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用恰当的词语替换句中画横线的部分。

a.他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 )

b.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的想法。( )

c.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

2、照样子,填写恰当的词语。

例:(震撼中外)的百团大战

(   )地谴责  深切的(   )   ( )的暴行

(   )地工作 (    )地张罗   (    )的东西  

 

3、你学会乐观面对生活了吗?请试着来检验一下自己吧。

乐观能给我们带来   ,乐观会让人看到   ,可以将不利变为有利。乐观面对生活,就要学会说太好了

长得胖——  

长得矮——  

考试没考好得了个良——

 

一个乐观的人,会对周围的世界和发生在自己身上事情有一个积极的认识与体验,要学会想虽然……但是……”,选择上面的两种情况来写一些吧。别忘了要行动起来,那就一起写下来吧。

 

 

 

 

 

 

4、积累填空。

(1)《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原名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将“山”“水”写成了富有情趣的亲切形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3)驻足黄河岸边,刘禹锡以“__________”描绘其奔涌的磅礴气势;夜行黄沙道时,辛弃疾用“__________”表达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4)鲁迅,原名 _____。其代表作有 __________,鲁迅关于民族魂的格言有:_____

(5)毛泽东主席的“__________”表达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险的豪情;_____完成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后,纵身跳下悬崖。

(6)这学期我积累了许多关于爱国的名言,诸葛亮有“_______”的豪情;曹植有“____________”的壮志。

5、先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移舟泊烟,日暮客愁新。   渚: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拊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鉴赏

江南春

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所著。他与李商隐并称为______,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你还曾学过他的《_______》。

【3】“南朝四百八十寺”一句中,你如何理解“四百八十”这个数量词,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江南春》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请你说一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词,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将词句补充完整。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题目中的西江月是词牌名。____

(2)“夜行黄沙道中是地点,黄沙是时间,交代事件。____

(3)这首词的下片主要写词人找地方避雨的经过和感受。____

3这首词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我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体会到词人________________之情。

8、补全诗句,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_。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___(咏物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3从“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从“________”一词可以知道作者是去踏青。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________”(诗句),由此发出赞叹: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快乐阅读,我能行:

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      ),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       )的欢呼。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

【2】从下面各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A.肃静  寂静  安静

B.宣告 宣布 宣读

C.热情 热烈 热心

【3】这三个自然段按(_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程序。

【4】“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5】文中画线部分,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②(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画“ ”的句子中的两个“死”字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等词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__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等。

【3】读选文第一自然段,并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张思德是四川仪陇县人,生前为毛主席警卫班战士。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起奉命到南泥湾挖窑烧炭,暴雨中,窑顶掉下几块黄土,炭窑要塌方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思德一把将小白扑了出去,自己却被塌落的炭窑埋住。被救出时,锹把顶着他的胸腹部,鲜血从嘴里流出,他已经牺牲了。毛主席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难过,要求把张思德的遗体运回延安,召开追悼会。

为什么说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阐明了____________的问题,为此作者举了_____________这个例证。

【5】第二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前后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关怀

1934年11月,红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同志的指挥下,击溃拦截之敌,向陕北挺进。

一天下午,部队正在赶路,一个伤员忽然倒在路旁,起不来了。贺老总知道后,立即下马跑过去看望。

“快上马吧,小鬼!”贺老总说着,就把马身上的背包等东西卸下来了。然后用手去扶那个伤员上马。那个伤员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叫他,吃力地睁开眼睛,一看是贺老总,就喃喃地推辞:“不行,……不行,这是你的马。”

“不,这是革命的马,谁需要谁就可以骑。”

“可是……你是首长,我……”

“你是战士,是英雄,是为革命流血流汗的英雄啊!”

“贺老总,我……我可以走。”伤员说着就挣扎着要起身。

“别说了,我命令你上马!”贺老总立刻招呼警卫员把伤员扶上马背,自己扛着背包扶着伤员,走在队伍中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击溃________     拦截________     看望________

【2】这篇短文没有用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A.主要写人物的行动。

B.主要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C.主要写人物之间的对话。

【3】你知道贺龙是谁吗?你还知道有关他的其他故事吗?和小伙伴们开个故事会说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 )在学中问,( )在问中学,( )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翱翔( ) 探求( )   强健( )

【2】在文中的括号诶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学与问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___他现在在哪儿___上帝啊___保佑他___救救他___开开恩吧___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在横线上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2桑娜在沉思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________的人。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高兴   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冒   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   堵)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词,用“√”表示。

【2】“角鸡,跳鱼儿,贝壳,猹”分别指《少年闰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

【3】这几段文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

【4】中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落叶飘落下来。

改成比喻句:  

(2)在大家鼓励下,使我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修改病句:  

(3)帮老奶奶写信要表扬,可早就学过的字写错了,就应该批评。

改成双重否定句:  

改成反问句:  

(4)十四岁的少先队员赖宁为了扑灭山火,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缩句:  

 

 

 

16、虽然我一直找借口想出去,但是到底也没有得到妈妈的允许。(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

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不是我们,小海龟们怎么会受到那么大的伤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海龟们以为外面很安全,从巢口鱼贯而出。(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巢里的幼龟出来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跟我学:在谓语(一般是在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入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无不”“不能不等。有的需要稍加调整,使句子通顺,句意不变。

4.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都要经过勘测。(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修改意思重复的病句。当句子中出现语意重复或者重复的成分时,找出重复的部分,去掉其中一个。如下面句子中合适适宜意思相近,则任选一个去掉。

3.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适宜的线路,詹天佑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天地。

在学习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我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总有一些事不经意间又涌上我们的心头。这些,都曾经滋润过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请以“留在我心底的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处可填入、眼神、话语、掌声……再作文;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