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有“( )”之称。全诗通过描写黄河蜿蜒奔腾的壮美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古诗的前两句运用了( )手法,直接写出了黄河波浪滔天的雄伟气势;后两句展开想象,借用古代神话传说,从侧面烘托出黄河雄伟的气势。

(3)( )意思: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4)《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他的诗歌成就尤高,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5)( )意思: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2、请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再写一句类似这样的句子。

1. ________________,留与子孙耕。

2.______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珍惜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提示默写鲁迅名言:

①(爱憎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勤奋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登山队员们心中fèi ténɡ_______了,他们惊喜地看到,在长满苔xiǎn______的xuán yá________上,一个个色彩鲜艳的苞lěi______犹如一位位羞涩的嫦娥仙子,在páo xiào________的山风中翩翩起舞……这是大自然kānɡ kǎi__________赠予奋斗者的礼物!

5、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

(2)母亲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

(3)“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

(4)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1】将文中的词补充完整

【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明月”外,作者还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请你选取一中景物说说写景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阅读。

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1】《咏竹》中的“风”和“雨”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风雨,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同样,“笑有声”表面上指竹子被风吹雨打时发出的声音,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

【2】竹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挚友。在不同的人面前,竹有不同的风骨。请根据竹的本性,选填竹代表的精神或品格。

A.乐于奉献

B.刚正不阿

C.虚心

D.坚韧

①因竹笔直向上,可形容人 _____

②因竹四季青翠,做雪凌霜,可形容人 _____

③因竹中空,可形容人 _____

④因竹全身是宝,可形容人 _____

【3】这首诗赞美了竹怎样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借物来赞颂人的美好品格的古诗?选择一首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比阅读。

(甲)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______朝诗人______,两首诗都是______诗,诗人借咏叹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2】《石灰吟》一诗中,首句“千锤万凿”说明______,“______”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______”三字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____________等革命烈士。

【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石灰吟》中的“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作者借石灰石开采、煅烧、粉碎的艰辛过程,喻指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视若等闲,由此来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

B.《咏煤炭》全诗紧紧扣住煤炭的特性落笔,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句写煤炭,句句寄托诗人为祖国为人民不辞辛苦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并甘愿为之献身的高尚情操。

C.《咏煤炭》中“洪炉照破夜沉沉”一句写出炉火火势之大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

D.通过比较发现,同一作者,在《石灰吟》中侧重表现了自觉接受严酷考验的思想,在《咏煤炭》中侧重表现了一种奉献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海底两万里

梗概

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有一只身长数十米的怪物,偶尔浮出水面,不少船只受其攻击而沉没。美国政府派出“林肯号”驱逐舰跟踪追捕,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参加。一天晚上,教授发现这个庞然大物冒出了水面。“林肯号”随即向怪物驶去,船上的人和“海怪”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然而“海怪”未被除,“林肯号”反受重创,教授和他的仆人康赛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都成了“海怪”的俘虏。“海怪”非他,原来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叫“鹦鹉螺号”。

“鹦鹉螺号”的船长尼摩强行让三人随“鹦鹉螺号”一起周游四海。他们在印度洋和鲨鱼展开过搏斗;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过血战。这些场面都异常惊心动魄。他们在海洋的黑流中前进,经过瓦尼科罗岛,穿过托雷斯海峡,从印度洋到红海,再从阿拉伯隧道出来到希腊群岛,然后再花费了四十八小时穿越了地中海到达维哥湾,看一看那消失在历史尘土中的大陆。最后,他们在南极经历了一场与缺氧进行生死搏斗的战争后才得以脱身。

十个月过去了,阿龙纳斯三人经历了两万里的海底航行之后,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回到家乡,并将这件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注)《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著作。

精彩片段

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这个不幸的人被触须缠住,粘在吸盘上,让这条庞大卷筒随意在空中摇来摆去。他气喘,他窒息,他叫喊:“来!救我!来!救我!”他这话是用法语说的,引起我十分深刻的惊怪!那么我是有一个同胞在船上!或者有好几个!这个使人心碎的呼救声,我一生再未听到。

这个不幸的人眼看是完了。这时尼摩船长跳在章鱼身上,又是一斧子,他把章鱼的另一只胳膊砍下来了。他的副手奋勇狂怒地跟那些爬在“鹦鹉螺号”两边的其他章鱼进行战斗。船员们各人挥动斧头,乱砍乱杀。加拿大人、康赛尔和我,我们也把我们的武器穿进这大团肉块中去,一种强烈的麝香臭味散在空中,真是令人害怕。

在一瞬间,我以为那个不幸的人可以获救了,因为章鱼的八只胳膊有七只都被砍下了。但是,它剩下的一只胳膊把那个人像一支笔般挥动,在空中转来转去。当尼摩船长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我们的视线被遮住了。当这团浓黑雾气消散的时候,枪乌贼不见了,跟它一起,我的不幸的同胞也不见了! 

