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2、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3、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4、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6、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7、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混合物:硬水、澄清的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C.化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8、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9、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10、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11、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12、“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3、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14、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5、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16、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17、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18、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19、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2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21、关于电解水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2、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3、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A.BaCl2

B.NaOH

C.CuO

D.Zn

2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25、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黄铜(含铜和锌)、生铁都属于__________

(2)将黄铜放人足量的稀盐酸中,浸泡后有残留固体,该残留固体是_________

(3)生铁浸泡在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8、用化学符号表示:

1)磷元素_____

22个铝离子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_____

42个一氧化碳分子_____

5K2Cr2O7C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9、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水的粒子可表示为______(填字母)。

(2)硬水是指含有较多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约为2:1

C.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D.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4)水和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生成物中,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

30、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写出装置代号),组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一般是  

A.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B.从下到上,从右到左

C.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D.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

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连接仪器

e.装药

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g.撤出导气管.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cdaebfg B.dceafgb   C.adcefgb   D.dceafbg

(3)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

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A.全部   B.除④外   C.除⑥⑦外   D.①②③⑤

(4)装置B是实验室用     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31、生活处处皆化学。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

(1)舌尖上的化学

潍坊不仅山清水秀,特色美食更是遍布各地,令各路吃货流连忘返。

①下列食品主要为我们提供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

A.高密大蜜枣 B. 青州蜜桃 C. 昌乐西瓜   D. 临朐全羊 

②青州隆盛糕点配料中常使用小苏打(NaHCO3)作膨松剂,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的金属  

①如下图,这些生活用品主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__

②用铁锅烹饪食物有利于人体健康,但铁锅容易生锈,请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条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③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用适量稀盐酸可以除去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产生的不良后果,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④已知Fe元素在化合物里通常显+2+3价,因此Fe3O4可写成氧化物形式(FeO·Fe2O3)。Pb在化合物里显+2价或+4价,那么Pb3O4也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4)铝具有自我保护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木炭的不完全燃烧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3、某恒温容器中盛有NaOH饱和水溶液且仍有部分NaOH固体剩余,向容器中缓慢滴加稀硫酸,经测定,溶液pH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溶液中浓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浓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从A点到B点过程中,溶液所含溶液NaOH的质量____(填“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3)写出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图2中纵坐标可表示________(填序号)。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NaOH溶质质量分数

34、房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烹饪中食醋常做调味剂。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它是一种有机酸。下列有关食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pH7         B 能软化鱼骨和鸡蛋壳         C 能与铜、铁等金属反应         D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为了鉴别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我们可以选用家中的用品是________

3)天然气是主要的家用燃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_____

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4)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_____的方法。

5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6)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_____乙(填“>”、“=”或“<”)

36、根据如图中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在1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

2)如果KNO3中含有少量NaCl,要提纯KNO3,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蒸发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从长颈漏斗注入过氧化氢溶液,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甲、丙中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38、在影片流浪地球中,地球被木星捕获,在即将毁灭的时刻,人类点燃了木星大气中的氢气,从而产生推动力,拯救了地球。

1)写出人类点燃氢气依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写图中出标号m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3)利用装置B可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利用装置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

4)图H为启普发生器,利用此装置也可以制取氢气,该装置的优点与装置C相同,则其优点是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根据如图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__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若将125g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10%,需加水______

3)将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___B(填“=”)。

40、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铝制品更耐腐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___________

(3)酸菜等酸性食物不宜用铁质器具长期盛放,因为___________

(4)近年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强大。“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

(5)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