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课文回访。   

(1)《怀念母亲》一文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________。作者借助________________中摘抄的句段,描绘了身在异国留学中的对母亲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____》,文中回忆了闰土给讲的四件事:________、海边拾贝、________、观看跳鱼。其中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出闰土________的特点。  

(3)《伯牙绝弦》讲述了俞伯牙和________成为知音的传说。其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让我们感受到二人的情投意合,互为知音。  

(4)《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其中,嘎羧________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能想象当时嘎羧的内心世界:________。  

(5)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组成的重要内容,一个小小的符号蕴含作者的情感。请根据下面的语句,判断省略号在句子中的作用:①表示话未说完;②表示例举的省略;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明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________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________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________

2、反义词。

死——________  俯——________  伟大——________

节省——________ 柔软——________ 慌张——________

3、结合语境写词语。

1)你从远古走来,巨浪dàng dí________chén āi________

2)太阳出来了,露水稍逝,橘柚树shǎn shuò________着阳光,绿叶金实。

3)一道pù bù______飞流直下,像一匹sù jǐn_______从山上挂下来。

4、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野旷天低树,______

(2)捐躯赴国难,______

(3)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4)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

(5)______,两山排阔送青来。

(6)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5、古诗文填空。

1.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3.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5.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文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找出作者歌颂梅花品格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指的是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一读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诗词中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A.孤村落日残霞

B.轻烟老树寒鸦

C.一点飞鸿影下

D.白草红叶黄花

8、诗词曲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___夜行黄沙道中___

2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诗中运用拟人手法的一句诗,并说一说这样写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极为动人。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 夜行黄沙道中:题目,主要点明词的写作地点。

D.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5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时天气有什么变化?《西江月》所表达的是一种愉快的心境,当时作者正罢职闲居,是什么使作者产生了这种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再见闰土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1】请描述一下中年闰土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想说的话是什么?“我也说不出话”。“我”在当时没有说,当时“我”想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新闻一则

①这两天,武汉同济医院门口的一座过街天桥突然火了,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观看。桥两边的栏杆上,安装了大量玻璃,每块玻璃上写着各个省市和人民解放军,在疫情期间援助湖北武汉医疗队的名称、医疗队人数、支援过的城市,并配有一幅各个省市的地图。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称,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让武汉人民、湖北人民永远铭记。

②记者来到这座过街桥上进行随机采访。桥上的行人明显比平时多了一些,大家驻足观看,或拍照留念,好像都想在桥上多停留一会儿,舍不得离开。一名七旬老人,看到桥上的数据后哽咽着对记者说:“感谢他们,没有他们我们就不行了,武汉人民会永远记得他们。”说完,老人对着桥梁深深鞠躬致谢。一位大学生在每一块写有援助湖北医疗队名称的玻璃前都深深地鞠一躬。他说,今天是专门过来打卡的,要用这种方式感恩对武汉的支援。

③据了解,这是全国首座抗疫主题天桥,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大家走在这座天桥时,会想起全国的支援,唤起市民的战疫记忆。

材料二:网友留言

【1】这两份材料都和__________有关系。

【2】材料一的第②自然段,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叙述。从“面”的角度,写了__________,从“点”的角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的第②自然段,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叙述,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4】从网友的留言中我们能看到,有的留言表达了武汉人民对全国人民的感激之情,有的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与幸福,还有的表达了__________

11、阅读。

好一朵木槿花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③前年秋至,我家刚从与母亲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小弟人生的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替花之外。只有两棵忍冬树,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④忽然在绿草间,(   )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⑤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⑥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⑦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 ,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⑧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⑨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⑩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作者宗璞,有删改)

【1】选择一个动词填入第④自然段的括号中,最恰当的是(   

A.露

B.冒

C.闪

D.开

【2】第①自然段画线句子中连用三个“偶然”,说说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示提炼文中关键词,完成下列表格。

A.文章开头写小园中的其他几种花,是为了告诉大家“我”是个爱花、懂花的人。

B.文章主要描写了木槿花在小园中两度开花的样子,写出了此花的不同凡响。

C.文章语言质朴,娓娓道来,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真挚的感情。

D.文中的木槿花虽然娇嫩却很顽强,使惶恐中的作者去掉悲伤、留住梦想。

12、阅读。

看戏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⑥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④自然段中“铿锵”的意思。

铿锵: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文章内容用恰达的词语概括观众情绪的变化。

安静等待——( )——( )——仰慕崇拜

【3】文章用“//”分成了三部分,请你运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④段从(        )、(        )、(        )、(          )这四个方面描写了梅兰芳的表演。本段还多次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请你找出两处,用“ ”画出来,并写写有什么好处。

【5】短文既然主要写人,为什么开头还要写天气的闷热和剧场的安静,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最后才点明这位艺术家是梅兰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冠李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具体描写“我”读书时“囫囵吞枣”的句子;用“~~~~”画出具体描写“我”读书时“张冠李戴”的句子。

【3】“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中“这句话”指的是_____。这句话透出鲁迅先生_________的特点,表面看是_______,实际上是____________

14、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我在原野上 ,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 ,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 ;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画出这段话中写花的作用的句子。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有人都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全部完成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移居月球的设想就算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去居住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语境,填写与“说”有关的词语但不要出现“说”字。

伯牙内心想着高山时弹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啊,我仿佛看到了巍峨高耸的大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

题目: 给我带来了乐趣

生活中,每个人总会有自己的爱好,这些爱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请选择自己的一种爱好,写一写它带给自己的乐趣,分享其中的心得体会。 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