那时我们是何等愤怒地来跟这些章鱼拼命呀!我们一点不能自主了。有十条或十二条章鱼侵到平台上和“鹦鹉螺号”两边来。我们在平台上,在血泊和墨水中跳动着的一条一条的肉段中间滚来滚去,这些粘性的触须就像多头蛇的头一样,一会儿又生出来了。

尼德·兰的叉每一下都刺入枪乌贼的黑色眼睛中,把眼珠挖出来。可是,我的勇敢同伴不可能躲开,突然被一条怪物的触须卷住掀倒在地。枪乌贼厉害可怕的嘴对着尼德·兰张开来。这个不幸的人要被咬为两段了。我急急跑去救他,但尼摩船长走在我的前面,先我动了手。他的斧子砍入两排巨大齿牙里面了,尼德·兰出人意料地得救了,他站起来,把整条叉刺人章鱼的三个心脏中。 

“我应该有这次机会报答您啊!”尼摩船长对尼德·兰说。尼德·兰点点头,没有回答他的话。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1】读梗概捕捉信息。

(1)在海底航行了两万里的怪物是一艘___________,名叫“___________”。

(2)乘着这个庞然大物经历了两万里航行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梗概感受内容。

追击“怪物”——被俘困艇——___________——逃脱回还

【3】从梗概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怎样的海底航行之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节选的精彩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节选的精彩片段的搏斗中,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人物进行了详写,对其他人进行了略写,详略得当的写法突出了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群体。

【6】把精彩片段中对倒数第二自然段理解错误(     

A.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尼德兰曾经救过尼摩船长。

B.尼德兰对尼摩船长置之不理,他是一个冷血、冷漠的人。

C.可以看出尼摩船长温和、有礼的一面。

D.可以看出尼摩船长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10、课内阅读。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   热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移   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竟然   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2】“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这里拿“行人”与“我”做_________,突出了“我”盼望__________的急切心情。

【3】“我”为什么兴奋地回家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蜘蛛的优势

大森林中,一只蜘蛛出生了。它高兴地这儿走走,那儿瞧瞧,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但没两天,它就坐在树下号啕大哭。见它哭得如此(伤心 伤害 伤残),上帝就过来问它哭什么。

蜘蛛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抽噎着:“我太不幸了。我是整个森林中最可怜的动物。不是吗?野兔、小鹿可以自在地以青草为食,狼、野豹有着天生的追捕本领,小鸟、老鹰能在天空自由地飞翔,老虎、大象足以称王称霸……我呢?飞不能飞,跑不能跑,跳不能跳,一辈子只能慢腾腾地爬来爬去,连蚂蚁的力气都比我大,我天生就注定是弱小的。怎么生存啊?世道多不公平啊!”

上帝听了,语重心长地对蜘蛛说:“孩子,你错了。每个人都会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异 优势 优先),关键是自己要去努力(发掘 发展 发明)。”

蜘蛛听了,半信半疑,开始寻找自己的长处。后来,它学会了织网。只要随便找到几个支点,它就可以巧妙地织成一张网。这网不怕风吹,不怕雨淋。蚊子、苍蝇等飞虫只要撞上网,就无法脱身。它守在网边,天天都可以饱餐一顿。还有,由于它样子长得古怪而丑陋,身上又有毒腺,也不用担心像其他动物那样时时面临危险。现在,它活得非常开心。

完美的人生在于自我的努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挖掘自己的潜力,每个人都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长处。

【1】结合短文内容,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表示。

【2】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蜘蛛开始因为什么而伤心?后来又因为什么而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放飞想象的翅膀。

开心的蜘蛛这一天又遇到了上帝,想一想,它会对上帝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聘任

①西奥先生是一位两鬓斑白的中年人。

②坎福特大学需要聘请一名工作人员,上百人提出申请,最后西奥等15人获得面试机会,他激动万分。大学边上的旅馆里,和西奥同住的年轻人,叫亚当斯,比他年轻20岁。亚当斯有一副洪亮的嗓音,旅店里时常可以听到他朗朗的笑声。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③校长及评选小组对候选人进行了一次面试,筛选后只剩下西奥和亚当斯两人。小组决定让他俩于三天后进行一次公开的演讲。

