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拼音,写词语。

rì kòu_____在侵华战争中zhì zào_____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强烈的民族chóu hèn_____让全国人民反抗的心fèi ténɡ______起来了。

2、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别出心______ 技高一______ 大步______星 暴露无______

忘乎所____________自受 心惊______跳 汹涌澎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嗅觉、听觉捕捉景物特征,写出丰收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课文,填一填。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中“细浪”指_____“泥丸”指_____作者用_____的手法显示出红军的_____精神和_____的英雄气概。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

3.这口号声震地地动山摇。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

4.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人头上砸去。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

5.《七律.长征》这首诗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雄壮的场面,它们是(1)过五岭,(2)_____(3)渡金沙江(4)飞夺_____(5)踏_____

6.《灯光》一文采用_____的手法,通过往事的回忆,突出了革命先辈对未来的__________的革命理想。

7.《我的战友邱少云》描写了邱少云_____,烈火烧身也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赞扬了邱少云_____的革命意志和_____的革命精神。

5、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

(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

(3)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

(6)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1~4小题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注释:①呼作:称为。②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③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④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望舒,又名纤阿。⑤团团:圆圆的样子。

【1】这首诗的作者是被后人称为“____”的____代诗人李白,他与____合称“大李杜”。还有一位被称为“诗鬼”的诗人,他是____

【2】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和“____”,十分稚气可爱,语言简朴,比喻风趣。

【3】写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的意思。

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

7、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       三军:_______________

【3】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军在长征中表现了那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题李凝幽居

  (唐)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 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

2.第一句诗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了李凝居处的   ,暗示出了他隐者的身份。

3.第二句诗中“僧敲月下门”是   衬。

4.最后一句诗中的“幽期”指归隐的   ,“不负言”表示   ,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5.“推敲”一词的典故源于诗句: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坐在教室门口的“讨饭”男人

这是一个高级英语培训班,开班的第一天,参加培训的学员陆续来到了教室。这是怎样的一批人啊!他们都怀揣着出国梦,个个气宇轩昂踌躇满志。

教室门前的台阶上坐着一个中年男人,衣衫不整胡子拉碴有些疲备,眼睛盯着自己脚上的那双落满灰尘的旧皮鞋,似乎不敢正视从他身边走过的这些天之骄子。他的身边还放着一只大茶缸。多么可怜落魄潦倒的男人啊!有人不由自主就往他身边的大茶缸里扔了几枚硬币。真是人同此心,想想自己就要出国深造前程似锦,再看看眼前的这个男人,施舍吧!不一会儿,大茶缸里就装满了钱。

上课时间到了,只见那男人端着个大茶缸走进了教室,站在了讲台的位置,甚至还对着话筒吹了吹。人们的同情心变成了厌恶心,钱都给过你了怎么还来捣乱,是不是神经不正常,快把他撵走!有人就去喊管理人员了。管理员来了,说,老师不是来了吗?怎么还吵!这位老师可是我们花高薪挖来的,一流的学者,好好听吧!说完就走了。

老师开口就用流利纯正的英语说,刚刚我在思考问题,没注意到这个大茶缸里盛满了钱,也不错,算是意外收获吧。每天讲课多,要喝许多水,干脆就用个大茶缸。到处奔波顾不上修饰仪表有些对不起大家,表示歉意!不过请记住,什么时候都是用实力说话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他一扫委顿之态,显得那样成熟睿智、干练自信。不知什么时候,讲台上的大茶缸里已盛满了水。

【1】写出文中划线词的近义词。

疲惫________ 似乎________ 捣乱________ 撵走________

【2】仔细读全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填空。

①“大茶缸里就装满了钱”是因为大家________;后来“大茶缸里盛满了水”是因为________

②中年男人所以“衣衫不整胡子拉碴有些疲惫”“落满灰尘的旧皮鞋”是因为________.

