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选择正确的读音。

(bō  bǒ)  (zhē zhè)  (dàn  yán)  (zhì chì)

(zhèng zhèng) (gěi  gǐ) (suì shuì)(quán quǎn)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荆                       一丝

B.悄话       没声儿       无声息

C.                       花盆儿

D.积                       累的骨朵儿

3、下面的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不同于其他选项的一项是(  )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B.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C.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D.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①三____半夜             ②眼___手快                    ③兴___勃勃                    ④出____划策

____笑不得             ⑥心____胆战             ⑦一针见____             ⑧豆蔻年____

(1)爸爸是公司里的核心成员,很多重要活动都需要他______,经常加班到______,遇到问题,他总能________________

地分析出原因,平时做事还______,从不拖拖拉拉。

(2)任细读读词语⑥,回忆生活中的这种情景,用学过的表达方法写一小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拼写小能手。

xuàn  yào

yòu  huò

jiā  jiǎng

jià 

 fěi

chāo  piào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1.这是一篇________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牛郎和织女。牛郎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农村娃,与一头老牛__,从故事中看出,牛郎是一个_________的人;织女是天上_______,她织得一手________,她成天成夜地织锦,身子老在_______,手老在______,劳累不用说,_______,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由此可见,她十分向往自由,向往人间的生活。

2.《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____故事之一,其它三个是《_____》、《_____》、《____》。这四大故事叙述了古代民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7、根据拼音写词语。

要轮到小红上台表演了,她生怕自己演砸了会有些nán kān _______,两腿不住地chàn dǒu______。这时候cí xiánɡ ________的李老师走过来,俯下身子,轻轻地对她说了些什么,小红立刻huī fù__________了平静,xiōng yǒu chéng zhú________地走上了舞台,顺利地表演完了节目。同学们都向她投以zàn xǔ______的目光。

8、顺藤摸瓜(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 )

(2)形容威严的声势气派,使人敬畏。( )

(3)形容众多人都睁大眼睛注视着。( )

(4)形容态度镇静沉着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赵王到了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             )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渑池之会”写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同学们在读书时,常会遇到一些生字。这些生字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拦路虎。有的同学由于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往往懒得去查字典,只是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

这样做,不仅字音容易读错,而且字词的意思很难正确理解。如“衷心”本是出自内心的意思,有人将“衷心”读成“哀心”,就很有可能将这个词的意思误解了。再说,你这次见到了“拦路虎”绕着走,说不定什么时候读书,它又会跑过来“拦”你的“路”。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它。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要是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过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不少同学有这样得体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个生字,当时查字典,自己觉得已经掌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记忆又模糊了,于是再查字典。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生字终于变成了熟字。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1】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抄写在下面: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再说,你这次见到“拦路虎”绕着走,说不定什么时候读书,它又会跑过来“拦”你的“路”。

(1)“绕着走”是什么意思?

(2)“拦”你的“路”中的“拦”和“路”分别指什么?

【3】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4】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说说你有哪些良好的读书习惯

 

 

 

11、课内阅读。

在(          )的瑞士莱茫湖上,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异常——( )立刻——( )美妙绝伦——( )

【2】读选文,在(   )里填出恰当的词语。

【3】短文中作者多次提到月亮,有____月亮,有____月亮。可作者难以忘怀的是__________ 月亮。从文章中__________ (哪个词)可以看出。

【4】读了短文我想起了诗人_________的诗句“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

12、信息袋袋

(1)小桥流水人家”是马致远《__________ __》中的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_   __ _。”这是一首______,全文以景物串联而成,最后一句抒发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谢冰莹,原名 ,1906年出生于   新化。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作家。代表作有:《   》、《

  》、《   》、《 》、《  

 

 

13、阅读。

一个小面包

从前,有个地方闹①(A.饥饿 B.饥荒),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贫穷的20个小孩找来,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年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拿一个面包。”这些饥饿的孩子蜂拥而上,围住篮子挤来挤去、你争我抢,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最后,他们都拿到了面包,也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玛丽,这位衣着贫寒的小姑娘,既没有同大家一起挤热闹,也没有与其他孩子②(A.争抢 B.争夺)。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之外,等那些孩子离去之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的最小的一个面包。随后,她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以表示感谢。然后才回家去。

