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yín  sònɡ   dǒu  qiào shēn  yùn  hán

( ) (   ) (   )

ao    xiá  jìng    jùn  qiào

(   ) (   )  ( ) (   )

hōng  kǎo qín miǎn páng    qīn 

( ) ( )  (   )  (   )

 

2、辨字组词。

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

3、把下列的格言补充完整。

诚者,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

________,纤毫必偿;________,时刻不易。

 

4、积累与运用

默写朱熹的《春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饱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文问答。

1.首句写_________景,第二句写_________景,尾句写_________________的奇观。

2.这首诗中的动词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字在诗中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品读课文——《有的人》( 节选)。

[甲]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乙]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下列对[甲]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B.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C.第一个“有的人”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第二个“有的人”指- -生为人民、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D.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说明了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2】(1)读了[乙]选段的后两行,我想到了两句诗:___________

(2)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________》。

【3】体会“骑在人民头上”“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4】“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__________的精神。

7、阅读理解

天净沙·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孤村落日残霞,   枯藤老树昏鸦

轻烟老树寒鸦,   小桥流水人家

一点飞鸿影下。   古道西风瘦马

青山绿水, 夕阳西下,

白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①枯藤:枯萎的枝蔓。②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③人家:农家。④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⑤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⑥瘦马:骨瘦如柴的马。⑦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⑧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1飞鸿影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注释说说画横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首元曲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但全曲中并无一个字,而是用不同的景物来表现:《天净沙·秋》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下列对这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积极身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B. 《天净沙·秋思》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选用枯藤”“老树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C. 这两首元曲都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作者运用孤村”“落日”“残霞”“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景物表现了寂寞、无助的内心世界

8、赏析感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路转溪桥忽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A.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  )省吃俭用,(  )彭总每月的生活开支,只占工资的四分之一,其余的(  )存入银行,(  )用于帮助别人。如(  )供养几个烈士子女,(  )经常救济烈士亲属和战友。彭总说:“我给他们寄上钱,帮助解决一点暂时困难,也可以减轻国家一点负担。”1954年,国家发行公债券时,他将平时的积蓄和当月的工资共一千多元,全部买了公债。1955年部队实行工资制后,一直生活在彭总身边的烈士子弟彭钢,按规定应享受烈士子女待遇,生活费用由国家供给。一天,彭总看到彭钢学校寄来的通知书后,立刻在上面批了“不要国家供给,由我负担”几个字,给学校退回去了。那些年只要遇上为国家减少开支、为国分忧的事,彭总总是乐于去做。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通过____________这三件小事,表现了彭总的____品质。

3这段话的小标题可拟为____

4写反义词:

暂时──(  )  减轻──(    )  减少──(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迅爱书的故事

①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他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②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山海经》。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惊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③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作“压岁钱”。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④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⑤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痛恨用中指和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边,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⑥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短文解释下列词语。

(1)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浩如烟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用“﹏﹏﹏”画出来,用“”画出过渡句。

【3】短文⑤⑥自然段写了鲁迅爱护书籍的细节,请简练地概括鲁迅是怎样爱护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理解“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②自然段的内容,鲁迅曾写过一篇文章,详细叙述这个故事,这篇文章的题目是《________》,出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

【6】那时候鲁迅的课桌上刻“早”字,如今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在课桌上刻字、画画,意义却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两分零七秒,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从地面升到杆顶的时间。你可知道,为了这两分零七秒,国旗班的战士付出了什么样的劳动?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必(需 须)和太阳一同升起。国旗护卫队每天升旗的时间与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两分零七秒,这恰是太阳从刚刚露头到完全(yuè yào)出地平线所需的时间。但是每天太阳出来的时间不一样,怎样掌握升旗的时间呢?国旗班从天文台得到了一年365天太阳升、落时间表。他们根据这个时间表,确定每月上、中、下旬的升旗时间。(chénɡ shènɡ)夏酷(暑 署),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蒙胧就得起身整装,因为4点33分太阳在地平线(lù lòu)头,国旗(dé děi)同时升上旗杆顶。遇到阴雨天气,见不到太阳,国旗也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你可以想象,国旗班的战士是多么(辛 幸)苦!

