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能填充搭配恰当的词语

火红的________     洁白的________

平坦的________    悄悄地________

艰难地________    准确地________

 

2、过目我不忘。(填空)

(1)当我们听别人说话时,一定要听他把话( ),听话不要只听( ),

 还有,不要把自己的意思( )地认为是别人的意思,这就是()的艺术。

(2)小男孩说:我什么也没( ),只是坐在地上( )地听,慢慢地,我听到了怀表( )的声音,这样,就自己找到了怀表。

(3)从《最佳方法》得到的启示:做同样的工作,有人就能( )清楚,准确而( );可有的人就整天忙忙碌碌,( )极低。因此,做每一件事,我们都应该找到( )。

(4)《爱的诠释》告诉我们:虽然故事是( )的,父亲的( )也是相同的,可由于针对的( )不同,所以父亲两次讲故事是的用意也是( )的。同样是爱的教育,在不同的时候,面对不同的( ),会有( )的解释。

 

3、传统文化我知道。

写出2组带有“五”字传统文化的内容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1.《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______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A.六岁到十二岁 B.三岁到六岁 C.三岁到十岁 D.五岁到十岁

3.在阿廖沙遭到外祖父毒打时,他伸出胳膊去遮挡,在阿廖沙养伤期间,他亲切地去探望。他生性乐观、朴实,是外祖父家的工人,名字叫______

A.格里戈里 B.米哈伊尔 C.雅科夫 D.小茨冈

5、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2)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

(3)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文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找出作者歌颂梅花品格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指的是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古诗阅读。

七 夕①

[唐]李商隐

鸾扇②斜分凤幄③开,星桥④横过鹊飞回。

争将⑤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⑥来。

(注释) ①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和织女这天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②鸾(luán)扇:上面绣有凤凰图案的掌扇。③凤幄(wò):闺中的帐幕;绣有凤凰图案的车帐。④星桥:鹊桥。传说七夕这天所有的喜鹊都飞往天河,为牛郎和织女相会搭桥。⑤争将:怎把。⑥一度:一次。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争世上无期别。(_____) (2)换得年年一来。(_____

【2】“星桥横过鹊飞回”的意思是(  )

A.喜鹊们从星桥上飞回来了

B.天上的喜鹊为牛郎织女双星架桥回来了

C.喜鹊看到星桥飞回来了

D.搭长桥的喜鹊们还没有完工

【3】这首古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本诗中表现他们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发出的沉痛感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的情景。按节日的顺序,给四首诗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④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8、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在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             开颜: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长征》这首诗,对的打“√”,错的打“×”。

(1)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上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

(2)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 )

(3)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紧扣“万水”来写。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三个历史事件。( )

(4)诗的联尾,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不识字的老师》回答问题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 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注音或写汉字。

长(   )者   边缘(     yán )续   yǒu )黑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_______________

粗壮——_______________  

【3】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4】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红土高原一枝梅(摘选)

作者:杨云慧 来源:中国教育报

①到民族中学工作,张桂梅要面对的大多数是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学生们来自大山,家庭贫困,存在文化基础差、生活习惯不好等共性。张桂梅首先采取两条措施:一是整顿学生的生活、学习秩序,二是激励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在她的耐心引导下,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习都有了很大进步。

②一个来自永兴乡的小姑娘,穿的衣服脏脏的,总是坐着发呆,学习成绩也不好,在她身上看不到一点少女的活泼与快乐。张桂梅与她促膝谈心。最后,小姑娘终于流着泪对她倾诉:“爸爸生病死了,妈妈一个人供我们兄弟姐妹生活,真不知今后怎么办!”张桂梅鼓励她要战胜困难,并翻箱倒柜找出衣服给小姑娘换上,又帮她交书费。小姑娘最后感动地说:“张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

③2003年,张桂梅还送走过一个特殊的班。这个班数学科曾经频繁更换教师,班风较差,有的学生转走了,有的学生回家不读书了,有些男孩子晚上还在网吧过夜,教师们,都对这个班没有信心。临近中考时,学校安排张桂梅接这个班的语文和政治课,并担任班主任。张桂梅走上讲台时,孩子们欢呼了起来。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张桂梅知道,学生们对她充满了信心。

