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下列不能体现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B.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C.网络诈骗现象仍然高发

D.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

2、余某英伙同他人拐卖儿童11名,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余某英拐卖儿童罪一案。对被告人余某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死刑和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属于主刑②余某英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贵阳市法院作出宣判的依据是刑法④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小磊的妈妈是个网购达人,“双十一”购物节马上就要到了,因为许多商家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他还从新闻里看到,有部分商家通过先涨价再打折的方式变相加价。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商家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带来持久效益

③失信者处处受益,守信者寸步难行④不讲诚信会伤害他人、社会,但不会伤害自己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强调,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②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③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④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属于诉讼手段的是(     

A.市民王某向环境监察部门反映某企业的排污行为

B.张某为顺利继承遗产请公证处证明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

C.李某到人民法院起诉郑某欠钱不还的侵权行为

D.刘某因企业拖欠其工资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6、诚实守信既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更是我们个人的终身修为。下列做法践行了诚信这一品质的是(     

①考试前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并严格遵守要求②发现同桌偷拿他人物品,答应为同桌保守秘密

③与朋友约好打球,准时赴约④迟到被“抓”,权衡再三用“善意的谎言”蒙混过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撤侨行动表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外利益安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与正当权益,为“中国脚步”走出国门保驾护航。下列关于“国家安全”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②我国已积累巨大实力,不用再担心国家安全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④维护国家安全比维护国家利益更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8、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这说明(     

①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②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的法定权利

③公民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④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促进国际安全为根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10、对下列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学生凯凯踢球损坏了学校的宣传栏,虽无人看到,但他却主动承认并赔偿了损失

——我们要自觉做到文明有礼,“止于至善”

B.邓某因发布虚假消息扰乱社会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

——邓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C.英语老师检查作业时,同桌小刚还没写完,小辉便把自己的作业借给他抄

——小辉懂得换位思考和关爱同学

D.某网站平台根据国家要求受理网络侵权举报,处置造谣诽谤信息7045条,对多个账号进行线下通知警告

——这告诉我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11、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赛场内外随处可见亚运志愿者“小青荷”忙碌的身影,如语言翻译、交通引导、应急救助、维持秩序……他们用真诚与汗水为亚运会增添光彩。这启示我们要(     

A.热心公益活动,积极服务社会

B.投身社会活动,收获更多荣誉

C.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得到认可

D.放弃自己学业,参与社会生活

12、某市慈善总会收到一笔捐款,署名是“顺其自然”,落款地址则是不存在的中山路1号。这已经是这个神秘的捐款人“顺其自然”连续第23年向该市慈善总会捐款,累计捐款上千万元。“顺其自然”的捐赠行为是(     

A.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B.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C.履行公民法定义务的表现

D.个人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13、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你校打算开展关于国家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此,几位同学以“中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为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虎:中学生要树立个人安全高于国家安全的观念

B.小丽:中学生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C.小梅:中学生要严厉打击破坏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

D.小文:中学生要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殊死搏斗

14、在景点游玩时我们要注意自觉排队购票,对于公民的‘自觉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B.维护社会秩序只能靠法律

C.扰乱公共秩序必会受到法律惩罚

D.遵守社会规则只能靠法律

15、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观看电影时,要保持安静。我们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规范人们行为

②违反规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有序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减少混乱,增强人们的安全感

④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变化以及有些人为了追求所谓“高薪”,一些不法分子开始频繁组织国人非法偷渡出境务工。李某在有了前两年组织他人偷渡出境成功的经历后,于2022年4月又在国内组织胡某等人去云南旅游,途中提议一起偷渡境外去缅甸赚钱,并策划出具体路线。因胡某感觉不靠谱后几人不欢而散。后来李某被抓,2023年11月,人民法院审理了该案件,李某因多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下列是对该案件有关的推导,其中传导路径合理的是(     

A.李某非法组织他人偷渡→违反规则、扰乱秩序→受到相应的处罚

B.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李某组织他人偷越边境到缅甸务工→危害了国家国土安全

C.李某法治观念淡薄→未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应合法有序表达爱国情感

D.胡某善用法律→如实供述犯罪事实→遇到非法侵害,依法求助

17、2021年1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引发全民热议。中小学生遭遇欺凌时,正确的做法有(     

①向家长、老师求助或报警②惹不起、躲得起,尽量忍气吞声

③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权④不惜代价,勇于与违法分子搏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下列诗句中,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遥远,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稍不留神,你的行为都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下列行为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是(     

①小强举报了某网站销售间谍器材的行为②小张随意放生红耳彩龟

③小林接受了网友拜托他拍摄保密文件的请求④小东在军事基地拍照发朋友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   

A.守规则,不能违反法律

B.学法、用法、执法

C.感受法律的尊严

D.懂得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唯一准绳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2020 年4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行动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助推养成安全习惯。

请思考,有人说:“带不带头盔是我的自由。”请运用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辨析这个观点。

22、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呈点状爆发,各地迅速响应,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力度,应接尽接,构筑坚强防护屏障。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钟南山院士曾表示,我国当前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疫苗接种尽早达成群体免疫。

有人说,“接种新冠疫苗,是个人的事,更是国家的事”。请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3、   2020年春季,为防止新冠疫情蔓延,各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延迟开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活动。有家长反映,线上学习期间,孩子边玩手机边上课,甚至以学习为幌子打手游,平时在家也是手机不离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

某中学召开线上家长会,家长们对居家上“网课”展开了讨论。以下是两位家长的观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辨析。

甲:学生利用网络,居家上网课,防疫学习两不误。

乙:学生容易沉溺网络游戏,玩物丧志,适得其反。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列举几个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对我们有哪些益处?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5、青少年怎样做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

26、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民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对于网络民主,有人欢喜有人忧。网络民主能产生正能量,这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但与此同时,网络民主也存在失序的问题,从而成为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的因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民主。

27、七年级学生小卉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工作单位离家也比较远,中午经常很迟才回家。小卉就自己用微波炉把妈妈早晨准备好的饭菜加热一下再吃,然后把下午的功课认真预习一遍再上学。

一天,都快要到下午上学的时间了,小卉的爸爸才满面倦容地回到家。见此状况,小卉赶紧到厨房帮爸爸加热饭菜,并为爸爸泡了一杯茶。等她从厨房出来时,劳累的爸爸已经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小卉轻轻地把茶水和饭菜放在桌上,又拿来毛毯,蹑手蹑脚地盖在爸爸身上,然后背上书包,悄悄地关上门上学去了。

轻轻的关门声还是惊醒了爸爸,望着身上的毛毯和桌上热腾腾的茶水、饭菜,爸爸的眼睛湿润了……

1小卉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4

2在家庭中,我们应该如何与父母相处9

 

28、【责任奉献】综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第三单元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存在着责任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现象。因此,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意识教育、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成为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十分重要。某班为此举行了以此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扮演什么角色,相应地承担哪些责任?(写出两种即可,)

①角色一____________,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角色二____________,责任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某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自觉落实创城的一系列要求,用一举一动展现了良好的文明素养。

(2)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作为城市小主人,从“积极奉献社会”的角度,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提示:答出2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