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计就计  信将疑  调兵遣

B. 战无不  利在望  美不

C. 有序  兵遣将  虎离山

D. 接不暇  得心手  有尽有

2、下面人物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舜以至孝而为天下人称道。

B.心术不正、心狠手辣的法海。

C.摔跤本领高强、战胜大力神的朵阿惹恣。

D.才思敏捷、惩恶扬善的弹琴蛙。

3、《滁州西涧》:“上有黄鹂深树鸣”上一句是(       

A.独怜幽草涧边生

B.野渡无人舟自横

C.春光懒困倚微风

D.客舍青青柳色新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空,组成词语。

同(  )敌( ) ( )精( )治   前(   )后( ) ( )山( )海  诗( )画( ) ( )耳( )聋 ( )( )不安   失( )落(

惊心动( ) ( )狂澜   ( )不犹豫 再接再( )

夜以( ) 不容争( )

句子:经过他( )地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望他以后能( )。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máng rán   guī lǜ   jiàn xì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niǎo niǎo cū cāo cháng é   chuán jiǎ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7、补充词语。

漆黑的________ 朦胧的________ 熊熊的________ 闲逸的________

________的红霞 ________的时期 ________地移动 ________地照耀

8、读拼音,写词语。

fán suǒ________ jiù fù________ xiàn zhì________

shèng shuāi________ zhì pǔ________ shū kān________

piān zhāng________   shù shuō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则国胜于欧洲,( ),则国雄于地球。

【1】在文段括号里补全内容。

【2】用“ ”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3】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语气强烈,把少年与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了少年与国家命运之间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4】结合下边的资料,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特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选自《少年中国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少年的你,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想说的?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的生活中,他( )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 )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眼前是,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 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2】画出加点的字的正确解释。

(1)罢回乡 A、停 B、免去 C、完了

(2)与世长A、告别 B、请求离去 C、解雇

【3】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科学喝水

水在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我们体液、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更是机体一切生物化学反应及物质运输的液体介质,具有调节人体体温和润滑等作用。那么,我们每天要怎样科学补充水分呢?

喝水要因人而异。常听人说,每天要喝八杯水。其实喝水和很多事情一样,因人而异——人对水的需要量受年龄、身体活动、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适合自己的饮水量才是最科学的。一般情况下,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78)。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或运动的人,身体活动水平较高,出汗量较大,这就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每日水的饮用量。即使在一般环境温度下,运动员、农民、军人、矿工、建筑工人、消防队员等人群,在日常工作中仍有大量的体力劳动,都会因出汗而增加水分的流失,要注意多补充水分,同时需要考虑补充盐分。

喝水要讲求科学方法。首先要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1)。体内水分达到平衡时,就可以保证进餐时消化液的充足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妨碍对食物的消化。其次要及时补充。饮水时间应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随时喝,切莫感到口渴时再喝水。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睡前喝一杯水,有利于预防夜间血液黏稠度增加。运动会使体内水分流失加快,更需要及时补充。补充水分时首选白开水。廉价、安全、卫生、健康是白开水最大的优点。比起甜饮料,白开水能避免因糖分过高带来的肥胖、龋齿等风险。

摘自《北京青年报》(有改动)20170329

【相关链接】口渴是身体最明显的缺水信号,感觉渴了,已经缺水。缺水达到一定的量就是失水。失水10%会让人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而失水超过体重的20%,会引起死亡。

【1】读短文后填空。

(1)“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约7~8杯)。”这里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地___________

(2)“比起甜饮料,白开水能避免因糖分过高带来的肥胖、龋齿等风险。”这里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______________

【2】围绕“科学喝水”这个话题,短文从水在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作了说明。

【3】小明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工人,他说:“夏天干活儿,每天喝八杯水就行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短文和相关链接回答问题。

(1)水对人来说很重要。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怎样喝水才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短文,回答问题。

鲶鱼潭(节选)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山村里的泥潭里,有一条大鲶鱼在修炼。

突然有一天,百年不遇的龙卷风来到了这个小山村里,顿时小山村被摧毁了:树木被连根拔起,倒在了地上;村民们有的被压在了房子下面,有的被树木压着;很多鸟儿都掉下来摔死了。

就在这时,泥潭里的大鲶鱼腾空而起,在天空中旋转起来,不一会儿,它的全身粘满了人。大鲶鱼把所有的村民都粘在了自己身上,并且把他们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大鲶鱼告诉那些得救的村民:“我是泥潭里修炼千年的鲶鱼精,应玉帝圣旨,下凡来保护你们这个小村庄。”村民们听了大绘鱼的话后,很是高兴,但也很伤心——高兴的是他们得救了,伤心的是他们的房屋全都被龙卷风给破坏了,没有了家,村民顿时大哭起来。

1用“______”画出大鱼拯救村民的句子。

2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途鱼?请你用几个四字词语来评价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猜测故事的结局,请你接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  

(3)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  

2、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鲸的体形像鱼,所以属于鱼类。            )  

(2)最大的动物不是象,而是鲸。  

(3)鲸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鲸,另一类是虎鲸。(  ) 

(4)须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拓展运用)  

我现在知道的鲸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桂花雨》片段,回答问题。

①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②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④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概括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中的“浸”字韵味悠长,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

【3】“枝摇花落乐心头”,摇啊摇啊,桂花落下来了,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抒发的感情是什么?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打猫的小男孩

南派三叔

那日我晨练回来,准备去吃早饭,在自家的楼下见到一个小男孩。男孩流着鼻涕,一路在我前面,却有一个古怪的举动,每经过一辆车,都会低头去看看车底。我初时不解,忽地见他在一辆车边停下,从口袋里掏出石块,就往车下丢去,疑惑间就见车下疾跑出只猫儿来,蹿入草丛。我不由得心底大惊:顽劣地对待动物,难道是小孩天生的一种别样“兴趣”?

