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填诗句。
(1)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记录了与故人“把酒话桑麻”后依依不舍的约定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今人不见古时月,古人眼里的月是丰富多彩的。“______,______。”这是寄托思念的月;“______,______。”这是善解人意的月;“______,______。”这是宁静和谐的月。
(3)看着眼前突然乌云压顶,豆大的雨滴随之而至,让人不由得想起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
(4)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坐在村头的池塘边,摇着扇子,唠着家常,听着蛙声,真是“______,______”。
2、根据积累填空。
(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唐诗宋词耐人寻味。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积累了很多诗词佳句:“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2)诗人与朋友喝完酒后,约定重阳节时前来赏菊花,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改也。
(5)为了保卫祖国边疆,边防成士们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不可以______________。”
(6)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说起“民魂”,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语盘点。(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山( )海 长城( )( ) 大江( )( )
( )面( )方 ( )风招( ) ( )( )上升
4、与经典相约。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能体现雨来之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浪淘沙》(其一)中,描写黄河气势雄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表现出对孩子深厚的感情,又可以看作是对革命后辈殷切期望的鲁迅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为兴复汉室,日夜操劳,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形容他。
5、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字词。
1.地球周围ɡuǒ(______)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yáo lán(______),是那样美丽壮观,hé ǎi kě qīn(____________)。
2.这位女士mù dǔ(______)了案件发生的整个过程,警察正在向她了解案件的jī běn(______)情况。
6、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后面的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中秋佳节,望月思亲,情真意切。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两句也是通过描写月亮,来表达诗人思念故乡,期待团圆的诗句。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下面对于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组是( )
A.这是唐朝诗人王建写的一首描写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
B.“中庭地白树栖鸦”是写那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C.“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通过委婉的语气,道出了心中入骨的相思之情。
D.这首诗写得很美,但没有体现“诗中有画”的艺术魅力。
7、(1)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
【1】将上面的两首诗补充完整。
【2】第(1)首诗中“快走”的意思是_____,我可以由此推断出“走马观花”中“走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第(1)首诗前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咬”字,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的画面:像______紧紧地抓住岩石,像________紧紧地攀附着岩层断面。
【5】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几句表达人生志向的诗句,并且说说你的志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读古诗词。
浣溪沙①
山下兰芽短浸溪②,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③暮雨子规④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⑤?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⑥。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②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③萧萧:这里形容雨声。④子规:杜鹃鸟。⑤无再少: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⑥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老去而悲叹。唱黄鸡,语出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比喻时光流逝。
【1】《浣溪沙》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在贬官黄州期间所写的一首词。
【2】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体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所积累的古诗词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意思相反的诗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四把钥匙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其他四把钥匙被锁在哪一只抽屉里?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大陆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道题目,一下子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这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最后交了白卷。考试结束后,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力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这名大陆学生在这道满分9分的题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他一半以上的分数。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问题,却仅得了1分。同桌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他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
后来,这道题通过电子邮件被发回国内。这位学生在邮件中对同学说,现在我已经知道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啦。凡是回答这把钥匙的,都得到了这位大富豪的肯定和赞赏,你们是否愿意测试一下?说不定从中还会得到一些启发。
同学们到底给出了多少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据说有一位聪明的学生打开了美国麦迪逊中学的网页,他在该网页上发现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标题。
【2】为什么这位大陆学生交了白卷,老师却给他打了5分?用“ ”将原因在文中画出来。
【3】“现在我已经知道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啦。”这把钥匙就是______。
【4】读一读文中画“ ”的句子,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母 爱 汹 涌(有删改)
范永松 罗江华
那一年,长江江水猛涨,平时和陆地相通的珊瑚坝成了孤岛。不过,黄平汇等人经常横渡长江,这个孤岛反而成了他们渡江途中休息的地方。