【3】在文中用“______”划出能体现“一流的学者”风采的词句。

【4】理解句子,回答问题填空。

A“不过请记住,什么时候都是用实力说话的!”句中划线词“实力”是指什么?________

①金钱财富;②知识能力;③权力地位

B老师的这句话告诫这些“天之骄子”,要他们记住什么?________

①不要看不起穷人;②不要自以为是;③要有真才实学,不能以貌取人

10、阅读

端午日(节选)

沈从文

①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dòng)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选段展现了湘西独特的民族风情,介绍了茶峒人过端午节的习俗:穿新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三次用了带“莫不”的句子,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人的活动,集中表现了___________

【3】文中画“——”部分写了赛龙船的热闹非凡,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带头的从容指挥、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做后面练习题。

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材料一)象牙是一种白色硬质物体。狭义地说是雄性的亚洲象、非洲象、猛弱象的獠牙,广义地说也可以指河马、野猪、海象、鲸等动物的蔡牙或牙齿。象牙的材质温润细腻、色泽特别,它的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堪与宝石媲美,因此又有“有机宝石”的美誉。象牙在古代是一种黄重的材料,用来制作牙雕、假牙、扇子等,它作为高档饰品历史悠久。

塑料出现之后,在众多领域替代了象牙,但因为象牙的稀有,一些奢侈品仍然使用象牙,市场效应使大象濒临灭绝。

(材料二)鲨鱼在流泪。

【1】阅读上面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象牙不仅指大象的牙齿,还指河马、野猪等动物的獠牙。(______

(2)“市场效应”指的是因为有需求,所以人们捕杀大象。(______

(3)象牙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因此有“有机宝石”之美誉。(______

(4)随着科技的发展,塑料已经完全替代了象牙。(______

【2】这则公益广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宣传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人类的哪些行为危害了动物的生存?请列举出两种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片“鲨鱼在流泪”制作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鲨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

 张星中华星一同闪烁在夜空,它们是张钰哲献身祖国天文事业的丰碑

(1)丰碑的意思是  

(2)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3)这句话写出了张钰哲的   表达了 的情感。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句中的“熬”字让人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渔夫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为什么“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段主要运用(   )描写来体现桑娜和渔夫的形象。(多选题)

A.神态

B.动作

C.语言

D.心理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看戏

叶君健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简直是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   那里面有歌   也有舞   有悲欢   也有离合   有忠诚   也有奸谗   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上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开始唱了,那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唱词像珠子似的从一颦一笑中,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______下来,______在地上,______到空中,______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的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我们的女主角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融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先生。

【1】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再按提示填空。

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___)那里面有歌(___)也有舞(___)有悲欢(___)也有离合(___)有忠诚(___)也有奸谗(___)

这个句子里藏着一个成语:______,原本指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在短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唱词像珠子似的从一颦一笑中,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______下来,______在地上,______到空中,______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句中横线上依次应该填写的词语是(______)

A.滚                    B.滚                    C.滴         

这句话描写了女主角(______)

A.舞姿优雅           B.身段婀娜           C.唱腔美妙

【3】“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这句话凸显了观众对剧中人物的喜爱与尊重。

B.这句话表现了观众们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激情。

C.这句话从侧面衬托出艺术家表演技巧的高超。

【4】“我们的女主角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是(   

A.作者运用比喻,表现出人民群众是多么地喜爱和珍惜人民的艺术家。

B.作者运用比喻,表现了女主角的美丽,有很强的感染力。

C.作者运用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梅兰芳先生艺术生命的辉煌。

【5】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反复强调“静”?下面说法不恰当的是(   

A.为后面的沸腾作铺垫。

B.说明观众还没有到齐。

C.表现了人们是多么期待演出开始。

【6】短文写了三个场面,请用小标题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三自然段采用____________的写法,先写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练习。

1.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用关联词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种多么坚强的精神。(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缩写与扩充句子。

1.他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缩写句子)

2.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缩写句子)

3.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句子)

4.天空中挂着明月。(扩写句子)

5.《蒙娜丽莎》是肖像画。(扩写句子)

6.学校开展了活动。(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7.月光照在姑娘的脸上。(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怀念母亲。(扩句)

2.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修改病句)

 

19、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我替你担心。(扩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会把矿产资源供给人类使用。(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阅读名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请以“怀念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