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古人诗云___芭蕉不展丁香结___丁香空结雨中愁___

2.结___是解不完的___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___不然___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___

3.我在原野上摇曳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___我在清风中呼唤___使清风芬芳馥郁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排序。

课文按照_____的顺序叙述,着重描写了开国大典的五个场面:_______--升国旗--_________--_________--群众游行。

3、依次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水中的青天的影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_______________

(2)灯光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__________

(3)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名人名言,在横线上填字母编号。

(1)“________________”作为中华儿女,有保卫祖国的义务,有守护国土的职责。

(2)“________________”这种国难当前,挺身而出的爱国精神,在新时代,我们也应牢记,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5、同音字填空。

jiànɡ        ( ) ( )  ( )   ( )

bāo     ( ) ( )     (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材料一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把这首诗补写完整。

【2】读这首诗,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⑴“浪淘沙”是唐代曲名。( )

   ⑵“九曲黄河万里沙”中“曲”应读“qǔ”,在这里表示“歌曲”。( )

   ⑶这首诗前两句中的“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词语,描绘出了黄河奔腾汹涌的姿态。( )

   ⑷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站在黄河边,眺望滚滚波涛时有感而作。( )

【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1题中补写的诗句的意思和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她写出不朽的诗篇。请在下面再写出两篇不同作品中描写黄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任尔东西南北风。

【1】在横线处把诗句补充完整。

【2】“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说明了(  )

A.竹子生长的位置非常险恶。

B.青山上的岩石非常坚硬。

C.竹子很有劲。

D.竹子紧紧扎根在石缝里。

【3】作者通过描写竹子的生活环境之恶劣,赞美了竹子_____的品质。

【4】最后一句诗中的“任”字,写出了竹子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两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两首诗都是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作者)写的。

【2】从上面两首诗中各找出一处对偶句,用“ ”画出来。

【3】在建德江,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_的;

在故人庄,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的。

【4】在古诗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江清月近人”中的“月”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还来就菊花”中的“菊花”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非连续性文本:难忘的毕业季★

材料一:                                                                                             材料二:

参演人员泣意事项

1.请表演人员于6251800前将背景音乐、视频等素材发送到学校公共邮箱,过期不候。

2.请表演人员于6261800前到远学校礼堂门答到并在演员席就坐,1830表演准时开始。

3.参演人员请在主持人提示候场准备后,提前到达音响控制室候场。

4.麦克风放置在音响控制室。上台前请提前到达,领取麦克风;下台后请把麦克风归还到音响控制室。

扬帆起航

毕业联欢会节目单

1.扬帆起航(集体诗歌期诵)

2.高山流水(古等演奏)

3.最美好的回忆(歌曲独唱)

4.感恩的心(手语表演)

5.回结一心(游戏)

6.青春纪念册(古他弹唱)

7.送别(中国舞表演)

8.同桌趣事(小品)

9.老师寄语

材料三:

《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說: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由《高山流水》的内涵,从此两人结成了知音,传为千古佳话。

(来源:学习强国APP

【1】阅读材料一,判断以下哪位表演者能顺利进行表演,能的打“√”,不能的打“×”

(1)范云表演的节目是小品,他听到主持人提示准备候场后,从靠近男卫生间一侧的楼梯上台准备。( )

(2)张素怀表演的节目是中国舞《送别》,她提前换好服装,带上舞蹈扇,在17:50到达会场( )

【2】王军是本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为了写好《高山流水》的节目介绍,他特意上网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结合材料三中王军收集的资料,为节目《高山流水》写一则50字左右的节目介绍。_____

【3】阅读材料二,说说你认为这份节目单的安排是否合理,并写出至少2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鲁迅先生的生活情趣

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却从不把参加体育活动和搞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看作是浪费生命;恰恰相反,他把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看作是增长知识、变换方式积极休息的手段。

