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数字写成语。
(1)9寸+1寸=1尺 ( ) (2)1 2 5 6 7 8 9 ( )
2、字典公公来帮忙。
(1)辈,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如用部首查字法,应当先查
部,再查 画。
(2)为下列句子中的“辈”字选择合适的义项。
a 家族的世代,泛指人际的一种先后次第
b 人活着的时间,毕生 c 等,类(指人)
长辈( ) 无能之辈( )
我这一辈子( )
3、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的乐曲_______的小路
_______的烛光_______的武艺
_______的月光_______的眼睛
4、拼读音节,结合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1)人们都穿上了厚衣服,做操的时候显得很bèn zhuō________
(2) píng dàn________是真,远离世俗纷争,能让你的心静下来。
(3)考试时,我时而抬头思考,时而fú àn________疾书。
5、文言文理解。
(1)《书戴嵩画牛》写了( )和( )之间发生的故事,最后阐明“耕当问__________,__________当问婢”的道理。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志:__________。汤汤乎若流水?汤汤: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首联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的起因。“具”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
【2】颔联由近及远地写了“故人庄”的自然之号,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更有味道了。
【3】“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________,聊________,聊________。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
7、课外阅读。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秋》中“天净沙”是_______,“秋”是_______。
【2】这首散曲中描写的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翻墨: _________
卷地风来:__________
水如天:_________
【3】说说“卷地风来忽吹散”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
9、课外类文阅读。
回家(节选)
刘卫
现在的海子已近中年,是一名( )的警官。
每到周末,海子的父母家会很热闹。兄弟姐妹都会带着家人来看爹娘,老少三辈十多口人,围在一张大餐桌旁吃着丰盛的饭菜……亲情洋溢,其乐融融。可海子却极少来。倒是海子的媳妇常领着女儿回来,拎一堆( )的营养品,说是海子让带来的。
有时候,娘就忍不住对爹说:“原先天再冷,光着脚跑再远的路,海子也要回家,可如今生活好了,海子怎么就不回来了呢?”爹就会对娘说:“你又不是不晓得,海子是做警察的,工作忙哩。他是个好警察,任所长的派出所连续好几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基层单位哩。”
后来,在处理一起突发案件时,走在最前面的海子受了重伤,当时就快不行了。送医院急救的路上,海子拉着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爹娘……我三个多月没回家了……”说完,就真的不行了。娘哭,爹哭,亲戚朋友也都哭。后来,就不得不忍着悲痛劝( )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海予走的时候是鲜花簇拥,身上盖着国旗……”
爹呜咽:海子是好样的!可海子再也回不了家了……娘却说:不,海子永远回到家,再也不走了。娘紧紧抱着海子的遗像,泪珠儿簌簌地掉在海子脸上。
【1】整择命适的四字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花甲暮年 威风凛凛 花花绿绿]
【2】第3自然段海子爹对娘说的话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月光曲(片段)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tián jìng(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一月光照耀下的波涛xiōng yǒng( )的大海。
【1】看拼音,写词语。
【2】皮鞋匠看到的第三幅画面是海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3】文中加点的“仿佛”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__。我能联系内容展开想象,将省略的部分补充一句: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束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束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束,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束,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 )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束,( )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认为机会还有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样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束麦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碰见了,( )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束麦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束麦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来;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应该追求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束麦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如梦初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失时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4】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为什么都没摘到最大的麦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苏格拉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经历,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画出瀑布的声音
一位酷爱书画的年轻人欲拜书画大师的门下,他带着自己花费了整整一年时间才画成的一幅瀑布去求见大师。大师看了看那幅画,轻轻摇头说:“还好,只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
这位年轻人一年后再次求见大师,将一幅自以为更好的瀑布画捧给大师。大师看了看那幅画,再次轻轻摇头说:“遗憾,还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
又过了一年,这位年轻人颇有信心地再次求见大师,将一幅自以为完美无缺的瀑布画捧给大师。大师看了看那幅画,再次轻轻摇头说:“年轻人,你还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年轻人困惑了,虔诚地问:“大师,晚辈确实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求您明示!”
