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将下列句子, 补充完整。

(1)(   ) , 不以己悲。

(2)世有伯乐, (   ) 。

(3)醉翁之意不在酒, ( ) 。

(4)勿以恶小而为之, ( ) 。

(5)千里之行,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锤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______。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______,下面是_______,都种着一望无际的__________,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向一匹猹_______

3、看拼音,写字词。

满分5 manfen5.com

 

 

4、日积月累。

(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5)_____________,巍巍乎若太山。

5、课文内容回顾。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2)鲁迅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他苦苦求索革命道路的历程;“__________________真豪杰,______________”则反映了他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情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沙,浪淘风簸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里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磅礴气势。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

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

【2】请谈谈你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理解。

__________

【3】苏轼的诗词题材广泛,你还记得苏轼的其他诗句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课文片段。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四个诗(词)句子的作者排序正确的是(       

①孟浩然     ②辛弃疾     ③杜牧     ④王安石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2】联系诗句,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排闼_________       山郭_________       _________       別枝_________

【3】第三和第四个诗(词)句子,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还积累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写出其中两行诗句来。_________

【5】第二个诗句,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_________

【6】第一个诗句,“一水”与“两山”,“护田”与“排闼”,“将绿绕”与“送青来”是两两相对的,我想起了其他古诗里这样的一个诗句。_________

【7】再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想象画面,把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写出来。_________

8、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

【3】“鬓毛衰”的“衰”意思是(  )

A.衰弱

B.头发稀少

C.头发花白

【4】下面与思乡之情无关的诗句是(  )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亭亭亭

①西湖,能看到许多玲瑰别致的亭子,且每个亭子都有一个可人的名字。

②沿着湖中的石径迤逦行走,迎面又是一个妩媚小亭,举目寻其苦名,竟唤作“亭亭亭”!心中好生诧异——三字相叠,哪颗灵慧之心竟生出这等奇思想!再看那三个汉字,居然一字一体,清秀伴着狂放沉稳携着张扬。不由让人看得发起痴来。心中自问:“亭亭亭”底作何释呢?

③试着作答:大概前两字为形客词,意为姿态美好:后一字为名词,即“亭子”。合起来应该是“好一个亭亭玉立的小亭子”!

④沉送在自己的解释中,忽听导游小姐说:“我们面前的这个亭子叫“亭亭亭。您也许会问,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呢?那就社我来告诉您——大家看,第一个“亭”字,笔墨沉静舒缓,意思是,请你不要再步履匆匆,暂时“停”下来,第二个“亭”字清雅不俗,仿佛“娉婷”的女子,亭亭王立,是一个神的东方女孩:第三个“亭”字凌空欲飞,充分展示这小亭的神韵。——喏、现在您明白了,这“亭亭亭”的前两个原来是通假字,第三个字才是本字。它们合起来的意思是:停下脚步好好看看这座娉婷美丽的亭子吧。”

⑤话音甫落,我和众多的游客便一道欢畅地笑起来,尽管我们知道那巧舌如簧的导游小姐的话中有着明显的演义和夸饰,但我们在情感上似乎甘愿被一个佳妙的阐释捉弄,在水光潋滟的西湖,做一回谬解的幸福的俘虏……

【1】短文提到哪两种关于“亭亭亭”的解读?用“ ”划出来。

【2】下列说法,与导游小姐的介绍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前两个“亭”字是形容词,姿态美好

B.第一个“亭”痛“停”字,沉静舒缓

C.第二个“亭”通“婷”字,亭亭玉立

D.第三个“亭”展示了这座小亭的神韵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锥的打“×”

(1)导游小姐关于“亭亭亭”的介绍,代表着建亭者和官方的解读。_____

(2)“亭亭亭”的建造者没有明确指出亭子名称的具体含义,反而留给了游客更大的想象与解读空间,增添了亭子的独特魅力。_____

【4】短文第四段导小用“第……第二……第三……”的句式来介绍“亭亭亭”名字的来历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文中的两种解读,你还能怎样理解“亭亭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展开想象,写写第②段中游客“看得发起痴来”的情景。(3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①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

②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

③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在选段中的“□”内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根据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填空

①第①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

这样危险的经历指的是____________

我往常的朋友指的是____________

④这三段文字在朗读时,都要读出对闰土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3)选段中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雄鸡似的版图

