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织女愿意成为牛郎的妻子是因为牛郎( )
A.心眼儿好,能吃苦
B.年轻英俊
C.家庭生活好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B.
C.
D.
3、下面诗题、作者和诗句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蝉》 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B.《观书有感》 朱熹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山居秋暝》 王维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D.《己亥杂诗》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词语接龙。
天气→气温→温和→和蔼
①爆发→______→______→______
②快活→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空→______→______→______
④难忘→______→______→______
⑤仔细→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些部件可以组成什么汉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田 月 心( ) (2)酉 焦 艹( )
6、请读拼音写词语。
yú ěr zhēnɡ biàn zhà yóu qǐ qiú tiǎo b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7、积累。
1.春天最美是__________,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__________,冬天最美是早晨。本学期中,你积累的描写春天山水之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忆读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她在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给某个儿童刊物写下的指导儿童读书的话是:读书好,__________,__________。
3.“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是陆游对收复河山的渴望;“____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是林升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悲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_________情感。
8、看拼音写字词。
白hè______zhà ______油 dǒng ______得 蛋gāo______
懒duò______ 平 héng______ qīn______略 辉huáng______
9、根据内容,完成习题。
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人物的特点成就他们独有的印记。
姓名:刷子李 特点:(1)____________ 简介:干活身着一身黑,干完不留一点白。 | 姓名:(2)____________ 特点:小气吝啬 简介:临死不肯咽气,只为两茎灯草。 | ||
姓名:小嘎子 特点:机敏灵活 简介:精神抖擞(3)____________对手,眼疾手快用巧劲。 | 姓名:祥子 特点:健壮结实 简介:身体挺脱似树,神采飞扬似虎。 |
【1】下列填入(1)(2)的横线处最合适的选项是( )
A.懒惰无能 严监生
B.意志坚强 刘伯承
C.技艺高超 严监生
D.技艺高超 孙膑
【2】请你根据字典里的意思,适合填在(3)的横线处的是( )
A.半(bàn)①二分之一:十个的一~是五个|~米布|一吨~|分给他一~,②在中间:~夜|~途而废。③不完全的:~透明|~脱产。
B.伴(bàn)①(一儿)同在一起生活或活动的人(②-侣)同~|老~儿|找个~儿学习。③陪着,伴随:~游|~奏。
C.拌(bàn)用工具或手在混合物中反复翻动,使均匀:搅~|~饺子馅儿|~草喂牛。
D.绊(bàn)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马索|一不留神被石头~倒了。【羁绊】(jī~)束缚:挣脱封建礼教的~。
【3】下列句子和“身体挺脱似树,神采飞扬似虎。”使用同一修辞手法的是( )
A.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B.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C.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D.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振得那山冈也动。
10、课外阅读。
锁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向他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儿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他干好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没有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划;老张笨拙地拿出根烟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头上泌出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皱起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被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疾步跟上小川,满脸堆笑,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双保险锁。
小川站住了。一双眼突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里,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且污秽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家里的,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突然(______) 心不在焉(______) 肮脏(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敏捷(______) 快乐(______) 聪慧(______)
【3】“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这句话表现了小川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倒数第2节,“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中“也”字在此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锁”为题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这篇小说,作者要提醒人们的是( )
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
