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内容我了解。
(1)本文以饱满的热情,用年、月、日、时、分的具体时间记叙了香港回归祖国的( )时刻。表达了华夏子孙盼望香港回归,盼望( )的迫切而激动的心情。
(2)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同胞曾以( )、( )的精神,使香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 )、( )和( )中心。今天,在祖国大家庭坚强( )的支持下,明珠一定会更( ),香港一定会更( )。
(3)“6月30日23时30分”“23时40分” “23时46分 ,“6月30日23时59分” “7月1日零时整”。
这些精确到分的( )顺序介绍了香港回归的过程。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前进,所有人的心情都越来越紧张和激动,这样的时间描述正好表现了人们的( )。
(4)( )年清政府将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岛屿租给( )。租期为99年,到( )年( )月( )日期满。
(5)( )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6)1984年,中英双方确定( )年( )月( )日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香港经历了( )年漫漫长路跨进祖国温暖的家门。
(8)你对香港了解多少?简单介绍一下。
2、比一比,再组词。
谋( ) 诞( ) 睹( )
媒( ) 挺( ) 赌( )
埃( ) 岷( )
挨( ) 抿( )
3、在下面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_)我还有墨水,(____)能把事情记得非常准确。
2.(___)我们还是一天天衰弱下去,(___)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3.这(____)粥,(____)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4.(____)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____)缺少许多,比如墨水。
5.他(____)多忙,对我的问题(____)很感兴趣。
4、形近字组词。
涕( ) 咧( )
剃( ) 例( )
辫( ) 哼( )
辨( ) 享( )
5、写近义词
鼓舞________ 庄严________ 徐徐________
陆续________ 欢喜________ 欢呼________
6、课内古诗词阅读。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诗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凿:开凿
B.若:好像
C.等闲:平常
D.浑:浑浊
【2】根据诗句意思,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
(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将清白留在人间。
A.尽管 尽管 只要 都
B.只有 只有 只有 才
C.不论是 还是 即使 也
D.即使 也 无论 都
【3】对该诗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句的前两句写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后两句写石灰的品格。
B.“要留清白地人间”是对全诗的总结,画龙点睛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全诗前两句纯粹写石灰,后两句借石灰的高尚品质来抒发诗人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品质。
7、古诗文阅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 ,(2) 。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_____》。
【3】这首诗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表现江南春天的特点,请至少写四个景物出来。
_____
8、阅读长廊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
, 。
【1】诗中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 诗句补充完整。
【3】从所填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兵的心情是( )
A. 悲哀、凄凉 B. 愉快 C. 无奈、无措
9、阅读与理解。
(材料一)
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较2014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材料二)
“浅阅读,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作家王蒙在上海图书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论坛上谈到网络阅读时指出。王蒙所指出的“浅阅读”的确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的兴起,使人们的阅读变成了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思维不连贯,思考不深入,有人因此调侃,网络使“知识分子”变成了“知道分子”。
(材料三)
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材料四)
有人说:“靠写段子是成不了作家的。”同样,只有浅阅读的民族,不可能真正强大。
【1】阅读(材料一),其中的数字和加点字“略”“远”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什么是浅阅读,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四份材料,谈谈你对阅读的思考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感悟。
把笑脸带回家