种花 鲁迅一生喜爱花草,即使没有栽种的地方,也爱在书桌上摆一盆绿色的生命。少年时,鲁迅就读了许多有关花木的书籍,像《花镜》《兰惠同心录》《广群芳谱》等。中年的鲁迅最爱丁香花和木槿花。1923年,鲁迅居住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一个四舍院,就种了好几株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夏秋之夜,每当夜深人静,他独自徘徊在花下,闻着略带苦涩的香气,以求解除疲劳。1924年秋天,鲁迅在西安讲学时,下榻处窗外有一丛盛开的白木槿花,他对花凝视良久,想构思一部《杨贵妃》的剧本。晚年,鲁迅定居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时,还特地在前院种上了夹竹桃、石榴、紫荆、桃花等花木。

看戏 鲁迅先生从小爱看绍兴的戏文。有一次,他还在民间演的目连戏中自告奋勇地扮演了一个角色。1924年夏赴西安讲课时,专程去看古老剧种秦腔的演出。鲁迅晚年定居上海后,在繁忙的写作之余,他最大的娱乐就是观剧、看电影。鲁迅常同许广平一起,携带海婴去剧院看有趣、有教育意义的新戏。他不仅看,且多有评论。

篆刻 鲁迅先生喜好篆刻,虽刻印不多却具备了较深的艺术功底。他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学会了刻印的本领。1899年,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就曾刻过“戎马书生”“文章误我”“夏剑生”等印章。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代)》是鲁迅论述篆刻的唯一的珍贵资料。它也是我国印学宝库中难得的理论之作。

猜谜 小时候,祖母常教他猜谜语。事隔30年后,他还在《长命灯》里,把儿时的猜谜乐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番。鲁迅还常幽默地用“谜语”来写信、题书名和做笔名。鲁迅用过的一百几十个笔名里,用“谜语”起的也不少,如“华团”是隐“当时中国(华)是个大监狱(圍)”之意。

养鱼 有一次,内山完造先生赠送了10尾金鱼,鲁迅先生特地买来一只素白的金鱼缸,和夫人许广平一同兴致盎然地铺沙、灌水,植种掩映的碧绿水草,小心翼翼地把金鱼放进去。鲁迅先生很熟悉金鱼的生活习性,顾虑到缸面的水苗太密,会影响鱼呼吸氧气,他常暂搁手中“金不换”笔,仔细地把这些东西除去。

习武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学过柔道,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形同鬼魅的东西在前挡道,鲁迅赶前去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踉跄倒地,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绘画 鲁迅先生童年时就喜欢绘画,30年代曾为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设计过封面,也为自己的文章画过插图。“君无常”画像就是他于1927年6月25日亲笔作的一幅,至今保存在他的《朝花夕拾·后记》里。

【1】鲁迅先生对“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的态度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自告奋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耳濡目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围绕____________这一中心意思介绍了鲁迅先生种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武、绘画这七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4】“夏秋之夜,每当夜深人静,他独自徘徊在花下,闻着略带苦涩的香气,以求解除疲劳。”“徘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与理解。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

材料三:《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称烟草危害大,今后三年,我国将研究制定全国性公共场所禁烟法规,并确定今后三年我国吸烟率降低的目标为3%以下。(选自工信部、质检总局在官网上发布的新闻)

【1】这三则材料主要想告诉读者什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中国烟民数量多

B.我国将研究制定禁烟法规

C.吸烟危害大

D.不吸烟的人不会死于相关疾病

【2】三则材料中都有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是____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

【3】请设计一条警示语,告诉人们不要吸烟,以下不适用的是____

A.无烟世界,清新一片

B.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C.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身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当你跟爸爸、妈妈在饭店吃饭,看见餐桌旁边一个叔叔在大口吸烟,影响到了其他人,你想劝劝他,以下说法得体的是____

A.叔叔,不要吸烟,呛死人了。

B.叔叔,你吞云吐雾很爽,我们可惨了!

C.叔叔,吸烟有害健康,为了你和我们大家的健康,请不要吸烟啦!

