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一写表示动作的词语。(4分)

蹦、跳、   、退、追   

捧、扒、   、喝、吃   

 

2、填空。

(1)“盈”第二笔是______                           (2)“毙”第一笔是______

(3)“锤”第八笔是______                           (4)“执”第四笔是______

3、读课文填空。

这篇课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村一天中发生的事。这件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先是(     ),然后是(       ),最后是(        )。

 

 

4、同音聚会(填写同音字组成词语)。

jiān (  )决 (  )巨 (  )灭 (  )视

yì (  )立 (  )力 洋(  ) (  )制

 

5、我会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磅”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在“磅礴”一词中,“磅”的读音是( );除此之外,它可以读( ) ,组词( )

2.“征”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远行;②用武力制裁;③由国家召集或收用;④寻求,希望得到;⑤证明,证验;⑥现象,迹象。它在下列各词中应选哪种解释?

征文( )

长征( )

象征( )

南征北战(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日积月累。(读古诗,回答问题)

回乡偶书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3】解释下面的词语。

乡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为什么“儿童相见不相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王 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呼唤。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庭院中。

【1】解释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____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象是____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幽静。 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 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 ____

8、阅读理解。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横桥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万水”在诗歌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千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把连绵不断的_____比作_____,把高大险峻的_________比作_______,体现了红军战士的__________精神。

【3】“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等闲”的意思是( )

A.轻易,随随便便。

B.平常,寻常。

C.无端,平白无故地。

【4】“三军过后尽开颜”中“颜”的意思是( )

A.颜色。

B.体面,面子。

C.脸上的表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

一幅名画的诞生

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岸上,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一八六八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格勒度过的。一个星期日,同学们约他坐轮船去游览涅瓦河。轮船跑得飞快,一会儿就出了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豪华的别墅。忽然,迎面来了一只大木船,列宾发现岸上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同学告诉他,那是拉船的纤夫。

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

两年以后,列宾来到了伏尔加河。在那里,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三次来到伏尔加河。他勤奋地工作,画了伏尔加河的自然景色,画了许多纤夫的肖像,最后,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根据这些素描,他顽强的画呀,改呀,用了三年时间,于一八七三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也歌颂了他们身上的巨大力量。

【1】这幅名画的名字是( ),作者是( )。请用“﹏﹏﹏”画出文中对这幅画的描述。

【2】“这情景给画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联系上下文说说“难以磨灭”的意思是 。这情景指的是什么?在文中用“ ”画出来。这段文字是对纤夫( )和( )的描写。

【3】为什么这情景会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你体会到画家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幅名画从构思到完成,列宾一共用了__的时间,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________,歌颂了______,体现了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老师的特异功能

假如没有粉笔,你知道怎么上课吗?请准许我给你讲个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头有一所小小的学校。有一天,上课必需的粉笔突然用完了,女教师便想了一个办法。她找了杯清水,然后对孩子们说:来,老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上课---”孩子们懂事地点了点头,答应了。于是,她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学。当然了,这需要速度---因为,只要教得慢了点,或者记得慢了点,那用水写的字就立刻干了,看不见了。这以后,每当没有粉笔的时候,女教师就以水代笔;而可怜的孩子们,也便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奇怪的上课方式。

一天,女教师哭了。她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蓬头垢面的孔乙己,为了教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认字,曾用他的长指甲蘸着酒,在柜台上写过茴香豆字;可是今天,她---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教师却要用那仙女般的纤纤玉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在冰凉冰凉的黑板上耕耘了!可她想想,又笑了。磨秃了自己的手指头,却丰富了孩子们的心灵,值得。她从容,坦然,一如既往。

又一天,她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突然发现杯子里的水已全部漏完。也难怪,那盛水的杯子太陈旧了,陈旧得让人想起这个古老民族的沉重的历史。

没水,怎么教书?没水,怎么上课?也就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刻,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她写得飞快。孩子们也记得飞快。就这样,每当她转身板书的时候,那指尖上的水珠也就恰到好处地冒了出来。

她从此有了特异功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古怪教育的奇异结果,便是造就了一批可以高速理解、高速记忆、高速运算的神童。也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高速度,这批神童被一所著名的大学破格录取了。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这批神童,发现他们都具有特异功能,即:凡是被泪水浸泡过的地方,他们都能准确地断定,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是悲剧,还是喜剧。那么,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

1按原文补充词语。

_________小山村 ________的女老师 _________的历史

_________的时刻 ________的高速度  _________的液体

2这位女老师的特异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文中结尾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的理解是(

A. 女老师手指上渗出的水是墨水。

B. 女教师写字时手指尖渗出的水饱含老师的情感,如泪水一般。

C. 女老师写字时手指上渗出的水,带有化学成分。

4作者写本文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记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异 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 视察)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生怕 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选自《萧红文集》)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结合文章,谈谈万年青有怎样的个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写了三个怀念鲁迅先生的情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题是“鲁迅先生记”,却以大量笔墨从侧面去写“万年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穷人

①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②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已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该选段出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

【2】“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桑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第②段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描写,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了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生活到底是什么

① 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智慧老人的面前。

②“先生,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生活真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

③“那你就停止厮杀呗。”老人回答他。

④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   )地离开了老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变得( ),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

⑤“哎,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还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担子呀。”

那你就把担子卸掉呗老人回答

⑦生意人对这样的回答很气愤,(   )地走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并最终丧失了所有的家当。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于是他再一次向这位老人讨教。  

⑧“先生,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伤。”

⑨“ ”老人回答。生意人似乎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回答,这一次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而是选择待在老人居住的那个山的一个角落。

⑩有一天他突然悲从中来,伤心地(   )了起来——几天,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地流泪。

最后,他的眼泪哭干了。他抬起头,早晨温煦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他于是又来到了老人那里。

“先生,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老人抬头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你没看见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太阳吗?”

生意人恍然大悟……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无所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到文中括号内。

A.心力交瘁   B.怒气冲冲   C.号啕大哭   D.唉声叹气

3为第⑥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联系上下文,在短文第⑨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5短文第①-⑨自然段写了生意人______次向智慧老人讨教。第一次面对老人的告诫,生意人感到______________,第二次感到  __________________

6“生意人恍然大悟……”他领悟到了什么?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语段阅读。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一)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下列词语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队伍 的 不 那么长 一定 赴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扩写句子。

1.战士保卫边疆。

2.洪水淹没了村庄。

3.海鸥飞过海面。

4.兄妹俩陶醉了。

5.小马驹瞪着眼睛。

 

17、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字句

在这知识竞争的年代,我怎能不努力学习呢?改写成陈述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

(4)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仿写)

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

19、改为转述句。

1.“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波农丁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小强说:“下课后,你帮我把作业本拿到教导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请你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题目,写一篇演讲稿,呼吁大家保护环境,拯救地球。

要求:主题明确,选材恰当,富有感染力,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