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日积月累(把名言补充完整)

1.__________,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三国]曹植

3.祖宗疆土,当以____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4.位卑______________。——[宋]陆游

2、日积月累。

(1)狼牙山五壮士子弹都打光了,最后他们义无反顾跳下了悬崖,他们就如曹植笔下的壮士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的“_____________”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勉的名言。

3、根据解释,填写相应的词语。

1.一句话也不说。  

2.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3.举止文雅优美。  

4.诚恳真挚。  

 

4、(题文)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珊________的品质。

5、区别字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店社林边,路( )溪桥忽见。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季景物,从__________中可以判断出来。

【3】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七律·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解释词语

天翻地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的“霸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前四句着重于_________,后四句主要是___________,颈联是全诗的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题李凝幽居

  (唐)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 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

2.第一句诗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了李凝居处的   ,暗示出了他隐者的身份。

3.第二句诗中“僧敲月下门”是   衬。

4.最后一句诗中的“幽期”指归隐的   ,“不负言”表示   ,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5.“推敲”一词的典故源于诗句: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材料一:

《太原日报》新闻一则

本报讯2021年1月1日当日,截至运营结束,太原地铁2号线当天进站总客流21.61万人次,同步刷新单日客流最高纪录。地铁2号线一开通,就在太原刮起了一阵“地铁风”,不少市民先乘为快。开通前3日,乘客突破50万人次。2021年新年第一天,不仅刷新单日客流最高纪录,截至当日16时02分,地铁2号线累计客流突破100万人次。这种火爆程度,远远超出运营公司想象。

地铁2号线2020年底开通之时,正值太原大幅降温,在金融部门工作的徐先生在地铁开通第二天就放弃了驾车出行,选择乘坐地铁上下班。他说,到了冬天,早上驾车出门,总得预热几分钟车。现在出家门就是地铁站,地铁里暖和、舒适,速度又快,还不会堵车,比开车方便多了。

地铁在改变着太原人出行方式的同时,也为太原增加了一处新的游览景点。不少市民在新年首日专门乘坐2号线,目的就是要体验一把40分钟从南到北穿越太原的酷爽感,感受一次山西文化历史欣赏之旅。与其他城市的地铁不同,太原地铁2号线的展示位置少了广告,而把绝大部分展示位置留给了太原、山西本地的历史文化、景点美食等。市民普遍反映,太原的地铁站,不是那种单纯供人出行的候车点,而是一种历史、文化、艺术的熏陶之地。

材料二:

太原地铁2号线全线车站装修主题为“寻梦晋阳”,在保证简洁大气的前提下,于细节处展现当地特色文化。全线23座车站按照装修类型分为10座特色站、9座标准站及4座裸装站,尤其是10座特色站,可谓一站一景,展现了丰富悠久的山西、太原特色文化。

太原地铁2号线由南向北部分特色车站设计主题

车站名称

龙兴街站

晋阳街站

南中环站

大南门站

开化寺街站

府西街站

设计主题

风流人物

汇通天下

戏曲民歌

晋阳古都

食尚山西

古建瑰宝

材料三:

乘坐太原市轨道交通的优惠政策

(一)持地铁卡刷卡实行9折优惠;

(二)65周岁及以上老人、现役军人、烈士遗属等抚恤优抚对象人群、残疾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乘车;

(三)每名成年人可以免费携带1名身高不足130厘米的儿童乘车,超过1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实行5折优惠;

(四)太原市学生(包括本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凭有效证件办理学生卡和身高130厘米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实行5折优惠;

(五)市委、市政府规定的其他优惠政策。

【1】家住太原龙兴街附近的市民王先生想带着自己67岁的父亲和身高128厘米的小女儿乘坐地铁去感受一下太原的地铁文化,他应该重点阅读上面的哪些材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材料,王先生和他的父亲、女儿一行三人乘坐地铁需要买几张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王先生的父亲对古建筑艺术很感兴趣,王先生又想带着父亲和女儿感受一下山西的饮食文化,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给王先生一些乘车建议。

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材料一”中提取关键信息,说说广大市民热衷于乘坐地铁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

【5】“1月1日,太原地铁2号线当天进站总客流达21.61万人次”,读着这样的信息,你脑海中一定出现了当时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的画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描述一下地铁站或地铁车厢内的情景吧。

__________________

10、品读《桥》片段,完成练习。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ū)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dèng)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在文中用“——”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2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与我们平常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当小伙子被洪水吞没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展开想象,写写他当时可能会喊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一个最让你感动的描写老汉的词语或句子,并写下感动的理由。

11、读下面这张“2021年绍兴新冠疫情新增确诊人数”统计图,联系生活实际,完成练习。

【1】这张统计图记录了________日到________日,绍兴新冠疫情新增确诊人数情况。其中“最高点”出现在________日,第一次“零新增”出现在________日。

【2】从出现病例到“最高点”,新增确诊人数不断上升,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最高点”到“零新增”,新增确诊人数急剧下降,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疫情防控要常抓不懈,你会如何劝告身边的人做好新冠疫情防护措施?(至少写两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骑鹅旅行记(节选)

