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名言。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在这里,我们领略到大自然的秀丽神奇:老舍眼中,草原风光无限好——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苏轼眼中,即使夏日阵雨突袭,西湖依然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国之壮美,诸葛亮发出豪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______ 暴露—______ 挺进—______ 仰望—______
温暖—______ 黑暗—______ 激烈—______ 黑夜—______
3、想课文,巧解答。(任选三题)
1.《将相和》中的“将”是指 ,“相”是指 ,“和”的意思是 。文章主要讲了 、 、 三件事,第一件事的起因是 , 结果是 ;第二件事的起因是 ,结果是 ;第三件事的起因是 ,结果是 。第三件事是前两件事的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蔺相如身上具有 的品质,老将廉颇身上具有 的品质。
2.《奴隶英雄》是个 剧。讲的是 多年以前在罗马斗兽场上发生 的故事。揭露了 的罪恶和
的黑暗,歌颂了奴隶英雄 的反抗精神。
3.《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 ,在征服大海、跟鲨鱼的搏斗过程中,为读者塑造了一个 的硬汉形象。
4.《鲁滨孙造船》节选自 国 的《鲁滨孙漂流记》。作品的主人公是个名叫 的人。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 作家 的著名小说。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来源于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
的共产主义战士保尔·柯察金。
6.《春》是 国现代著名作家 写的,这篇散文的语言 、 ,描写 ,洋溢着 的气息。
7.《儒林外史》是中国 的 ,作者 在书中用 ,讽刺了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无情__________,怜子_________。”选自《答客诮》体现了鲁迅的爱子之情,也是他的爱子宣言。
(2)世上没有路的时候,鲁迅先生用他的睿智头脑告诉那些在漫漫苦路中上下求索的人们——“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有_____________,惟有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
(4)你收集到的,课外的鲁迅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词语。
1.形容情绪或气氛等充分流露。( )
2.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 )
3.灿烂、美丽。( )
4.指春*很浓的样子。 ( )
6、按要求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
【4】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7、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从“落日残霞”可以看出曲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时候)的景色。
【2】此曲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按照___________的顺序,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前四行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后两行中“青、绿、白、红、黄”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又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翻译句子。请注意加点词需作出解释。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作者陶弘景为南朝人,此文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B. “高峰”、“清流”两句,采用从仰视到俯视的视角来描绘山川之美。
C. “青林”到“竞跃”数句,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山川的生机勃勃。
D. “康乐”即其友谢中书,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友人共享这山川美景的心愿。
【3】下列各项是对字词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山川之美”与“实是欲界之仙都”中的“之”字用法完全一样。
B. “乱鸣”并不是“胡乱鸣叫”的意思,这里可以解释为“此起彼伏地鸣叫”。
C. “欲界”是佛教用语,指的是“我想要去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的向往之情。
D. “与”本义为“赐予”,这里读作“yù”,可以理解为“置身于(其中)”。
9、阅读理解。
①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一个小商店。
②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永远铭记我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在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店里。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地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③爸爸下了楼,走到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④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问:“先生,这个多少钱?”
⑤“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⑥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共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⑦“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为小男孩包装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那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根断了的鞋带。我只看见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光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②自然段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请用“ ”画出其中一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5】有句话说得好:“言为心声。”外在表现往往能反映心理状态。短文第⑦自然段中,爸爸接过那个男孩手中的钱时说:你的钱正好够。”请你想象一下,此时文中的爸爸会想些什么呢?请以第一人称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的爸爸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让我们受益匪浅。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1】读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天体上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说明,短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4】注意文中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11、真正的慷慨
①一场龙卷风袭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座小城,那里的许多家庭损失惨重,报纸上一张照片触动了我的心。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一座完全被毁坏的房屋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低垂着眼站在她的身边,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用手抓着妈妈的裙裾,眼睛盯着镜头,目光里充满了慌乱和恐惧。在相关的文章中,作者给出了照片上每个人的衣服尺寸。我注意到他们衣服的尺寸与我和孩子衣服的尺寸很接近。这是教育我的孩子帮助那些比他们不幸的人的好机会。
②我将照片贴在冰箱上,把他们的困境向我的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子--布兰德和布雷特以及3岁的小女儿梅格安作了解释:“我们有这么多东西,这些可怜的人现在却什么也没有。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东西和他们分享。”我从阁楼上拿下3只大盒子放在地板上。当男孩子们和我一起把一些罐装食品和其他一些不易腐坏的食物、肥皂等装进其中一只大盒子的时候,梅格安怀里抱着鲁西--她爱极的布娃娃来到我们面前。她紧紧地将它搂在胸前,把她圆圆的小脸贴在鲁西扁平的、被涂上颜色的脸上,给了它最后一个吻,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其他玩具的上面。“噢,亲爱的,”我说,“你不必把鲁西捐出来,你是那么喜欢它。”
