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积月累(把名言补充完整)
1.__________,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三国]曹植
3.祖宗疆土,当以____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4.位卑______________。——[宋]陆游
2、日积月累。
(1)狼牙山五壮士子弹都打光了,最后他们义无反顾跳下了悬崖,他们就如曹植笔下的壮士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的“_____________”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勉的名言。
3、根据解释,填写相应的词语。
1.一句话也不说。 ( )
2.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
3.举止文雅优美。 ( )
4.诚恳真挚。 ( )
4、(题文)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珊________的品质。
5、区别字组词。
6、课内阅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 )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季景物,从_____、_____中可以判断出来。
【3】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七律·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解释词语
天翻地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的“霸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前四句着重于_________,后四句主要是___________,颈联是全诗的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题李凝幽居
(唐)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 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 。
2.第一句诗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了李凝居处的 ,暗示出了他隐者的身份。
3.第二句诗中“僧敲月下门”是 以 衬。
4.最后一句诗中的“幽期”指归隐的 ,“不负言”表示 ,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5.“推敲”一词的典故源于诗句: 。
9、课外阅读。
材料一:
《太原日报》新闻一则
本报讯2021年1月1日当日,截至运营结束,太原地铁2号线当天进站总客流21.61万人次,同步刷新单日客流最高纪录。地铁2号线一开通,就在太原刮起了一阵“地铁风”,不少市民先乘为快。开通前3日,乘客突破50万人次。2021年新年第一天,不仅刷新单日客流最高纪录,截至当日16时02分,地铁2号线累计客流突破100万人次。这种火爆程度,远远超出运营公司想象。
地铁2号线2020年底开通之时,正值太原大幅降温,在金融部门工作的徐先生在地铁开通第二天就放弃了驾车出行,选择乘坐地铁上下班。他说,到了冬天,早上驾车出门,总得预热几分钟车。现在出家门就是地铁站,地铁里暖和、舒适,速度又快,还不会堵车,比开车方便多了。
地铁在改变着太原人出行方式的同时,也为太原增加了一处新的游览景点。不少市民在新年首日专门乘坐2号线,目的就是要体验一把40分钟从南到北穿越太原的酷爽感,感受一次山西文化历史欣赏之旅。与其他城市的地铁不同,太原地铁2号线的展示位置少了广告,而把绝大部分展示位置留给了太原、山西本地的历史文化、景点美食等。市民普遍反映,太原的地铁站,不是那种单纯供人出行的候车点,而是一种历史、文化、艺术的熏陶之地。
材料二:
太原地铁2号线全线车站装修主题为“寻梦晋阳”,在保证简洁大气的前提下,于细节处展现当地特色文化。全线23座车站按照装修类型分为10座特色站、9座标准站及4座裸装站,尤其是10座特色站,可谓一站一景,展现了丰富悠久的山西、太原特色文化。
太原地铁2号线由南向北部分特色车站设计主题
车站名称 | 龙兴街站 | 晋阳街站 | 南中环站 | 大南门站 | 开化寺街站 | 府西街站 |
设计主题 | 风流人物 | 汇通天下 | 戏曲民歌 | 晋阳古都 | 食尚山西 | 古建瑰宝 |
材料三:
乘坐太原市轨道交通的优惠政策
(一)持地铁卡刷卡实行9折优惠;
(二)65周岁及以上老人、现役军人、烈士遗属等抚恤优抚对象人群、残疾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乘车;
(三)每名成年人可以免费携带1名身高不足130厘米的儿童乘车,超过1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实行5折优惠;
(四)太原市学生(包括本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凭有效证件办理学生卡和身高130厘米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实行5折优惠;
(五)市委、市政府规定的其他优惠政策。
【1】家住太原龙兴街附近的市民王先生想带着自己67岁的父亲和身高128厘米的小女儿乘坐地铁去感受一下太原的地铁文化,他应该重点阅读上面的哪些材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材料,王先生和他的父亲、女儿一行三人乘坐地铁需要买几张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王先生的父亲对古建筑艺术很感兴趣,王先生又想带着父亲和女儿感受一下山西的饮食文化,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给王先生一些乘车建议。
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材料一”中提取关键信息,说说广大市民热衷于乘坐地铁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
【5】“1月1日,太原地铁2号线当天进站总客流达21.61万人次”,读着这样的信息,你脑海中一定出现了当时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的画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描述一下地铁站或地铁车厢内的情景吧。
__________________
10、品读《桥》片段,完成练习。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sì)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ū)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dèng)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在文中用“——”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2】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与我们平常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当小伙子被洪水吞没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展开想象,写写他当时可能会喊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一个最让你感动的描写老汉的词语或句子,并写下感动的理由。
