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图为清初安徽《霍山县志》对当地经济的相关记载。据此可认定该地(     

◆土人素不辨茶味,唯晋赵豫楚需此日用。每隔岁,经千里挟资裹粮,投牙预质,及采造时,男妇错杂,歌声满谷,日夜力作不休。

◆麻有火麻,早而皮韧……又有苘麻,亦可为绳索。有苎麻,可绩而为布。

◆薯味略同山药而稍鬆,大者长尺余,围盈拱。出六西乡苏埠,霍地间有种之者。

A.高产作物得以推广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C.农作物种植多样化

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2、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据此可知,当时江南市镇的发展(     

A.反映了商业活动逐渐摆脱政府监管

B.便利了农村居民的商品交换

C.体现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日渐松弛

D.冲击了传统乡村的社会秩序

3、社仓制是设置于南宋乡村地区、以官方权力为主导、广泛动员士大夫乡绅阶层等社会力量筹措仓本,以解决乡里赈济、乡民生存问题的备荒仓储制度。这一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脆弱落后

B.国家政治的运转失灵

C.民间赈济的主体地位

D.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

4、下表所示是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中对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的部分描述。据表可知(     

美国与欧共体(欧盟)

1990年,美欧密切合作的一个法律文献——《大西洋宣言》,承认“在欧共体日益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在经济和货币问题、外交政策和安全领域,它将享有自己独立的地位”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中国的复关谈判正式转换为入世谈判。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入世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名成员

欧盟与东盟

1994年7月,欧盟制定了《走向亚洲的新战略》,提出加强对亚洲的贸易和投资,把东盟作为其亚洲战略的优先伙伴。2011年5月,印尼总统苏西洛表示,欧盟是东盟最大的投资来源地、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是欧盟第五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在过去20年增长了10倍,每年约有700万欧洲游客访问东盟国家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

根据联合国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有4.4万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

A.冷战结束后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B.跨国公司促成区域集团化趋势

C.世界经济体系实现了真正统一

D.经济全球化助推世界经济发展

5、如图所示是《群众日报》刊登的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召开的新闻报道。这次“重要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     

A.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D.开展解放军战略大反攻

6、下表是美国专家统计的1946年4月苏联对外广播语言及福放时长表,它反映了(     

播出时间(分钟/天)

使用语言

345

英语(其中100分钟是专门针对北美的,55分钟是针对北美和英国的节目)

300

德语(75分钟是直接面向奥地利的听众的)

270

西班牙语(其中150分钟是对南美广播的)

95

汉语、法语、葡萄牙语

90

意大利语,土耳其语

75

芬兰语,罗马尼亚语

60

阿拉伯语,日语,彼西尼亚语,瑞典语

50

希腊语

45

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匈牙利语,挪威语等

30

阿尔巴尼亚语,孟加拉语,印度斯坦语,印尼马来语,韩语等

15

犹太语

A.冷战扩展到意识形态领域

B.苏联建成全球传播机制

C.苏联重视提高国家软实力

D.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7、1950年,中国相继同丹麦、瑞士等西方国家建交。1952年,亚太和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亚太地区的37个国家的37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     

A.打破了美国的封锁政策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外交重点转向周边国家

D.积极拓展对外交往空间

8、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实行“全体一致”原则。1928 年《非战公约》提出“(缔约各国)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成立于二战后的联合国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这反映出(     

A.国际安全机制渐趋合理

B.反对战争成为各国普遍共识

C.西方国家主导国际安全

D.国际法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

9、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为了保证公平交易,人们会用黄金、白银或者黄铜来衡量交易物品的商业价值,但不用其直接交换,而是衡量后进行物物交换,且此现象还很普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埃及(     

A.借贷形式日益普遍

B.金属货币开始出现

C.契约意识逐渐增强

D.商业发展水平有限

10、据史书记献:“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关于侨置郡县的设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寄托了流民回归故乡的情感

B.能够有效解决侨土冲突

C.给东晋社会治理带来新问题

D.利于流入地区经济开发

11、唐代的民间窑口长沙窑以其瓷器上的诗文而闻名。据统计,长沙窑90%的题诗为佚名者所作,多以白话撰写,语言真切、通俗。例如“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家中无学士,官从何处来。”“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于买人看。”这说明当时(     

A.民间手工业充满活力

B.民众文化水平整体提升

C.商业导致诗歌的繁荣

D.科举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12、1939年,国民党在湖南南岳衡山集中了一批抗日前线各战区的军官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所用的教材,则是八路军军事教员陶汉章编写的《游击战术纲要》。这反映出(     

A.国共合作培养军事人才

B.敌后战场的抗战受到重视

C.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共识

D.正面战场的作战方针落后

13、1790年初的巴黎街头,很多时髦女性用红蓝白三色作为衣饰的主色调。如图为大革命时期的女性俱乐部成员共读《导报》,画中人物的服饰上有红蓝白的元素。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     