④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但玩游戏机的学生管不住自己,晚上还是想跑出去玩。张桂梅就采取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把行李搬进了,男孩子的宿舍,和32个男孩子住在了一起。

⑤早上6点,她叫孩子们起床做早操;晚上,她检查女生宿舍后又来到男生宿舍,一张床一张床地查点人数,清点够了才躺下。这时,她就和男孩子们用轻松的语气聊聊白天的事。时间差不多了,她就说声:“睡觉!”一段时间下来,男孩子们说,就像在家里一样,有个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

⑥可是,只有张桂梅自己才知道,住在男生宿舍里的那几个月是怎样熬过来的。那个季节每天气温都在30摄氏度以上,一到下午,张桂梅就不敢喝水,怕自己晚上起夜时有学生溜出去泡网吧。男孩们粗重的新声、梦话声和脚臭味常常使她睡不好觉。但第二天,她依然比学生起得早,和学生一起跑步,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她的辛劳没有白费,中考时,22名学生考到500分以上,这么好的成绩没有人敢想象。

⑦因为营养跟不上,山里的孩子经常生病。张桂梅就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改善生活。她告诉学生:“你们这个时候正在长身体,想吃什么就告诉我。”每次学生们都吃得很开心,直到有一天,学生们吃完饭,张桂梅去付账,有学生发现,张老师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一下子明白了,泪水止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因为他们知道;张老师每顿饭仅舍得吃一份小菜。

⑧一名女生考上了高中,但想到自己一贫如洗的家,就没有了继续上学的勇气,一年后辍学打工。张桂梅知道后四处打听她的下落,最终找到她。看着张桂梅瘦弱无力的样子,这名女生抱着她哭了。张桂梅让她回校复读,此时离中考仅有3个月时间,重拾丢弃两年多的课本,女孩心里没有一点底。张桂梅让她住在自己的宿舍里,安心学习。

⑨在张桂梅的鼓励、帮助下,这名女生最终考取了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华坪县偏远的通达乡中学任教。她说,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份工作,就是因为张桂梅。她要做一名像张桂梅一样的教师。

⑩“教师的天职就是奉献,没有任何其他条件。”张桂梅爱学生,并不需要任何补偿。在她看来,她得到的比世上任何人都多。有一天,她同以往一样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上课,发现教室讲桌上摆放了两个大蛋糕,只听全班同学齐声喊道:“祝张老师生日快乐!”许多教过的学生也来祝贺的生日,并送上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工整地写着:“桂子飘香,梅花御寒。祝妈妈生日快乐!”

张桂梅的心醉了。这是一份爱的回报!

【1】短文主要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用“ ”画出关键句。”

【2】为了表达这个观点,作者写了哪三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第_____个事例是具体写。

【3】讲张老师2003年的故事。

我关注短文第______自然段,用______的方法,借助事件图讲故事:(走上讲台,孩子们欢呼____________

【4】联系上文谈谈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开发太空资源宝库》,完成习题。

①许多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太空将逐步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巨大的资源空库。目前研究已经知道,月球和其他行星上存在着大量的铁、硅等资源。而且,人类进入地球轨道和外层空间后会发现,资源不仅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矿藏,特珠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②高远的位置、空间微重力环境、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和高真空环境,就是这种地面所不具备的极其宝贵的资源。

③也就是说,高远位置也是一种资源。人们都会有这种体会,站在地上只能看到眼前一点大的地方,站在高山上极目四眺,则“一览众山小”。我们利用位置资源,已经发射了通信、气象和对地遥感卫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④人之所以站在地球上而不会掉进茫茫太空,是由于重量和地球引力的存在。而在太空中航天器里的物体,处于微重力状态,物体可悬浮空中飘忽不定。空气、水受热后,不会出现上下对流的情况,比重不同的液体,可在一起和平共处。这种奇特环境,对人类从事新材料加工,细胞、蛋白质晶体的生长与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⑤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密度随离海平面距离的升高而减小,到达100公里以上的高度,已逐渐成为真空。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中,每立方厘米中合有10000兆个氮分子和氧分子,而在太阳系宇宙空间,纯净无污染,每立方厘米只有0.1个氢原子。