父亲失去工作的第二天就去找工作。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每天早晨出发,晚上回来,进门笑嘻嘻的。母亲问他怎么样。他笑着说:“差不多了。”母亲说:“天天都说差不多了,行就行,不行就重找。”父亲道:“人家要研究研究嘛。”一天,父亲进门笑着说:“研究好了,明天就上班。”第二天,父亲穿了一身破衣服走了,晚上回来蓬头垢面,浑身都是泥浆。我一看父亲的样子,端着碗离开了饭桌。父亲笑了笑说:“这孩子!”第二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夹在自行车后面。
一天,父亲骑着一辆旧三轮车回来,说是要当老板,给自己打工。我对母亲说:“就他这样的,还当老板?”我对父亲的蔑视发展到了仇恨,因为父亲整天骑着他的破三轮车拉着货,像个猴子一样到处跑。我们小区里回荡着他的身影,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在路上碰见骑三轮车的父亲,他就冲我笑一下,我装作没有看见,不理他。
有一次我在上学路上捡到一块老式手表,手表的链子断了,我觉得有点熟悉。放学路上,我看见父亲车骑得很慢,低着头找东西,这一次父亲从我面前经过却没有看见我。中午父亲没有回家吃饭,下午上学时我又看见父亲在路上寻找。晚上父亲笑嘻嘻地进门,母亲问:“中午怎么没有回家吃饭?”父亲说:“有一批货等着送。”我看了父亲一眼,对他突然产生了一种从没有过的同情。后来才知道,那块表是母亲送给父亲的唯一礼物。
有一天,我在放学路上看见前面围了好多人,上前一看,是父亲的三轮车翻了,车上的电冰箱摔坏了,父亲一手摸着电冰箱一手抹眼泪。我从没有见父亲哭过,看到父亲悲伤的样子,慌忙往家跑。等我带着母亲来到出事地点时,父亲已经不在了。晚上父亲进门笑嘻嘻的,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母亲问:“伤着哪没有?”父亲说:“什么伤着哪没有?”母亲说:“别装了!”父亲忙笑嘻嘻地说:“没事,没事!处理好了,吃饭。”第二天一早,父亲又骑三轮车走了。母亲说:“孩子,你爸爸虽然没本事,可他心好,要尊敬你爸爸。”我点了点头,第一次觉得他是那么可敬。
我和爸爸不讲话已经成了习惯,要改变很难,好多次想和他说话,就是张不开口。父亲倒不在乎我理不理他,他每天都在外面奔波。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报答父亲。每当学习遇到困难或者夜里困了,我就想起父亲进门时那张笑嘻嘻的脸。
离开家上大学的那一天,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打的”或有专车送到火车站,我和母亲则坐着父亲的三轮车去。父亲就是用这辆三轮车,挣够了我上大学的学费。当时我真想让我的同学看到我坐在父亲的三轮车上,我要骄傲地告诉他们这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把我送上火车,放好行李。火车要开了,告别时我再也忍不住了,终于大声喊道:“爸爸!”除了大声地哭,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父亲笑嘻嘻地说:“这孩子,哭什么!”
【1】看到父亲的笑脸,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文中的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
答:( )→( )→( )→( )→骄傲
【2】文章多次写到父亲的笑,哪一次令你最感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标题是“把笑脸带回家”,却多次写到“哭”,仔细品味文章画线处的句子,想想“父亲”抹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仔细品味下面这段话,写出你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天,父亲穿了一身破衣服走了,晚上回来蓬头垢面,浑身都是泥浆。我一看父亲的样子,端着碗离开了饭桌。父亲笑了笑说:“这孩子!”第二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夹在自行车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你肯定也颇多感触,联系生活实际,把你的感触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比,才有进步
(台湾 刘墉)
(1)今天晚上当乔安娜打电话来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句“:她的功课比你好,还是比你差?”
而在你答“比我好一点点”之后,我有些惊讶地继续问:“你已经是平均九十六点多,她居然还要更好?”
(2)这使你似乎不大高兴地说:“这又怎样?我们这一年级还有一个叫阿曼达的女生,平均九十九呢!人漂亮,参加的活动又多,而且还交男朋友!”最后你气呼呼地转头进去,还撂了一句英文“为什么总是拿我跟别人比?我是我,人家是人家。”
(3)多年来,几乎每次当我将你跟别人比较时,你都会有这样不愉快的反应。而在我与其他家长的聊天中,也知道他们的孩子不喜欢比,也都曾抱怨自己的父母喜欢比。
(4)不错,这是一个大的国家,三百六十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任你驰骋。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你确实可以不必处处跟人比,而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
(5)但是,你更要知道,当你想往高峰爬的时候,也便有来自三百六十万平方英里土地上的精英与你竞争。这也是你能获得纽约市演讲比赛冠军,到了纽约州却败下来的原因,再想想,就算你能在全州得到冠军,到了全国大赛又还有得胜的把握吗?
(6)其实我们生下来,就面对了这个竞争的世界。我们一方面庆幸自己能生在20世纪,科学昌明,生活富裕的时代,一方面也得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正是20世纪,这个知识爆发的竞争。
(7)何止科技,知识的竞争,连体育也是如此,想想四十年前的体育记录,再看看今天的最高成绩,当时世界的金牌得主,只怕今天连决赛都无法进入,甚至不合参赛的最低标准。
(8)过去的中国,你只要在一乡跑得最快,就被人称为飞毛腿,神气得不得了,因为那时交通不发达,越过一个山头,就换一种口音的时代。但是后来有了省运,有了全运,进而参加了世运,直到这里,许多中国人才发现,原来自己在武侠小说里崇拜的“草上飞”和“浪里白条”到了世界级的竞技场,只能勉勉强强地垫后。
(9)比,确实不是很愉快的经验,那不愉快,是因为打破了自己编织的“满足的梦”,也可以说是迫使自己面对了现实,有什么事情要比你面对敌人,当面交手,来得更真实呢?