④三天里,西奥寸步不离房间,日夜紧张地赶写讲稿。亚当斯却不见任何动静——酒吧间里依旧传出他的笑声。他每天很晚回来,一边问西奥的讲稿进展情况,一边叙述自己的开心事。

⑤到了演讲的那天,大家来到礼堂,西奥和亚当斯分别在台上就坐。直到此时,西奥才发现自己的讲稿不知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顿时惊恐万状。

⑥校长宣布,演讲按姓氏字母先后进行。亚当斯首当其冲。西奥抬头注视着亚当斯——他神情自若地从口袋里掏出窃来的讲稿,口若悬河。连西奥也暗自承认他确实有超人的口才。亚当斯演讲完毕,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鞠了躬,露出微笑,回到座位。

⑦轮到西奥了。要讲的内容都在稿子上,他(  )是不可能了。他脸上火辣辣的,唯有用低沉而疲乏的声音,逐字逐句重复亚当斯刚才的演讲内容。等他讲完坐下来时,情绪颓丧。会场上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下掌声了。

⑧校长及全体评选小组成员退出会场,讨论聘任谁。礼堂内的人仿佛对结果早已有数。

⑨亚当斯拍拍西奥的背,微笑着:“厄运呀,老兄。没办法,两者只选其一。”

⑩这时,校长他们回来了:“诸位先生,我们做出了选择——聘任西奥先生!”

⑾所有的听众都惊呆了。

⑿校长继续说:“我把讨论的情况向诸位介绍一下。亚当斯口才过人,知识渊博,我们都很钦佩,我本人也为之感动。但是,请不要忘了,亚当斯是拿着稿子演讲,而西奥却凭着记忆,把前者的演讲内容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当然,在这以前,他不可能看过那份讲稿的一字一句,我们正需要有这样天赋的人”!

⒀大家陆续走出会场。校长走到西奥面前,见他脸上仍露着惊喜交集的神情,握着他的手:“祝贺您,西奥先生。不过我得提醒您一句,日后在这儿工作,_______________。”

1小说写了西奥应聘时发生的故事。请你根据选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获得面试机会

______

______

______

应聘成功

______

紧张

惊恐万状

颓丧

惊喜交集

 

2联系上下文,(  )处最恰当的词为(  )

A.另起炉灶 B.另辟蹊径 C.另请高明 D.另行高就

3好的结尾能让读者感觉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请根据小说内容,给本文选择一个最充满智慧的结局。(  )

A.可要用好你绝佳的天赋呀! B.要努力学习呀,提高你的演讲技巧呢!

C.做任何事情都要好好准备哦! D.可要留点神,别把重要的材料到处乱放呀!

4文中多次出现观众的描写,对于其作用,下列错误的说法是(  )

A.两次掌声形成对比,说明了观众更欣赏亚当斯的演讲。

B.“仿佛”在这里表示不确定,也预示着后文情节将出现反转。

C.“惊呆了”体现了观众对聘任的结果表示愤怒与不满。

D.观众的反应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5读小说要感受人物形象。读完这篇小说你想对谁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材料一】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摘自《人民网》

【材料二】

2021年12月9日15点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直播。

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此次“天宫课堂”是“太空授课”的延续。和8年前一样,今天这堂课的讲授者依然有王亚平老师。但不同的是,这堂课的讲台更大了——在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内,未来还将拥有“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课程表的内容更丰富了——增添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浮力消失实验、泡腾片实验等新环节。

——摘自《澎湃新闻》

【1】浏览上面两则材料,此次“太空出差三人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此次“天宫课堂”精彩纷呈、妙趣横生,与8年前的“太空授课”相比有两方面的不同,一方面: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

【3】对上面两则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宫课堂”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进行的太空授课。

B.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C.这两则材料来源于同一家媒体。

D.2021年12月9日15点整,我们能收看“天宫课堂”的精彩直播。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选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画出来。

【2】夏天万物生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不改变句子意思,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为反问句:

(2)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改为转述句:

(3)花儿开了。

扩写句子:

(4)我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人物。(将划线的部分换成成语)(                                 

(5)许浩在作文中列举了一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动物名字。(缩句)

 

(6)音乐(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关联词)

 

18、把下面句子改为转述句。

(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你要照顾好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班长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开展班会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加工厂。

(1)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支书在瓢泼大雨的夜晚镇定地指挥村民过木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奔去。(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同学们,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有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读来比较吸引人。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时间、环境和主要人物,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创编生活故事。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时间:课间十分钟

环境:教室、走廊

人物:“淘气大王”魏腾 “小辣椒”孙甜 富有正义感的班长王一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