⑥另外,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这团大气层如同一张天幕,遮去了部分阳光。这张天幕被物理学家称为大气阻尼。而宇宙空间充满着各种强烈的辐射,如银河宇宙线、太阳电磁辐射等,这将使种子、微生物以及各种细胞的遗传密码在排列上发生变化,从中会产生更有价值的新物质。

⑦40多年的空间研究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外空资源是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的微生物制品的绝妙实验场,是一座可源源不断掘出新物质的富矿。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太空中的宝贵资源?( )

A.高远的位置

B.氧分子资源

C.高真空环境

D.空间微重力环境

【2】短文第④自然段中“这种奇特环境”指的是( )

A.由于重量和地球引力的存在,人站在地球上而不会掉进茫茫太空。

B.在太空的航天器里,物体可悬浮空中飘忽不定。

C.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空气、水受热后,不会出现上下对流的情况,比重不同的液体,可在一起和平共处。

D.在太空中,没有重量和引力的存在。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研究表明外空资源就是一座等待人类开发的富矿。

B.外层空间中,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

C.外层空间为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D.太空资源是指存在于月球和其他行星上的铁、硅等矿物质。

【4】文章第5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第6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5】画线句子中的“目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超越生命的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西部的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3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日常饮用、洗漱(shù sù)、洗菜、洗衣,包括牲口,全部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

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必经的公路。

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喝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仍(rēng  réng)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动物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

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找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磷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老牛还是不肯让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fèn  fēn)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一刚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shì sì)乎在呼唤什么。   

不远的沙漠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老牛的眼睛,老牛也舔舔小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静寂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1给文中括号前面的字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2造句。

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牛几次哞叫?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次写到泪水,写了哪些人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还写了牛的流泪,怎么写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静寂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老牛的眼睛,老牛也舔舔小牛的眼睛……”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短文,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默写  《新柳》,并拿起画笔为此诗配一幅画。

满分5 manfen5.com

 

 

14、阅读理解

罗蒙诺索夫是俄国有名的科学家。他是渔民的儿子。12岁的时候,白天,他跟着父亲打渔,晚上,躲在船棚里看书。

有一次,罗蒙诺索夫和父亲在海上捕鱼。忽然,一阵狂风,把他的帽子吹到了甲板上。不一会儿,海上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

罗蒙诺夫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地把吹落的帆扎实了,渔船恢复了平稳。狂风过去以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的勇敢。给你买件鹿皮上衣,好吗?”

A.“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我什么都不要。”

B.“难道一件鹿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

C.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地睁圆了眼睛。

D.罗蒙诺索夫摇摇头。

E.“那你要什么呢?”

F.“爸爸我要一本书,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比方,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

1写出反义词。

紧急______  奖赏______

2ABCDEF六句话语序有误,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文中人物的对话给短文加个恰当的小标题:__________

4如果要你评价罗蒙诺索夫的行为,你会说他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改写成肯定句:  

(2)剧场坐着的每个角落里都是人。

修改病句:  

(3)会场上爆发出掌声。

扩句:  

(4)太阳早已下落。暑气并没有收敛。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16、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句子。

1竹子的品格体了我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灵鸟上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香。(成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的月亮很。(成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别乱采摘学校的花草。(请用上礼貌用语,并把句子写得更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俊当上大队长后,就处心积虑地想把工作搞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晚上有大雨。我们要按时到达。(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

(1)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少先队员。(改病句)。

(2)江风吹得芦苇哗啦啦地响。(改成字句)。

(3)如果我犯了法,还能吃得上鱼吗?(改成陈述句)。

   

(4)华佗把曹操的头痛病治好了。(改成字句)。

 

(5)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短长;我,渴望去那辽阔的天宇高高飞翔。(照样子写一句话。)

 

 

 

20、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我们一天天长大,在父母、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懂得了生活自立,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友情……

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