
正如当时的万千学子一样,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少年蔡其矫并未执着于个体的特质,即便步入上海暨南大学深造,也未流连于十里洋场、花前月下,而是以救亡图存、共赴国难为己任。卢沟桥的枪声响起后,父亲蔡钟泗带着全家避居印尼。可是,蔡其矫不甘偷安异域,1938年春节,他不顾父亲反对,假到昆明西南联大深造之名,毅然乘船回国。他在新加坡中转时,经人买到英文版的《西行漫记》,并一路翻阅,及至仰光,革命浪漫主义的热情已延烧整个胸腔。此时,曾相约回国救亡的同学王孙静,同样苦于家长阻挠不能离家。见到蔡其矫后,王孙静便把行李放在蔡其矫箱中,以送其上船为由,与家人不辞而别。 他们都是华侨子弟,他们都为国难慷慨赴死,他们的目的地,都是延安。
(摘编自2018年12月25日《福建日报》文章《春天永不归去,海浪从未止息——诗人蔡其矫百年诞辰回望》)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一线疫情防控最为重要,脱贫攻坚则是次要任务。
B.此次疫情,对西藏学校的教学有一定影响,但可以克服。
C.90后、00后青年,以各自不同的行动表明他们并不脆弱。
D.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热血青年定能勇挑重担,担当责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的广大青年勇挑重担,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B.在当今中国,青年一代实现自身价值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
C.由于满怀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广大华侨子弟在祖国生死存亡之际,千方百计回国,慷慨赴死。
D.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有许多中国青年为了国家民族而奋斗,他们都是可敬的。
【3】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要把祖国的希望变为现实,青年人应该怎样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1)《登高》一诗中诗人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兴八首》一诗中由写景物转入抒情,抒发羁旅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咏怀古迹》中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诗句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中能体现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明全诗的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琵琶行》中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音乐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在《锦瑟》中借用典故,写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托春心于锦瑟表达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
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①。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②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③。
【注】①扉:门扇。②交游:朋友。③晖:阳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借助杨柳、蝴蝶、花瓣、燕子等典型景物,描绘出一幅富有特色的晚春图。
B.颔联体物精细:蝴蝶随花瓣飘落,燕子掠水面而飞,两者姿态各异,皆具动态美。
C.颈联诗人从沉醉于眼前美景猛然意识到人世好友一个个离开自己,以“惊”反衬“笑语”,反差鲜明,突出诗人心灵震撼之大。
D.诗歌题为“春晚”,诗中虽没有提及“晚”,却处处可见晚春之景色、晚年之心境。
【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羽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以将军从高祖攻反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豯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若上晏驾①,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注释:①晏驾,指古代帝王死的讳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B.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C.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D.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于刘邦有多种称呼“高祖”“沛公”“汉王”“高帝”。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沛公”是因起兵于沛,群众拥立。“汉王”源于曾被封为汉中之王。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所以才有“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的情形。
C.在我国古代,“迁”可以指调动官职,如“累迁”指的是多次调动。也可以是升官,如“升迁”,而“左迁”指的是降职、贬官,文中提到樊哙迁左丞相,指的是升官。
D.樊哙死后,被追封为“武侯”。候,是爵位的一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自此确定,再无更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和高祖刘邦是同乡,一开始依靠屠狗谋生,后来做了沛公的侍从,跟从沛公去赴项羽设下的鸿门宴,他手持铁盾守在营外,以备不测。
B.樊哙为了保护刘邦,私闯鸿门宴,面对项羽,他不仅用喝酒吃肉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勇猛,还义正辞严地批评项羽不该听信小人的挑拨离间。
C.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樊哙战功卓著,地位却得不到提高,后来娶了吕后的妹妹,因此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
D.樊哙晚年,被人奏言和吕氏关系亲近,受到高祖猜忌,高祖下令陈平在军中斩杀樊哙。陈平因为畏惧吕后,而把樊哙捉拿到长安,由于高祖去世,樊哙幸免一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2)若上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有许多经历已经流逝,但也有许多记忆得到沉淀。有人说,凡是放不下的一切,都是那些平凡的、触手可及的幸福和快乐。犹如水的馨香,表面上无色无味,本质上有香之隽永,唯品能知,有人谓之掬水留香。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请以“掬水留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