A.服饰变化引领政治革命的潮流

B.妇女摆脱传统社会的精神束缚

C.社会变革提升女性的政治地位

D.服饰成为妇女社会角色的载体

14、黄宗羲曾表示自己愿效法元代的王冕,拒绝为亡国之君殉葬,而是“着书一卷”归隐,“持此以遇明主”,自叹“吾虽老矣,如箕子(商纣王之叔,周武王曾请其出山,被拒)之见访,或庶几焉”。这反映出黄宗羲(     

A.以学术传承为己任

B.期盼清朝君主圣明

C.具有一定民主倾向

D.对纲常名教的挑战

15、隋朝在洛阳城外设立回洛仓作为“国家粮仓”,仓储可达300万担。唐朝时又设含嘉仓,其储粮可保证百万军队一年的口粮。隋唐国家粮仓的设置(     

A.有利于发挥国家力量维持稳定

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体现了政府救济体系较为完备

D.确保了人们生活富足

16、下表是20世纪50-70年代西方某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统计表。据此可知,进入70年代该国(       

时期

国民生产总值

私人投资

劳动生产率

年失业率

消费物价

50年代

3.3

3.5

2.7

4.4

2.1

60年代

3.8

3.9

2.7

4.6

2.8

70年代

2.8

2.9

1.2

6.3

7.8

A.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B.恢复自由放任经济模式

C.政府放弃国家干预经济

D.经济发展已经显现困境

17、如图为汉代画像石中的“斗牛”图。图中左侧一牛躬躯低首、奋蹄扬尾、蓄势待发,右侧一武士挥掌击牛。据此可知,在汉代(     

A.尚武精神受到推崇

B.绘画技术不断进步

C.劳动与娱乐相结合

D.牛耕技术得到普及

18、1826年,魏源等人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问世,该书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类,汇编了官方文书、专著、奏疏、书札等共计2236篇文章。到1913年的《民国经世文编》为止,续编之作共达20种之多。这表明当时(     

A.文书管理体制发生变革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C.经世致用思潮逐渐兴起

D.西方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19、1979年3月1日,国务院决定对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菜牛、菜羊、鲜蛋、水产品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平均提价24.8%收购,并对粮棉油等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其中,粮食超购加价50%,棉花统购价超购加价30%。这一举措(     

A.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B.推动了城乡经营方式改革

C.满足了新兴工业城市的需求

D.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完善

20、嘉靖七年(1528年),明朝对官员闲居服饰做了规定,所戴之冠名为“忠静”,“在京许七品以上官……在外许方面官及各府堂官、州县正堂、儒学教官服之”。然而到嘉靖末年即有僭戴和仿制者,“朝家也曾设禁,士民全不知警”。这表明,明朝后期

A.纺织业出现重大发展

B.社会物质生活普遍改善

C.士大夫引领时尚潮流

D.传统社会秩序遭受冲击

21、下列史料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料

结论

A

(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秦国实行上计制选拔官员

B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汉代建立起中央监察体系

C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抑制了门阀士族的发展

D

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

官吏的管理关系治国理政的效果

A.A

B.B

C.C

D.D

22、在2023年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上,邮储银行大连分行“助农展区”展示的大连普兰店区鸿萌农业专业合作社1600多份草莓柿子,通过小程序以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方式销售一空。这体现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

C.食品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D.以网络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23、列宁指出:目前严峻的形势,还有苏维埃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采取迂回的方式。这种“迂回的方式”表现为(     

A.运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

B.发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C.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D.通过五年计划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24、1858年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861年,清政府批准设立总理衙门,随后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876年,首任中国驻外公使郭嵩焘出使英国。这说明

A.清政府积极主动维护国家主权

B.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外交意识

C.中国外交半殖民地化日益严重

D.英国对清政府的外交影响最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26、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重要史实

制度方面

 

精神方面

 

物质方面

 

 

 

27、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8、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29、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30、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31、___________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2、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33、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34、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中国政府和人民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把19世纪中叶以来二百年历史联系起来,我们清楚地看到,对现代化的执著追求是贯穿这一历史阶段的一条基本线索,是先进的中国人锲而不舍的目标。

(1)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最后20年,中国在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有何变化?

(2)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进步趋势?

(3)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36、小玉回顾近阶段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并绘制了一份表格,请为这张表格制定一个主题,并完成表格相关内容。

1)主题_________________

名称

重大事件

背景

影响

2)鸦片战争

 

 

开创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中国的恶例,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相应变化。

3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统治危机严重;列强坚船利炮的刺激;

 

4

 

经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打击后社会危机严重,清政府希望以改革方式实现自我拯救。

 

 

 

37、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

数据来源: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2010)。西欧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纵坐标单位是1990 Int. GK$(International Geary—Khamis dollars),横坐标单位是年(year)

从上图中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9、材料 自汉武帝至昭帝、宣帝时,匈奴势力被逐出西域。汉宣帝时,在乌垒城设西域都护府,统一管理西域。此后,“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为何有“汉之号令班西域矣”之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