第二天,那些孩子同先前一样没有教养,抢在前面。而羞涩、可怜的小玛丽只得到一个比头一天还要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③(A.惊奇 B.惊讶)地叫道 立即把钱送回去 一定是面包师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 玛丽赶快回去 当小姑娘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他说:“不,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静、④(A.感恩 感激)的心。回家吧,告诉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面包师为什么奖励玛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七颗钻石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 )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喝还不够呢,舍不得喝,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拿起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   )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   )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1“√”给原文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A.(a.干枯  b.枯竭)   B.(a.钻  b.跳)   C.(a.冒  b.涌)

2下列对短文内容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姑娘得到一罐清亮新鲜的水,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她一口也没有喝,而是将水罐交给了妈妈。这说明她对妈妈很关心。

B. 病重的妈妈那么需要水,却把水又递给小姑娘。这是一种崇高的母爱,是人类至真至美之情。

C. 小姑娘在自己干渴难忍的时候,把水递给了一位讨水喝的过路人,说明小姑娘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这是爱的升华。

D.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让小狗舔喝,说明她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3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此时,小姑娘是怎么想的?结合上下文描述小姑娘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颗钻石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

5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作者写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第21位应聘者(节选)

佛瑞迪当时只有16岁,在暑假来临的时候,他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整个夏天都向您伸手要钱,我要找个工作。”

爸爸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之后对佛瑞迪说:“好啊,佛瑞迪,我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但恐怕不容易,你知道现在正是人浮于事的时候。”

“您没有弄清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您给我找个工作,我要自己来找,再说,您也不要那么消极,虽然现在求职不易,但我还是可以找个工作,因为有些人总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哪些人?”爸爸带着怀疑问“那些动脑筋的人,”儿子回答。

佛瑞迪在报刊广告中仔细寻找,找到了一个很适合他专长的工作。广告上说找工作的人要在第二天早上8点钟到达42街的一个地方接受面试。佛瑞迪并没有等到8点钟,而在7点45分就到了那儿。即使如此,那时也已经有20个求职者排在前面,他是第21位。

怎样才能引起主考官的特别注意而赢得职位呢?根据佛瑞迪所说,只有一件事可做——动脑筋思索,于是他进入那最令人痛苦也最令人快乐的程序——思索。在真正思索的时候,总是会想出办法的,佛瑞迪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折得整整齐齐,走向秘书小姐,[A]地对她说:“小姐,请你马上把这张纸条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重要!”

秘书小姐是一名老手。如果她是个普通的职员,或许会说:“算了吧,小伙子,你回到队伍的第21个位置上去等着吧”但她没有这样做,她感觉到,这个小伙子身上散发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气质,她把纸条收下了“好啊,让我来看看这张纸条。”秘书小姐看了纸条不禁微笑起来,并立刻站起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把纸条放在老板的桌子上老板看了,紧锁的眉头放松了,大声笑了起来,因为纸条上写着:“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请不要做出决定。”

第二天一早,佛瑞迪便到这个公司上班了。这是他善于动脑筋的结果。一个会动脑筋的人总能抓住问题,并能解决它或者想出一种新的办法,给人启发,佛瑞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1】填入文中[A]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骄傲

B.恭敬

C.笑眯眯

D.小心翼翼

【2】作者对佛瑞迪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短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佛瑞迪不想整个暑假都向父亲伸手要钱,所以想找个工作。

B.佛瑞迪想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工作。

C.佛瑞迪觉得找工作不容易,但是又不想向父亲伸手要钱。

D.佛瑞迪认为肯动脑的人总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4】你觉得佛瑞迪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概括全文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泥人张》(节选)

冯骥才

①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①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②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③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④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⑤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⑥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见像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还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⑦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⑧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 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⑨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⑩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用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注】①撂高的:天津方言,意思是伙计。

【1】给文中第⑧自然段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推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你从“戳”这个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人物怎样的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人们为什么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

【6】《泥人张》选自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说说“泥人张”这个俗世奇人“奇”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诸葛亮借东风

周瑜听说曹军已经中了连环计,就带领众将登上了江边的山头,远望江北。他正为自己的计谋将要成功而高兴的时候,忽然西北风刮起了一面旗,旗角正好飘在周瑜的脸上。周瑜不觉猛地一惊,触动了自己的心事,只见他仰面跌倒,口吐鲜血,昏迷了过去。

