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韩非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的这篇文章不落言筌,在不知不觉之中,将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与表面意义组合起来,极富艺术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②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价值观发生扭曲,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③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许多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发展进步,不惜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投身国防建设。

④引导社会力量办教育是普通百姓难以作壁上观的事,它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多元化的配置,也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⑤长虹控股总经理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国企体制改革,提升国企运营能力,突出增长质量与效益,以破釜沉舟的勇气重塑辉煌。

⑥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就是让其他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

A. ①②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⑥

 

3、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懂得知足常乐,才能领悟劳动的真谛。

B.盲目自信,就会夸大自己工作的意义。

C.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自己开心就好。

D.自豪感来源于对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他人身上。我们要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扎根,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内在的空虚,一旦起了风浪,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渍。

A. 要为漫长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B. 追求人格上的独立自主尤其重要。

C. 经历挫折而立于不败之地最可贵。

D. 坚定的人生方向能助人到达彼岸。

5、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我们的车,还有刚才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尔荒原的黑戈壁,此刻都笼罩在一片回光返照中。

B.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这些带有鲜明的乡村特征的事物是否也许像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

C.我们不应该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怨自怜命运怎么这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D.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的东西,就是使人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佛教在西汉之际经西城传入内地,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环境,逐渐与中国传统封建宗法文化融合,从而得到发展。南北朝以后的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释迦氏也被中土群众接受并奉为圣人,与中土孔子、老子并称“三圣”,佛教与儒、道两教并称“三教”。因而佛教史也是中国文化思想史的组成部分。

南北朝时,中国有了大量汉译佛经,随着对佛经的不同理解和解释,形成了许多学派。到了隋唐时期,不少学派发展成为宗派,禅宗属诸多宗派之一。各宗派都有自己的特色。唐中期以后,宗派争鸣,禅宗以其独特的传教方式及其僧团组织方式得以发挥其特殊优势,成为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宗派,影响不但遍及全国,还远播海外。

宋代理学(我称之为儒教)兴起,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部分已被儒教消化吸收,隋唐三教鼎立的形势不复存在。表面上佛教好像衰落了,事实上佛教的心性论及其宗教修养方法都被儒教移植过去,成为儒教的核心。懦教学者自称远绍泗,并得尧舜禹的心传。我们不能说儒教不受孔孟影响,但是更应指出儒教是经过佛教,特别是禅宗洗礼的孔孟之学,不是汉唐以前的孔孟之学。儒教是接着隋唐佛教、道教的心性之学发展起来的,儒教与佛、道两教唱的不是对台戏,而是连台戏。宋以后的学术界常用禅学指佛学,称某人思想近禅,即指其人学术有佛教思想倾向。

禅宗在中国宗教界、思想界影响深远,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两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理论上讲明心见性。禅宗的宗教哲学,抓住了当时时代思潮的中心问题。中华民族的认识史,从魏晋开始即开展本体论的探讨。此时佛教般若学的六家七宗与玄学本体论相呼应,由本体论进入心性论,是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佛教涅槃学继般若学而兴起,佛性问题引起中国学术界的重视。佛教界关心的热门话题,从般若学到涅槃学,恰恰与中国哲学史的逻辑发展同步进行,都是由本体论向心性论转移。禅宗大发展时期各宗各派无不涉及心性问题,把心性论的研究提到新的高度,不但充实了禅宗的理论,也加深了中国哲学史思维的深度。

第二,经济上自给自足。秦汉开始,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政权,直接统治着千千万万小生产者——一家一户的个体农民,这些个体农民成了社会基层细胞。除禅宗外,佛教各宗派都靠收租过活,不断引起与政府争劳力、争租税的矛盾。只有禅宗保持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他们的原则是自己劳动,自己消费,“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而在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

1下列对文中“连台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指儒教消化吸收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部分,儒佛道三足鼎立,三教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

B.指儒佛道三教合一,儒教消化并吸收佛道两家的心性论及宗教修养方法,并以佛教心性论为核心。

C.指儒教得尧舜禹的心传,远绍洙泗,受孔孟影响,虽经禅宗洗礼但仍以孔孟思想为核心。

D.指儒教消化吸收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部分,并继隋唐佛道两教的心性之学发展而来。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禅宗站在佛教的立场上,熔各家于一炉,大量摄取了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化佛教宗派之一。

B.禅宗大发展时期各宗各派对心性论的研究紧扣当时的思潮,这是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研究不但充实了禅宗的理论,也加深了中国哲学史思维的深度。

C.从般若学至涅槃学,这既是魏晋以来佛教发展的大致历史过程,也体现了中国化佛教包括禅学演进的内在逻辑,即由本体论向心性论发展。

D.禅宗自己劳动,自己消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使禅宗在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避免了佛教其他宗派与政府争劳力、争租税的矛盾。

3佛教思想中国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根据文本内容加以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文字中的空缺部分。

