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积月累。
1.孟浩然故友的田舍“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令人向往;“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乡风貌,让人流连忘返。
2.重温革命岁月,感受爱国情怀。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感动着我们;“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则尽显红军战士的不畏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正如南宋诗人陆游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国,是每一位中国人的神圣职责。
3.“___________________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尽力的刺去。”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每当读到这段话,我的眼前就浮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
4.本学期我读了许多关于成长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2)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3)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
(4)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
(5)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
(6)《七律长征》中总写红军战士面对困难大无畏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句话中的“海洋”指的是_。“波浪”指的是_。句中运用了___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大典开始前_____的_____。
2.“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
3.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域、西城的街道路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个句子运用了___的手法,充分展现了_______和______。
4、你知道下列对联写的人物是谁吗?
(1)酌酒花间,魔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______________)
(2)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利丹心照古今。 (______________)
5、本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五个小故事,可以用五个小标题概括。请你写一写。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
6、在古诗中遇见梅花别样的美。
卜算子·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无意苦争春,
。 一任群芳妒。
, ,
更著风和雨。 。
卜算子·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 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
, 。
【1】将两首同调同题的词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2】古人自古爱梅花,革命伟人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成就了与宋代词人陆游不同的梅花,比较两首诗的不同,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处打“√”
A. 感情基调不同,陆游词感情基调在“愁”字上,毛泽东感情基调在“笑”字上。( )
B. 词中的梅花处境不同,一个在意外断桥边,一个在悬崖峭壁之上。( )
C. 词中的梅花的形象不同,一个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一个是凌寒独放,俏丽多姿的形象。( )
D. 作者的词情感基调不同,一个悲观,一个乐观。( )
【3】毛泽东曾说:读放翁诗词,如遇知己,比较两首咏梅的杰作,你认为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本诗是一首______(体裁),作者是______。
【2】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形容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B.金沙:指金沙县城。
C.云崖:像云彩一样美丽的山崖。
D.三军:这里指解放军。
【3】请你分析一下“金沙水拍云崖暖。”中“暖”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郎山和韵
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①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②干:这里指接触。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①我去天山旅游,那里地处偏远,人们生活节奏缓慢,太阳升得老高才起床张罗生意,我第二天一大早要上山抓景,就准备买些方便面当早餐,也要准备照相机电池。
②我到宾馆下面的小街购买,女店主听我说要电池和方便面,淡淡地说:“这里没有,往下走彩云商店有。”
③我来到彩云商店,那是一家只有六七平方米的鸽子笼店,招牌、货柜都很旧了,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太太窝在里面,活动空间很小,这里倒是有我要的方便面和电池,可是老太太的货品简单稀少、杂乱陈旧,让人没有购买的欲望。
④我转身离开,去不远处的超市。那家超市有货架二十几排,小具规模,货物琳琅满日,环境也不错,但里面居然没有最常见的方便面和电池。
⑤我再次来到彩云商店,老太太起身拿货非常艰难,她拄着拐棍,手都颤颤巍巍的。
⑥我折回来,从女店主嘴里知道了真相。她说:“方便面和电池这条街只有彩云商店里有,这是我们约定好的,有几种货品大家都不卖,只留给彩云商店。”
⑦原来,彩云商店老太太的老伴早逝,她靠吃低保过活,日子过得窘迫,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邻居们想帮她,但老太太脾气倔,不愿意欠大家的,邻居们能为她做的,就是达成一致,留一些生意让她独享。
⑧女店主打了个比方:“老人家生活困苦,心情总是背离阳光,我们扳不过她的身子,便当镜子,把阳光折射给她。”
⑨我回头望望这条狭窄的小巷,只觉得阳光照下来,每个角落都好明亮。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张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学过给文章拟题的方法,请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描写女店主生意时“淡淡”的态度,说明女店主( )
A.不在乎小利润买卖
B.本能地提防陌生人
C.故作矜持另存商机
D.舍己为人暗助老太太
【4】小说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第③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所提及的“真相”是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里“背离阳光”是指______________,而“把阳光折射给她”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我”觉得小巷每个角落的阳光都好明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做题。
(1)猴子忽然( )到他面前,( )下他的帽子,( )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 )上了桅杆。
(2)( )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 )住绳子,把帽子( )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 )在桅杆的顶端,( )着身子,( )牙( )嘴做着怪样。
(3)他( )了上衣,( )上桅杆去( )猴子。他( )着绳子( )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 )手去( )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 )身( )着桅杆又往上( )。
先填空,然后说说通过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4)孩子气极了,他的手( )了绳子和桅杆,( )开胳膊,( )地( )上横木去( )帽子。
通过这句话,你能体会到孩子当时的心情吗?你觉得是什么促使他一步步陷入危险的境地的?