周瑜病倒,他手下的将领也都心头沉重。鲁肃来找诸葛亮想办法。诸葛亮了解了周瑜得病的情况后,就问鲁肃:“您看怎么办呢?”鲁肃说:“这是曹操的福气,我们东吴的灾祸啊!”诸葛亮笑着说:“我可以治好周瑜的病。”鲁肃说:“要真能治好,那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说着立刻就一同来到周瑜的军帐中。周瑜躺在病床上,嘴里还哼哼唧唧,鲁肃看了越发难过。诸葛亮微笑着说:“我有一个药方可以治好都督的病。”周瑜一震,忙说“请先生指教。”诸葛亮让手下的人都退出帐房,提起毛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四句话:

想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写好了就送到周瑜面前,说“都督,这是你的病根子。”周瑜接来一看,万分惊奇:“呀!你竟然看出了我的病根,请问用什么药可以治好呢?事情已经万分紧急了,请马上告诉我们吧!”诸葛亮根据天文气象知识预测要刮东南风,想告诉周瑜刮东南风的具体日子,但是他知道周瑜心胸狭窄,容不下比他强的人,对他不能直说,就故意说自己有呼风唤雨的本事,需要在南屏山造一座七星坛,由他亲自登坛作法借东风。周瑜有了上次草船借箭的事,这次自然信了,“病”也一下子好了。他精神抖擞地下令让部下赶紧到南屏山筑造七星坛,同时调兵遣将,做好准备,只要东南风一刮,就向西北进发。诸葛亮早就嘱咐了刘备,让他与周瑜的大军同时进发,共破曹操,同时也通知了大将赵云,隐蔽到南屏山,到时接自己回去。

那天半夜,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势越来越猛,诸葛亮的预见果然十分准确。

【1】根据短文内容,展开想象,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1)周瑜不觉猛地一惊,触动了自己的心事。他想:_________________

(2)周瑜说:“事情已经万分紧急了,请马上告诉我们吧!”诸葛亮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你知道诸葛亮在纸上写的四句话的意思吗?试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是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周瑜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诸葛亮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8、课内阅读。

①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②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请在第②自然段的“口”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忠骨”的意思是______,在本文中是指_________

【3】根据文中的理解,解释下列词语。

(1)踌躇:___________(2)黯然:____________

【4】毛主席签字的电文稿,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第①自然段的描写判断正确的是(       )。

A.对主席的外貌进行描写。

B.对主席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C.对主席的神态进行描写。

D.对主席的动作进行描写。

【6】从“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我家门前有一片红云杉林,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它。

奶奶喜欢红云杉的秀丽。她说,这是来自蓬莱仙境的女儿。她的比喻很贴切。你看,红云杉的树干是红色的,远远望去,仿佛是鲤鱼仙子红光闪闪的长裙,伞状的树冠绿莹莹的,如同仙子头上璀璨的翡翠装饰。鲜花盛开的夏季,晨雾在林间缓缓流动,缠绕着每一株红云杉,看上去恰似仙子身上长长的飘带。每当果实成熟,奶奶就带着我,将红红的果子采下,嗑出紫红色的小种子,一把一把向林间空地撒去,让空地上长出更多的红云杉。

爷爷对红云杉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每逢万木落叶,大雪封山,千山万岭银装素裹时,唯有红云杉勇敢地挺着红干绿冠的身躯,爷爷抖动着长长的银须,伸出那双林业工人有力的大手,连声赞叹:“好样的,好样的!”

一次我和爷爷去护林     爷爷指着一片白色的沙地对我说     这是一块多灾而又贫瘠的土地     那红云杉为什么长得这么好

因为它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土地是生养它们的母亲啊!”

爷爷这番深情的话扣动着我的心扉,是啊,母亲无论多么贫穷,忠实的儿女都不会嫌弃她。

哦,红云杉,你是家乡坚强勇敢的卫士,你是大地母亲忠实优秀的儿女!

【1】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标点。

【3】按要求填空:如果你不认识“恰”字,可以用______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部首是________,除部首外有________画,用“恰”字组三个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贫瘠——( )       喜欢——( )

【5】文章画“ ”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说的话;本文结尾一句话是____________发出的赞叹。

【6】作者要赞美红云杉的什么品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短文内容提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并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被我一口气背到了医院。(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天燕子整天坐在王子的肩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孩子们叫道:我们现在有面包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没有比贫穷更不可思议的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小燕子不想飞到埃及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岸英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用恰 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改为陈述句)

 

22、用不少于两种说明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这座山峰真高。

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缩写《水漫金山》

要求: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字数不能超过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