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诗句或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杜牧用“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描绘江南春天的美丽风光;苏轼用“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描绘西湖夏日的雨中奇景;辛弃疾则用“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写出了乡村夏夜的宁静优美。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故乡》。
2、新 月
新月一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红、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吗?
我在你梦中靠岸。
(1)用“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诗中的“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用____________方式表达的。
(4)在你的情感世界中,故乡(家乡)是什么样的?(能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字填空。
点( ) ( )学 拾( ) ( )泣
平( ) ( )心 均( ) ( )温
( )烟 草( ) 衣( ) ( )充
4、课文回顾。
(1)“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诗选自唐朝诗人______的《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中“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得颇富情趣。
(3)《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它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_______________。
(4)《三黑和土地》写了以_____为代表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事情,体现了农民们____________心情,抒发了农民___________。
5、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心( )神往 ( )然不同 不可开( ) 一尘不( )
别出心( ) 斩钉( )铁 天( )之音 千( )一发
(1)妈妈把屋子打扫得______________。
(2)对许多人来说,西双版纳一直是令人____________的地方。
6、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西江月”是_____。
【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听觉来捕捉秋夜景物特征,反衬夜色之静。
C.词中以“七八个星天外”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胸。
7、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
【2】解释词语。
别枝:____。 见:____。
【3】请用“/”画出下面语句的停顿。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4】这首词中,作者写“鸣蝉”“蛙声”,是运用_____的手法,写出了乡村夜晚的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读课文——《有的人》( 节选)。
[甲]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乙]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下列对[甲]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B.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C.第一个“有的人”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第二个“有的人”指- -生为人民、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D.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说明了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2】(1)读了[乙]选段的后两行,我想到了两句诗:___________
(2)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________》。
【3】体会“骑在人民头上”“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4】“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__________的精神。
9、课外阅读。
最诚实的中学生
一个中学生在路上骑车,不小心剐蹭了一辆宝马车,车主并不知情,这位中学生是该悄悄离开,还是留下等待车主?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不过,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的徐砺寒同学以身作则,作出了表率。徐砺寒在路上骑车,不小心撞上了路旁停着的一辆宝马车,车的后视镜被撞坏了,还在车身上留下了一道划痕。当时,他根本没考虑车是宝马车,自己赔不起,他只是想到自己弄坏了别人的东西,就必须承担责任。他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地等待车主近半小时。因赶着上课,他只好留下了一张写有自己的联系方式的纸条,欲赔偿。这股“正能量”被网友拍下来上传到微博,很快就传遍了全国,网友们称徐砺寒为“最诚实的中学生”,并表示要向他学习。
不小心撞到“无人值守”的车,有很多种选择:譬如溜之大吉,譬如指责车主停车失误,譬如等会儿看看后果。徐砺寒选择了最“笨”的一种方式:等待车主,等不到车主,还留下了一张“联系纸条”。这是“风险”很大的一种选择,不仅可能遭遇车主的愤怒指责,掏钱埋单的家长也可能会心有怨气。那么,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当事人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中学生徐砺寒的回答很简单:“自己做错了事,就必须承担责任。”
【1】文中加点的“这个问题”指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2】剐蹭到宝马车后,徐砺寒选择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
【3】徐砺寒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因为________。
【4】读完全文,你最想对徐砺寒说一句什么话?
________
【5】如果把这个故事设计成小说,你想怎么设计?
