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2、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3、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铝锅形成致密氧化膜:4Al+3O2═2Al2O3

C.酸雨的pH小于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4、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5、化学与生活、健康、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B.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用水洗净后再煮饭

C.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D.垃圾分类,有利减少废弃污染,变废为宝

6、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7、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8、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9、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生成氢气的质量/g

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加入铜粉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C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D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加入水的质量/g

溶质的质量/g

A.A

B.B

C.C

D.D

10、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12、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14、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15、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6、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17、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18、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19、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20、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2

46

64

85.5

110

138

170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21、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

D.④⑤

2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23、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24、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25、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26、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3t2时,将60克甲物质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8、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和CO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反之则为氧化剂。那么上述反应中的NO______剂。

3)实验室,若要充分吸收大量的CO2,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

A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4)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①C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②CO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可以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5)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方案二:CuO+2HNO3=CuNO32+H2O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另一条理由是:______

29、硅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由下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原子___________②镁离子___________

③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④发酵粉中的小苏打___________

31、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 (4)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___

(5)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______

(6)曾经由侯德榜制造生产而为中国人争光的盐________

32、以下是小刚对水的净化的探究。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河水是_____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写序号)

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除去颜色和气味用_____该操作中发生的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泡泡少,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_____水。

3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同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   的结晶方法。

(3)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t2时,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

(5)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4、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填浓硫酸或浓盐酸)。

2)从微观角度看,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_______(填符号),所以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3)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稀硫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5、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上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填序号);

2)橡胶轮胎报废后,可回收熔化制成橡胶跑道,体现的是_____(填序号);

A 热固性      B 热塑性     C 可燃性     D 稳定性

3)车内坐垫的材质是棉花还是合成纤维,可以采用的鉴别方法是_____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问题。车用乙醇汽油的推广,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6、分析处理图表信息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NH4Cl

37.2

45.8

50.4

55.2

65.6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1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

2)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

3A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图所示的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A溶液为_____(选填饱和不饱和)溶液。

②下列对图中所示操作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____(选填编号)。

A A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 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 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 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可能是H2O ;猜想:可能是Na;猜想:可能是OH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

 

38、某无色溶液由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两种组成。

已知:氯化钙溶液为中性,碳酸钠溶液为碱性,Na2CO3 + CaCl2 =CaCO3↓ + 2NaCl

1)若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为无色。溶液的组成是_____;此溶液的pH_____7(填“>”或“=”或“<”)。

2)若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这种溶液有_____种可能。

①若向上述红色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上层溶液仍为红色,则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此方法不能最终确定该溶液成分的原因是_____

②若向上述红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上层溶液仍为红色,可以证明该溶液是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水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3)如图,公园常用喷灌代替漫灌的方法给草坪浇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

40、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材料之一.根据你对金属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和铁是生活中常用的两种金属,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__

__.而铁制品在空气中与__接触易生锈,可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

2)若要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多种方法,其中可以选用铁丝、银丝和__三种物质,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

3)等质量的ZnMg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若生成氢气相等,则一定没有剩余的是__,一定有剩余的是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