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之事,下列责任和来源对应一致的是(     

①小博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给“希望工程”——职业要求

②小安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法律规定

③特警在街上认真巡逻——道德规范

④小高履行了对花花的承诺,帮其照顾小猫——对他人的承诺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那么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②关爱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③关爱他人一定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④关爱他人要倾尽所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这告诉我们(     

A.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B.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C.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完全放弃个人利益

D.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与普通公民无关

4、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如下),受到各方好评。这一活动启示我们要(       

发现

观察到“餐饮浪费”等现象

确定“光盘行动”研究主题

调查

研究政策实施调查

了解情况做好记录

建议

运用知识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形成报告

①在社会大课堂中成长       ②关心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③积极参与制定法律          ④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文明有礼能体现出民族的教养和品位,很多礼仪规范早已在我们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成为民族秉性。下列名言能够体现文明有礼的有(     

①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②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周官辨非》

③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古话说:“自古忠孝两难全。”在中国古代戏曲故事中,经常会出现主角面临着“报效祖国”与“堂前尽孝”的两难选择。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因为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面对着不同的责任或任务……此时,我们应该(     

①必须考虑责任和角色的重要性   ②分清任务轻重缓急,作出合理安排

③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作选择   ④坚持集体主义,识大体,顾大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如图启示我们(     

①国安局可以解决国家安全的全部问题②要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③要积极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④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现阶段的唯一工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下列对个别初中生的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

小林情绪低落,小明便上前询问,小林却什么也不想说,小明也没有再追问

这是不重视他人、没有给予热情帮助的表现。

公交车上,满身泥土的农民工一直不敢坐椅子。小美对他说:您坐吧,椅子脏了我擦。

小美懂得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都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后却只发放一半货物。

卖方的行为既违反了诚信的原则,也是违法行为。

小王家里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多次交涉,小王却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

小王的行为不道德,却不违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10月26日,广大网民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观看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实时直播,共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辉煌时刻。这反映人们(     

A.参与社会交往,提高个人素质

B.关心国家发展,为之感到自豪

C.投身科技事业,立志奉献航天

D.关注社区治理,积极建言献策

10、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1、以下说法中,前后搭配不当的是(     

①在社会生活中,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刑法

②君子爱财,但要取之有道——启示我们: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予保护,而且还要依法予以追究和处罚

③一般来说,凡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说明我国法律调整的范围要远远大于社会主义道德调整的范围

④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发——告诉我们在消费活动中,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参与消费活动,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下列表格中违法行为与之相应的违法类型及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违法行为

违法类型

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

小明的爸爸因早上上班赶时间开车闯红灯

行政违法行为

扣分、罚款

某照相馆未经本人允许,将其顾客的艺术照用于广告宣传

民事违法行为

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王某勾结境外反华势力,煽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拘留、罚款

某酒店雇佣两名15岁未成年人从事重体力劳动

刑事违法行为

拘役、罚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步日学堂到成家立业……人的成长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生物个体转化为一个社会人,就要不断(     

A.提升自我素养,力争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B.融入社会,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C.认同社会规则,最终依靠他律约束自身行为

D.权衡利弊得失,选择自己所喜欢承担的社会责任

14、市民王女士开车经过市区浮阳大道一斑马线时,主动停车为一名女学生让行。此时这名学生也边过马路边陶躬表示感谢,这一幕让王女士很是感动。这告诉我们(     

A.文明有礼是个人的选择

B.彼此欣赏是交友的前提

C.与人为善体现国家形象

D.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15、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总会涌现出来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     

A.不言代价与回报敢于担当的精神

B.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德

C.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法定义务

D.坚定维护社会治安的英勇行为

16、“有一种安全感叫祖国海军接你回家。”2023上半年苏丹安全局势持续恶化,4月26日,中国海军舰艇紧急赴苏丹撤离我国在苏丹人员,登舰过程中,一名中国同胞泪流满面:“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哭了,我太感动了!”这名同胞的话让我们感受到(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④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某校八年级(3)班准备出一期以“维护国家安全”为主题的黑板报,其中涉及到青少年维护国家安全这一版块。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宣传维护国家安全的政策法规        ②积极参与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活动

③将军事基地的照片上传到网络        ④窃取涉及到国家安全的秘密文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下图是初中生明明的朋友圈,作为好朋友,你会给他评论(     

A.规范自身言行,传播网络正能量

B.合理规划时间,学会“信息节食”

C.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辨别网络信息

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合理使用网络

19、有人以顺口溜的方式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其中正确的是(       

①交通领先上高铁,出门及时又便捷②义务教育免费上,职业教育上台阶

③嫦娥奔月展航天,北斗卫星有起色④生产总值超全球,贫困人口不再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它像指挥棒一样指挥着我们,下列关于社会规则看法正确的是(     

A.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不用遵守规则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生活中只有法律是规则

D.只有公共场所才需要遵守社会规则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曾子杀猪”“烽火戏诸侯”……一个个诚信小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2020年11月24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的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生诚信短视频征集活动——“讲述我身边的诚信故事”正式启动。有同学提出,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善意的谎言可以让生活增添色彩。”

对此,有同学认为:诚实守信是美德,我们要讲诚信。有同学认为: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为何还要有善意的谎言?请你辨析。

22、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今年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下面是两位同学对宪法的认识。

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23、   今年国庆大阅兵时,一位来自国外的游客对军事迷小林很感兴趣,一路上与小林热情的攀谈, 还要与小林留下联系方式,以后请他介绍更多我国的军事情况,小林想了想决定拒绝他。

你如何看待“小林拒绝国外游客”的决定?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网络斑斓理智生活

网络问诊、预约挂号;网络交友、微信朋友圈;网络—抖音—直播带货,以波涛汹涌之势占据消费市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必备。

(1)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网络的利弊也显而易见,你能分别说说吗?

(2)网络生活有利有弊,请说一说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在疫情下,请你说说我们可以利用抖音、直播做哪些正能量的事情。

25、2018年4月27日下午18时10分许,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第三中学校门口一名男子持刀行凶,截至目前,共造成9名学生(7女2男)死亡,10名学生(7女3男)重伤。嫌疑人:赵某某,男,汉族,1990年1月20日生,户籍米脂县城郊镇赵家山村155号。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其在米脂三中上学时受同学欺负,遂记恨学生,报复学生....是典型的校园欺凌惹的祸。

根据材料回答: 

(1)校园欺凌侵犯了受害学生的什么权利?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校园欺凌做一些简单的评价?

(3)校园欺凌贻害无穷,请你谈一谈如何才能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

26、   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到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再到短视频平台,网络为我们创造更便捷、更智慧的生活、学习体验。但网络违法犯罪的案件也层出不穷,因此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1)网络怎样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2)结合材料,应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7、   小刚路过某照相馆,意外发现自己的照片被挂在门口招揽生意。一气之下,他在微信朋友圈恶意谩骂该照像馆,结果被大量转发。当公安机关找到他时,他说,这是我的言论自由,我在行使权利,公安人员告诉他,你这样行使权利是错误的。

照相馆侵犯了小刚的什么权利?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28、在报道中,记者提到了许多“囧事”。例如:穿着背心拖鞋去西餐厅吃饭或参加晚宴;晚宴上有表演,只要演员上台,许多游客就一窝蜂冲上去照相,演员根本无法正常演出。为避免这些“囧事”,我们应怎样遵守社会规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