(10)所以中国有句俗语“人比人,气死人”,三国时的周瑜就是在屡次受挫于诸葛亮后,气得质问苍天“即生瑜,何生亮?”命丧黄泉。然而问题在于,以此类推,每个比赛的第二名,都忿忿地说:“如果得第一名的那个人没有参加比赛,我就是第一!”那得第三名的就会说:“如果得了一二名的人没来,我就是第一!”
(11)这样一来,我们还能进步吗?世界还能进步吗?
(12)所以,在这个充满了竞争的时代,即使我们得了第一,也应该用相反的方式来想:“只怕有高手缺席,所以我才能得冠军,如果他真的来了,恐怕我就是第二!”经常保持这样的思维,人才能面对强敌,才不怕比。
(13)如此一来,我们就能不断进步,世界就会不断进步。
(14)比,不是狭隘地排斥别人,而是积极参与竞争;比,不是炫耀自己而是认知别人,提高自己。比,不是打垮别人,而是严律自己,学问做事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孟子曾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表明的就是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期许,积极努力的态度。
(15)最后,我想问你,如果你不心存比的想法,为什么能记得那么清楚,乔安娜总平均分比你多了零点五分呢?
(16)坦白说吧!你根本就在偷偷地比!
注:①本文选自《美文大全》,有删节。②本文中的“你”指的是作者刘墉的女儿。
【1】为文中带点的字注音节。
①撂___________ ②驰骋___________ ③炫耀___________ ④狭隘___________
【2】文中第⑧段提到的“草上飞”、“浪里白条”是我国四大名著中哪部作品里的人物?“浪里白条”指谁?他有什么特殊本领?
(1)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浪里白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分别引用了三国时期的周瑜的话和战国时期孟子的话
①你能用现代汉语写出它们的意思吗?试一试。
A.“即生瑜,何生亮?”
意思是:________
B.“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意思是:________
②作者用周瑜和孟子举例,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④⑤段中,两次提到“三百六十万平英里的土地”(注:1平方英里约等于2.59 平方公里)的用意是什么?他想让女儿从中明白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现在要放回原文,你认为放在哪个位置合适?为什么?
“但是也就由于此,人们开始提高自己的起点,追求更高的理想,从失败的痛苦愤懑中激发力量,学习别人的长处,今天的中国在许多方面,不是已经凌驾西方了吗?
这段话应放在原文的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6】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女儿以及很多小孩都不愿意家长拿自己和别人“比”,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提倡“比”呢?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说,他知道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家长拿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比,你是否也是其中一个呢?读了本文以后,你对“比”有没有新的认识呢?请结合自己经历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广玉兰》节选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数世同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生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 这四个方面描写了广玉兰花开时的不同形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广玉兰的_____________之情。
【3】这段话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 ”标出。
【4】这段话为我们学习写一种植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读了这段话,你学到了哪些主要表达方法(写作技巧)?请写出两种。
(1)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单位曾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等有益于眼肌锻炼的体育活动,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减少使用电子视频产品,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要组织学生每天认真做好两次眼保健操,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督促学生课间时间参加户外活动。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统筹安排好学生家庭作业时间。
【材料二】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也跟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念有直接关系。专家表示,一方面,家长向孩子加压,逼迫他们加大学习强度以求获得更高分数,导致青少年很少有时间通过户外活动放松身心;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使孩子们经常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导致用眼强度大增。这些都是造成视力减退的因素。
【材料三】近视研究专家伊恩·摩根基于流行病学研究估计,孩子们每天需要在至少1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待上约3个小时才能避免近视。10000勒克斯相当于一个人夏天在太阳下戴着太阳镜并且站在树荫下接收到的光照强度。而就算照明充分的教室光照强度通常也不到500勒克斯。广州中山眼科中心曾开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实验:随机挑选6所学校,每天在放学前增加一节40分钟的户外课;另外挑选6所学校,课程表不变。在参与了户外课的900多名孩子中,9~10岁开始近视的比例是30%,而对照学校近视的比例是40%。
【1】【材料三】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
A.分类别 列数字
B.列数字 作比较
C.列数字 打比方
D.打比方 作比较
【2】【材料三】说明的问题是( )
A.国内外都非常重视青少年近视的防控工作。
B.伊恩·摩根及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在防控青少年近视工作科研中取得了进展。
