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列歇后语中的谐音字。

(1)外甥打灯笼——照旧____

(2)十文钱掉了一文——___________(九文)

2、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的震荡   ____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____的对话  

_________的灵魂   _________的薄雾   _________的雕像

3、根据语境填空。

(1)什么是春夏秋冬?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生机;夏,就是令辛弃疾惊喜的“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秋,就是杜牧吟诵的“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的唯美;冬,就是柳宗元眼里的“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的孤寂。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这诗情画意。

(2)中华民族自古就不乏满腔报国热情的有志之士,“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这是身经百战的将士铿锵有力的誓言;“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这是陆游永远的遗憾;“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这是杜甫初听到叛军平定、国土收复的消息时的喜极而泣;“________,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的铮铮铁骨。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怒火                 ( )地瞄准敌人       ( )的山路

( )地躺着尸体       ( )的喜悦       ( )地完成任务

5、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①这两句诗通过莺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旗等意象,描写了美丽如面的江南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________

②前人在评论这两句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处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为“十里”更切合实际。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下面的古诗《过故人庄》,并完成填空。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解释下列字词。

过:_____________   鸡黍:_____________

轩:_____________   话桑麻:_____________

2诗中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_________。三、四句是描写_________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像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B. 颔联描写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远景,绿树环合,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大,优雅恬静;下句是近景,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景象。

C. 颈联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D. 尾联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悦,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4诗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说说颔联中”“两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填空。

2诗中运用了   等修辞手法。

3诗词中字暗示了_______字暗示了______________

4诗中第②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

8、古诗鉴赏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一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乡愁的思路和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的第三、四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解释词语。

饱经风霜:_________________

静影沉璧: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第四自然段,说说阿炳从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五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二胡琴声动人心弦的句子,这琴声在告诉人们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难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阅读下面公交站牌信息,完成练习。

【1】67路公交车从______开往______;票价______

【2】红红所在的车站______,下一个站是______;红红刚到公交车站,67路公交车就开走了,坐下一班67路车需要等______分钟。

【3】红红要去光明巷的外婆家,她应该先坐______路车到______站下车,再转乘______路车,经过 ______个站才能到外婆家。

【4】红红8:00从和平路乘车至西平街,用了30分钟,763路首班公交车8:20到达西平街,从西平街到光明巷需要行驶25分钟,红红9:00______(填“能”或“不能”)到外婆家。

11、阅读下面的六则材料,回答问题。

①钟南山教授给出建议:“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18日傍晚,84岁的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连日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连线媒体直播……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②医学专家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首先心理上不要恐慌,另外要尽量缩短病毒传播蔓延时间,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完全阻断病毒的传播以及“生存之道”,不留死角,不心存侥幸。

③很多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不惧疫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万一感染到其他人。

④疫情就是战斗,通知就是号角。疫情发生后,武汉各大医院全力以赴抗击冠状病毒,10万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守护家园、保卫武汉的长城壁垒。

⑤武汉快递小哥汪勇通过朋友圈发布消息招募志愿者,合力解决医护人员的出行问题;寻找合适的餐厅和便利店向支援团队提供用餐,解决“吃饭难”的问题;找专人购买羽绒服等保暖衣物,保障医护人员日常生活。汪勇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大家称赞他是“生命摆渡人”。

⑥针对治愈出院后“复阳”问题,钟南山回应,只要患者身体里产生了足够的抗体,这些病人就不会再感染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雷学忠也分析,更大的可能性是病毒持续、少量的存留。

【1】红星小学六(1)班同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一小组制作主题为“了解新冠,战胜病毒”的手抄报,可以使用的材料有____________;第二小组开展题为“抗击疫情,不做旁观者”的演讲活动,可以使用的材料有____________;第三小组以“你们是城市的卫士”为题进行诗歌创作,可以使用的材料有____________

【2】材料②的中心意思是(   

A.新冠病毒就是流感。

B.要尽量缩短病毒传播蔓延时间,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

C.新冠病毒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

D.新冠病毒有可能长期存在,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12、课内阅读。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衷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遨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璀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标出选段中的两个比喻句。

3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

13、阅读空间

儿子和列车

在德国的一个火车小站里,一位扳道员正要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辆徐徐驶近的列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辆火车从相反方向隆隆驶近车站。假如他不扳道,这两辆火车就会相撞,酿成巨大的灾难。

这时,他无意识地回了一下头。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小儿子正在铁轨的另一端玩耍,而那辆开始进站的火车就驶在这条铁轨上。

怎么办?他可以立即飞奔过去,把儿子抢救上站台。但是,迎面驶来的列车上将会有数百人面临丧生的厄运!

他强忍巨大的痛苦,决定不违反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这位工人向他的儿子大吼一声:卧倒!随即快步奔向岗位,扳动了道岔,一眨眼工夫,这辆火车安全地进入了预定的铁轨。

他的儿子由于平素就习惯了(服从 听取)长辈的命令,没显出丝毫的慌张,立刻笔直地躺在铁轨中央。一列满载的火车沿他的头顶呼啸着(奔驰 飞驰)而过。

那位父亲向着儿子的方向狂奔而去,不敢想象儿子那惨不忍睹的情状。然而,他的儿子活着,而且未受一点损伤。

据说,德皇知道了这位扳道工人的勇敢举动,就派人去把他召来,奖给他一枚荣誉勋章,一方面是奖励他顾全大局的行为,另一方面是感谢他教育出一个机灵听话的儿子。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厄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全大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扳道员面临着怎样艰难而痛苦的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万分危急的关头,扳道员是怎样做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在“□”处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2桑娜在沉思什么?请用“____”画出来。

3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4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_____的人。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革命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营

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   )自由战死沙场,(   )给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填关联词)

(2)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3)(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蚂蚁的触角(   )摆动得特别厉害。(填关联词)

(4)老虎的吼声特别大。(改为夸张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盛开       狂风暴雨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一个词语代替“说”字,改写下面的句子,且意思不变。

科学家说:“如果人类还不爱护环境,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毁灭!”

答: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两句话,哪句表达更好?为什么?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器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器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如画画、做面包、爬树……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又是怎样练成的呢?关于拿手好戏,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注意描写人物的动作、心理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