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下列行为最适用于民法典的是( )
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C.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其用意是鼓励公民( )
A.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B.培养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
C.遇到侵害能够正当防卫
D.见义智为地应对违法犯罪
3、对漫画《重视劳动教育》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值得尊敬
③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乘坐高铁和动车,明确规定“禁止吸烟”;在影剧院、图书馆等明确规定“禁止大声喧哗”。从这些规则中可以看出( )
①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②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追求自由不得损害他人利益 ④自由就是依照自己意志行事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5、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鱼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嬉戏: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 )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C.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D.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
6、连日来,一张“医生跪着做手术”的照片,刷爆了河南新乡市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感动之余,有人将之称为“最美姿势”。原来,当地一名54岁的医生在操作一台历时两个小时的手术时,以跪姿一直坚持到了结束。对此,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B.不言代价与回报,我承担、我无悔
C.我们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D.人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7、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贫困老人送温暖等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下列对微公益活动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参加公益活动
②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③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能力,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④中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参加公益活动会影响学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对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是(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秩序 ④社会秩序能消除社会矛盾与冲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八年级学生小林在演讲提纲中写道:“台湾是中国的台湾。任何妄想利用台湾危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图谋都绝不会得逞,必将遭到坚决回击和有力反制。”下列最适合他演讲的标题是( )
A.积极奉献社会
B.尊重自由平等
C.追求民主价值
D.维护国家利益
10、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走进农村,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②走进自然,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③来到工厂,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④步入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余某英伙同他人拐卖儿童11名,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余某英拐卖儿童罪一案。对被告人余某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死刑和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属于主刑②余某英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贵阳市法院作出宣判的依据是刑法④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小军喜欢看法治类电视节目,对于节目中涉及的案件,小军常常会提出自己的维权建议。下列维权方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赵某某遭遇家庭暴力——找居委会“打官司”
B.钱某被高空抛物砸伤——与当事人沟通要求赔偿
C.李某被公司拖欠工资——寻求法律援助中心帮助
D.孙某遭遇了电信诈骗——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13、前不久,江都大雪,区内各中小学停课。有一群人却闻“雪”而动,他们是江都区青年志愿者,他们以“雪”为令,迎寒而上,争当扫雪除冰“突击队”。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 )
①弘扬法治精神②体现人生价值
③获得丰厚物质回报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限制自由是遵守规则的目的
B.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C.良好的社会秩序是自然形成的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15、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启示我们( )
A.只要融入社会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参与
C.个人力量太小对社会的发展影响不大
D.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不能离开社会的
16、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下列名言与实干精神相一致的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莫道今年春不归,来年春*倍还人
17、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 )
A.具体国情
B.基本国情
C.政党制度
D.价值取向
18、党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倾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车国家安全屏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 )
A.以国防安全为根本
B.以人民安全为依托
C.以政治安全为宗旨
D.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回答下题。
第十六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员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
【1】冀华学校的做法直接体现第十六条规定的是( )
①每天开展自主预习②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
③要求不迟到不早退④组织参观李大钊纪念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下行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①把宠物红耳彩龟放生野外②及时举报危害国家安全可疑情况
③在网上联名抵制进口商品④向外国游客宣传我国的非遗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落实“双减”政策和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要求,某地多所中小学调整了原定作息时间。这一举动体现了( )
A.规则的调整需要与时俱进
B.原有的规则总是不合理的
C.遵守规则只需要敬畏规则
D.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21、面对疫情的全球肆虐,人类开启了与病毒的“持久战”,对于疫情的控制,中国战疫模式的成功,引来了全世界的关注。如若从中国战疫的成功经验中,提炼出一些宝贵的价值观,“人的生命高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可能是我们最真切的体会。所以,有人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没有人民利益重要。”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2、小军自从接触网络后,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是一刻也离不了网络:看天气情况,查网络;想找美图,上网;想查学习资料,上网……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网络,我都感觉没有了呼吸。”
23、有人认为:制定社会规则就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你认同这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4、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习主席指出,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1)划线部分表明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享受了公民哪项权利?
(2)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践行了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3)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我国哪一宪法原则?
25、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请分别评析图1、图2中网民的行为。
(2)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网民应如何正确对待?
26、第十四届全运会在西安举办,举办全运会,既是对一个城市形象的检阅,也是对市民文明素质的考验。八年级某班学生积极开展做文明东道主的实践活动。 同学们在关注“公共秩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走快车道;观众入场排队加塞儿;场馆内留有垃圾……大家经过研讨制定了以下的动方案:向有关部门提出“让规则看守秩序,加大对行人闯红灯行为管理和处罚力度”的建议。
请你结合所学的内容,谈谈作为一名观众,怎样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27、材料 公民面对不法侵害却无法及时得到公权力的保护时,危险境地可以适当反击,阻却违法,抗击暴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当防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赋予了自然人一项新的权利----紧急自卫权,这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填补了现行法律的空白,夯实了“正当防卫”免责的理论基础。有人认为“身为未成年人,实行正当防卫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最有效方式。”
你认为未成年人应如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为什么?
28、现身说法,简要回答
在某未成年犯管教所内,小宇无比悔恨地说:“我七年级时经常旷课,开始接触一些社会上的朋友,起初是有时候不回家,后来就基本不在家生活了。去网吧上网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就是为了消磨时间,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没人管,无忧无虑的。后来就辍学了,生活来源有的是打架所得,有的是朋友的钱,朋友之间谁手头富裕就多拿出来些,大家一起花。”
终于,年仅16岁的小宇因“哥们儿义气”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
(1)小宇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小宇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2)小宇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给予我们哪些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