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端正。

xián yí     lǚ tú     fáng ài

( )   ( )   ( )

zhòu rán     pái huái     áo zhōu

( )   ( )   ( )

2、请你给课文各部分加上合适的小标题。

游泳本领高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辨析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ēn ______cān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全神( )        斩钉( )        居高( )       排山( )

别出心( )        平淡无( )        沧海一( )       暴露无( )

(1)我费了很大力气爬上了山顶,终于可以____________,观赏美景了。

(2)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外观设计____________,十分引人注目。

5、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_____然大_____  北风______号   _____)(_____忙忙

______经风霜   一_____无际 _____)(_____吞枣

1.仿写画波浪线含“然”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呼呼的_________着,一位黄包车夫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3.画双横线所填汉字的意思是_______A.吃足了。B.足;充分C. 满足

用这个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笑嘻嘻 笑______ 笑______

【2】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文第一个小节写的是获得土地的三黑__________

【3】从“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你体会到了三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土地的三黑,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简要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表现夏天的天气瞬息万变,刚刚还是月朗星稀,一刹那下雨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景要抓住事物特点,请从词里找出两个表现夏季特点的词语。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江南春 惠崇春江晚景

千里莺啼绿映红, 竹外桃花三两枝,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1】将文中古诗补充完整,注意书写规范,笔迹工整。

【2】《江南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_________。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3】《江南春》的前两句中,诗人抓住莺啼、_______________、依山傍水的村庄、_______等独具江南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表现出江南春景的_____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的前两句中,诗人借竹子、________________鸭子等景物写出了早春的特有风光。

【4】下列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江南春》后两句写出了江南楼台掩映、春雨迷蒙的特点。

B.《惠崇春江晚景》的后两句,诗人借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以及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了“春”字,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

C.“南朝四百八十寺”和“竹外桃花三两枝”中的数字都是具体真实的,前者突出了寺庙之多,后者突出了桃花之少。

D.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片段,回答问题。

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用“_____”画出第一句中的动词。

【2】为了能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中的“终于”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天的怀念(节选)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①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③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中第2自然段中的“那步田地”是指( )

A.母亲因为种那些田地生病了。

B.母亲带着病来到那块田地。

C.母亲生病了,但还能种田地。

D.母亲的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2】母亲由“絮絮叨叨”到忽然不说了,原因是( )

A.担心“我”又陷入痛苦中,不再带着她去看花了。

B.了解“我”从小就喜怒无常,所以说话变得更加小心。

C.结束这个话题,怕“我”再次因残酷的现实而深陷绝望。

D.担心她的絮絮叨叨会耽误了“我”休息的时间。

【3】围绕“看花”这一线索,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情节。

“我”拒绝看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中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三句话分别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心情都源自一位母亲_______的情感,三个句子在表现情感上共同的方式是_____

【5】文中哪句话与画横线的句子相互照应,用“ ”画出来。

这两个句子都是 描写,结合“我”的内心变化可以看出这种描写在抒情上的作用是

【6】第1自然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的原因是________,又“偷偷地听着”是因为___________,从中看出这是一位_______的母亲。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满分5 manfen5.com

  韦德,你呢?最喜欢和希望得到什么礼物?我走到他面前轻声问道。韦德慢慢站起来,依旧垂着眼睛。我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

老师,我家的泥屋没有烟囱,圣诞老人从哪儿进啊?他低低的语调含着忧伤。我一怔,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的问题困住了他呀。我微笑着告诉他,圣诞老人能穿墙钻地,无所不能,他自会有办法到你家的。

  韦德抬起眼睛,眼神是那样的晶亮,显得非常的高兴,他几乎是抑制不住兴奋的情绪喊道:我想要一双棉手套和一双棉鞋!

  孩子们地一声笑开了,这个愿望太微不足道了。

  韦德也笑了,笑得真挚、纯洁。

  为什么?  

老师的手很冰,有了棉手套就暖和了;奶奶的脚生冻疮了,穿上棉鞋就会好了。韦德稚嫩的童音喜悦地在教室里回荡。

  学生们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个个若有所思地抿紧嘴唇,似乎有什么东西敲中了他们的心灵。

  我只觉得一股热流涌遍全身,鼻子酸酸的——

  我想不到家境如此贫寒的一个孩子,在他的任何梦想都可能实现的时候,许的却是这样简单而又充满爱心的愿望……

(1)韦德神态的变化是:

 

(2)韦德的心愿是  

(3)什么东西敲中了他们的心灵?

