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第一单元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于寒尽觉春生。

3.拾一片落叶,细数____________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____________,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____________而别有____________的仪式。

4.《山雨》一课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雨中的景象,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山雨的____________之情。

5.《索溪峪的》一文先用一个字概括了索溪峪的特点,然后用四个段落加以具体描述。请写出每段开头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草虫的村落》中游侠是指________________,“茂盛的森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国的少女是指________________,“音乐演奏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

2、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波光(___)(____)②(____)(____)乐道 ③(____)(____)画栋 

④(____)(____)人口  ⑤(___)(___)而渔 ⑥余音(___)(____ 

⑦张(____)李(____  ⑧曲高(____)(____

(1)仿照②的格式再写三个:(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⑧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__

(3) ⑥一般形容的是(_____)艺术,类似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

(4)用②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指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 ,天下物无全美。在任何时代,任何人都不会是完美的。假如你遇到了逆境,请记住:只有那些   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并且要记住 的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假如你遇到了两难的选择,请记住: 是道德之本。”“   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4、读拼音,写汉字。

(1)这本书的总页____是三百,书里记zǎi____了中国yōu____久的历史文化。

(2)奶奶教育我,要想把jiǎn____纸技术学好,必须得jiè____jiè____躁。

5、作者借助关键句逐步推进,清晰明了地讲解了自己的观点。请你结合各部分的关键句,说说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讲了哪些内容,并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2自然段) 地球是美丽而又渺小的

(3-4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只有一个地球

(5-7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沁园春雪》节选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折腰 _______

A.弯腰 B.牺牲 C.鞠躬,跪拜 D.赞美,歌颂。

(2)风流 _______

A.有风韵的 B.有风趣又有本领的

C.不拘泥于礼法的 D.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

【2】风流人物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______

【2】这首词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从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3】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材料一】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材料二】寒食①孟云卿

二月②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③,不独明朝④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②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③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④明朝( zhao ):明天。

【1】补充【材料一】中空白处的诗句。

【2】【材料一】中《寒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点。

【3】【材料二】结合注释写出“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

【4】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

诗句:_______            诗题:________

诗句:_______            诗题:________

【5】试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四季分明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荫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眷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是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厚厚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换的奇光异彩,第一次惊讶冬天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城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赋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淡妆素裹:________ 转瞬即逝:________

【2】读全文,补全下表。

【3】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了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语句,简要概括下来。

春天:________ 夏天:________

秋天:________ 冬天:________

【4】第③到⑥段写南京的四季时,用人的成长历程作比,如用“________”来比喻“春的短暂”,用“________”来比喻“夏的火热”,用“________”来比喻“秋的成熟”。

【5】品读第⑥段,如果用“老年”来比喻南京的冬天,你认为是否恰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延伸阅读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开(dìng  zhàn罩(lóng  lǒng)忍俊不jīn  jìn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枝千弯弯曲曲、苍劲有力。_______

(2)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指极少、不多见的美酒。_______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紫藤萝瀑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颜色深浅不一 B.形态美丽可爱 C.气味芳香 D.外貌

4摘录文章的主旨句,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__,牙齿________,门牙________。它的四肢________,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________________。它浑身长满了________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画出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你喜欢哪种小动物?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外形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卢沟桥烽火

19377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军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1】短文是按照_______顺序记叙的,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可以看出来。

【2】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侵略的本性?用“_______”画出来。

【3】从第3、4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中国守军抗击日寇时的动作和语言的词句,体会它们表现了中国士兵怎样的精神。

描写方法

描写的词句

人物的精神

动作

语言

【4】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既关注了日寇人物群体,也写了一个日本军官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永远的歌声

①走出山乡、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好些地方都淡得看不出线条和色彩来了,而童年的一些歌却如那山间淙淙的小溪,清亮亮地流淌着,至今仍响在我的耳边·····

②当军医的父亲随大军南下了,把母亲和我们姐弟从小城送到山乡的老家。于是,我便成了山乡小学的一名学生。

③那是什么样的小学呀,一座荒凉破旧的庙宇,请走了那些笑嘻嘻的和龇牙咧嘴的泥菩萨,挤满了我们这些拖鼻涕的、剃光头的、头上扎根小辫儿的大大小小的农村小孩儿。我们的老师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剪着短头发,又年轻,又漂亮。她用好听的噪音教我们唱“小放牛”:“天上的桃树什么人来栽,地下的运河什么人来开?——天上的桃树王母娘娘栽,地下的运河劳动人民开。”她还教我们唱劝人识字的小歌剧……

④村头村尾到处响着我们的歌声。为此,我还和姐姐争论过,到底是我们老师有知识,还是村长、区长有知识;到底是区剧团来的人唱得好听,还是我们老师唱得好听。

⑤我说,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

⑥不知为什么,老师嗓子突然嘶哑了,不但唱不出好听的歌儿来了,还咳嗽,一声接一声。

⑦放学的路上,二牛拽住我,悄悄地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烟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⑧第二天,我们背着书包在东河边聚齐了,除了我和二牛,还有二兰和石花。我们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往山里走。在山阴处溪边一块潮湿的地上,我们挖到了好几棵烟袋锅花;而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她说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让我们抓。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条条小鱼被甩上岸,二兰和石花就用柳条把它们一条一条地穿起来······

⑨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迎面碰上来找我们的大人、老师和同学。大人们一见我们,便挥舞着镰刀、棍子,吆喝着冲过来,真把我们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才知道,原来一只老狼跟在我们身后很久了,而傻乎乎的我们竟然毫无所知。

⑩在大人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了草药和小鱼。老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脸上……

走出童年真的很久很久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姓什么我都忘了,唯有她那歌声像清澈的小溪,一直滋润着我童年的梦。

迎着徐徐吹来的晚风,我又哼起“天上的桃树……”于是,走来了我的童年,走来了我童年的老师,还有二牛、二兰和石花……

【1】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

兴高采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老师具体“好”在哪里?“我”夸老师好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7自然段中的“立即”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在选文第8、9自然段任选两处做批注。

【6】当“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用“永远的歌声”做题目有什么好处?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草原(节选)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联系上下文填空。

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分别由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骏马和大牛构成了生动的画面。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访问的是距离最近的陈巴尔虎旗。

B.一望无际的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C.主人们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并且穿着节日盛装,表现出他们对我们的欢迎和重视。

D.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怎么走都可以。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外面的噪声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

16、按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到了正午,天安门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仿写一个人物入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写出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面句子改写为转述句。

渔夫搔搔后脑勺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落叶飘落下来。

改成比喻句:  

(2)在大家鼓励下,使我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修改病句:  

(3)帮老奶奶写信要表扬,可早就学过的字写错了,就应该批评。

改成双重否定句:  

改成反问句:  

(4)十四岁的少先队员赖宁为了扑灭山火,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缩句:  

 

 

 

19、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我一看到好美丽的剪纸。我的脑海中就会想起慈祥的姥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境界使人惊叹。这种境界叫人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他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把下面句子改写成不用“说”表达的句子。

林林又遇到大麻烦了,这回母亲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她无可奈何地说:“该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第三部分:习作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又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在时间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经历,如印刻一般,永远烙在记忆深处。请以“难忘的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抄下来。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3.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