D.叔叔,吸烟会生病的,别吸了。

12、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老人与海(选段)

鲨鱼快速靠近船尾,在袭击大鱼的时候,老人见它张开大嘴,眼睛怪怪的,牙齿咔嚓一声插进鱼尾上方的鱼肉。鲨鱼的头钻出水面,背也露了出来,老人听见鲨鱼撕开大鱼皮肉的声音,他把鱼叉猛地往下刺向鲨鱼头部,插进两眼之间那条线与从鼻子笔直往后的那条线的交点上。其实那些线是不存在的。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不过那是鱼脑所在,老人刺中了这个地方。他用血汁模糊的双手使出全身力气,把鱼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鲨鱼翻过身来,老人看见它的眼睛已没有了生气。随后鲨鱼又翻了个身,身上裹了两圈绳索。老人知道鲨鱼已经死了,但它不愿接受死亡。接着,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尾巴击水的地方泛起了白色的水花,绳索绷紧了,颤抖着,最后断掉了。这时,鲨鱼四分之三的身体完全露出水面,在那儿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老人瞧着它。随后,鲨鱼慢慢地下沉了。

“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还带走了我的鱼叉和全部的绳索,他想。现在我的大鱼又在淌血了,而且还会有其他鲨鱼来袭的。

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到了袭击。

不过,攻击我那条鱼的鲨鱼被我给宰了,他想,我见到过的登土鲨就数它最大。上帝知道,我是见过大鲨鱼的。

好景不长,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

“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不过我还是很难过,我竟宰了这条鱼,他想。

1这段选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试着在提示语中不用“说”,直接用老人说这句话时动作和神态来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

A.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到了袭击。

B.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

C.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

4选段对老人(桑提亚哥)的描写,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的手法。

5“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嘛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不能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的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A.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   )

B.由于受到感染,思想和行为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   )

2.文中画线的句子意思是说(

A.亲人之间,也不能理所当然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亲人之间,可以安心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3.仔细阅读短文后填空。

文中可以用来解释感恩意思的一句话是:   。短文写了侄儿向   感恩,     感恩,女儿向 感恩。

4.文章有一句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1)请问为母亲创造了什么快乐?

 

(2)文中哪几句写出了母亲的快乐?请用横线画下来。

14、课外类文阅读

海鸥老人”碑文(片断)

海鸥老人在这个被污染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里,已找不到感情的寄托他在喂海鸥时总是对着飞舞的海鸥喋喋不休亲切交流他的感情第一次在人类社会的生存中得到了抒发和共鸣他喂海鸥一二十年旁若无人海鸥的到来像老人记忆中的童年故事里的圣灵带着天使一样的纯真和美丽在数十年劫难之后又和他重逢了老人终身未娶他为一些海鸥起了名字认作儿女天长日久招之即来他把仅够他维持生存的工资拿出一半来与它们共享

海鸥老人的称谓名副其实老人塑起这座铜像是民众的真情实意。为海鸥老人写碑文只要用民众的情意无须重量级的古典文学教授粉墨登场

他是布衣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做了权贵和富豪们做不到的事以出类拔萃的方式体现了人类共同崇尚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开天辟地地以布衣身份成为游人如织的公园里的一座雕像;以风烛残年的形象跟英雄一样巍峨于民众心中

也因为是布衣愿海鸥老人的事迹能像孟母择邻一类的故事一样千古流芳

(1)给下列词语的加横线字注音

喋不休(   出类拔   难(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成语

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比喻开创历史或前所未有

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3)布衣”在这里指( 

A.穿布衣服的人 B.布衣服 C.平民百姓

(4)读画线的句子想一想:这种品格和精神指什么?

(5)第3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 

A.并列式 B.因果式 C.总分式 D.转折式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式变换,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1)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不能算偷。(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改写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乡美,是一个世外桃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把“说”换个词语表达,使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尼克,过冬的粮食不是都收藏好了吗?你还在忙什么啊?其他老鼠问道。

(把其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尼克回答:我在干活呀!

(改为转述句)

 

(3)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能觉察到四季的可贵。(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4)你已经表了决心。你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做。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们家(   )没有什么名贵的花,(   )常见的花却应有尽有。(填关联词)

(2)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使用的修辞方法)

(3)难道课文不是描写夹竹桃万紫千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吗?

(改为陈述句)  

(4)难道课文没有抓住事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表达,展开充满情感的想象吗?(改为陈述句)

 

 

19、修改病句。

一走进公园,就看到公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字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练笔。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六(1)班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活动一:宣传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分享 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发言人,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练习钢笔字的方法或经验?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