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被 _________的人。”(选自《跨越百年的美丽》)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________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_________,会锻炼出_____________的心。(选自《桃花心木》)

3.守信是一项财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__。选自《学弈》

5.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__________,要看到___________,要提高 _____________。选自《为人民服务》

6.读着鲁滨孙的“好处与坏处对照表”,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

2、补充下列词语,并完成练习。

________铁    ________

________一发    惊________

________胸    自言________

1.“自言________”的意思:_____。像这种构词方式的词语还有:___

2.像“________胸”这样含有人体器官或身体部位名称的词语还有:______

3.上述词语中与“当机立断”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

4.一阵阵__________(选词填空)的掌声从会场上爆发出来。这句话中所填的词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

3、句子增肥:( )舌头(   )舔着( )毛。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照例子,写词语。

蹑手蹑脚(ABAC):( )( )   暖烘烘(ABB):( )( )

哆哆嗦嗦(AABB):(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课内诗歌并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1雨知时节   A. hǎo     B. hào  

2)花锦官城   A. chòng (   )   B. zhóng  

2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润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题为《春夜喜雨》,在诗篇中”“”“都有了,但字却没有出现过。请仔细读原诗,揣摩体味,说一说诗人是怎样对春雨抒发了的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用得极妙,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8、阅读专项训练。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大型田园诗,共60首,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田园风光与生活。本诗写的是___________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可以看出来。

【2】用恰当的词语描写下面景物的特点。

( )的梅子 ( )的杏子 ( )的麦花 ( )的菜花

【3】有人评价前两句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花,________、__________是果,_________、_________写色,__________、__________写形。

【4】细读本首诗,体会诗人看到景物时的心情,以第一人称写出诗人在田间的所见、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高兴  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冒  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  堵)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词,画“”。

2上文从哪些方面对闰土进行了外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闰土变成这样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闰土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

1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家……家!在哪儿呢?”这是增城电视台中播出的动画片,一对无家可归的可怜小鸟所说的一句话。

这一句话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环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们。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臭氧层是大地的保护伞;淡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泉。不过人们总是把环保挂在嘴边,而没有采取保护行动,人们要知道:环保重在实际啊!

一棵树每天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的有害气体,放出同样多的氧气,可供一个工厂的人一天的呼吸。而花草可吸取噪音,如果栽一片花草坪的话,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噪音的污染了。由此可见,植物对人类是多么重要。可是有些人却还不知道这些,每当我看见草坪被那些人践踏,爱护花草的标语牌被踢倒,我的心就像刀割似的,难受极了。如果失去了花草树木,我真不敢想象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我三年级时学过《一个小村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人们过度砍伐树木,使得大地裸露,大水冲没了村庄。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难道还能让这种事情再发生在我们城市中吗?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社会的财富,我们应当珍惜它们。我从〈〈岭南少年报〉〉和〈〈现代小学生报〉〉中知道:美洲猎豹已长离世间;猛马象早已丧命冰河;剑齿虎早就灭绝;欧洲大雷鸟接近灭绝;鲸类正苟延残喘;非洲象被逼在绝种深渊边。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少吃野生动物,阻止捕猎者猎取动物。记得2003年SARS蔓延,都是因为人们吃果子狸,由冠状病毒变异而引起非典。

我从网上获得臭氧层被称为大地的保护伞,因为它可以挡住大部分紫外线,如果没有臭氧层的话,一刹那,大地将尽被烤焦。因为人们大量使用化学药品,南极上空已露出了个大洞。

淡水也非常宝贵,据电视新闻报道:全球百分之七十的水属于盐水,这种水不可饮用。据统计:三个人之中,就会有一人缺水,何况现在也没有发明出盐水转化机。水流声“哗哗”一定是有人没有拧紧水龙头,节约用水只是挂在嘴边,根本没有人记住,那些不自觉的人洗完手之后,不关紧水龙头,让那些淡水白白流走。

总而言之,保护环境,再不能挂在嘴边,要重在实际行动。大家要用我们的双手保护我们这个美丽而又脆弱的地球。

1写出和“无家可归”意思相近的两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文章的开头一段写动画片们小鸟的话,用意是什么?

3文章的第_________自然段主要是针对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内容进行总结概述的。

4第五自然段的总领句是哪一句?