小男孩一路和我同行,每车必看,最后与我一起来到了早餐店,恰好和我一桌。我看他低头嚼着拌面,便端起姿态教诲他道:“小鬼,为什么要打猫咪呢?要知道猫咪也是会疼的。”

小男孩抬头看着我,理直气壮道:“不打它们,车子开的时候,它们会被车子轧到的。”

我愣了一下,店家在边上就笑问那个男孩:“今天还在打猫吗?”

男孩点头,眼里闪着泪光。

我后来从店家那里知道,一周前男孩家的猫咪在一辆桑塔纳下睡觉,被突然启动的车轧死了,小男孩自此对在车下休息的猫咪有了担忧,看到了,非要打出来不可。

我心中为自己的臆想而惭愧,小男孩拿着石头离开的时候,我在想:我们在经过那些车子的时候,何曾担心过车下的猫呢?我们又是否可能允许占用自己“宝贵”的片刻时间,捡起一块石块,为了一条生命而仅仅弯一下腰?

那一天之后,我第一次意识到,小女孩固然可爱,但是培养一个有担当的小男子汉,也是不错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顽劣——( )教诲——( )怪异一一( )担忧——(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1)文章第1自然段说小男孩有一个“古怪的举动”具体指______________

(2)初见男孩打猫,“我”______________;知道原因后,“我”_______________

(3)我心中为自己的臆想而惭愧,句中“心中的臆想”具体指作者感到惭愧,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我在想:我们在经过那些车子的时候,何曾担心过车下的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打猫的小男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段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1】上面这几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

【2】写出“凶猛”的近义词和反义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写须鲸喷气形成的水柱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和“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写出了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部分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

【5】请运用一种说明方法简单写一件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

生命的感动

早在两三岁的时候,儿子就从他奶奶那里得知他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还看见了妈妈肚子上那一条像蜈蚣似的吓人的疤痕。直到偶尔有一天从电视上看到做手术的真实场面时,他用他的小手把我的头从电视上扭转过来,很郑重地问我:“妈妈,你生我的时候肯定流了很多血吧?”

“嗯。”

“有多少你跟我说嘛。”

“好几大碗呢!”我只想尽快地把他搪塞过去,“喏,像电视里的那么多。”其实,电视里只是血淋淋的,并没显示有多少。

“到底有几大碗?”儿子一脸认真地问。

这下倒把我给难住了,说好几大碗本来就夸大其词,说一两碗就等于自己砸自己的脚。我只有含含糊糊地说:“我也记不清了,当时我都疼晕过去了。”

“晕了几天?”

“七天。”我脱口而出,显然不符合事实,我赶紧更正补充说:“晕了整整一天一夜,接着就发高烧,躺在医院病床上整整打了三天吊针,一瓶接一瓶的,七天刀口才拆线,在医院住了十多天才回到家。”

儿子低垂着眼帘,很显然他在细细地咀嚼我那并不夸大的事实,但略显得有些夸张的表情和语气。

我的眼光还没来得及停留在电视机屏幕上,儿子的一双小手又把我的脸扭转过来,目光中满是坚定,一字一句地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烦你了!”

心似乎被谁提了一下,我已泪眼模糊。

【1】从文中找到表现儿子神情变化的词语写下来

【2】加点词语“咀嚼”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①用牙齿磨碎食物。②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在本文中应选择第_____种解释;请你用它的另种含义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

【3】对“妈妈,我以后再也不烦你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儿子生妈妈的气。

B.儿子体会到妈妈生孩子的艰辛,变得懂事起来。

C.儿子要离开妈妈了,让妈妈放心。

D.为了哄妈妈高兴,孩子故意说的。

【4】对题目“生命的感动”理解完全正确的是(     

A.了解到出生过程的艰辛,儿子很感动。

B.生命因爱而感动,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回报。

C.儿子对待这个问题的行为和态度,让妈妈感动。

D.以上都是

【5】文章结尾处写道:“心似乎被谁提了一下,我已泪眼模糊。”此时,妈妈会想:_________

1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回答下面的问题,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答案。

1“精彩极了”是一种(   )的声音。A.赞扬 B.赞叹

2而“糟糕透了”则是一种(  )的声音。A.辱骂 B.批评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转变话题 B.声音延长 C.解释说明

4母亲“精彩极了”的声音是对我的(  A.鼓动 B.鼓励

5父亲“糟糕透了”的声音是对我的(   )这都是父母对我的爱。A.提醒 B.嘲笑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按要求写近义词。

  广阔——(   )   疑惑——(   )

(2)“_______”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

(3)荠菜的特点是什么?举一个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挖荠菜的感受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个地方体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没有人不佩服神鸟的机智。(改成反问句)

 

(2)泉水清澈透明。 (改为比喻句)

 

(3)她不仅聪明伶俐、美丽动人,而且有一副美妙的歌喉。(用加点词语造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改成把字句  

(2)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改成反问句  

(3)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改成陈述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马上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要过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例句写出了景物的静态之美。请你仿照例句,写写“刚刚结束营业的游乐园”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请你想一想,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水,我们将会怎样?假如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动植物锐减,我们人类又将会怎样?请你充分发挥想象,然后写下来。字数400字左右,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