(5)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点儿什么呢?(船长、孩子、和水手们任选)
(6)学完本课,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11、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祖国到处是战士的家
黄土高原上,有一座七郎山,海(拔 拨)1000多米。山头上,只有20平方米的一块地方,四周都是悬崖峭壁。这里冬天长达6个月,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30多度。狂风刮起来,满山石头乱跑,黄沙铺天盖地。山上没有水,用水要从老远的地方背来。
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山上却常年(住 驻)守着执勤的解放军战士。有个叫张金明的战士,是天津人,上山时才20岁。他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刚到七郎山,每天除值班外还要爬山挑水做饭,累得两腿发胀,汗流全身。有人劝他:“你有门路,还不想法调到好的地方去呀?”他回答:“七郎山虽苦,也是祖国山河的一部分。谁都不愿意来,这里不就没人驻守了吗?”
战士徐胜国家住湖北,家乡山青水秀。可服役(yì)期满后,他却舍不得离开七郎山,又留了下来。他说:“这里需要我,我就不能离开它!”
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 利用业余时间搬石头 挖土 垒墙 填坑 在房前屋后栽上树和白菜 使光秃秃的山出现了生机和绿色
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士们汇集在一起,用(辛 幸)勤的劳动改变着脚下的土地。“我骑马挎枪走天下,祖国到处是我的家。”在他们看来,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可爱的。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照样子写四字词语,要求其中带有一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
天南海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把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1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七郎山的自然环境,作用是( )。
A.强调七郎山环境条件恶劣。
B.说明黄土高原地区还很贫穷落后。
C.烘托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的英雄形象。
12、课内阅读。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①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②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丁香结指的是___________,象征着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①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说说你对画线句子②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有何作用?( )
A.通过赏花激发了作者浓浓的诗情画意。
B.引出下文,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铺垫。
C.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空间。
1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来网络流行语大盘点:月光族、高大上、山寨版、正能量、内卷、躺平、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每一个活色生香的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这一个个故事组合在一起,用另一种方式显示着这个时代的特点。
材料二:哥哥今年考研失利了,他很难过,对爸爸说:“现在考研‘内卷’太严重了,我想‘躺平’了。”爸爸说:“我不懂你的网络语言,但我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认真准备,明年再考,爸爸相信你!”
材料三:调查发现,人们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不一,具体情况如下表:
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 对网络语言持肯定态度 | 认为没有任何作用 | 认为有利有弊,相关部门应该加以规范 | 认为与我无关 |
比例 | 44.1% | 13.2% | 34.4% | 8.3% |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______
【2】读了材料二,你会如何劝慰哥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三的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简要概括两点①______②______
【4】你对网络语言使用的利或弊有何看法?请自选一个角度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鹏程万里
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它在海面上击水而行,一去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能飞出九万里。
【1】鹏程万里的“程”与( )中的“程”意思相同。
A.送了一程又一程。
B.计日程功
C.程门立雪
【2】鹏程万里后来用来比喻( )
A.车辆速度。
B.时间过得快。
C.志向远大、前途无限。
【3】这个故事出自( )
A.《列子·汤问》
B.《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
C.《山海经》
15、 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荒坡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钩上闪烁着光芒!(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将要被敌人杀害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你知道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19、对这个艺术珍品,人们都赞叹不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虽然他们都不免带有民族和历史的局限,但他们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是我永远崇敬的。(用加点词语造句)
2.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改为“把”字句)
3.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改为陈述句)
21、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
题目一:倡议书
如图:乌云密布,是要下雨了吗?雾霾之下,蓝天去哪儿了?这幅漫画反映出了当下人们的生活环境面临的困境,引人深思。
你关注了哪些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我们该如何改善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你写一份关于环保的倡议书。
要求:内容具体;用字规范,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00字左右。
题目二:20年后的北京
提示:我们的首都北京日新月异。无论是城市绿化、空气质量,还是首都市民的文明程度,都在发生着变化。试想一下,20年后的北京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作文。
要求:想象合情合理有依据,表达通顺连贯有内容;400字左右。