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  )(  )  (  )(  )

(  )(  )  (  )(  )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读拼音,写词语。

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长安街上,人民军队 wēi   fēng   lǐn   lǐn( ),等待接受祖国和人民的jiǎnyuè( )。长安街两侧身穿节日盛装的群众 rè xuè fèi ténɡ( ),向全世界展示着充满 xǐ yuè( )的微笑。我们忘不了那些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fěn shēn suì ɡǔ( )的无数先辈,忘不了他们铸就的坚强 bù qū( )的民族脊梁。我们将继续 pǔ xiě( )新中国的壮丽篇章。

3、查字典,填空。

1.“曝”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曝”字共有____个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可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再查读音_________

“纯”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纯净,不含杂质;②纯粹;单纯;③纯熟。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这条河的水质很________

(2)这件事属个人私事。________

(3)这个小男孩穿了一件白色的衬衫。________

4、根据课文填空。

1.一星_______就是你的生命;一盏________,就是你的追求。为了_________,为了___________,你点燃了心爱的书本,也点燃了生命的灯火。

2.鞠躬尽瘁,__________

3.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

4.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景致的描写,烘托庭院主人勤劳、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个中心来写的。

4.《只有一个地球》采用_________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_____________,呼吁人类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在横线上把古诗补充完成

2解释下列词语。

发:________        朝:________ 辞:________        还:________

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链接。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篇幅短小,构思精巧。我仿佛看到了诗中的这只鸟不知疲倦地在祖国大地上飞翔,一边飞一边叙说着对这片土地真挚而赤诚的爱。你们看到了吗?对脚下的土地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可以和同学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妆浓淡抹总相宜。

【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水光##dot##潋滟 ______

A.形容水满。 B.形容水波流动

(2)晴______

A.正。 B.方向;方面。

(3)雨亦 ______

A.奇怪。 B.奇妙。

(4)总相 ______

A.合适。 B.应当。

【2】描写西湖晴天时的特点的词是___________;描写西湖下雨时的特点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对晴天、雨天的西湖景色的评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能想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下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之一,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是这土地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是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瞧瞧,代价多高!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荷兰人爱郁金香,并把它定为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的模样了。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在城市高高的电线杆上,你一眼就能看见凌空悬垂着一个花篮,里面插满了洁白茂密的满天星,几枝浓艳欲滴的红玫瑰隐显其中。

横跨江河的桥头,你会发现一盆活泼艳丽的扶郎花在微笑。

有时,你随意一抬头,会奇怪:荷兰人的窗户怎么不挂帘子?再仔细看看,窗口放满了粉红的百合花、白色的慈姑花和苍翠碧绿的蕨草,这不就是精美绝伦的窗帘吗?//

1找出文中赞美郁金香的词语,写在横线上,最少6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已用“//”分成三部分,请概括第一、二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各找一句你喜欢的比喻、拟人句子,摘抄在横线上。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自然段“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把加点词语“掏出”换成“围出、扩出”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3自然段画横线句子,完成下面的问题。

(1)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里对郁金香的颜色,形状进行描写,突出郁金香的特点。______

②这段描写把郁金香比作典雅的高脚酒杯,其中花茎对应酒杯的高脚。______

③根据郁金香的不同颜色起不同的名字,展现了荷兰人丰富的想象力。______

④这些描写是为了说明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痴迷。______

(2)展开想象,仿写一个句子。

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6第4自然段举了两个例子: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或。”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片段横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文中加点字。

固: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4】用“﹏﹏﹏”划出片段的中心句。

【5】片段的写作结构是(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D.首尾呼应

【6】自古以来心系人民和国家的诗人写过下许多表达爱国之情的诗词,请你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                             )。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在横线上给短文拟题,并说说这样拟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将括号里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3】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想联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连先生的做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听过哪首令你印象深刻的乐曲呢?能否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听到这首乐曲时想到的情景写下来。(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了;等找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时间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时间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3、课内拓展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 )落山 ),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 ;“山涧”的意思是_____ 

【3】找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 ______ ,表现了壮士们______ 的精神。

【5】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纵身跳下深谷”和______ 我们看到了五壮士______ 光辉形象。

14、阅读理解

地球在呻吟

忧天,人类才可自救。

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需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四种颜色——(   )、(   )、(   )、(   ),为什么那样清晰?只是因为那时的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尘、无形、无秽。

  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6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原天本身,此外还失去了原云、原霞、原雪、原气……

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中和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珠峰的血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的海底有铅沉积,南极的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的烟雾在加浓变酸。

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击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今天呢?

今天,地球上每天大约有400万人患上各种环境病。和比肩的物种——“”,9个亚种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虎的总量就由6万多只锐减为2000余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多只暴减为几百只。

人类唯一的生存场——地球,已经在呻吟、在呼喊,我好痛……”

12段中的原稿比喻________________

这段中最能形象体现污染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在第3自然段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内容。

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列举两种,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课文主要想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不让地球母亲伤心,再次发出呻吟,请你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向大家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改为双重否定句: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的厚石头围墙上。

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通过鲁滨逊的教化,使“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

__________________

(4)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部精彩的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

16、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各组中的两句话写成一句话。

(1)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2)晴天雨天。 老人每天来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7、按要求,写句子。

1.遇到挫折和失败依然乐观,即使不高兴,也不拉长了脸唉声叹气的人。(用加线的词语造句)

 

2.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改为字句)

 

 

18、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鱼儿在池塘游着,荷花随风摆动。(采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手法扩句)

   

(2)晴朗的夜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缩句)

 

19、按要求做。(8分)

(1)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2)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缩句)

 

(3)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修改病句)

 

(4)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修改病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支书在瓢泼大雨的夜晚镇定地指挥村民过木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奔去。(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来很有趣味。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会发生什么呢?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吧。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