A.圣诞老人的故事是个传说

B.韦德的心愿太低微

C.韦德那善良真挚、充满爱心的美好心灵和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让他们感到了惭愧,受到了震撼。

 

12、课文片段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分)

忐忑不安:

(2) 文中的这样做指的是什么?(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2分)

(3) 这个片段选自《   》一课,作者是 (1分)

(4) 文中描写桑娜的   矛盾。文中   最能说明这个矛盾。(1分)

(5)   说明桑娜决心已定,为救人之难,愿承受一顿打。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3分)

 

1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这一任务读《竹节人》,有关玩儿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这部分内容真精彩要仔细读读。

②我们要逐渐养成带着目的阅读。

③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的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④带着目的阅读,即读书时先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再想想阅读的目的。

【1】将上面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按顺序写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

【2】第①句有一处与中心不符,应删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句中有一处缺少成分,应加上________________

【4】第④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在第________句里表明了主要观点。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巴黎街头看阅读

冯雁军

去巴黎逗留的几天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闻名世界的埃菲尔铁塔和巴黎圣母院,也不是流光溢彩的红磨坊和香榭丽舍大街,而是随处可见的街头阅读。

在埃菲尔铁塔检票口前,游客排起两列近百米的蛇阵,令我意外的是,队伍里有几十个一边排队一边阅读的金发碧眼男女,显然都是当地人。他们手中拿着一本书或是一张报纸,脚步跟着队伍缓慢向前移动,恬然静雅的神情让那些烦躁不安的其他游人侧目。后来,在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荣军院等游人较多的入口处,我同样目睹了这样的情景。

圣母院广场,每天游人如织,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还有许多巴黎市民喜欢在这里小憩。树荫下、台阶上、地摊旁、亭棚边,到处都可以见到看书读报的巴黎人。他们心无旁骛,像中国古代圣人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目光在书刊上流连。广场南侧的花坛旁,有位一条腿残疾的姑娘在埋头看一部砖头似的著作,显然不是刚刚买来消遣的闲书,那根磨得发亮的拐杖放在另一条腿上,悠然忘我。

在人流较多的公交车候车亭或书报亭旁,大都有一两个报刊架,上面放满了最新的免费报刊,行人随手可取。穿行在城里的公交车上,有些拥挤,有些摇晃或颠簸,可仍然不妨碍也不影响巴黎人的阅读热情。无论是座位上的时尚女郎,还是手拉吊环的健壮男子,甚至是顽皮可爱的孩童,都有可能正在阅读。同样,乘坐地铁的时候,喧闹的月台上,流动的车厢里,一样可以看见此番情景。

露天咖啡屋是巴黎的别样风景。无论是热闹繁华的大街,还是逼仄()幽深的小巷,精致小桌有三三两两。这些比面盆大不了多少的或藤条或木头的小桌,贴在小巷的墙角或是毫不显眼的窗下。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人们头也不抬地轻松阅读。打扮入时的巴黎姑娘和小伙,就着半杯透亮的红酒,面前摊着一本印刷精美的时尚报刊,慵懒地阅读,好久才优雅地翻过一页,任时间在指间流淌。

最痴迷的阅读者莫过于地摊上的淘书者。在香榭丽舍大道、蒙帕纳斯大街这些看似与阅读无关的地方,居然不可思议地能见到摆满图书的地摊。最令我震撼的是塞纳河南岸的旧书摊,从圣母院北侧巷口出来,河边一字排开的书摊近百米,防洪的水泥堤坝上安装了一排有些锈迹的铁柜书架,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旧书刊。这里淘书的人很多,有巴黎人,有外地客,有些淘书人干脆坐在地上,忘情阅读。婆娑的树影映照在书架上,也映照在淘书人的身上。即使灯火阑珊时,地摊周围依然人头攒动。

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座大众喜欢阅读的城市。巴黎即是。

(选自《人民日报》)

【1】联系上下文理解第2自然段带点词“侧目”,其中最准确的含义是(  )

A.从人的侧面看

B.侧着脸看人

C.斜着眼敬畏地看

D.吊着眼鄙视地看

【2】第4自然段作者讲述了他在(  )见到的巴黎街头阅读景象。

A.公交车候车亭或书报亭

B.公交车上

C.公共交通上

D.乘坐地铁的时候

【3】第3自然段有两个相互呼应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第4自然段,作者还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描写了自己见到的巴黎街头阅读景象。

【5】“点面结合”是场面或活动描绘中最常应用到的写法,也是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方法。现在请你应用所学,试从文中找出一处,详加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字句和字句的改写。

1.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

改写成字句:

2.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被红四团抛在后面了。

改写成字句:

3.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改写成字句:

4.他们看到暴风雨冲垮了堤坝,心里十分着急。

改写成字句:

改写成字句:

5.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森林严严实实的。

改写成子句:

改写成子句: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的手表里有蝎子,你不要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起来。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好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不滑下去,他得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要求用上夸张手法表现出来。

                      讨厌     紧张       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大观园

1.新冠病毒被勇敢的白衣战士打败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袄。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儿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孩子。(改为否定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实验。”(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三好学生的标准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题目:我们班的故事

要求:①要善于运用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的表达方式;②至少要运用下列修辞手法中的两种: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③文中涉及学校与班级名称时,一律写成“我校”“我班”;涉及老师和同学的姓名时,一律写成“某某老师”与“某某同学”;④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保持卷面整洁;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