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诗歌竞技场。

(1)   开山水诗先河, 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   。请把陶渊明的诗写一句:  

   

2)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其代表人物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的诗,出自《 》。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 的《   》。

4)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有一句诗歌千古流传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诗句。

 

2、古诗词填空。

1.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3.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4.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

6.青鸟不传云外信,_____________

3、补充下列词语,并完成练习。

________铁    ________

________一发    惊________

________胸    自言________

1.“自言________”的意思:_____。像这种构词方式的词语还有:___

2.像“________胸”这样含有人体器官或身体部位名称的词语还有:______

3.上述词语中与“当机立断”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

4.一阵阵__________(选词填空)的掌声从会场上爆发出来。这句话中所填的词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

4、把开国大典的流程补充完整。

5、记忆浪花。

(1)《小草和大树》一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她堪称   的典范。她的代表作是  

(2)课文《负荆请罪》是根据著名的历史故事《   》改编的,讲的是赵国的大将军   的方式向   请罪的故事。

(3)   国作家 ,他为我们塑造了一位 的船长形象。

(4)《牛郎织女》与   并称为四大民间故事。

(5)《示儿》一诗中写作者的遗愿是:  

(6)郑成功是一位了不起的   你还知道的民族英雄还有 等。(至少写出两位)

(7)____________________,早穿皮袄午穿纱,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诗文,答题。

【材料一】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选自孟浩然《宿建德江》)

【材料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选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材料三】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材料四】)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选自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材料五】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选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材料六】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波浪不止深几许,南湖今与北湖平。(选自韦庄的《暴雨》)

【1】补充【材料一、二、三、四、五】中空白处的诗句。

【2】阅读【材料一】,说说哪一个字堪称全诗的“诗眼”,并简析其用得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两首诗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材料三】,诗中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江南春天的特点的?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 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请你再写两句类似这种借古讽今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材料四】,诗中后两句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且余味悠长,请你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再写两句像这样对仗工整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材料五、六】,同样是写雨,我更喜欢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品读古诗词。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②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③萧萧:这里形容雨声。④子规:杜鹃鸟。⑤无再少: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⑥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老去而悲叹。唱黄鸡,语出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比喻时光流逝。

【1】《浣溪沙》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在贬官黄州期间所写的一首词。

【2】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体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所积累的古诗词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意思相反的诗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梅 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1】结合首联、颔联的内容,简要分析本诗中梅花意象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简要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在文中“□”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地球太可爱了”是因为____________;“破碎”一词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

【3】片段号召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保护地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性的脊梁

1993年,苏丹全国爆发饥荒,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有一个叫凯文·卡特的西方摄影记者,在苏丹游历。

一个极其偶然的时候,在一片荒郊野外,他看见一只兀鹰站在一堵墙上,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女孩。就在兀鹰扑向女孩的一刹那,艺术的灵感在他心头一闪,他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按下快门,拍下一张极为传神的特写照片。

很快这张照片被众多西方国家的媒体刊载传播,它以不同寻常的艺术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大饥荒给苏丹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绝望。

这幅摄影作品获得了1993年度摄影方面的众多国际大奖,凯文·卡特也因此在摄影界声名鹊起。

但时隔不久,便传来了年仅33岁的凯文·卡特在自己的寓所中自杀身亡的消息。人们深感震惊和费解:一位有着如此美好前途的摄影记者怎么会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后来人们从他的遗书得知,他是死于良心的谴责。

原来,凯文·卡特认为他的荣誉是用作品中小女孩的生命换来的,他本该救助那个可怜无助的小女孩,但他只顾着捕捉摄影的最佳时机,使得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成为兀鹰的口中食。虽然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成功和荣誉,但无法摆脱良心的谴责和煎熬。因此,他选择了自杀。

得知事情的真相后,人们在为凯文·卡特的自杀感到遗憾和惋惜的同时,也对他这种将良心置于荣誉和生命之上,勇于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精神大为赞誉。

良心是人性的脊梁,如果不能在灵魂的坝坎上修筑一条柔性的道德防线,人很容易在私心的驱使下迷失自我,在功利的诱惑下丧尽天良。

良心,唯有良心,才能撑起人性大厦,才能使这世间充满浓浓的人情味。

1读短文,用“ ”画出体现“凯文·卡特在摄影界声名鹊起”的句子。

2读短文,用“﹏﹏﹏”画出人们得知凯文·卡特自杀的真相后对他的看法。

3第6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是________句,它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