一天,黄平汇等人又游到珊瑚坝上休息,意外地在一个废弃的工棚内发现四只还没睁开眼睛的小狗。由于被洪水围困,珊瑚坝上仅有一块不大的干地,周围没有任何食物。没有母狗哺育,它们怎么生存?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晚上,黄平汇等人再次来到珊瑚坝,看到一只花白的大狗从靠近大桥的地方跳入激流中,向江中心的珊瑚坝游来。在湍急的江水中,大狗昂着头,拼命划水。不时有浪打来,有时,一个浪头就会把它冲出二三米远,但一切危险都好像无法阻止它渡江的决心。
大狗艰难地游上珊瑚坝,来不及抖掉身上的水珠,就跑进工棚。这是一只母狗,它看到生人,马上警惕起来,开始凶猛地吠叫。大家识趣地走向门外,回头看到这只大狗慢慢卧下,而四只小狗就蹭在它身边,开始吮吸奶水。大家明白了,大狗一定是四只小狗的母亲,白天在岸上觅食,傍晚游到孤岛上给孩子们喂奶,陪伴它们度过长夜。
这位不畏汹涌江水,冒着生命危险辗转两地的母亲,心中有的只是孩子。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喂养―______ 阻挠―______
【2】解释词语并造句。
百思不得其解: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狗渡江是一件危险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狗“来不及抖掉身上的水珠,就跑进工棚”是因为_______;“它看到生人,马上警惕起来,开始凶猛地吠叫”是因为_______。
【5】读完短文,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我是中国人!”
①一九三一年秋,我父亲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做了一次考察。出国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蒋介石为了阻挠父亲的抗日活动,立逼他“携眷出国”,做“军事考察”,而实际上是夺去了父亲的军权,将他流放国外。
②父亲来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父亲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
③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送东西,那里的l作人员又明知故问地说:“你是哪国人?”我父亲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④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父亲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当我母亲和属下劝慰他的时候,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来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他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⑤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书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当他挂着牌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引起很多人的注目,但父亲总是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1】联系上下文,选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对方奚落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___
A.冷落、怠慢 B.讥讽、嘲笑
②父亲总是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___
A.勉强支撑 B.很 C.伸直或凸出 D.杰出
【2】父亲被迫出国考察,因为_____。
【3】吉鸿昌将军在身上挂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是因为( )
A.美国一家邮局的工作人员奚落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B.吉鸿昌想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C.吉鸿昌认为这样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D.外国人不相信中国人有这么高大、魁梧。
【4】当父亲挂着牌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引起很多人的注目,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_____
【5】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吉鸿昌将军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说明。
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微①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微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领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从文中找出两个能分别概括玫瑰花和白玉簪花色彩特点的词语,再说说这两种花各自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长绽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第⑩段划线句,从三个方面说说这栋楼“美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请你说说白玉簪花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⑧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要从色彩、形态、气质以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花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B.本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白玉簪花外在的形态美和内在的气质美。
C.白玉簪花不但能够美化环境,具有供人观赏的价值,而且能够消除天气燥热,具有清爽怡人的价值。
D.“粗粗”、“长长”、“硕大”突出了白玉簪花的健美;“羞怯”含畜地表现了白玉簪花的柔美。
13、阅读《盼》片段,回答问题。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1】“扑”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轻打,拍;②冲。在“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中,“扑”的,解释为( ),在“扑打衣服上的尘土”中,“扑”的解释为( )。(填序号)
【2】画“ ”的句子是对“我”的心理描写,“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______,以及“我”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下面哪些词语能形容文中的“我”对雨天穿雨衣的渴望?(多选)( )
A.望眼欲穿
B.众望所归
C.计日可待
D.翘首以待
14、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 )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 )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3)用“~”画出具体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①“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__________,“白色”的是_________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_________。
②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说明它的__________,表达出对地球的__________之情。
15、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和你一起去河边钓鱼。”(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句子。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分别表现心情“好”与“不好”的两种状态。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
19、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情景写具体。
夕阳西下的校园 流水潺潺的溪畔 幽深僻静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提示语位置。
例:“行了,这事儿有我呢!”她拉起对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
题目:春夜喜雨
要求:将杜甫的《春夜喜雨》改写成一篇散文,字数不少于400字。
提示:①不必按诗句的顺序来展开;②根据诗意,抓住特定的时间、地点,想象雨景;③表现出“喜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