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作者在《七律长征》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长征即将结束,战士们的喜悦之情。

2.周总理为了共和国的事业呕心沥血,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国家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奔赴疆场,不畏牺牲,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保护祖国边疆,边防战士十年如一日地用心守护,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保家卫国,匹夫有责,正所谓“位卑不敢____________ 。”

2、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两个词语各写一句话。

____)(____ ____芳自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出心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字典填空。

1.“涩”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该字第五笔是______。“涩”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不光滑,不滑溜;B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味道;C文章难读难懂。在“轮轴发涩”中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在“生涩”一词中“涩”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在“苦涩”一词中“涩”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2.“资”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资”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财物,钱财;B供给;C智力;D资历,指出身、经历。在“天资聪明”一词中“资”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在“论资排辈一词中“资”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在“资源”一词中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在“资助”一词中“资”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4、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5、读句子,在横线上填写表示“说”的词语。

(1)“我在出板报,不能跟你出去!”我_______________了伙伴的邀请。

(2)开会时要注意认真听,不能在下面_______________

(3)受了妈妈的批评,弟弟也只敢小声地_______________几句,怯怯地走开。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在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             开颜: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长征》这首诗,对的打“√”,错的打“×”。

(1)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上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

(2)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 )

(3)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紧扣“万水”来写。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三个历史事件。( )

(4)诗的联尾,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

7、补全词句,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词句

2画波浪线的词句中,作者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这些景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

3阅读这首词和《宿律德江》,补全下面的对话。

甲:《宿建德江》和本词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但我不知道它们的区别,你能给我讲讲吗?

乙:没问题,《宿建德江》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而本词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把景和人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8、阅读理解

自学古诗《金缕衣》,结合注释,写出诗句大意。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 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惜取:珍惜着。:可以,能够。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点。莫待:不要等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一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这三个自然段按( )顺序,写了( )( )两个环节。

【2】人们瞻仰五星红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       

A.表达了人们对新中国无比热爱的感情。

B.表达了人们喜欢国旗的感情。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 )次写到“掌声”,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钢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读了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3】选文第2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的构段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起________的作用。

【4】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来到了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你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1】给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铁路的长”是指__________;“柏油路的长”是指________________

【3】夏天还有什么在长呢?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你还能从课本中找出哪些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仔细阅读下面的故事,完成下列各题。

 

这故事来源于长白山虎背岭东北虎保护区的一位工作人员。事情发生在他进山第一年的冬季。一天,他在做例行巡察时,发现一只幼虎中了偷猎者的陷阱,后腿折断,又被钢夹死死地夹住。他小心为幼虎松了绑,抱回自己的小木屋。

  经过精心的护理,幼虎恢复得很快。他给它取名阿弟。他在深山里很寂寞,真把幼虎当自己亲人来对待了。阿弟虽不会说话,但它懂得什么是友好感情,它也会以驯服、亲热来回报。两弟兄真成了相伴相依的好朋友了。

  三个月过去,该是放虎归山的时候了。阿弟主动依偎在阿哥怀里,擦擦蹭蹭,着实亲热了一阵,然后俯伏在地,两眼深情地望着阿哥。之后一步一步走出去,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最后望一眼,才向虎背岭深处狂奔而去。

  阿哥也像掉了魂似的,恍恍惚惚在山里转悠了三天,不知是想再见一下阿弟呢还是在找回自己。而他俩的再次相见,却是在一个极不寻常的境地中--确切地说,是阿哥遭到群狼袭击的危急时刻。

  也是一个冬天。一只老狼带着十三只狼包围了小木屋。几个小时后,他的子弹打光了,眼看厄运就要降临。突然,他看见老狼忽然停下来,侧耳聆听到什么,就忽闪一下带着残兵败将飞奔而去。天亮了,屋里的战士走出来,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见到了久别的阿弟,在阿弟脚下躺着老狼的尸体。

  三年过去,那位工作人员调离了山里的岗位,只剩下小木屋。次年开春,他忽被大山近处的动物园告知:捕获的一只老虎已绝食7天,这虎是在小木屋旁设陷阱捕获的,要他去一趟。他顿时猜想可能是阿弟遭的暗算。到场一看,果然是已经十分虚弱的阿弟躺在铁栏里。他呼唤它。阿弟张开眼与他的目光相遇,刹那间好像勾起美好的记忆,有些兴奋。但马上换了表情,两眼露出仇恨的凶光,再也不看他一眼。阿哥亲手端来食物和饮水,也拒不接受。阿哥知道它想重返森林,动物园也别无选择只好照办。

  阿哥心里明白,打从它与他首次相别返回森林后,它一直保持着暗中探视小木屋的习惯。他离开后仍然如此。动物的感情有时是很执著的。然而正是在这块唤起温馨之情的地方,它落入了人的陷阱。从此它同人的缘分也就断了。据说以后虎背岭连续发生虎伤人的事件。这是谁的过错呢?

【1】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下面划“——”

(1)(chà  shà )那间 (2)怯(què qiè )地

【2】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1)从屋里射出的子弹打中了狼的咽喉。(   )

(2)他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 (  

【3】本文围绕人与虎之间友情的发生到结束,重点写了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4】认真读第一至三节,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虎之间的“兄弟”情?“——”线画出来。

【5】认真读第六七节,说说三年后,人与虎之间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谈谈你的看法。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空清洁工”(节选)

有没有办法清除掉太空垃圾呢?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专门用来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卫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空清洁工”,它可以帮助解决太空垃圾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别看它个儿不大,本领可不小。它装有4台摄像机,能够搜索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    )一看到太空垃圾,(    )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慢飞行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高度,一起进入稠密的大气层,这时剧烈的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就会将它们一同烧毁。从地面上看,就像天空坠落的流星一样。假如垃圾的体积太大,来不及在大气中完全烧毁,“清洁工还能控制坠落时间,让它的残骸掉到沙漠或海洋中,这样(    )不会威胁空中的航天器,(    )不会给地上的人们带来麻烦。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选文说明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

4太空清洁工清理垃圾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本课选自他的小说《__________》。我还读过他的文章,如《___________》。

2_________”的意思是没有止境。这一结构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中的“他们”是指_______,“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指_____________,“只”表达了___________

4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表达了“我”对整天被关在高墙深院里,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的不满。

B.选文表现了“我”对闰土的那种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

C.选文说明“我”与往常的朋友过的是高墙大院的富裕生活,看不起穷困的闰土。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2.他是一个好学生。(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3.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16、改为转述句。

奶奶对我说:“我去跳广场舞了,你在家要注意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别乱采摘学校的花草。(请用上礼貌用语,并把句子写得更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俊当上大队长后,就处心积虑地想把工作搞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晚上有大雨。我们要按时到达。(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件事一定得他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用修改符号在答卷的原句上修改)

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截然不同”和“无济于事”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照样子,仿写句子)

雪花落满了操场,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在夜游中,小花看到有的市民有随意丢弃垃圾、车辆乱停乱放、违法占道等不文明的行为,于是她向学校大队部申请,发出一份倡议书,让同学们小手拉大手,和家中的大人一起践行文明夜游。

请按以下要求完成倡议书:

① 题目自拟;注意倡议书的格式;不少于250字。

② 正文包含倡议的原因,分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及一些鼓动性、呼吁性的语言。

③ 倡议的对象为“同学们”,署名统一为“阳光小学大队部”,日期写“2023年1月11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