C.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及光照有助于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D.在树荫下活动能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3】有同学认为只要在户外的时间足够长,近视率就低。你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西游记》里最有品位的妖怪是谁
《西游记》中的妖怪多到难以计数,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黑熊精。他没有大鹏金翅雕般的高贵出身,只是个土生土长的凡间精怪,但是他并非穷凶极恶、俗不可耐。如果仔细品读原著,你会发现,他的生活精致,有着超出一般精怪的文化品位。
《西游记》中,共对黑风洞进行了四次精彩描写。从作者的描写可以大致看出,黑风洞松青柏翠、竹修木丽,可谓洞天福地之所在。连观音菩萨看了,都忍不住暗喜:“这孽(niè)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更不可思议的是,作者竟然还用“虽然旷野不堪夸,却赛蓬莱山下景”“妖仙有分降菩提,弘誓无边垂恻隐”这样两个句子来赞美黑风洞。黑风洞不像是凡间精怪的妖洞,活脱脱一个出尘绝俗的文人隐居之所。黑熊怪只是一个占山为王的精怪,却花费大量精力把居室装扮得如此淡雅超俗,着实出人意料。
黑熊精十分注重生活品质,绝不会为了其他的事情而影响自身生活作息安排。他曾两次与孙悟空交手。他神通广大,与孙悟空实力相当,难分胜负,却两次提出休战,并不是说他怕了孙悟空,而是因为一次是红日当午,到了用膳时间;一次是天色已晚,到了睡眠时间。
黑熊精面相丑陋,可是他的着装却是搭配合理,不入俗流。他的面容黝黑如炭,可谓先天不足,想要耍帅扮嫩已无可能。他索性全身着黑色服饰,手执黑缨枪,脚踏乌皮靴。浑身上下,无处不黑的服装,再配上他魁梧高大的身材,却也显得酷酷的。极具视觉冲击力。
黑熊精也十分重视文化修养。他注重交流,平时经常与观音寺住持及其他妖仙谈经论道;得了唐僧的锦斓袈裟之后,他举办了佛衣会,邀请妖友一同欣赏。他的请帖写得言辞恳切、滴水不漏且颇富文采,如此深厚的写作功底绝非一朝一夕能够练就。另外,他的洞府中还有一副对联:“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对仗工整、文采飞扬,不由得令人叹服。
黑熊精虽是凡间精怪,但是他不断追求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高品质,虽身处凡间,却也自有其超凡之处。所以,他最终能被菩萨收服修成正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1】文章采用__________结构,围绕“最有品位”这一关键词,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视文化修养这四个方面来说明黑熊精是《西游记》里最有品位的妖怪。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作者引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评价“这孽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说明了黑熊精十分重视文化修养。(____)
(2)作者对黑熊精这一人物形象有独到的理解,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____)
(3)本文用大量事实说明在《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心目中黑熊精最有品位。(____)
(4)黑熊精两次与孙悟空交手都提出休战,是为了保存实力。(____)
【3】文章以“《西游记》里最有品位的妖怪是谁”为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本文语言风格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朴实自然
B.幽默风趣
C.委婉含蓄
D.雄浑豪放
15、请写一句话,用上一个或者两个分号。
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 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的结束。(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一次,表演艺术大师赵丹和漫画家张乐平来我家,自然要看我的表演。(请用“自然”的另一个意思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别乱采摘学校的花草。(请用上礼貌用语,并把句子写得更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俊当上大队长后,就处心积虑地想把工作搞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晚上有大雨。我们要按时到达。(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他不是五年级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泪水大颗大颗地涌了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压在肩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丽莎的脸蛋漂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在“——”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假期,重庆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朝天门广场人头攒动,洪崖洞民俗风貌区__________,磁器口古镇__________,武隆喀斯特旅游区__________。
(2)仿照例句,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想一想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围绕下列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冷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大变身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完成作文。字数不少于400个。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切忌雷同文!
1.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丁香结》最后一段也提到“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请你写一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这样的事。
2.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很有特点的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表达了“我”对他的怀念之情。请你也来写一写自己的一个伙伴,通过一两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他(她)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