①男孩看到小狐仙,感到非常惊奇,但是并不特别害怕。面对那么小的东西是不会使人感到害怕的。男孩便想,要是捉弄捉弄他,或者是把他推到箱子里去,再把箱子盖紧,那一定是十分有趣的。

②但是男孩不敢用双手去碰小狐仙,他朝屋里四处张望,最后目光落到挂在窗框上的一个旧苍蝇罩上。他便赶紧把它摘下来,蹿过去,贴着箱子边缘向小狐仙扣去。怎么竟然这样走运,他还没有明白自己是怎样动手的,那个小狐仙真的被他逮住了。

③在起初的那一刹那,男孩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来对付这个俘虏了。他只顾小心翼翼地将纱罩摇来晃去,免得小狐仙钻空子爬出来。小狐仙开口讲话了,他说倘若男孩肯放掉他的话,他将会送给男孩一枚古银币、一个银勺子和一枚像男孩父亲的银挂表底盘那样大的金币。

④男孩马上就答应了这笔交易,把苍蝇罩抬起,好让小狐仙爬出来。可是正当小狐仙差一点儿就要爬出来的时候,男孩忽然一转念,想到他本来应该要求得到一笔更大的财产和尽量多的好处。“唉,我真傻,居然要把他放跑!”他想。他随手又摇晃起那个纱罩,想让小狐仙再跌进去。

⑤就在男孩刚刚这样做的时候,他脸上挨了一记重重的耳光,他觉得脑袋都快被震裂成许多碎块了。他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那小狐仙早已不见踪影了。

⑥可是,当他朝着桌子走过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房子明明不应该长大的,应该还是原来的大小,可是他却要比往常多走好多好多步路才能走到桌子跟前,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张椅子又是怎么回事呢?他先要爬到椅子腿之间的横档儿上,然后才能够攀到椅子的座板上。桌子也是一样,他不爬上椅子的扶手便看不到桌面。(有删减)

【1】读了节选内容,你能推断出它在小说的哪个部分吗?(       

A.开头

B.中间

C.结尾

【2】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自然段的关键句是哪一句?请抄下来,围绕关键句,作者写了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

【4】画“____”线的句子是对男孩____________描写,读了节选部分,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13、阅读材料并完成练习

龙卷风

①龙卷风的风力极大,在龙卷风中心附近,水平风速每秒可达100米以上,极端情况,可达300米。12级风的风速相当于每秒30多米,要和龙卷风相比自然就大为逊色了。如此罕见的巨大的风,造成的破坏异常惊人。(A)当它触及地面时,可以把人畜像开玩笑似的卷到空中,再扔下来,它可以“倒拔垂杨柳”,摧毁建筑物,甚至像利剑似的把坚固的高楼大厦削掉一角。(B)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它竟然把一个三四层楼高的110吨的储油罐举到15米的空中,然后把它用到100多米以外的地方。1925年美国曾出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遥成2000多人伤亡。为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呢?主要是龙卷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台风中心和它外围空气平均每100公里差20毫巴(压强单位),而龙卷风中心与外围空气只要相差20米,气压差就达20毫巴。气压梯度越大,风力也就越大,难怪龙卷风的风力要比台风大上好多倍了。

②龙卷风涉及的范围很_____________。192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次龙卷风,在它经过的15平方米的范围内,大树连根拔起,_____________靠近这股龙卷风的地方则安然无恙。

1在文中第②段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字词。

2本文写了龙卷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哪些好处?(二选一作答)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宣告”和“声音”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反复

【4】文段中的两个加点词语“欢呼”和“欢跃”能够互换位置吗?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话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在表达范围上更广一些,“欢跃”比“欢呼”在高兴的程度上也更进一步,所以不能互换位置。

B.这两个词语是近义词,所以能够互换位置。

C.“欢呼”指欢乐地呼喊,“欢跃”指欢喜得跳起来,意思完全不同,所以不能互换位置。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太阳出来,月亮消失了。

(2月亮一出来,满天的星星就不见了。

(3夜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4)今天,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

 

16、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根据这句话的特点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怀念母亲。(扩句)

2.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修改病句)

 

18、按要求做。(8分)

(1)我读书。(扩句)

 

(2)奶奶诉说着过去心酸的往事。(修改病句)

 

(3)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4)我们认真讨论并专心听取了大队长的工作报告。(修改病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节人》一文中,同学们、老师们玩竹节人时入迷的样子你还记得吗?请你仿照课文中的描写,写一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五彩的童年       冬日的早晨       饱经风霜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几个字中选择一个字,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甜:我的作文在校刊上刊登了,老师表扬了我,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使再生资源不能再生。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探究靓舞台。

4个发泡塑料快餐盒,经回收再生可制成一把尺子;3个塑料可乐瓶回收再生可制成一个芭比娃娃的头发……这是记者在64开幕的'白色污染'为二次资源知识展览上见到的情景。看着用塑料固体遗弃物回收加工制成的笔筒、光盘、电话机、钟表、椅子等琳琅满目的产品,参观者都表示了极大的惊奇

结合本文的内容,说一说你读后的感受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