11、读下面这张“2021年绍兴新冠疫情新增确诊人数”统计图,联系生活实际,完成练习。
【1】这张统计图记录了____月____日到____月____日,绍兴新冠疫情新增确诊人数情况。其中“最高点”出现在____月____日,第一次“零新增”出现在____月____日。
【2】从出现病例到“最高点”,新增确诊人数不断上升,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最高点”到“零新增”,新增确诊人数急剧下降,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疫情防控要常抓不懈,你会如何劝告身边的人做好新冠疫情防护措施?(至少写两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骑鹅旅行记(节选)
①男孩看到小狐仙,感到非常惊奇,但是并不特别害怕。面对那么小的东西是不会使人感到害怕的。男孩便想,要是捉弄捉弄他,或者是把他推到箱子里去,再把箱子盖紧,那一定是十分有趣的。
②但是男孩不敢用双手去碰小狐仙,他朝屋里四处张望,最后目光落到挂在窗框上的一个旧苍蝇罩上。他便赶紧把它摘下来,蹿过去,贴着箱子边缘向小狐仙扣去。怎么竟然这样走运,他还没有明白自己是怎样动手的,那个小狐仙真的被他逮住了。
③在起初的那一刹那,男孩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来对付这个俘虏了。他只顾小心翼翼地将纱罩摇来晃去,免得小狐仙钻空子爬出来。小狐仙开口讲话了,他说倘若男孩肯放掉他的话,他将会送给男孩一枚古银币、一个银勺子和一枚像男孩父亲的银挂表底盘那样大的金币。
④男孩马上就答应了这笔交易,把苍蝇罩抬起,好让小狐仙爬出来。可是正当小狐仙差一点儿就要爬出来的时候,男孩忽然一转念,想到他本来应该要求得到一笔更大的财产和尽量多的好处。“唉,我真傻,居然要把他放跑!”他想。他随手又摇晃起那个纱罩,想让小狐仙再跌进去。
⑤就在男孩刚刚这样做的时候,他脸上挨了一记重重的耳光,他觉得脑袋都快被震裂成许多碎块了。他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那小狐仙早已不见踪影了。
⑥可是,当他朝着桌子走过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房子明明不应该长大的,应该还是原来的大小,可是他却要比往常多走好多好多步路才能走到桌子跟前,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张椅子又是怎么回事呢?他先要爬到椅子腿之间的横档儿上,然后才能够攀到椅子的座板上。桌子也是一样,他不爬上椅子的扶手便看不到桌面。(有删减)
【1】读了节选内容,你能推断出它在小说的哪个部分吗?( )
A.开头
B.中间
C.结尾
【2】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自然段的关键句是哪一句?请抄下来,围绕关键句,作者写了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
④
【4】画“____”线的句子是对男孩______和______描写,读了节选部分,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③
13、阅读材料并完成练习
龙卷风
①龙卷风的风力极大,在龙卷风中心附近,水平风速每秒可达100米以上,极端情况,可达300米。12级风的风速相当于每秒30多米,要和龙卷风相比自然就大为逊色了。如此罕见的巨大的风,造成的破坏异常惊人。(A)当它触及地面时,可以把人畜像开玩笑似的卷到空中,再扔下来,它可以“倒拔垂杨柳”,摧毁建筑物,甚至像利剑似的把坚固的高楼大厦削掉一角。(B)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它竟然把一个三四层楼高的110吨的储油罐举到15米的空中,然后把它用到100多米以外的地方。1925年美国曾出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遥成2000多人伤亡。为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呢?主要是龙卷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台风中心和它外围空气平均每100公里差20毫巴(压强单位),而龙卷风中心与外围空气只要相差20米,气压差就达20毫巴。气压梯度越大,风力也就越大,难怪龙卷风的风力要比台风大上好多倍了。
②龙卷风涉及的范围很_____________。192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次龙卷风,在它经过的15平方米的范围内,大树连根拔起,_____________靠近这股龙卷风的地方则安然无恙。
【1】在文中第②段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字词。
【2】本文写了龙卷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哪些好处?(二选一作答)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宣告”和“声音”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反复
【4】文段中的两个加点词语“欢呼”和“欢跃”能够互换位置吗?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话中,第二句比第一句在表达范围上更广一些,“欢跃”比“欢呼”在高兴的程度上也更进一步,所以不能互换位置。
B.这两个词语是近义词,所以能够互换位置。
C.“欢呼”指欢乐地呼喊,“欢跃”指欢喜得跳起来,意思完全不同,所以不能互换位置。
15、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太阳出来,月亮消失了。
。
(2)月亮一出来,满天的星星就不见了。
。
(3)夜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
(4)今天,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
。
16、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根据这句话的特点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怀念母亲。(扩句)
2.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修改病句)
18、按要求做。(8分)
(1)我读书。(扩句)
(2)奶奶诉说着过去心酸的往事。(修改病句)
(3)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4)我们认真讨论并专心听取了大队长的工作报告。(修改病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节人》一文中,同学们、老师们玩竹节人时入迷的样子你还记得吗?请你仿照课文中的描写,写一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五彩的童年 冬日的早晨 饱经风霜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几个字中选择一个字,仿照例句写一写。
忙 悔 盼
(例)甜:我的作文在校刊上刊登了,老师表扬了我,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使再生资源不能再生。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探究靓舞台。
4个发泡塑料快餐盒,经回收再生可制成一把尺子;3个塑料可乐瓶回收再生可制成一个芭比娃娃的头发……这是记者在6月4日开幕的”变'白色污染'为二次资源知识展览”上见到的情景。看着用塑料固体遗弃物回收加工制成的笔筒、光盘、电话机、钟表、椅子等琳琅满目的产品,参观者都表示了极大的惊奇。
结合本文的内容,说一说你读后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