第十九届亚运会举办地杭州,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柳永曾在《望海潮》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此,“秋桂夏荷”也成了杭州最美的代言。在杭州生活,我们可以如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挥毫品茗。当然,我们也可以漫步西湖边,吟诵着前人写下的含有“西湖”二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情享受快节奏下的慢生活。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沙漠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秦朝统治者大肆挥霍从六国搜刮来的珍宝、毫不吝惜的三个整齐的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诗经》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可以“_____________”,还可以知道很多鸟兽草木的名字。

(2)《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__”两句由展现辽阔的江天景象过渡到描写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

(3)诗人揽镜自照,常常引发时日消逝、青春不再、老大无成等感慨,如“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概括了曹操能文能武的英雄气概。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遇到疑难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若能多咨询郭攸之等人的意见并施行,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古诗中鸟是常见意象,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和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分别描绘了鸟儿于月夜悲啼和沙洲飞旋的画面。

(3)《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舞女人数之多,歌舞之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醉中作①

陆游

淋漓百榼宴江楼,秉烛挥毫气尚道。

天上但闻星主酒,人间宁有地埋忧?

生希李广名飞将,死慕刘伶赠醉侯。

戏语佳人频一笑,锦城已是六年留。

  (注释)①该诗是淳熙四年诗人在成都时所作,时诗人五十三岁。在这前一年,诗人因积极主战而遭当权者忌恨,被言官指斥为“燕饮颓放”,免去了知嘉州的任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正面点题,说自己江楼宴饮。“百榼”照应“淋漓”,写酣饮之状;“尚”字传达出诗人孤芳自赏的心理。两句意态豪纵,活现出放翁的自我形象。

B. 颔联化用前人文句,指天问地,既然天有酒星可满足人们借酒浇愁的愿望,难道地上就没有地方可以埋忧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深沉的忧愤。

C. 颈联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二是西晋嗜酒如命的名士刘伶。表现了自己人生的两大理想:生如李广建功业,死如刘伶留美名。

D. 尾联两句表面上是写席间佳人笑容迷人,极具魅力,而我到成都已经享受这般风流旖旎的生活六个年头了,内里却隐隐有自责之意。

E. 清人方东树评价此诗“造句雄杰”,民国诗人陈衍称此诗“裁对工整”,前者是就此诗的风格和内容而言的,后者是就此诗的技巧而言的。

2诗人纵酒醉歌,狎妓放纵,似乎正验证了言官对他“燕饮颓放”的指斥,你怎样理解诗人的这种生活态度?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幼有至性,弱不好弄,博弈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十二,便能属文。年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即引于宣猷堂论难,为儒者所称。及简文嗣位,尤加礼接。起家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人饥相食,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察常以己分减推诸弟妹,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乱离之间,笃学不废。元帝于荆州即位,授察原乡令。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初,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弗逮也。”太建初,补宣明殿学士,除散骑侍郎,寻兼通直散骑常侍。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初,梁季沦没,父僧垣入于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至是凶问因聘使到江南。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寻以忠毅将军起兼东宫通事舍人。察志在终丧,频有陈让,并抑而不许。俄敕知著作郎事,服阕,除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察既累居忧服,兼斋素日久,因加气疾。后主尝别召见,见察柴瘠过甚,为之动容。察自居显要,甚励清洁。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止送南布一端,花綀一匹。察谓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綀,此物于吾无用。既欲相款接,辛不烦尔。”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吏。大业二年,终于东都,年七十四,遗命薄葬,务从率俭。两宫悼惜,赗赙甚厚。

(节选自《陈书·姚察传》)

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B.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C.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D.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羽析/皆有经据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著作,“著作郎”“佐著作郎”“著作佐郎”的省称,其主要职责是编纂国史。

B.凶问,指死讯、噩耗。“凶”,指不幸,与“夙遭闵凶”中的“凶”意思相同。

C.服阕,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忧服,则是指为父母服丧而忧伤过度。

D.赗赙,也作“赙赗”,文中指两宫送给姚察家人用来办理丧事的财物车马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察深得赏识。十三岁时,到宣献堂听演讲并参加辩论,被学者称道;梁简文帝继位后更以超乎常礼的礼节对待他。

B.姚察擅长著史。他被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推荐为史佐,撰著史书;入隋后担任秘书丞,后又受命撰著梁、陈两代史书。

C.姚察谨守孝悌。战争饥荒时粮食匮乏,姚察总是把自己的那份省下些分给弟妹;他志在为父亲守丧,数次推辞任官。

D.姚察居官清廉。他位居显要,能以清廉自处,连门生的薄礼也拒绝;他常常资产空乏,有人劝其经营生计,他不为所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

(2)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

5姚察的勤奋好学体现在哪里?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

       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

       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叫“悟空”。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

       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

       ……

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是否引起了你和同学们的兴趣呢?本周要开一个主题为“科技与人文”的班会,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作一个主题演讲。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