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里的“三年”是指( )
A.1949﹣1951年
B.1949﹣1952年
C.1950﹣1953年
D.1951﹣1954年
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在战火中诞生和成长。这里的“战火”是指( )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北伐战争
3、“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里的“它”是指
A.“原子弹”的成功 B.神舟一号试验成功
C.航天员的漫步太空 D.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4、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辛丑条约》的签订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
B | 黄埔军校的创建 |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C | 1905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A.A
B.B
C.C
D.D
5、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A.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B.中美正式建交
C.基辛格访华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6、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的国家领导人是
A.江泽民
B.毛泽东
C.邓小平
D.胡锦涛
7、某校举办“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的图片展。其中属于外交成就的是
A. B.
C. D.
8、下图为1958年9月4日山东潍县大众报出版的“号外”,它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注重科学,讲究方法
B. 注重农业,忽视工业
C. 思想解放,实事求是
D. 急于求成,错误浮夸
9、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从B到C急剧变化的因素有( )
①中共八大决策失误
②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严重失误
④“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流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1967年“一月风暴” B. 1967年“二月逆流”
C. 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D.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1、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 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2、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是( )
A.邱少云
B.黄继光
C.罗盛教
D.杨根思
13、我们使用的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生活在( )。
A.金字塔的国度 B.万里长城的国度
C.佛教的诞生地 D.西方文明发源地
14、在21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重大事件是
A.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D.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15、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反映新中国的历史进程,①马改造
②李建国
③张跃进
④刘开放,按他们折射的历史时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②①
16、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抗战胜利
C.澳门回归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7、马齿苋、荠菜、苦菜、香椿、槐花等野菜,原本都是人们因为粮食不足用来充饥的,现在却成为餐桌上的稀罕物,受到大家的喜爱。这说明现在人们在吃上注重( )
A. 饥饱 B. 猎奇 C. 绿色健康 D. 粮食
18、1980年,厦门的GDP总量仅为6.4亿元,至2022年厦门的GDP已经达到7802.7亿元。厦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相对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
B.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D.对外开放实行及不断深化
19、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下列关于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B. 2000年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C. 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D. 高等学校在现代化建设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20、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1、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2、 _______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__(年月日)
(2)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______
(3)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______
(4)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______
24、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户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________建设的需要。
(2)农业合作化方式、道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原则和三个阶段: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4)农业合作化高潮和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____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
25、“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______________和人造地球卫星。
26、“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28、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
30、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人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32、“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起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容应对,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试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措施及人物。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2)在抗美援朝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
(3)1950年为进行土地改革而颁布的文件。
(4)1954年9月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1)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 五四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请简要叙述三大历史性事件?为什么说它们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三大里程碑?
(2)雷锋、袁隆平是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准备怎样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34、几年前,日本政坛的右倾化与中日关系恶化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二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郑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罪行两例。中华民族能够“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最直接原因和最深远意义。
(3)上述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