B.不要希求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足青年。
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
D.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完美无缺。
【7】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这篇小说写了几把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要是你在现场,你会如何安慰伤心的李小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二)爱的盛宴
①除夕之夜,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
②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母亲看着两抽屉包好的饺子,绝望至极。
③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也知道即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赶紧想了个办法,把无味的饺子变咸。她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注射器,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
④儿子回到家时,饺子已经加工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这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一只注射器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饰得让他察觉不出来。可是,儿子听着听着泪珠就下来了,掉在饺子碗里,溅起了小小的波浪。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忐忑——( ) 缺陷——( )
聪慧——( ) 夸耀——(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1)大惊失色:______
(2)千里迢迢:______
【3】找出文中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 )→( )→( )→( );因为: ______
【4】“绝望至极”的意思是______。短文中______(谁)“绝望至极”的原因是______从中你能感受到____________。
【5】“儿子听着听着泪珠就下来了,掉在饺子碗里,溅起了小小的波浪。”此时此刻。儿子心中一定有许多想法,你能替他说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题为“爱的盛宴”,你觉得这个题目起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爱的姿势
这是发生在汶川地震中感人肺腑的故事。
救援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废墟的间隙,救援人员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了形,看上去有些怪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间伸进手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她都没有任何反应,废墟里也没有任何回应。还有太多的被困者等待救援,救援人员立刻向新的目标搜寻,当救援人员在下一处废墟前探寻是否有生还者时,救援队长隐约听到从她那里传来婴孩的啼哭声。救援人员立刻纷纷跑回她的尸体前,救援队长再次将手伸进她的尸体底下,仔细地摸索着,摸了几下,救援队长高声喊道:“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救援人员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尸体下发现了一个包裹在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的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因为有她身体的庇护,婴儿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给婴儿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1.“爱的姿势”具体指的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在“爱的姿势”下产生了什么奇迹,用“~~~”画出相应的句子。
2.本文用“爱的姿势”作为题目是因为( )
A.若用“死亡的姿势”作为题目,很不好听。
B.这个姿势很好看,很有美感。
C.因为这姿势体现着爱的永恒,是用生命铸就的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3.读完这个故事,你一定为文中的母亲而感动,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跟这位母亲说,请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个多么不幸而又幸福的孩子啊,当他长大后,读到这条短信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初的鹰
至今仍很难忘却平生第一次见到鹰时,那种回肠荡气的感觉。在南方,天空基本上是为燕子、麻雀等温柔的鸟类所占据。偶尔于季节更替之际,能遇上迁徙的雁阵,多多少少流露几分阳刚之气。鹰是稀客。
发生在上学路上,我抬头看见一只鸟,漫不经心地滑翔。可能正是其神态,而不是相貌吸引了我——虽然它的相貌与别的鸟也有所区别,譬如周身的羽毛显得粗糙,硬朗,仿佛每一根都被气流鼓满,带有金属的光泽的质感,使我触目惊心的是它的翅膀,一动不动,似乎属于多余的装饰,这不妨碍它比任何鸟飞得更高、更轻松。我简直以为眼前是一只黑颜色的风筝,没有生命,平贴在天空的表面。它是借助什么飞翔起来的?难道仅仅是那股( )吗?我怀疑着。
旁边不断有行人抬起头来,谁还轻轻咂了一下嘴:“那是鹰。”这一个字眼,此刻比什么都能打动我。我如痴如醉地仰望着它,头脑中一片空白,几乎以为在其周游的范围之外,不再有天空。是的,不再有天空,除了那对翅膀,除了那对翅膀所划出的看不见、却扣人心弦的弧线。鹰漫不经心,( )一切的神态让我折服了,哪怕它一声不响,垂着眼睛走自己的路……我望着鹰,血一点点热起来。
附近郊区小学的上课铃响了,我连忙收回视线跑过去。第一节课是在空白中度过的,心仿佛依旧提在半空中。我下意识地在笔记本上画了一只只鸟,虽然画变了形,但我知道它是谁,一下课我就跑到操场上,看见的只是天空,那些云,显得多么虚弱。
至今很难解释那只鹰如何闯进我童年生活的,像一只青筋毕露的手,代表一种精神的力量,( )地把门推开,我觉得一股野性的风扑面而来,每当想起鹰这个字眼的时候。多年之后又在动物园里见过类似鹰的东西,我几乎认不出它来了。那就是鹰吗?作为鹰,必须以天空作为陪衬;而不是牢笼。我固执地保留着它的第一印象,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一只。
(1)将“傲视”“傲慢”“傲气”这三个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2)摘录一个写“我”见到“最初的鹰”时感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录文中的一处点题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迁徙的雁阵”有何作用?
