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类似这样的成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

入木三分_______        破釜沉舟_______

2、看拼音写汉字。

满分5 manfen5.com

 

 

3、日积月累。

(1)五音是指_______

(2)多数英雄在大义与亲情之间选择了前者,成就了正义,正如:“______________。”因此看似无情,而这是无情的多情。

(3)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巧妙地运用嗅觉和听觉的诗句是:___________

(4)伯牙、子期相传为_______时期人,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

(5)瞧,黄河壶口瀑布多么壮观啊,真是:________________

4、把名句补充完整。(6)

1轻诺____________

2民无________不立。

3不精不诚,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之者,人之道也。

5______________,纤毫必偿;______________,时刻不易。

 

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________母亲 ________沙滩 ________耕地

________松针 ________河流 ________昆虫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_______________。

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山村优美的风光。

【3】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__________的生活情景,也写出老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通过写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_________之情。

【4】补全文章中的诗句。

7、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写出划横线处应填的诗句。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不怕困难的意思。                                 (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

【3】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习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是一首写西湖的七言绝句,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

【2】“黑云翻墨未遮山”一句中的“翻墨”的意思是__________

【3】本诗写了四幅图画,写出了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正确排序是________

A.狂风吹散图、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雨过天晴图

B.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雨过天晴图、狂风吹散图

C.雨过天晴图、狂风吹散图、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

D.黑云翻墨图、白雨跳珠图、狂风吹散图、雨过天晴图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体上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 ______

B.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 ______

【4】文中加点的部分体现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附加题。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某小学六(1)班开展以“水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以下是该班学生的展示材料。

材料一:

                                     以字解“水”

洲:从“氵”,“州”声,“州”指的是小块的陆地。

在河之州即为“洲”。指在河中的一块小陆地上。

材料二:

                           以诗颂水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材料三:

                                                       以文论水

                                                       上善若水

                                                          老子

上善若水。水普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静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上:最的意思。       处:即居处于……的地方。       几:接近。     道:高尚的品德。

渊:沉静、深沉。   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   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正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

利的时机。尤:怨咎、过失、罪过。

材料四:

以图赏水

水滋养生命,水灌溉植被,水带来力量,水包容万物。在岭南水乡顺德,人们择水而居,亲水、护水,一直是顺德人的自觉行为。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让我们来欣赏顺德爱水护水宣传海报。

   

【1】仿照材料一“以字解水”,探究“洞”的字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不同空间,“水”的姿态各不相同。不同诗人笔下的“水”,也有不同的美感。材料二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庐山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还学过许多以“水”为题材的古诗词,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水面风静无风,表现出了水天一色、宁静和谐的画境;苏轼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天时和雨天时的不同景色;而宋代朱熹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3】结合材料三,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了四则材料,我们对“水”有了更深的认识。请以《我理解的“水”》为题,谈谈你的感悟和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诚实,不欺骗;  ②信任,不怀疑;  ③消息;  ④书信; ⑤随便

下列问语中的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3林清玄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感叹的是什么(  )

A. 感叹自己的能力不如小偷,应该向他学习   B. 感叹小偷技术全面,本领高超

C. 感叹小偷能力非凡,将来一定会前途似锦   D. 感叹小偷能力非凡,但没有正确方向,为此惋惜

4文中提到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说说你的理由。

   

5这篇短文通过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要

12、课外阅读

罗斯福的故事

满分5 manfen5.com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颗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颗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   )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   )有这养料的浇灌,它(   )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1)参差的读音是( )。参天大树的的读音是(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阴冷—— 搭理——

  惊奇—— 兑现——

(3)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如果你是罗斯福,当明白是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颗小树施肥!时,你心里会怎样想?

 

 

(5)罗斯福的口吻对父亲说一句话,表达你真实的感受。

   

 

 

13、阅读短文。

哨卡

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反过手来拉着将军的手。将军最近( )了这一带所有的哨卡,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 )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次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面临更大的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到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 )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

“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 )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座雕像。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视察 注视 端详 凝望

B.视察 端详 凝望 注视

C.视察 凝望 端详 注视

D.端详 凝望 视察 注视

【2】山上最高的一个哨卡在海拔_________处,仅有_________名战士驻守,其中一名战士已在高海拔地区执勤_________年了,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恰当的词句概括下面人物的特点。

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驻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边防战士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我能行

我自己提进去吧。”说着,我往他身后的木板房走去。

“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有听他的劝阻,提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  

“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了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我扭头了出来,直想哭。

1你从木板房吱呀作响的门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的句子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3语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除了逗号以外,语段中用得最多的标点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把语段中画线字换成,你认为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直想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将疑问句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晨风中,一株带露水的小草是风景;溪水中,_____________是风景;草地上,____________也是风景。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改写下面的句子)这辆车开得太慢了。

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续写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

1.我爱雏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忆过去一些有趣的往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给下面句子中的“说”换两种说法,变成两种表达方式。

他对没戴口罩的人说:“快把口罩戴上,别到处乱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练习。

1.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用关联词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种多么坚强的精神。(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学习至此,你一定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吧!那你对乡村的那些景物、人物、事情感兴趣呢?赶快写下来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