大师提起画笔,在年轻人的画上作起了画,他在瀑布下水潭的岸上画上两个相对而站的人,其中一个人正双手拢着大声喊,另一个人正伸着耳朵仔细地听。
就这样,年轻人明白了怎样才能画出瀑布的声音,也终于领悟了书画的真谛。
生活中我们总有许多遗憾,苦苦求索却总有一些向往不能如愿。执着的我们有时只顾专注事物的主流,往往忽视了一些看似与主流无关的细枝末节。其实,有许多看似宏阔的东西,最终取决于细微之处。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_______
(2)真切的意义或道理;奥妙所在。 _______
【2】“又过了一年,这位年轻人颇有信心地再次求见大师,将一幅自以为完美无缺的瀑布画捧给大师。”这位年轻人颇有信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困惑了”,这里“困惑”的意思是:________。让年轻人“困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大师是这样画出瀑布的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事物的主流”在文中指:________;“细枝末节”在文中指:__________。
(2)找出本文的中心句,说说你的理解。
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很久以前,德国一家电视台推出高薪征集“10秒惊险镜头”活动。在诸多的参赛作品中,一个名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拍摄这10秒钟镜头的作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而其他参赛选手多是一些在圈内很有名气的大家。所以这个10秒钟镜头一时引起轰动。几个星期以后,获奖作品在电视的强档栏目中播出。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电视前边观看了这组镜头,10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在那10秒钟后足足肃静了10分钟。
镜头是这样的:在一个小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进小站。假如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时,他无意中回过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一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轰鸣着驶过的铁轨边上,丝毫无伤。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的记者摄入镜头中。
人们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后来,人们才渐渐知道,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许多记者在进一步的采访中了解到,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从没迟到、早退、旷工或误工过一秒钟。
这个消息几乎震住了每一个人,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告诉记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诫儿子:“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生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唯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1】根据文章解释下列词语。
不可估量:_______________
千钧一发: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卧倒”的镜头会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
【3】“德国在那10秒钟后足足肃静了10分钟”一句中“肃静”的意思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扳道工选择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
14、实用类阅读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①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__________。
②所有植物都是喜好颜色的。它们有良好的视觉,能辩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爱的光线。近年来,农业学家发现,用红光照射农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蛋白质的含量会增加;紫色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所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和具体的生产需要,农作物种植者可以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同样。在陪育观赏植物的过程中,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始研究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并由此形成了一门叫“光生物学”的科学。
③植物( )喜好颜色( )喜好声音。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可以对各种各样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不同的植物对音乐的欣赏也是很挑剔的。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而白菜、豌豆和生菜则喜欢莫扎特的音乐。有些植物宁愿不听音乐,也不愿意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厌恶,它们会付出死亡的代价。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更加“刚烈”,听到摇滚乐的4个星期后就会死亡。
④植物还有强烈的同情心。美国某一研究中心曾经用植物做了一些有名的情感实验。实验一,科学家把活的小虾从一个容器缓缓倒入滚烫的开水锅中,再把在一旁“目睹”这一悲剧的植物的叶片和测试仪连接起来。当小虾快掉入开水锅时,植物的“情感曲线”开始波动,好像人类焦急时的表现。当小虾掉入开水锅的时候,植物的“情感曲线”突然上升,好像被吓了一跳似的,也好像人类悲痛时的表现。实验二,在有两株植物的房间进入了6个人,其中一个人掐断了一株植物,然后六个人离开,研究者把测试仪和没有“被害”的植物叶片连接起来。过了一会儿,六个人分别在不同时间进入房间,其他5个没有掐断植物的人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表现平静。当掐断植物的“罪犯”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线”出现大的波动,就像人们发怒一样。
⑤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这些发现揭示了所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这些发现还告诫人类要尊重所有的生命,因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情感。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报复人类,所以人类要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
【1】下面哪句话填在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最合适( )
A.植物也有小秘密
B.人类不应该自作多情
C.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D.植物都是喜好声音的
【2】第2自然段中有几个错别字(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填在第3自然段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A.不但……而且……
B.因为……所以……
C.如果……就……
D.即使……也……
【4】第3自然段,作者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做比较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给茄子盖上紫色的塑料薄膜有助于它的生长。
B.实验显示,6人进入栽有两株植物的房间,其中1人掐断一株离开。过后没有“被害”植物的"情感曲线”对进房间的6人均出现大的波动。
C.在作者看来,玫瑰是一种高雅的植物。
D.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生存的权利,都值得去尊重。
15、按要求写句子。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流去。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后的六盘山空气清新,漫山遍野的树木一片碧绿,景色真美。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风吹绿了江南大地。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强友谊。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地球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宏伟的建筑,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改为“被”字句:
2.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改为双重否定句:
3.人民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改为反问句:
4.国家的财产被消防队员抢救出来了。
改为“把”字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他不是五年级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泪水大颗大颗地涌了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压在肩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丽莎的脸蛋漂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⑴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⑵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⑶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被”字句)
20、把下面句子改为转述句。
(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你要照顾好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班长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开展班会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谢谢你给我的爱
要求:(1)有真情实感。 (2)书写规范,字数在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