③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鲁西给我带来了快乐,妈妈。也许,它也会给那个小女孩带去快乐的。”
④我突然意识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捐赠给别人,而真正的慷慨却是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诚挚的仁爱,是一个3岁的孩子希望把一个虽然破旧却是她最珍爱的布娃娃送给那个小女孩。而我,本来是想教育孩子的,结果却从孩子那儿受到了教育。
⑤男孩子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布兰德什么也没说,走进房间拿着他最喜欢的圣斗士出来了。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梅格安,把它放在鲁西的旁边。布雷特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眼睛里闪着光,跑回房间拿来了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郑重地放到盒子里。
⑥我把我的那件袖口已经磨损得非常厉害的棕褐色夹克衫从那个放着衣服的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把上个星期刚买的一件绿色的夹克衫放了进去。我希望照片上那个年轻女人会像我一样喜欢它。
(1) 文题“真正的慷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概括填空)(2分)
(2) 文中哪些事件体现了人物“真正的慷慨”?试举例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联系文中每个人物在捐出自己东西时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举例分析其内在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
(4)从文中他们“真正的慷慨”的举动中,你联想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骑鹅旅行记(节选)
①男孩看到小狐仙,感到非常惊奇,但是并不特别害怕。面对那么小的东西是不会使人感到害怕的。男孩便想,要是捉弄捉弄他,或者是把他推到箱子里去,再把箱子盖紧,那一定是十分有趣的。
②但是男孩不敢用双手去碰小狐仙,他朝屋里四处张望,最后目光落到挂在窗框上的一个旧苍蝇罩上。他便赶紧把它摘下来,蹿过去,贴着箱子边缘向小狐仙扣去。怎么竟然这样走运,他还没有明白自己是怎样动手的,那个小狐仙真的被他逮住了。
③在起初的那一刹那,男孩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来对付这个俘虏了。他只顾小心翼翼地将纱罩摇来晃去,免得小狐仙钻空子爬出来。小狐仙开口讲话了,他说倘若男孩肯放掉他的话,他将会送给男孩一枚古银币、一个银勺子和一枚像男孩父亲的银挂表底盘那样大的金币。
④男孩马上就答应了这笔交易,把苍蝇罩抬起,好让小狐仙爬出来。可是正当小狐仙差一点儿就要爬出来的时候,男孩忽然一转念,想到他本来应该要求得到一笔更大的财产和尽量多的好处。“唉,我真傻,居然要把他放跑!”他想。他随手又摇晃起那个纱罩,想让小狐仙再跌进去。
⑤就在男孩刚刚这样做的时候,他脸上挨了一记重重的耳光,他觉得脑袋都快被震裂成许多碎块了。他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那小狐仙早已不见踪影了。
⑥可是,当他朝着桌子走过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房子明明不应该长大的,应该还是原来的大小,可是他却要比往常多走好多好多步路才能走到桌子跟前,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张椅子又是怎么回事呢?他先要爬到椅子腿之间的横档儿上,然后才能够攀到椅子的座板上。桌子也是一样,他不爬上椅子的扶手便看不到桌面。(有删减)
【1】读了节选内容,你能推断出它在小说的哪个部分吗?( )
A.开头
B.中间
C.结尾
【2】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自然段的关键句是哪一句?请抄下来,围绕关键句,作者写了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
④
【4】画“____”线的句子是对男孩______和______描写,读了节选部分,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③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节选)
——老舍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饮食、书籍、宿处,都要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以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了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家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下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早至晚地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地过那凄惨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选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请各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内心世界?
“母亲笑了”,写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
“她愣住了”,写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写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姐是母亲的右手”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4、阅读理解。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忐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忐忑不安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2】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
A.话未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现了矛盾不安的心情。
C.表现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4】上面片段中有两个成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家很穷,夫妻俩拼命干活,也只能勉强度日,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请你推测桑娜当时的内心活动,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下句子
(1)改成反问句。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转述句。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
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听了老班长的话,小战士不得不咽下鱼汤。
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改为陈述句)
(2)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缩句)
(3)“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濛濛的细雨润湿了眼前的景物。(改为“被”字句)
17、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句子改写为转述句。
1.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琪问托米:“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男孩马上跑到猫跟前:“请你告诉我,在哪里能找到小狐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乐园。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被字句)
变为“被”字句:
2.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缩句:
3.花生具有这么多可贵品质,难道不值得赞美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0、改写句子(不改变句意)。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选择其中一个题进行习作)
题一: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选择一个人,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这个人”可以是帮助过自己的人或对自己有影响的人,也可以是对集体有贡献的人,或者是一个有趣、给人带来快乐的人。
题二:以“未来的学校”为题写一篇习作。充分展开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
要求:内容清楚具体,详略得当,用语准确,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