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理解句子。

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诗中的清气一词,一语双关,既指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săng zi liú tǎng xiōng yŏng péng pà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shēn yín fèi pĭn kùn nan zì zuò zì shòu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词语积累与运用。  

“幽雅”一词指________而雅致,可以说:幽雅的景致、幽雅的________。由此可知,“高尚雅致”是高雅,“优美高雅”是________,“素净雅致”是________。请结合语境,选择“幽雅”或“优雅”填空。

①高庄是我家在西湖边的庄园,由我曾祖父所建,造得________非凡。

②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从容不迫,保持________

4、把下面的诗词、名言、文言文补充完整。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

2.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

4.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5.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6.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

7.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8.___________,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

5、补全歇后语。

井底之蛙——_________ 拔苗助长——_________ 箭在弦上——_________

麻雀虽小——_________ 菜刀切豆腐——_________ 钉子碰钉子——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与理解。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句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起因。“具”的意思是  (1)  。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第二句由近及远写的是“故人庄”的自然之景。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  (2)  。 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词更有味道了。“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和乐趣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 (3) ,聊  (4)  ,聊  (5)  。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

[注释]过:拜访。具:准备。 场圃:农家的小院。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1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3)聊____________  (4)聊___________ (5)聊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作者是南宋词人_______,“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

【2】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两项是____

A.词的上片描写了喜鹊、蝉等景物,看似热闹,实则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

B.词的下片写星星而不写乌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而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C.词人描摹了一幅秋天江南山村月夜图,充满了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D.“路转溪桥忽见”,前面“路转”,后面“忽见”,既写出词人骤然看出临近旧屋的惊喜,又表达了对未来路途遥远的焦虑。

8、课内阅读。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___,诗的题目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儿童的奇想与发明

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常人眼中的异想天开,在发明者看来却是创造的源泉。

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玩腻了,她想出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梳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竟呜哩呜哩吹出声了。一个叫布希曼的音乐家路过,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住了。他仔细观看了女孩的杰作,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支口琴。

无独有偶,听诊器的发明灵感也来自儿童。一次,法国医生雷内克到一位患心脏病的贵妇家去诊病。由于病人过于肥胖,传统的叩诊法无法测得准确的心率,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患者胸部听诊,医生十分为难。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根圆木的一头用针刮划,而另一群孩子把耳朵贴在另一头。出于好奇,他凑上前去,竟清楚地听到了圆木那头的声音。这件事启发了雷内克,不久,听诊器问世了。

一次性成像照相机是美国人兰德的发明,提醒他进行这项研究的是他的小女儿。一天,兰德和女儿去公园游览。他给女儿拍了许多照片,拍完后,孩子急切地向爸爸要照片。孩子的要求促使兰德花了好多年工夫研究一次性成像问题,终于在1947年成功地研制出一次成像照相机。

非裔美国人毕寇是位身手不凡的机械师。他的儿子是个报童,整日奔波送报,脚踏车上的链条常常脱落,儿子为此十分苦恼。于是,毕寇用塑胶做了些齿轮,再用木工工具加工,给孩子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传动的脚踏车──用踏板的力量同时带动两个轮子,这种车能畅行于郊外崎岖的小径。

与前几位相似,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得益于儿子的恶作剧。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儿子打落在地。比斯特正要发火,小儿子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比斯特拿过镜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蚂蚁,他灵机一动,既然碎镜片可以脱离镜架看东西,把它装在眼球上,看东西不是更方便吗?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

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发明创造的契机。发明并不是件高深莫测的事儿。我们今天的许多文明的奇迹,最初都源自儿童的创造、发现与奇想。只要你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1)读完文章,我们知道了    

    的发明创造与源泉都与孩子有关。

(2)读一读,想一想,完成下面的表格。

 

文章题目

 

 

文中列举的事例

 

 

 

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读后感受

 

 

 

10、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

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在救助黄包车车夫以后,伯父脸色“变得那么严肃”,其原因是(   

A.伯父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对“我”的纠缠不满。

B.伯父完全不知道如何回答“我”的问题。

C.伯父可能在救助车夫以后太累了。

D.伯父忧国忧民,同情穷苦人,痛恨不平等的旧社会,他无法控制这种情感。

【2】选段中“车子扔在一边”用“扔”而不用“放”,是因为(   

A.车夫没有文化,行为粗俗。

B.车夫扎了脚伤重,来不及好好放在一边。

C.他的车不值钱,说明旧社会车夫很穷。

D.车子结实。

【3】选段结尾处“伯父叹气”的最合理的理解应该是(   

A.可怜车夫受伤这么重。

B.悲叹“我”的不懂事。

C.希望社会能关注穷人。

D.叹息自己心有余力不足,无法救助所有的穷人。

【4】回答问题。

①画横线的句子中用了两个“清清楚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了选段,你认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意思,然后填空或回答问题。

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为什么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总想起老人这唯一的听众

 

12、阅读与理解。

篮球使用说明书

1.不宜碰水:

无论是何种材质,何种品牌,何种型号,篮球都是怕水的。平时要注意,不让篮球弄上水,也不要在雨中打球,否则,轻则减少篮球的寿命,重则使篮球留下内伤,不久便完成生命历程。另外,弄湿的篮球比较容易开胶。

2.不要重压:

不要用脚踢或坐在篮球上,更不要用重物压篮球,不然篮球容易变形。

3.不要暴晒:

篮球使用完毕后,应用布擦球体的表面,不能用水洗。并存入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4.正确打气:

使用专用气针润湿后缓慢插入球嘴充气,禁止使用高压气泵直接充气。不能充气过饱,过饱容易使篮球鼓包变形。

测试方法:在平坦的硬质地面上,让篮球从1.8米(篮球下部)的高度自由下落,反弹在1.2~1.4米(篮球上部)之间即正常。

5.开胶处理:

由于弄上水或其他原因,如果出现开胶现象,切记不能用502去粘。502是强氧化性胶水,会造成篮球表皮氧化,很硬,影响手感,需要用调和胶水进行黏合,粘之前把破损处擦拭干净。

6.根据使用场所应选择不同材质的篮球。

【1】填空。

(1)这份《篮球使用说明书》介绍了篮球的许多常识和要求,我最感兴趣的是________________,因为之前我不太知道这点。

(2)如果遇到________________,篮球就会变形。

(3)测试篮球是否充足气,可以在平坦的硬质地面上,让篮球从__________米的高度自由下落,如果反弹在__________米之外,都不算正常。

【2】篮球太脏,奶奶用水将篮球冲洗后,放到太阳下晒。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爱好打篮球,下着毛毛雨都不肯离开,你该怎么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短文。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非常疼我,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吃。

今天,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奔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今天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吃的?爸爸说:厂里的阿姨给了我一个桔子,叫我带给你吃。只见那个桔子又大又圆,黄澄澄的,晶莹透亮,味道肯定不错。我剥了皮,掰下一块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果然甜滋滋的。我想:这么好吃的桔子怎能不让爸爸尝一尝呢?可爸爸肯定又舍不得吃。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捂着牙大:唉呀,这桔子怎么这么酸啊?正在厨房里吃饭的爸爸听了我的叫声,赶紧跑进屋看看,对我说:不会吧?我更加大喊大叫了:还不酸,牙都疼了。爸爸将信将疑地说:真的吗?我剥了两块放进爸爸的嘴里,对他说:不信?你试试吧!爸爸轻轻一咬,奇怪地问:咦,这不是很甜吗?这是,我大声嚷道:爸爸上当了,爸爸上当了。爸爸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他一下把我抱进怀里。我们俩都笑了,笑得那么欢,笑得那么甜。

1在字典里的读音有两种:shě  shè字义有:舍弃 施舍房屋 养家畜的圈 文中的应取读音(   ),应取字义(   )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将信将疑(   )肯定(   )

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划线的句子换另一种说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妙计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使用这条妙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简要地写一件你与父母或其他亲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不超过五十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歌声(节选)

①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

②回想从冼星海同志指挥的《生产大合唱》开始吧。那是一九三九年夏初一个晚上,在延安城北门外西山脚下的坪坝上。煤气灯照得通亮。以煤气灯为中心,聚集了上万的人。印象中仿佛都是青年人。少数中年以上的人也是青年人的心情,青年人的襟怀和气魄。会场上那些男的、女的,都一律穿着灰布军装,朴素整洁,打扮得都那样漂亮。大家说说笑笑,熙熙攘攘,像欢度快乐的节日一样。是的,正是欢乐的节日,是第一个五四青年节。合唱开始,大概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

③就在那样不平凡的时刻,在那个可纪念的地方,我第一次听见歌声: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复,一直辐散到遥远的地方。抗日战争的前线后方,有谁没有听过、没有唱过那种从延安唱出来的歌呢?

【1】短文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__________的情景,突出了延安歌声的特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延安歌声的眷恋之情。

【2】第②段中加点词“熙熙攘攘”在文中形容_____________

【3】第②段和第③段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场面,共同突出了人________的特点。其中,第②段特别描写了人们的穿着和心情,突出了场面的________气氛;第③段特别描写了冼星海的指挥和歌声的悠扬、淳朴。两个场面结合,表现了延安歌声是_______________的歌声,凝聚人心,催人奋进。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会场上响起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老师对我说:你去关灯,我来关窗。(把直述句改成转述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改为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我们现在不是讲心灵,还是讲出嫁。(修改病句)

(2)爸爸对我说: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改为转述句)

(3)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改写成直接引述句)

(4)演出那天,人民广场上挤满了人。(用上一种修辞手法,突出人多 。)

(5)所有的加拿大报纸都登载了报道这件事的文章。(改为字句)

(6)柯妮的介绍带着欧美白人的幽默,没有人不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肯定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风景线。

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你有什么拿手好戏呢?你的拿手好戏是如何练就的呢?

关于拿手好戏,你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先想一想,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