环境:人来人往的大街上
人物:高中生徐砺寒 他的同学
故事情节:
起因:____
发展:____
高潮:____
结局:____
10、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 "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 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 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饱”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1分)
(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强烈——( ) 浅显——( )
(3)把文中的反问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2分)
(4)看到伯父“半跪着”为车夫疗伤的情景,我们不禁想起了鲁迅那句著名的诗句: ,这是他一生的精神写照啊。(1分)
(5)“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以你的体会和理解,你估计“伯父”当时是怎么回答小周晔的?请写下来。(3分)
(6)在鲁迅先生逝世后,这位车夫闻讯赶到万国殡仪馆悼念鲁迅先生。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你把车夫来吊唁的情景描绘出来。不少于50字。(3分)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上的相关内容,完成练习。
【1】李明想要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中主要有哪些藏品,他需要点击( )页面了解。
A.保管
B.研究
C.展览
D.服务
【2】根据材料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的西侧。(______)
(2)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入馆时间为9:00~17:00周六延长。(______)
(3)国家博物馆实行实名预约参观,每天分三个时段错峰入馆,每个时段预约人数为80000人。(______)
(4)乘坐地铁1号线可以直接到达中国国家博物馆。(______)
【3】李明没有提前预约,当天想参观国家博物馆怎么办?请你根据以上资料概括出以下几个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北门入馆)
12、歪头崮八十五勇士王贞勤
1943 年,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加紧推行“蚕食”计划,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八路军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坚持进行敌后抗战。
2 月 25日夜 10 时许,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一营二连指战员在副营长徐福的带领下,悄悄在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扎营休整。该营营长王子固则带领三连在另外一个地方活动。
“徐营长,有情况……”侦察员突然跑过来向徐福报告,“东……东面,发现了很多日 军……”原来,日军白天侦察到有八路军小股部队在沂水北活动,就连夜调集了 3 000 人马, 兵分数路包抄过来。
徐福命令部队马上向沂水河方向转移,于半夜时分到达沂水河畔。徐福同二连连长齐之顺碰头后,决定马上上山。他们刚爬到半山腰一个叫桃花坪的小山村时,就发现日军的马队已经到了山下。不一会儿,山下升起了几发信号弹。
忽然,左侧的山沟中冒出来黑压压的一大群人,二连刚要准备战斗,发现是营长王子固带领的三连和附近的几百名老百姓。这时,日军的大炮和机枪开火了,大批日伪军在火力掩护下冲了上来。
“两个连不能一块往外冲,这样两个连和几百名群众都会有危险,必须留下一个连断后, 掩护另一个连带领群众转移!”营长王子固说道。他和副营长徐福短暂商议了一下,迅速作出决定: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 83 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
王子固见三连和老百姓走远了,立刻命令二连朝敌军开火,把敌人牢牢地吸引在周边。天亮时,他们同敌人几经周旋,沿张耿村的西山撤到了歪头崮。此时,三连和百姓已安全脱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嚣张——______ 商议——______ 带领——______
【2】文中第二个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重复词语
B.表示语意难尽
C.表示意在言外
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3】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营长王子固在危急关头做了什么决定?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积累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看京剧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的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________,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_______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_______,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_______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为文中四个空格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A.轻歌曼舞 B.歌舞升平 C.眼花缭乱 D.目瞪口呆
E.瞠目结舌 F.情不自禁 G.不由自主 H.应接不暇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语句。
【3】本文是如何描绘这场演出的?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乐曲声:_____ 武打:______
舞蹈:_____ 唱腔:______
【4】“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其作用是_______。
【5】作者是怎样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的?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穷人(节选)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______,桑娜忐忑不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句子当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说话吞吞吐吐
B.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C.表示列举的省略
【3】通过第二段中对桑娜的_____和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桑娜________的品质。
【4】“揍我一顿也好”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桑娜的心理活动,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在“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16、人生路上,有时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人生路上,_____,_____。人生路上,_____,_____。(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例句构成排比句)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比画眉鸟的叫声更好听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地球不可爱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练笔
(1)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①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②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饿 厚 盼望 喜欢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用“弹琴”这个情境,就心情好这种状态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改为双重否定句: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的厚石头围墙上。
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通过鲁滨逊的教化,使“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
__________________
(4)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部精彩的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一走进公园,就看到公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乐园。(任选一题)
1. 生活是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二三岁的你同样拥有一片蓝天,一方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假造着。那里的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儿、手工制作、集邮、种花、养兔……你一定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性情。请你以“______________真让我着了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你的真实感受。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400。
2.伴随人的一生。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成长的故事丰富多彩。人生是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莫不如此。关于成长,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 ……请你以“成长”为话题,自选某个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让老师读读好吗?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