(5) “我简直以为眼前是一只黑颜色的风筝,没有生命,平贴在天空的表面。”一句中“贴”字为什么用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一只”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一维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来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一维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和白条排成的平行线图案。二维码是在一维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平面上存储信息的代码标记。一般由黑白相间的几何图形组成,可用于机器识别,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获得相关信息。
材料二:
一维码可以提高信息录入的速度,减少差错率。但是,组成一维码的信息部分只能是字母和数字,尺寸相对较大,也就是说它的空间利用率较低,数据容量较小,这就决定了其信息量受到局限,一般只可容纳30个字符左右。二维玛就不一样了,它的信息永载量很大,包含字母、数字、汉字等数据,容量可达2000个字符左右。
材料三:
使用一维码碰到条形码受损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1】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填空:下面两幅图______是一维码,图______是二维码。
【2】根据阅读材料判断对错,对的划“√”错的划“×”。
A.二维码是一维码的基础。( )
B.一维码是由反射率相差不大的黑条和白条排成的平行线图案。( )
C.二维码在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一维码”和“二维码”各有怎样的优点。
一维码:_____________
二维码:_____________
【4】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时候会用到二维码或者一维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猎人海力布》选段,完成训练。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怒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盆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选文的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力布为救人们变成石头,人们很感动,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B. 海力布为救人们变成石头,人们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C. 半夜里,人们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
D. 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
【3】海力布具有怎样的品质呢?请用一个四字词语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我能行。
梁山伯与祝英台
古时候,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祝员外有个女儿叫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二人一见如故,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达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做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泡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崩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1】祝英台为什么去杭州访师求学?她是怎么说服其父同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如何一步步加深的?从哪里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个地方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用“ ”画出来。
【4】文中的祝英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
发语文试卷了,我拿到语文卷子一看,90分!我一连看了几遍卷子上的分数,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回到家里,我把卷子在妈妈眼前一扬,得意地说:“妈妈,你看!”妈妈接过卷子看了看说:“好,有进步!”我爸爸在外地工作,对我要求很严。我看到妈妈那高兴的神情,更加得意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可是,一会儿妈妈的脸就“晴转多云”了。我有些纳闷:妈妈怎么又不高兴了?“你仔细想过错误的原因吗?”妈妈指着卷子扣分的地方说。我瞧了一眼,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把‘食指’写成‘十指’了吗。”“听你说得多轻松!照你这样写,要切除食指的病人手术时被切掉的就是十个手指吗!”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妈妈接着严肃地说;“粗心要不得,要是大家都像你这样,会给工作带来什么后果?”
听了妈妈的话,我再也没有心思欣赏那卷子上的分数了,不禁陷入了沉思……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的意思。(2分)
晴转多云: 满不在乎:
(2)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写出段意。(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5)用斜线划去第二自然段与主要意思无关的一句话。(1分)
(6)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的括号里的打√。(2分)
①教育我们考试不能粗心大意。 ( )
②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粗心大意。 ( )
③我语文考试只得了90分,受到妈妈的批评。 ( )
④得到好成绩,不能骄傲自满,要继续努力学习。 ( )
18、阅读理解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犹豫不决?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
____________
【3】在赵王去渑池会见秦王这件事上,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
【4】请用四个字给这个小故事加个标题。
____________
19、阅读寓言,回答问题
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 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1】给寓言拟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影响一生。学校以“品味书香 润泽校园”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有的班进行了家校共读活动,有的班举行了演讲比赛,有的班开展了故事分享会。
写出上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用一种说明方法将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学校的升旗杆真高。
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仿照例句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明园中,有各式各样的建筑。(将这句话写得更具体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好像似乎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一段话描写自己“兴高采烈”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习作。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不定王母娘娘知道人间变化后,愿意将织女送到人间生活了呢。请你改编《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不一样的结局。注意故事一定要完整,情节一定要连贯,语句一定要通顺哦!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