   每天清晨,随着升旗电钮的按动,升旗战士昂首并(zhǒng zǒng),挺胸收腹,向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他们威武雄壮的形象给庄严的时刻增添了光彩。

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合适的字,用“√”标出。

2填空补缺。

 (1)“两分零七秒”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升国旗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天升旗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升旗结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能表现国旗班战士辛苦的语句。

4用“~”画出写战士们升国旗时动作的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打伞的女孩

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有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当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雨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她们应该唱着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

打量(liáng   lìang

上浮( fóu

兴(xīng    xìng)旺

2】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    

3】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   。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

4】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

 

13、非连续性阅读。

材料一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在一些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目前我国实行了分类回收垃圾的政策,这样______________节省资源,______________环保。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材料二   六(1)班开展了主题为“垃圾分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他们的调查结果:

六(1)班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状况表

是否愿意参与垃圾分类

是否了解垃圾分类方法

愿意

不愿意

很了解

不太了解

不了解

90.1%

9.9%

5%

64.6%

30.4%

同学们在社区以“你认为什么是垃圾分类的障碍”为题展开调查,结果是:34.8%的人认为是设施不全,无法分类投放;30.9%的人认为是缺乏环保意识;26.71%的人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分类;7.59%的人觉得麻烦。

在调查采访中,有市民表示,一开始是响应号召的,家中特地买了两个垃圾桶,每天都仔细地分类。可是后来发现很多人都还是混杂丢的,所以后来也不分了。

材料三   某网12月24日电《XX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宣布实施后,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有了明显改观。“以前丢垃圾都是随便扔下去,现在我会进行分类,”XX市小学生邹某说:“看它是属于有害垃圾还是无害垃圾,再将它投到相应的垃圾箱中。”

【1】在材料一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以上三个材料都是围绕着___________这一话题展开的。从体裁上看,材料一属于( ),材料二属于( ),材料三属于( )

A.新闻稿          B.说明文          C.调查报告

【3】结合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六(1)班同学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材料二的调查结果中,“26.71%的人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分类”。请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垃圾应该如何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色彩是健康的魔术师

①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为什么搬家要用浅色的纸箱,而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日本著名的色彩心理学家木下代理子指出:色彩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②不同颜色会让人产生错觉。

③说到色彩的魔力,我们先来回答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特别小心?因为不同的颜色即使处以同一位置,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像蓝色这种冷色调。总会给人相对较远的感觉,跟着一辆蓝色的车就更容易追尾,而像红色这样明亮的颜色,会时刻引起人们的注意。

④其实色彩也是有重量的。有人通过实验对物体的颜色和重量进行了比较,发现相同的黑色箱子要比白色箱子看上去重18倍。这就不难解释,搬家时浅色的纸箱会让工人们觉得不那么重,黑色的保险柜则会让小偷第一眼感觉太沉了,我搬不动。

日本色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两个人分别放入蓝色系和红色系墙壁的房间,然后让他们凭自己的感觉在里面待上一个小时后再出来,结果发现红房间的人42分钟就出来了,而蓝房间的人70分钟后还没出来。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色彩所扰乱,在红色等鲜艳的颜色充斥下,人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装修艳丽的快餐店等人会觉得度秒如年。

⑥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也曾借助颜色来帮助提高生产效率,他们把车间原来带黑线条的深绿色重新油漆成浅蓝色和乳黄色,结果,工人劳动的效率大大提高,因为他们的疲劳感减轻了。

1不同颜色会让人产生错觉,请问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进行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说明方法。

3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文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色彩能给人带来健康。______

(2)文章开篇连续提出两个与颜色有关的有趣问题,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______

(3)作者举黑色的保险柜给小偷第一眼感觉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理由。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大厅里安静极了。

改写成夸张句:  

(2)赖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3)看到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暴行,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成反问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5)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改为双重否定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本书是你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谢之情,思念着张老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风吹小树。(请扩句,要扩充两处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大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①一座堤坝被汹涌的洪水冲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数代人的心愿,一百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改为感叹句)

 

(2)邓小平提出构想。

(扩句)  

(3)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缩句)  

 

20、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表达与交流

习作二选一。

题目一: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精彩纷呈,书法、舞蹈、剪纸、国画、瓷器、刺绣、建筑等,无不以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而蜚声中外。请选择一项你熟悉的传统艺术,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把它介绍给大家,要突出这项艺术的特点,题目自拟,字数450以上。

题目二: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每个人在某一方面都是高手,或是诗词小达人,或是运动小健将,或是出色小厨师……请以“我是 ”为题,展示自己的绝招吧,要求内容具体,重点突出,字数450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