4短文的主旨内涵是什么?选择了凯文·卡特哪两个事例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凯文·卡特的做法,你赞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段,按要求答题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下列词语中和“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2】下列名言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白分之九十九的汁水。

C.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D.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绝对追求真理的人。

【3】画横线的句子中,“?”指的是“!”指的是_________

【4】读画横线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

12、阅读

雾中向导

那年,我在一所学院读书。一天早上,大雾罩了整个雾都,使人们看不清周围的一切景物。这种鬼天气公交车和出租车是不允许上路载客的。可是,我必须10点钟赶到学院去听一堂非常重要的讲座,所以,我决定步行到学院。我尽可能地寻找着路上的标记。但是,除了一片白茫茫之外我什么也看不清。

我站在街边正茫然,全然不知有一个人正悄悄地走到了我身边。“小姐,请问您要到哪里去?如果您愿意,我可以做您的向导。”我转过头去,看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头上戴着一顶深蓝色的帽子,帽檐拉得很低,和我对话时,他微低着头。我非常吃惊,怀疑地问他:“这么大的雾,你能找得到方向和出路吗?”

“没问题!”小伙子十分肯定:“请您相信我。”当时,我不知怎么就相信了这个年轻人,并悄声告诉他我要去的地方。

迷雾中,年轻人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我几乎被他拉得一路小跑,无论是穿过马路还是拐过街角,他从没有与我说过一句话,但是他急匆匆的脚步却没有停下来过。一瞬间,我真有些后悔,有些后怕:这个人会不会是个变态狂,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想到这,我不禁开始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突然间,他松开我的手。我于惊恐中抓住了身后的一个铁栏杆,怯怯地问他:“你想干什么?

小伙子仍微低着头,气喘吁吁地说:“您难道还要我把您送进去?”我猛地意识到,我的手抓住的就是学院的大门啊。

我惊诧地问:“你对这个地方怎么这么熟悉?为什么你能在在大雾中这么快就找到这里?”他轻声地说,“这儿是我过去的学校。”他摘下帽子,轻轻地对我说:“因为我是一个盲人。当年,这条路我天天走,对我来说雾天和睛天是没有区别的。”

后来,我再也没能见到他,而且至今不知他的名字叫什么。

若干年后,我经常会遇到种种“大雾天”,而能让我一次次从“大雾天”走出来的向导,却是多年前那个小伙子。引导我前行的,是他当初传递给我的那种精神。

【1】对文中小伙子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为什么会有些后怕?“后怕”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子为什么说“对我来说雾天和晴天是没有区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的“大雾天”为何加引号?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1】通过语文书第八单元的学习,我了解到: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______________,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_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新编》,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以及大量杂文。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抓住人物什么特征进行描写的?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隶体‘一’字似的胡须”等刻画,表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体会“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一句所蕴含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瘦得叫人担心”能否改成“非常的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一读,填一填。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 ,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 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过来,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这是通过对渔夫__的描写来反映他的心理。

【2】“搔搔后脑勺”这句话的含义是( )

A.表达了渔夫同情穷人,关心孩子的思想感情。

B.反映了渔夫对是否把两个孩子抱回来养的矛盾心情。

【3】“快去!”后面加感叹号,表示的是( )

A.命令口气

B.催促语气

【4】“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说这句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 )

A.忐忑不安

B.欣喜

【5】这段话表现了渔夫和桑娜一样都是_________的人。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变魔术,改句子。

1.鲁本准备礼物。

扩句:

2.我用彩色笔在诗作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

缩句:

3.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改为陈述句:

4.填词语。

我还和姐姐争论过,(   )是我们老师有知识,(   )村长、区长有知识。

5.修改病句。

(1)大家都讲究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2)如果张佳佳成绩优秀,又肯帮助同学,大家所以都选她当班长。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青山是不会老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题目:储蓄罐空了   

材料:琪琪买了一只储蓄罐,她每天都往储蓄罐存钱,储蓄罐渐渐地满了,沉甸甸的。一天妈妈摇了摇储蓄罐,哑了;爸爸掂了掂,轻了。钱到哪儿去了呢?   

要求:围绕“钱到哪里去了呢?”这个问题,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有条理,语句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