打开世界地图

一眼就望见我的祖国

像雄鸡昂首远瞩——

迎着东方的晨曦

一声声,一声声

召唤着重新崛起的民族

抚摸雄鸡似的版图

我心潮起伏——

傲对百载冰霜雨雪

你神态何等坚毅、果决

而今沐浴着春风

你啼唱分外清亮、激越

呵,雄鸡似的祖国

高踞在我的心窝

我是你翼下新绒一丝

我是你冠上朱红一抹

放歌吧!迎接新世纪的日出——

我愿化作其中一个音符……

1给下面的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

坚毅——      啼唱——     激越——

反义词:

迎接——      果决——     清亮——

3读下面的四句诗,依照最后两句进行续写。

呵,雄鸡似的祖国

高踞在我的心窝

我是你翼下新绒一丝

我是你冠上朱红一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歌吧!迎接新世纪的日出——

我愿化作其中一个音符……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读了这首诗你有哪些感悟,请写下你的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阅读。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牛郎是怎样照看老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材料,完成练习。

在福建省泉州市,古代建筑的各类桥梁共有609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100余座。

【材料一】洛阳桥,横跨洛阳江入海口处,为跨海梁式大石桥。在近千年前造这样一座大桥,不仅需要有雄厚的财力,还必须有精湛的技术

洛阳桥首创了“筏形基础”的造桥技术。在建桥时先向江底沿桥梁中线抛掷大石块,形成一条江底矮石堤,然后在此基础上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砌筑桥墩,有效地防止桥墩基础被急流冲走。这种船形的桥墩不仅造型美观,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可以分流海浪,最大限度减少海浪对桥梁的损害。

此外,洛阳桥还独创了“种蛎固基法”。在桥下大量种植牡蛎,利用牡蛎无孔不入地在海边岩礁间密集繁殖的习性,把松散的矮石堤与桥墩石胶结成一个整体以加固桥基。洛阳桥还最先采用了浮运架梁法。把重达七八吨的石梁置于木排之上,利用海潮涨落把石梁架在桥墩上……

【材料二】安平桥位于晋江市安海镇西畔与南安市水头镇交界处,是中世纪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桥东西走向,全长2255米。卧木为基,桥墩用条石纵横相间筑成,有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桥墩362个,上架1300余条石板,净跨最大达8.6米。

【1】材料一中“精湛的技术”不包含( )

A.筏形基础的造桥技术

B.圆弧拱形式建桥

C.种蛎固基法

D.浮运架梁法

【2】“筏形基础”的造桥技术是指( )

A.桥墩造得像船筏的样子。

B.把松散的矮石堤与桥墩石胶结成一个船筏形的整体。

C.沿桥梁中线抛掷大石块,先建一条江底矮石堤,然后在此基础上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砌筑桥墩。

D.利用海潮涨落把石梁架在船筏形的桥墩上。

【3】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座桥有什么共同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都采用了一模一样的建造技术,毫无区别。

B.二者都是跨海梁式大石桥。

C.二者都是梁式石桥,都采用了船形桥墩。

D.二者都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桥梁长度都差不多。

【4】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同样是说明性文章,在介绍桥梁时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穷人》节选段落,再回答问题。

“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渔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了,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节选部分中的画线句子,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A.表明内心活动时断时续。

B.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

C.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移。

D.表示说话有停顿,欲言又止。

【2】节选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桑娜这一人物的内心情感(    

A.环境描写来烘托

B.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

C.人物的语文描写

D.人物的动作描写

【3】用简要的语句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4】节选部分两次写到了桑娜的沉默:①“两个人沉默了一阵”;②“桑娜沉默了”。两次沉默时,桑娜分别会想些什么呢?联系上下文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中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以文学鉴赏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深化和提高文学鉴赏的研究形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操场很小,怎能踢球呢?(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来,好听极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头上的那一摞碗突然摇晃起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笑着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儿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孩子。(改为否定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实验。”(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三好学生的标准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下列句子。

(1)她大眼瞪着 很委屈地说 别羞 大姐姐 我也是女孩儿(给句子加上标点)

(2)他的小嘴撅起来。(改为比喻句)

   

(3)火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粱,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公路。(仿写排比句)

   

(4)啊,真是菊花茶,甜甜的,带着一股花的馨香。

(改为感叹句)  

(5)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改成第三人称)  

(6)把原句改成下面的句子行吗?为什么?

原话:该要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要的钱,一分不许多。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5 分钱。

改后: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5 分钱。

   

 

20、句子训练营。

(1)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给句子换成肯定句,意思不变。)

 

 

2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把这句话改写为字句)

 

 

3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生活中,总有一个人默默地关心你,让你感到幸福。他(她)是谁?哪件事或者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请你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他(她)的感激之情。注意把事情写具体,不要出现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