5下面这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而花草可吸取噪音,如果栽一片花草坪的话,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噪音的污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保护环境的看法。

11、阅读课外选段,回答问题。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却lǎn lǎng)洋洋地sài shài)太阳,什么也不干。

【1】我能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lǎn lǎng)洋洋 (sài shài)太阳

【2】我能找出第一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写出“非常”的近义词:________

【4】我会照样子,写一写。

例:懒(懒洋洋)   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

________  ________

12、阅读

《京剧趣谈》(节选)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称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说说“约定俗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剧中用什么表现手段表现骑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能支撑“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这个观点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运用。

张君燕

在南方的一座小城,和朋友走进一家小店,我的目光立即被休息区的一方石桌吸引了过去。这方石桌——也许更应该称之为石块,未经太多加工和打磨,几乎保持着原始的状态,仿佛刚从山里开采出来,就直接运到了这里。粗犷、朴实、本真,以至于我只看了一眼,便入了心,而且熟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问店主,这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店主的回答完全印证了我的猜测——它来自太行山。

没错,这是一块太行山石。店主和我一样,是北方人,生活在太行山下。来到南方发展后,多年的生活已经让他完全融入了当地。只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忘不了家乡,尤其是他从小流连其间的太行山,以及儿时抚摸过多次的太行山石。于是,他千方百计托人从千里之外运来这么一块石头,经过简单地修饰后,变成了休息区的茶几。路过的顾客可以坐在旁边歇脚,时间充裕的话,还能沏一杯茶,一边品味茶香,一边品读太行山石。

“当茶水泼洒在上面的时候,我能闻到家乡的味道。”店主说着,将新沏的一杯热茶倒在石桌上。茶香袅袅中,另有一股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与泥土的芬芳相似,却又多了几分硬朗。那是太行山石独有的味道。

对于有的人来说,第一次看到“太行”二字,是在书本上的课文《愚公移山》里,“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事实上,当你真正站在太行山上,方知眼前真实的情形,较之书本上的描述有过之而无不及。太行山巍峨雄伟,叠石成山。而且山石格外坚硬。远古的神话故事,历史的刀光剑影,以及英雄志士不屈不挠的精神,都随着亘古不变的太行山石一同流传下来,延续至今。

在太行山,石头是绝对的“主角”。石头铺的路,石头砌的桥,石头盖的房子,包括这里的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用具——石磨、石碾、石桌、石凳、石碗、石……都与石头有关。太行山石为人们的日子增添了一道道风景,或者说,太行山石本身就是最美的风景。

看着眼前这块远道而来的太行山石,我不禁想,在来到这里之前,它有过怎样的经历呢?它曾经站在高高的太行山上,历经千百年的时间流转。它一定目睹了无数往事,收集了无数故事。如果用心倾听,它或许会告诉你,它所经历过的那些烈日,那些风雨,那些地动山摇。那么多的壮观和震撼,它都经历过,却依然岿然不动、坚硬如铁。

那一刻,我好想去太行山,亲手抚摸那些太行山石,感受它的硬朗、稳固与坚韧,以及藏在其背后的那些打动人心的岁月时光。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7日第20版)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亘古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岿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①一方石桌     ②太行山石     ③朴实的茶几

【3】一入小店,石桌给我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行山石独有的味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4】我之所以一眼就能认出这方石桌的来源,是因为_____________;店主把它从运过来当茶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我反复地观察它,欣赏它,是因为______________

【5】“远古的神话故事,历史的刀光剑影,以及英雄志士不屈不挠的精神,都随着亘古不变的太行山石一同流传下来,延续至今。”读了这句话,联系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你想到了什么?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蜡烛的秘密

①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

②我一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纳闷,一个镇,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对我的疑问,店主懒得解释,只淡淡地说:“利润太小,不划算。”

③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地告诉我:“我家也没有,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

④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空当里,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摆着香纸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

⑤老阿婆乐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⑥接连几个晚上还是停电,我在屋里待腻了,到街上散步。

⑦长街寂寂,唯烛光融融,从各家窗户里探身出来,石板路也镀上了一层柔柔的光,有一种梦境般的美。

⑧我来到先前的那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闲聊起蜡烛的事。我说:“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一些呢?”

⑨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

【1】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文内容,在第⑨自然段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描写了老阿婆的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这位老人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4】第⑦自然段是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

A.表达了作者对石板镇美丽夜景的赞美。

B.说明石板镇非常偏僻落后,夜晚行人很少。

C.烘托了人们帮助老阿婆的美好心灵,赞美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D.表现了阿婆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和谐美好的境界。

【5】短文最后才点明蜡烛的秘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流去。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后的六盘山空气清新,漫山遍野的树木一片碧绿,景色真美。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风吹绿了江南大地。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强友谊。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阻止父亲。(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用不同的词代替“说”。

______________:“别过来,危险!”

(2)围绕下面的关键句写一段话。

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内心是复杂多样的,写出自己此时的心理活动。

轮到我上场了。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会把矿产资源供给人类使用。(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阅读名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许是你的老师,也许是你的同学、伙伴,也许是曾帮助过你的一个陌生人……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采用各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要写出这个人的品质或特点,字数4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