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2.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_。
3.企业家说:时间就是金钱,抓紧时间,就等于赢得金钱。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说: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用例句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班要开展以“同读一本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为了更好地宣传,请你拟写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围绕活动主题,仿照活动一,设计两个活动。
活动一:举办读书报告会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本期推荐的必读书目中选择一本完成下面的读书资料卡。
书名: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人物: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结合具体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拼音,写字词。
1.nián cháu(______)的松脂积聚成松脂球,被长期淹没在泥沙下形成了hǔ pò(______)。
2.把刚出洞xué(______)的幼龟送到大海,导致更多的幼龟被嘲yīng(______)吃掉,我们的行为真yú chǔn(______)。
3、照样子,写出表示“多”的成语
例:商品多:琳琅满目
颜色多:_____________ 人多:_____________
读书多:_____________ 见识多:_____________
4、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威风凛凛——(___________)拥戴——(________) 惊慌——(________)
别出心裁——(___________)探望——(________) 照顾——(________)
怒气冲冲——(___________) 预报——(________) 壮观——(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的天空中挂着一轮____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____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____银圈,手____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____去。
6、延伸阅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①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②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③。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胧月: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独:_________________
【2】六(1)班同学就这首诗在学习群里展开了讨论,请你指出错误的说法,并说明依据。
我觉得第_____位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欣赏。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见之景。
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妆浓淡抹总相宜。
【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水光##dot##潋滟 ______
A.形容水满。 B.形容水波流动
(2)晴方好 ______
A.正。 B.方向;方面。
(3)雨亦奇 ______
A.奇怪。 B.奇妙。
(4)总相宜 ______
A.合适。 B.应当。
【2】描写西湖晴天时的特点的词是___________;描写西湖下雨时的特点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对晴天、雨天的西湖景色的评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能想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下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9、阅读
母亲的纯净水
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的运动之后,可以酣畅地解渴。
她也有。她一直喝同一种牌子的纯净水。瓶子绿色的商标上,一位大名鼎鼎的明星身着白衣——那大概也是名牌,笑嘻嘻地,好像在说:“这水味道不错。”周二和周五下午有体育课,吃过午饭,母亲就拿出一瓶,递给她。她接过瓶子的时候,心里隐隐有点不安。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怎么好,母亲几年前就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父亲厂子不景气,工资也不高。家里除了必备的几件家具——还是父母结婚时的,什么也没有,什么冰箱啦、电视啦都没有。但是,她还是为那瓶纯净水高兴。因为拿着它,在班里那些时髦同学面前,自己就不再觉得很丢脸。
一次体育课后,同桌没有带纯净水。她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喂,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啊。”同学喝了一口,皱皱眉,咂咂舌说。
“怎么不是?”她的心跳得急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
“瞧,生产日期都看不见了。”
“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
一个同学拿起来尝了一口:“咦,像是凉白开呀!”
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一瞬间,她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确实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会单单在这件事上大方起来呢?她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家门,她就问母亲。
“是。”母亲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母亲看了她一眼,问:“有人说什么了吗?”
她不做声。“虚伪,”她想,“明明是为了省钱,还说是为我好。”
“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母亲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又说,“你知道吗?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次体育课,就得四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一年就是一百多块钱。”
她不得不在心里对自己说,母亲是对的。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没有能力挣钱,总有义务省钱。再说,喝凉白开、喝纯净水,对身体的确没什么区别。可是想到同学们一张张嘲笑的脸,她还是感到莫名的委屈和酸楚。
“有同学笑话你吗?”母亲又问。
她点点头。
“那你听听我是怎么想的。”母亲说,“我们是穷。但是穷有什么错?富也罢,穷也罢,都是日子的一种过法。穷人不见得可怜,富人也不一定高贵。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
她点点头。那天晚上,她想明白了母亲的话:穷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屈辱;它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是她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现状。如果把它看做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可能遮住了心灵的光芒。如果把它看做是一块宽大的布料,那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还可以把它当做魔术师手中的那种幕布,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姿的未来。
就是这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也有同学故意问她:“里面是凉白开吗?”她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轻松地说:“是。”
再后来,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饮料,更不用说纯净水了。可是,她还是喜欢喝凉白开。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
【1】请根据短文内容,梳理故事的情节发展,用简要语言概括,并写出“她”心情变化,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情的发展 | “她”的心情 |
____ | 不安、高兴 |
同学揭穿了她的纯净水只是凉白开。 | ____ |
____ | 释然 |
体育课依然带凉白开,并一直喜欢 | ____ |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描写方法:_______
表达作用:_______
【3】阅读短文,关注描写母亲语言的句段,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______
【4】题目是《母亲的纯净水》,读了短文我们知道“纯净水”指的是凉白开,为什么不加引号?
______
10、初读题目时,我以为作者是去山中拜访______ ______,读了课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_____________,文章通篇运用了________等修辞方法,充满了童真童趣。
11、课外阅读。
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短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描写端午活动的?( )
A.空间方位
B.事情发展
C.逻辑
D.时间先后
【2】茶峒的端午节风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详写了哪个场景?略写了哪个场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章,深入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中国皮影戏
①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②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说。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③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演出时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④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⑤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
⑥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⑦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什么是“皮影戏”?用文中的一句话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皮影戏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____)
(2)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绘画、文学、电影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____)
(3)“法兰西灯影”是由“中国灯影”演变而来。(____)
【3】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其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4】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制作皮影的流程。
【5】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中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成都类似皮影戏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百多种,比如:川剧变脸、糖画(转糖饼)、捏糖人、蜀绣……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中你熟悉的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回答问题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 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注音或写汉字。
长( )者 边缘( ) yán( )续 yǒu( )黑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2分
温柔—— _______________
粗壮——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1
我是谁 | 新型冠状病毒 |
我从哪里来? | 直接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感染; 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
我的生活习性 |
材料2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于2020年1月被世界卫生组织(WH0)命名。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定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时进行治疗,大多可以治愈。平时应做好自我保护,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等。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新冠病毒的传播特征:高传染性和高隐蔽性。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定治疗方法,得了病无法治愈。 (______)
②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______)
③新型冠状病毒只在空气中传播,平时只要戴好口罩就可以了。 (______)
④新冠病毒的传播具有高传染性和高隐蔽性。 (______)
【2】小明由医院探望病人回来,他应该如何做好双手的消毒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以“新型冠状病毒”的口吻,介绍自己是如何传播病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花园的花“红、香、多”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在困难面前,我们怎么能不迎难而上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看书。(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上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凡卡》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一窝蜂地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改为“被”字句:
2.奶奶带着微笑。奶奶掩不住她的疲劳。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
3.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
20、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改成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我们生活中存在不少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请你写一份倡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要求:题目自拟,感情真挚,语言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